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章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单元测试(B卷能力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41324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章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单元测试(B卷能力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章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单元测试(B卷能力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章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单元测试(B卷能力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章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单元测试(B卷能力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章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单元测试(B卷能力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章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单元测试(B卷能力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章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单元测试(B卷能力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章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单元测试(B卷能力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章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单元测试(B卷能力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章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单元测试(B卷能力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六章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B卷 能力提升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逐渐发展出登记全户家口的“户籍”,户籍中详细编录家口与土地资料,是为“编户”;将人民编进户籍、纳入统治,身份大致平等整齐,称为“齐民”,合称为“编户齐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差异B.调度人力资源服务争霸战争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坚实基础D.打击贵族势力消弭阶级差别2.明代初期实行了严格的户籍制度,人们不得随意改动户籍,不得擅自流动,外出百里之外时必须有官府发给的“路引”(通行证)。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这一变化反映了( )A.科举取士范围的扩大B.社会经济的发展C.君主专制的空前

2、强化D.等级制度的解体3.“周人必须在各地区与殷人旧族及当地土著建立三结合的统治”。这种“三结合”中主动的结合力量自然是周人与友族的宗亲子弟,他们也是最居优势地位的成分。这种作法( )A.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B.有效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根源在于周初奴隶制经济的发展D.体现的是一种神权与族权的结合4.元朝实行匠籍制度(匠户沦为国家奴隶),明政府规定“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不愿者,仍旧当班”。这表明当时工匠( )A.从封建徭役中得以解放B.摆脱了官府对其人身控制C.封建义务由力役变银差D.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潮流5.秦代乡里制度

3、逐渐定型,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婚丧祭祀等职权。这反映出秦代( )A.农村基层实行地方自治B.皇帝直接掌握了乡官的任命权C.乡里属于社会经济组织D.乡里组织兼有行政与宗法职能6.中国历代都设立了不少义仓、常平仓和惠民仓等。义仓属于地方性济民救灾设施,常平仓由朝廷兴办,另有惠民仓作为辅助,又设广惠仓以赈灾济民。由此可知( )A.社会救济方式多样 B.以民间的救济为主C.仓储制度的多元化D.人民社会福利完善7.后汉书百官志记载,“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 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表彰孝

4、道及善行义举均属乡官三老之职责。由此可见,当时( )A.基层治理渗透官方意识形态B.社会救济程序相当完备C.民间教化倡导多元价值观念D.察举制度雏形已经出现8.明清时期,江南市镇自发形成了各类功能性自治组织,如规范本镇本行业交易活动的行会、维持治安的保甲、负责慈善事业的义庄等,事类不一,互不统属。 这表明明清时期( )A.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动B.政府对基层社会的管控存在制度混乱现象C.商品经济的发展与传统基层治理模式相结合D.封建国家放松了对基层社会的管控9.19世纪晚期,英国政府在对地方自治政府进行民主化改革的同时,确定以伦敦为首的80多个大城市直属内政部管辖。这一举措( )

5、A.协调了行政与立法间的矛盾B.有利于行政权力的扩张C.扩大了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D.适应了君主立宪制的需要10.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巴尔指出,福利国家有其自身的价值,同时也是反对市场价值的一种手段,因为它能阻止过分不平等造成的社会风险与政治风险。而早在1943年,丘吉尔就宣布“对于任何一个社群来说,没有比让婴儿喝上牛奶更好的投资了”。据此可知( )A.完善的福利制度是英国赢得二战的重要举措B.市场经济在二战后遭到西方国家的抛弃C.福利制度推动英国政府加大经济上的投资D.福利国家制度兼具人本价值和政治意义11.阅读下图“19世纪末英国地方机构表”。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A.中央对地方实施了垂直

6、管理B.地方自治体系化和多样化C.建立起自上而下的三级政府体制D.地方承担了所有的公共服务功能12.北美殖民地特别是新英格兰地区盛行地方自治。年满21岁的成年男子都可以参加市镇大会。大会选举市镇行政委员会、其他官员及出席殖民地议会的代表;提出、讨论和通过议案;处理地方重大事务; 制定地方法规以及为学校和教会制订章程。这对美国宪法的直接影响是( )A.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C.设立参众两院共同行使立法权D.实行总统制,总统掌握行政权13.12-13世纪西欧行会兴起,行会的会员包括本城同一行业的所有匠师。匠师是小生产者,有自己的作坊和生产工具,有帮工和学徒各二三人。行

7、会的指导原则是排除竞争,对内使用一切办法来为所有会员提供平等机会,对外则是为本行业取得垄断地位。据此可知西欧的行会( )A.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B.体现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普遍流行C.利于手工业者阶层壮大力量提高地位D.促进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健康快速发展14.德国建立君主立宪制之后,宰相俾斯麦不遗余力地推行社会保障制度,他说:“只要给健康工人以劳动权,保证他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那些先生们(社会主义者)就会成为鸟的空鸣。”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建立起了现代福利国家B.完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C.用非暴力加强社会控制D.德国工人运动成就突出15.英国1722年定居就业与救济法赋予教区强制性要

8、求贫民受雇于雇主的权力。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济贫法”,规定对申请救济的贫困者要进行严格分类和审查。1948年英国政府又制定了国民扶助法,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包括所有社会服务项目的、由国家统一管理的、包括全国所有公民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对英国福利体制评价正确的是( )A.定居就业与救济法适应了工业革命的要求B.新济贫法体现了对贫困者的人道主义援助C.英国福利体制的变革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D.英国建立起了西方最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16.方纳在美国自由的故事中这样写道:“对自由的倾心和执着构成了美利坚民族主义的精髓。罗斯福就将他自己的自由定义即普通人拥有更大的安全感”下列措施中,最能让“普通人拥

9、有更大的安全感”的是( )A.增发钞票,成立联邦银行加强对银行的管理,稳定金融秩序B.政府实行失业保险、养老金以及救济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C.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缓和劳资矛盾D.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兴办公共工程解决失业问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

10、浪贫民, 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2)根据材料

11、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我国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有“登人”或“登众”,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建立严格的户籍登记制度,即“书社制度”和“上计制度”。秦国实行“士农工商”四民体系,不迁不移,恒业不变,确立了以“立户分户”“什伍连坐”和“使民无得擅徒”为内容的户籍管理制度。隋唐时期实施“大索貌阅”,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到了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元朝的户籍制度出现新的特点,它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不同类别的种户具有不同特权。明清的黄

12、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随着雍正王朝“摊丁入亩”税收政策的实施,国家税收由人头税转向财产税和土地税。材料二 在20世纪之前只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现代意义的户口和人口信息登记制度,二战后,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建立健全了这一制度。以美国为例,最能证明个人身份的资信材料为社会保障号码。人们可以凭借社会保障号码证明自己的身份,或者办理银行卡、信用卡、医疗卡、驾驶证等,或者依法申请失业救济。美国国会利用人口普查得来的人口总数决定各州在美国众议院中的席位。此外,各州还根据这些数字来分配其立法机构中的席位。企业则利用这些数字来降低金融风险、定位潜在市场。材料三 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问题究竟是什么

13、?简单地说就是改革城乡二元体制下的不平等状况,说到底是如何实现农民和城市居民平等的问题。使城乡居民实现平等就业和公平享受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逐步实现一元户籍制度,逐步取消城乡不平等,这是我国现阶段和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摘编自李林、韩明军新时期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思路研究(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并分析这些功能形成的历史因素。(2)据材料二,说明与中国古代户籍管理制度相比,现代西方户籍管理制度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作用。(3)依据材料三,指出当前我国实行户籍制度改革的意义。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春秋

14、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相互之间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各国实行编户齐民的主要目的是征收赋税,调度人力资源服务争霸战争,故B项正确;编户齐民不是为了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差异、打击贵族势力消弭阶级差别,故A、D两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是在秦朝,故C项错误。2.答案:B解析:材料“明代初期人们不得随意改动户籍,不得擅自流动,外出百里之外时必须有官府发给的路引(通行证)。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体现了政府对人口流动控制的放松,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排除A项;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但材料体现不出来,排除C项;材料没有

15、涉及等级制度,排除D项。3.答案:A解析:材料“周人必须在各地区与殷人旧族及当地土著建立三结合的统治”说明周朝地方制度延续了殷人旧族和当地土著的部分权力,体现了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故A项正确;据所学,周朝的分封制没能有效解决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故B项错误;据材料“与殷人旧族及当地土著建立三结合的统治”可知是对旧有政治制度的继承,不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主动的结合力量自然是周人与友族的宗亲子弟”体现了族权而没有体现神权,故D项错误。4.答案:C解析:材料说明明朝工匠若不愿服役的可纳银代役,但“不愿者,仍旧当班”,说明当时工匠并没有从封建徭役中得以解放,故A项错误;元朝匠户

16、沦为国家奴隶,明朝“不愿者,仍旧当班”,说明官府依旧对工匠存在人身控制,故B项错误;元朝实行匠籍制,明政府规定可纳银代役,说明工匠服役由力役向银差转化,故C项正确;明政府纳银代役的措施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潮流,但材料是关于出银代役政策下工匠的变化,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5.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乡里制度。根据材料“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可知,乡里组织具有行政职能,根据“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婚丧祭祀等职权”可知,乡里组织兼有行政与宗法职能,故D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自治”,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根据“

17、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可知,乡里属于地方行政管理组织,故C项错误。6.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仓储制度。材料表明古代政府既设有中央政府控制下的常平仓、惠民仓、广惠仓,也有地方和民间组织建设的义仓,表明仓储制度多元化,故C项正确;材料仅反映了仓储建设情况,无法体现社会救济的多样性,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常平仓、惠民仓、广惠仓都由朝廷设立,表明古代的社会救济以政府为主,故B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汉代基层管理。“孝道及善行义举”属于儒家伦理,而对这些行为的表彰“属乡官三老之职责”,说明当时的基层治理渗透官方意识形态,A项正确;“扁

18、表其门,以兴善行”等赠以名誉的做法,与社会救济程序无关,B项错误;材料中东汉政府所赋予三老的职责是表彰“孝道及善行义举”,这属于儒家伦理,不存在多元价值观念,C项错误;察举制在西汉武帝时就有了,D项不符合史实。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基层管理。材料中的“各类功能性自治组织”的出现是受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而从这些组织的功能来看,又包括一些对基层的管理,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江南地区的经济结构,A项排除。B项“制度混乱”表述错误,排除。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9.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英国政府确定以伦敦为首的80多个大城市直属内政部管辖,扩大了政府对地方的行政管理权,

19、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行政与立法间的矛盾,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政府的改革,与扩大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无关,故C项错误;D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10.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福利国家因为它能阻止过分不平等造成的社会风险与政治风险”“没有比让婴儿喝上牛奶更好的投资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福利国家具有人本价值和政治意义,D项符合题意;英国赢得二战是英国人民艰苦奋斗和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联合的结果,排除A项;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但并未放弃市场经济,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英国政府加大经济上的投资,排除C项。11.答案:B解析:材料中自治机构有多种,也有不同的层次,体现地

20、方自治体系化和多样化,故选B项。材料看不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方式,故排除A项。材料是地方机构表,有的自治机构只有一级或者二级,故排除C项。由材料看不出公共服务的类别,故排除D项。12.答案:B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实行联邦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北美殖民地特别是新英格兰地区盛行地方自治”说明美国有地方自治的传统,材料所述直接影响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故选B项;材料中未提及立法、行政、司法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材料中虽提及议会,但主要是地方议会而非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会,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总统制无关,排除D项。13.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欧的行会组织。根据材料“行会的会员包括本

21、城同一行业的所有匠师”可知,行会实现了同城手工业者的联合,有利于壮大手工业者阶层的力量和其地位的提高,故C项正确;从材料时间“12-13世纪”可知,行会产生于欧洲中世纪,并非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故A项错误;“对外则是为本行业取得垄断地位”可知,行会不能体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普遍流行,故B项错误;社会化大生产是指同小生产相对立的组织化、规模化生产,表现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集中在企业进行有组织的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分工不断发展,与材料“匠师是小生产者,有自己的作坊和生产工具,有帮工和学徒各二三人”不符,故D项错误。14.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根据材料可知,俾斯麦强调用社

22、会保障制度来消除工人阶级的斗争,反映了当时德国采用非暴力手段抵制社会革命,加强社会控制,故C项正确;现代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建立起来的,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德国通过建设社会福利制度,缓和社会矛盾,并非为了完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且当时德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故B项错误;德国工人运动成就突出材料未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1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英国福利体制的评价。工业革命是在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与“1722年”不符,排除A项。1834年的新济贫法规定对申请救济的贫困者要进行严格分类和审查,体现了对贫困者的人道主义救助,B项正确。福利制度能起到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

23、盾的作用,排除C项。题干只讲了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和其他国家比较,不能得出“最完善”的结论,排除D项。16.答案:B解析:材料“普通人拥有更大的安全感”,主要应从社会保障的角度回答,B项“政府实行失业保险、养老金以及救济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符合题目要求,故B项正确。A、C、D三项表述均不符合题目要求,故排除。17.答案:(1)共同目的: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相同:政府主导;设置救济机构;立法保障;因类而异。不同: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中国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2)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利种类众多;覆盖

24、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解析:本题从社会史观角度考查古今中外社会保障政策与福利制度,难度中等。(1)关于中英救济制度的共同点,解题思路是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找出有哪些共同的角度,如由救济老弱病残等可以归纳出救济对象为弱势群体;从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多等可归纳出救济目的在于稳定社会秩序;从中外不同时期对救济的规定可归纳出促进政权认同等。第二小问救济方式的“异同”,对比两则材料,不难回答救济方式的共同点与不同点。(2)通过对比英国近现代救济与福利制度,找出现代福利制度与近代救济的不同之处。再结合材料二中与现代福利制度相关的内容从福利范围、种类及权利等角度回答即可。18.答案:(1)功能:征收赋税和征派

25、兵役;限制人口流动;维护社会治安;控制职业,固定身份;维护等级特权。因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内在要求;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长期存在;高度集中中央集权的强力维持;森严的等级制度和普遍的等级观念等。(2)特点:以社会保障和服务为主。作用:为民主政治的完善提供信息服务;为政府制定福利政策提供依据;推动经济决策的科学化;为社会管理提供服务。(3)意义: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劳动力自由流动;加快城镇化进程。解析:(1)功能,根据材料一“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上计制度”。秦国实行“士农工商”四民体系,不迁不移,恒业不变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它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不同类别的种户具有不同特权摊丁人亩

26、税收政策的实施,国家税收由人头税转向财产税和土地税”进行概括即可;历史因素结合所学,经济上从小农经济、土地制度,政治上从集权体制、等级制度进行分析阐述。(2)特点,根据材料二“凭借社会保障号码证明自己的身份,或者办理银行卡、信用卡、医疗卡、驾驶证等,或者依法申请失业救济”可知,现代西方户籍管理制度的功能以社会保障和服务为主;作用,根据材料二“医疗卡、驾驶证等,或者依法申请失业救济。利用人口普查得来的人口总数决定各州在美国众议院中的席位根据这些数字来分配其立法机构中的席位企业则利用这些数字来降低金融风险、定位潜在市场”,从服务民主政治、福利政策制定、经济决策及社会管理方面进行阐述。(3)根据材料三“改变城乡二元体制下的不平等状况使城乡居民实现平等就业和公平享受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逐步实现一元户籍制度,逐步取消城乡不平等”,从社会公平、经济发展及城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