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 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诸侯国之间有商业贸易往来频繁 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A B C D2嘉靖二年(1523年),日本大内氏贡使与细川氏贡使为了争夺与明朝的朝贡贸易的特权,在宁波港发生械斗。明朝政府以此为借口,关闭市舶司。正常的官方贸易断绝,民间走私贸易便取而代之。你从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有 A朝贡制度的终结 B明政府推行闭关政策C倭患起于罢市舶 D民间贸易自此成为主流3晚清
2、时的申报评论说:“厘卡之多,犹不止倍于税关之数,其司事巡丁之可畏,亦不止倍于税关之吏役。”这种现象明显不利于 A增加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B外国商品在中国的销售C民族工业品的市场竞争 D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成长4右图记录了当年国统区物价一日数涨,货币急剧贬值,上海市携带大捆金圆券去抢购米面时的情景。造成这一现象的最直接原因是 A美国的经济侵略 B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 C国民政府的货币政策 D米面供不应求5千龙网曾披露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的原因 妇女社会地位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 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影响新文化运
3、动引起社会观念的变化 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A B C D6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7右图是一幅绘于1958年的壁画。画中的文字是“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坐哈哈笑,这是俺社幸福门”。下列表述中不能体现壁画所包含的信息是 A当时处于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B当时处于“大跃进”运动时期C说明当时“左”倾错误发展严重 D说明当时农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8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
4、35 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A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C. 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将上海浦东作为对外开放区9“英国是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做商品从非洲运走,而是把他们当做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上述材料的核心观点是 A英国最早停止了奴隶贸易 B非洲成为新兴市场C非洲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开展工业革命 D奴隶贸易的废止是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决定的10经济史学家罗斯托在其著作世界经济:历史与展望中统计:“19361938年,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资本主义工业国占76%,其中美国一国就占了32%;社会主义苏联占19%;而
5、广大的亚非拉地区仅占5%.”对上述统计数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殖民扩张和掠夺导致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 B. 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显示出了积极效果C. 罗斯福新政的推行保障了美国的经济发展优势 D. 资本主义工业国丧失了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11二战后,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促使经济发展实行社会改革,调整政策。其调整的主要手段是 A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B消除封建生产关系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D建立外向型经济12在三年内战结束后,列宁说:“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路了。”这里的“拐杖”是指 A没收地主土地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签订布列斯特
6、和约 D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3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所描写的应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14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 B西欧、日本经济崛起,联合抵制美国的
7、经济控制C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竞争 D日本、西欧、美国三足鼎立152002年,欧元正式进入流通领域。欧元纸币的正面都有窗户和走廊的图案。这一现象表明 A、欧盟向所有国家开放 B、欧盟成员之间的开放、团结与协作C、欧盟政治一体化实现 D、欧盟重视宣传历史上的著名建筑16上海合作组织第八次峰会于2008年8月28日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各成员国就框架内多边合作战略及经济合作等问题进行了商讨和研究。关于上海合作组织,以下认识正确的有 A世界性合作组织 B区域性经济组织 C区域性合作组织 D政府间反恐组织17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主张的是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
8、,家给人足。”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A. B. C. D. 18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说:“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 并进”,他提出这一主张的根本目的是 A遏制学术自由 B加强中央集权 C提高儒学地位 D统一思想文化19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中国:A. 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 国家分裂、国力衰退C. 受到西方殖
9、民者和俄国侵扰 D. 经济停滞,文化倒退20“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这部著述是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 D孔子改制考21下列观点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相符的是A 治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B 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也,非器械、工艺也。C 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行斯强也。D 当世恶疾者,帝制为最,惟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22北大是中国近代先进思想的孕育地,这些思想主要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民主、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A B CD23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
10、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武装反抗的策略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井冈山道路24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是利用典型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生活本来面目的创作方法。 下列文学作品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有 诗经 离骚 子虚赋 红楼梦 A B C D25汉字源远流长,下列字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 .二、材料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 “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
11、,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 孙中山全集材料二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畜牧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材料三 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
12、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材料四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1)结合材料一回答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原因。为解决民
13、生问题,孙中山先后提出过哪些方案?为什么不能实现?(1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措施和目的(6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苏联工业化的特点及其影响。(6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现阶段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的依据。(4分)2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 秦皇汉武统一中国,建立南北统一的文化,以诗经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和以楚辞为代表的长江文化互相融合为一,构成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主体,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进一步系统化,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经过长期的积累、叠加、发展而成为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着我们民族精神状况的内容和活动
14、方向。到了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与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不同,佛学的传入则是纯粹的文化运动。它与汉文化区别如此之大,以致从佛教与儒家的冲突直到合一,其间经历了近千年。材料二 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西欧、北美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是传统的基础。认为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政府和财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东方文化的研究。东方文化带给西方的不再是彼岸世界的传奇
15、故事,而是使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某些根本变化的运动。以上材料均引自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请回答:(1)材料一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两次文化融合?两次文化融合的结果有何不同?(8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的原因。并说明现代欧美国家借鉴儒家文化的理由。(8分)(3)据上述材料,说明当今人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 (6分)高三12月份月考历史参考答案125 ABCCC DDBDD CBDBB CDBAA CBDBC26【答案】(1)原因: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贫富不均带来的社会弊端。(2分)方案: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
16、革命后涨价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节制资本。(4分)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下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阻碍;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辛亥革命的失败;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大革命失败。(6分,各2分)(2)措施:压缩农业、牧业生产规模,政府给予津贴。目的:稳定农副产品价格,渡过经济危机。(6分,各3分)(3)特点:以牺牲农业来保证工业化发展的需要(2分)。影响:为苏联发展重工业提供资金和廉价的农副产品,加快苏联工业化进程;从农民身上收取的太多,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落后。(4分)(4)农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根本;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是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4分,各2分)27【答案】(1)融合: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佛教与儒家融合。(4分)结果: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最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佛教与儒家的融合形成了理学。(4分)(2)原因:世界大战的打击;经济危机的冲击。(4分)理由: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有助于变革西方人的观念和和生活方式(4分)(3)对待:批判继承。(2分)处理:相互学习借鉴,平等对待,共同发展。(4分,答到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