收藏 分享(赏)

宁夏贺兰县景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41516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贺兰县景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宁夏贺兰县景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宁夏贺兰县景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宁夏贺兰县景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宁夏贺兰县景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宁夏贺兰县景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宁夏贺兰县景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宁夏贺兰县景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宁夏贺兰县景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宁夏贺兰县景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宁夏贺兰县景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 )加官是汉武帝发明的官制。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多至数十人。虽无职掌,谓之宿卫(近在皇帝身边),讲议朝政,奉诏治事。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下列对于该机构权力的理解准确的是 A.以中御外,加强皇权 B.位高权重,掌控决策 C.参与机要,取代相权 D.废除丞相,皇权独揽2.(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需注

2、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3.( )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表1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4.( )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各种民事诉讼,即使是再小的事由,也由法庭处理;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死者的丧衣以三件为限,出丧时妇女不得无节制的嚎哭。上述这些规定说明当时在罗马A

3、.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B.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C.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色彩浓郁 D.罗马人热衷于通过诉讼获取利益 5.( )公元前427年,希腊小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将密提林成年男子全部处死,妇女儿童罚作奴隶。第二天,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据此可知,在古代A.希腊小邦缺乏政治自主权 B.公民决定雅典城邦重大决策C.大邦争霸阻碍了希腊统一 D.雅典公民大会有时违背民意6.(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确认自然生成的城邦先于个人,就因为(个人只是城邦的组成部分)每个隔离的人都不足以自给其生活,必须共同集合于城邦这个

4、整体(才能大家满足其需要)。凡隔离而自外于城邦之人者,他如果不是一只野兽,那就是一位神袛。”基于这种认识,雅典人认为 A.居民应自觉将自身与城邦融为一体 B.普通公民对城邦具有高度的责任感C.内争是导致国力削弱的最主要因素 D.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终究会被淘汰7.( )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部分内容:“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代表帝国;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上述材料最能表明 A.德国本质上仍然是封建专制国家 B.完善的资本

5、主义民主政治在德意志确立C.帝国宪法的立法依据是普鲁士宪法 D.帝国宪法巩固了德意志统一的成果8.(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短、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它含糊不清、残缺不全,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实质上反映了宪法诞生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派与共和派斗争与妥协产物 B.共和制确立是工业革命的结果C.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之路 D.民主共和才是符合时代的潮流9.( )1999年10月,英国议会两院经过激烈辩论,最终通过上院法案及其修正案,取消了所有世袭贵族拥有的作为上院议员的特权。这表明

6、英国 A.代议制民主发展落后 B.专制制度的残余已经消灭C.修补政治体制的缺陷 D.民众获得了参政议政权利10.( )依照英国政治学家的权威性表述,英王有被咨询权、鼓励权和警告权。当政治斗争发展到引起政府危机时,英王能够充当仲裁人,起到恢复民主程序、稳定政局的作用这意味着英国君主 A.议会与首相之间起协调作用 B.“统而不治”局面已被打破C.成为推动民主发展的关键人物 D.对维系政局稳定有一定作用11.( )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 A.加强了联邦政府

7、的行政权力 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C.行驶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12.( )美国1787年宪法赋予总统行政权和对国会立法的否决权,总统兼任军队最高统帅,战时可行使独裁大全。这反映了当时美国A.总统权力不受任何制约 B.联邦中央完全控制地方C.国会权力居于弱势地位 D.用法律规范总统的权力13.( )自1861年以来中国海关管理权落入英国人手中,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又一重要标志。但近年有史学家指出:“清末海关成为最有效率、最少贪污的清朝官僚机构,它保证了用有效率的管理和制度为清朝政府提供大量税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近代中国海关不具半殖民地性 B

8、.中国人腐败成性无力管理海关C.有正义感的外国人能恪尽职守 D.清末海关在客观上迈向近代化 14.( )陈旭麓先生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出发走向近代化,与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并不同义。”陈先生讲到的后一种“爱国主义”的典例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15.( )1895年,在中日马关条约的谈判过程中,李鸿章曾想把第一款修改如下: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同时要求日方保证朝鲜为“局外之国”。其目的是A.确保中国东北边疆的安全 B.配合日本对外扩张的步骤C.顺应民族独立的世界历史潮流 D.维护清朝晚期的朝贡体系16.( )斯塔夫里阿

9、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以下不属于“重新评价”表现的是A.更新观念,学习西方 B.民族觉醒,一致对外 C.兴办实业,挽救危亡 D.崇尚理性,倡导民主 17.( ) 梁启超说:“昨日就专制,而今日已共和,如两船相接触,而绝无一楔子以行其间,则其冲突之程度,必极猛烈。”梁启超意在说明A.共和体制不符合国情 B.政体变革需要过渡期C.应推行君主立宪政体 D.应以革命推翻清政府18.( )孙中山认为,共和是中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遗业:人们所倾慕的尧

10、、舜、禹三代就是“天下为公”的自治共和时代,而且共和制度本来就是中国政治的古老传统。据此可知,孙中山意在A.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剖析民主共和制度的实质C.为民权主义寻找历史依据 D.继承和发展儒家传统文化19.(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推翻清朝后的制宪进程作过合理的安排,准备循序渐进,分三期完成“见让位于袁,便另订临时约法,集权于责任内阁,限制总统权力,且要袁立行宪政”。对这种做法评价正确的是A.主观设法有悖法治原则 B.宪政实行推进民主进程C.政体变化导致政局不稳 D.分权制衡维护共和制度20.(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

11、在欧美留学过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A.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C.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构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21.(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A.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22.( )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

1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23.(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

13、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24.(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25.( )“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太平天国运动A.提出了具革命性的土地纲领 B.打击了封建统治势力C.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D.吸收西方基督教文化 26.

14、( )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27.( )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证明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但它给后来的奋斗者提供的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是A.可以走日本明治维新之路 B.丢掉改良幻想,运用暴力手段推翻清王朝 C.可以走俄国农奴制改革之路 D.可以走印度革命之路28.(

15、)1879年,日本明治天皇在教学大旨中说,“文明开化”后,“破品行,伤风败俗者不少”。“其流弊在于后仁义忠孝,徒洋风是竞。将来之所恐,终至不知君臣父子大义。”并指令“自今以往,基于祖宗之训典,专明仁孝忠义。道德之学,以孔子为主,人人尚诚实之品行”。上述材料表明,当时的日本政府A.决意复活儒学道德 B.准备放弃文明开化C.强力推行欧化政策 D.鼓励移植西方技术29.( )清朝谈判大臣对鸦片战争后某一条款的订立颇为得意,认为把清政府最担心的麻烦诉讼推给外人处置,有使中英之间的商务矛盾不至于上升为两国间武力冲突的好处。该条款涉及A.割让香港岛 B.领事裁判权 C.巡查贸易权 D.关税协商30.( )

16、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籍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由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A.约法未能体现资产阶级意愿 B.资产阶级革命时机尚未成熟C.三民主义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国情 D.约法被毁有其必然因素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5分)二、非选择题(共三小题,31题20分,32题12分,33题23分 共55分)31.(20分)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材料一: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

17、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材料二:(我们雅典)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我们雅典人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议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地开始行动。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材料三: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不分出身、性别、贫富,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也就是参政、议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样的权利。但雅典的

18、民主,又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不是古代中国式的一个统治,一家之言。 郭小凌雅典民主制的得失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6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优势。(6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为什么说“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伟大的创举”指什么?(8分)32.(1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唐朝时,进士科每榜录取人数很少,自唐高宗武德五年后近300年间,平均每榜不到26人。唐代科举考试规则尚不严密,考试前,士子往往向达官贵人或者文士名流投呈作品,称为“投卷”或“行卷”,希望得到赏识,以先声夺人。同时,也

19、允许官员向选举机关推荐,称为“公荐”。唐代科举录取名额没有地区分配。殿试开始于唐朝武则天,但没有成为制度。到宋代,宋太祖亲自主持考试,“殿试遂为常制”。另外,地方主持的选拔初试称之为“乡试”,全国性的选拔考试,称之为“省试”,从此形成了三级考试制度。宋太宗以后,科举名额扩大为每榜多达数百人。宋代考官的亲属、门客等另外组织考试,称之为“别头试”。考试之前,考官全部进入贡院,不得与外界联系,称之为“锁院”。此外宋代不仅禁止考前的“行卷”与“公荐”,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欧阳修则认为应该按照考生的绝对成绩“惟才是择”。经过争论,宋代最终确立了按地区划分录取名额的制度。在宋代,科举出身

20、的官员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两宋310年的135名宰相中,90%以上是通过科举途径获得出身的。据中华文明史等整理(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宋代科举制与唐代相比有哪些变化?(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科举制度改革的作用。(6分)33.(2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请辞临时大总统,并在他任职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主持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用意,“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尽管后来袁世凯践踏了这个约法,但它规定了“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不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再是任何人所得而

21、私,这便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美国制宪者认为,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权利托付于情绪化的民众,缺少一种精英的理性慎思明辩和权力的必要集中,其后果必然是无政府主义的民粹政治他们关心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力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他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他们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正因为有这些忧虑,1787年的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 摘编自万绍红共和主义与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等 (1)根据

22、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及意义。(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因及影响。(12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法律制定的因素。(3分)景博高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 试卷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ADCBBADACDCC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DBABBCACACAB题号252627282930答案BABABD31.答案(1)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度,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明废丞相,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

23、问机构。(6分)(2)优势:有利于选拔人才;调动了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避免了盲目决策。(6分)(3)原因:雅典的民主仅是男性公民的民主;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的民主;妇女、奴隶、外邦人等都不享有政治权利。(6分)创举:雅典民主创造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2分)32答案(1)变化:科举录取名额扩大;确立了乡试、省试、殿试的系列考试制度;完善了考试环节和规则,防止作弊;确立了录取名额按地区分配的制度。(任意三点得6分)(2)作用:相对公平、公正地选拔真才实学人材;提高了行政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宋朝统治基础,巩固宋朝统治;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6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

24、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可知,唐代科举录取名额不多,到了宋代名额增加了;到了宋代科举制形成了制度,也完善了考试各个环节,有了地区名额分配。即科举录取名额扩大;确立了乡试、省试、殿试的系列考试制度;完善了考试环节和规则,防止作弊;确立了录取名额按地区分配的制度。(2)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在宋代,科举出身的官员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两宋310年的135名宰相中,90%以上是通过科举途径获得出身的”可知,宋代科举制度改革的作用是相对公平、公正地选拔真才实学人材;提高了行政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宋朝统治基础,巩固宋朝统治;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33【答案】(1)目的:明

25、确革命的意义;限制袁世凯的权利。(4分,一点2分,二点4分)意义: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或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具有重大意义)。(4分,一点2分,二点4分) (2)原因:民众容易情绪化,缺少理性;防止利益集团权力的垄断;防止专制、独裁;防止多数人的暴政;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美国宪法制定者的政治智慧。(答出其中四点即得8分)影响:美国政治制度趋向民主化、法制化;推动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工业革命的发展;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不利于权力集中,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答出两点即得4分) (3)因素:时代局限性;制定法律者的认知;具体的国情。(一点2分,答出两

26、点即得3分)【解析】(1)第一小问目的,据材料一“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可得明确革命的意义和限制袁世凯的权利。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可得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据材料一“不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再是任何人所得而私,这便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可得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等。 (2)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他们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正因为有这些忧虑,1787年的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可得出民众容易情绪化,缺少理性,防止利益集团权力的垄断,防止专制、独裁等。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所学可知,民主共各政体的确立,可以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展开叙述,同时也需要说明其局限性。 (3)根据材料一“孙中山请辞临时大总统,并在他任职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主持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二“美国制宪者认为,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权利托付于情绪化的民众,缺少一种精英的理性慎思明辩和权力的必要集中,其后果必然是无政府主义的民粹政治”可以得出时代局限性,制定法律者的认知,然后联系所学中美两国有完全不同的国情可得出国情也是很重要的因素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