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识记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基本含义,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含义。(2) 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运用相关原理,理解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说明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分析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生活和实践的意义。【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科学发展观观察、分析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对待生活中的失败与成功、困难挫折与理想目标之间关系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树立为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培养学生“从我做起,从现
2、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精神,让学生切实地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脚踏实地、即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又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促进质变,才有可能抵达成功的彼岸。使学生认同并自觉坚持科学发展观。【教学重点】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教学难点】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教学手段】多媒体 投影仪【教学方法】启发式、图示法、探究式教学为主,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旧知回顾】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与方法论要求?2.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发展的实质是什么?3.新旧事物的含义及判断标准?生:答略导入新课投影:荆人欲夜袭宋国,先派人在白天测量了雍水的水位,而后在夜间徒
3、步过河。结果却溺死千余人,夜袭计划失败。荆人夜袭,本是个好主意,请猜一猜为何失败了?续:原来夜间雍水暴涨,荆人仍按照白天的结果行动, 所以败也。设问:(1) 荆人处事方法有何问题?应该怎么办呢?(2) 在你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荆人”的影子?生:讨论作答略师: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个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前进的上升的变化,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投影材料: 1915年8月,首先由袁世凯的外国顾问古德诺(美)和有贺长雄(日)出面,先后发表新约法论、共和与君主论等,鼓吹“中国如用君主制,较共和制为宜”,公
4、开叫嚷让袁世凯当皇帝。袁世凯又指使 杨度(袁死后转变,参加革命,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纠合立宪党人和革命派的叛徒在北京成立“ 筹安会”,公开策划复辟活动。为了盗用“民意”,袁世凯又授意 梁士诒等于9月19日成立“全国请愿联合会”,两次请愿尽快决定国体。10月到11月,在袁世凯的统一指挥下,在各省长官监督下,各省选出国民代表1993人,进行国体投票,结果全部拥护君主制,并于12月11日一致上“推戴书”:“谨以国民公意,恭戴今大总统袁世凯为 中华帝国皇帝。” 袁世凯装腔作势表示推让,当天下午再上“推戴书”,袁世凯遂于12月12日发表接受帝位申令,高唱“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滥调,正式接受推戴。13日
5、在 居仁堂接受百官朝贺,封 黎元洪等128人爵位,成立“帝制大典筹备处”,下令改1916年为“ 洪宪”元年,并在元旦登极。经过3年的精心策划,袁世凯终于抛掉“民国”的招牌,把封建皇帝的皇冠戴到了自己的头上。 袁世凯卖国称帝的罪行,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公愤。12月25日云南首先宣布独立,接着,贵州、广西也响应,组成“护国军”进行讨袁战争。 北洋军阀内部也发生了分化, 袁世凯手下的两员大将 段祺瑞和 冯国璋,对帝制都抱消极态度,冯国璋甚至暗中和护国军联络。 在这种形势下,袁世凯不得不在1916年2月25日下令缓办帝制,撤销大典筹备处,3月22日又宣布取消帝制,废除“洪宪”年号,仍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
6、命令。袁世凯从称帝到取消帝制,总共经历了83天。为什么袁世凯复辟必然要失败?生:讨论作答略师:袁世凯复辟帝制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违背了历史潮流,民主共和虽然产生时间短,但是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请同学们回顾上一框题的有关新旧事物的基本内容。生:答略设问:(1)新事物发展的前途为什么是光明的?(2)事物发展的道路为什么是曲折的?生:看书作答略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光明的前途,充满信心,积极进取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敢于接受挫折和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事物发展是前进中有曲折,曲折中有前进。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运动。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
7、统一。以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发展历程进一步说明,同时让学生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心。投影材料: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国王要感谢一个大臣,就让他提一个条件。大臣说:“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装 1 粒米,第二个格子里装 2 粒,第三个格子装 4 粒,第四个格子装 8 粒,以此类推,直到把 64 个格子装完。”国王一听,暗暗发笑,要求太低了,照此办理! 装米的工作进展神速,不久棋盘就装不下了,改用麻袋,麻袋也不行了,改用小车,小车也不行了,粮仓很快告罄。数米的人累昏无数,那格子却像一个无底洞,越来越填不满。国王终于发现,他上当了,一个东西哪怕基数很小,一旦以几何级数成倍增长,最后的结果也会骇
8、人听闻。思考:这个故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生:思考作答略师:看着不起眼的数字,累积起来的结果却是骇人听闻的,这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问题,那么什么是量变,什么是质变?二者的关系如何呢?生:看书作答略师:投影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统一、相持、平衡、静止等) 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是统一物的分解、是平衡、静止的破坏等)。设问: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生:思考作答略师:在量变阶段,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仍然是这个事物;而质变则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是由一种性质的事物向另一种性质的事物的
9、根本转变。因此,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在于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投影:水加热后的变化生:思考作答略师:归纳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实现的。量的变化只有超过一定的范围和限度才会发生质变辩一辩:1.质变就是发展2.就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看,质变更为重要。生:思考作答略师: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它包括两种状态,既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质变,也有倒退的、下降的质变。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
10、亡。 因此,发展是一种质变,但不是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只有质变,才能完成了量变,才能肯定和巩固了量变的成果,才能产生新质的事物,才能形成千差万别的物质世界。质变是旧事物向新事物转化的决定性环节。师:过渡,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要求对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呢?请看材料:有那么一个人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个饼子,觉得没饱,又吃了一个,一连吃了六个,还是没饱。于是拿起第七个饼子吃吃到一半,饱了。这个人非常后悔,一面用手打自己嘴巴,一面自作聪明地说:“我今天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子。前面吃的六个饼子,都是白白的浪费。如果早知道这半个饼子就能吃饱,我应该只吃这半个就行了。”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道理?生:讨论
11、作答略师: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重视量的积累。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一口吃不成胖子,一锹挖不出井来。上述种种都说明要重视量的积累。投影材料:行百里者半九十”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蟠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设问:两则材料体现了什么道理?生:思考作答略师: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的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设问:列举体现质变和量变的成语俗语生:答略投影展示:1. 冰冻三尺,非一
12、日之寒 2.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3.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5.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6.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7.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8.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9. 防微杜渐 10. 欲速则不达原理方法论归纳:投影展示:原理内容:1.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 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3.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又在新质变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返,不断前进。方法论要求:(1)做任何事情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
13、造条件。 (2)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课堂总结】:板书【课堂检测】1下列与水有关的诗句中蕴含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的有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 B C D2近年来,新中式风格在家装界兴起一阵文艺回归的潮流。不仅四五十岁的消费人群青睐这种优雅的家居风格,也有越来越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加入“复古”大军。新中式风格成为中高端装修的绝对主流。这主要说明()A社会变化是循环往复的B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C人类社会
14、是变化发展的 D事物发展是迂回前进的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句诗常用来形容新生事物有着勃发的生命力。下面诗句蕴含的哲理与之相同的有()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叹长河之流速,送驰波于东海A B C D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体现的哲理是()A要重视量的积累B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C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5我国明代大学士文嘉在今日诗中写道:“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
15、从今日始。”这首诗主要表明()A有了质变就有发展B事物的发展离不开量的积累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D量变必然引起质变6“蚂蚁效应”理论是说,一群蚂蚁选择了一棵百年老树的树底安营扎寨。为建设家园,蚂蚁们挪移一颗颗泥沙,又咬去一点点树皮有一天,一阵微风吹来,百年老树轰然溃倒,最终零落成泥。下列与“蚂蚁效应”的哲学寓意相符合的是 ()A巢覆卵破B兵强则灭,木强则折C吐故纳新 D绳锯木断【教学反思】1答案A解析“无边落木萧萧下”是指旧事物的灭亡,“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指有生命力的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势不可挡,因此,该诗句体现了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应选。较为直接地体现了这一哲理,应选。与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无
16、关,不选。2答案C解析社会变化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和上升的,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发展的规律,B不选。家居风格的变化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经济社会的发展,C正确。材料中的“文艺回归”“复古”并不是指旧事物对新事物的抵抗,D不符合题意。3答案B解析描写的是初春的事物,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当选。说的是人生的绝对运动和江月的相对静止,不选。表示一代新人替换旧人,或新一代的崛起,当选。体现的是运动变化,不选。4答案A解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体现的是要重视量的积累,故选A。B、C、D表述错误。5答案B解析A、D两项说法错误;题干材料强调的是要获得成功就必须从今天开始努力,这表明要注重量的积累,B当选;C不符合题意。6答案D解析“蚂蚁效应”包含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这与“绳锯木断”的寓意是一致的,因此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