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39392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郑州市第47中学高一年级12月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80分)1“君王自命天子,龙种高贵,君王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是全国子民的严父,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的父母官。”这段材料所表达的主旨是()A君权神授,皇位世袭B君父同伦,家国同构 C强干弱枝,中央集权D男尊女卑,君父一体2在制度的规定层面上,君主被赋予无限的权力,并且随着中国历史的延续,这种“制度化”的权力似有不断加强之势;而在制度的运行层面上,则往往由于君主事实上的“无能”而使君主的专制权力流于“象征化”的状态。材料反映了()A世袭制的弊端B中央集

2、权制的危害 C专制主义制度的影响D九品中正制的残余3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论述了古代王权的演变情况。他认为,夏商时期的天子与诸侯没有君臣关系,天子只是诸侯的盟主而已;而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天子的地位因此而至尊,由诸侯之长变为其君,并通过宗法礼乐制确定了与诸侯的君臣关系。上述分析说明()A夏商是贵族联盟政治,西周是君臣政治 B夏商是贵族政治,西周是中央集权C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形态演进强化了王权 D西周的专制王权大于夏商时期4商周时期的“王”是各部落拥戴的“共主”,形成的是家(卿)一国(诸侯)一天下的政治体系。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们纷纷推行郡县制,并以君主直接任免官吏的方式来管理行

3、政与地方事务。这反映了()A等级制度更加森严B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转变C部落联盟向国家权威转变D血缘组织向领土国家转变52015年2月19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中央集权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6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A分工明确,彼此牵制 B为

4、皇帝私家服务,“国”与“家”同治C垂直管理、分层管理 D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7唐六典记载:“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具有上述职能的是、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御史台8“元代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材料反映了()A元代行省划分依据是山川便利 B元代行省使地方割据有良好的地理条件C元代行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作者对元代的行省划分依据持批判态度9顾

5、炎武曾这样批评中国古代某项政治制度:“国家取州县之财,纤毫尽归之于上,而吏与民交困,遂无以为修举之资。”他批评的是()A君主专制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 C监察制度D科举选官制度10汉武帝时全国分设13个以“州”为名的监察区。汉书分叙西汉疆域并不按州而按郡国排列,亦不见州之治所;而记叙东汉历史的叙汉书则将所有的郡国改为按所隶州排列,并将各州住所一一注处。这表明从西汉到东汉()A郡国并行从未改变B郡县制度遭到破坏 C地方制度发生变化D监察制日趋完善11763年,唐礼部侍郎杨绾上书皇帝说:“进士者皆育当代之学而不通经史,明经者但记帖括(默写填空)又投牒自举(自己报名参加考试),非古先哲王侧席待贤之道。

6、”要求“明经、进士及道举并停”,恢复古代察举孝廉的方法。杨绾认为科举制()A考试内容有失偏颇B选拔标准不合时宜 C选才路径沿袭传统D录取原则公平公正12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A秦朝的三公九卿B汉朝的“中朝” C隋唐的三省六部D宋朝的枢密院13唐太宗时期编撰氏族志,将皇族定为第一等,外戚为第二等,山东崔氏等大土族为第三等。后在新兴庶族地主的努力下,武则天主持改氏族志为

7、姓氏录,武氏成为第一等,其余各等按照当朝官品高低划定。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科举制的进一步推行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女性政治地位的提高 D宗法制得到完善14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采取弱化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上大体相当的一组是()A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B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 C西汉州刺史与宋朝通判 D宋转运使与明布政司152016年3月,考古专家确认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主身份为“汉废帝”刘贺。据史书记载,刘贺在当皇帝的27天里做了1127件荒唐事,从而留下了“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的罪

8、名。但刘贺墓出土了编钟、琴瑟、大量的竹简和孔子圣贤像,诸多学者据此认为刘贺是知书达理、情趣高雅的人。上述对刘贺的不同评价说明()A文献史料真伪难以辨别B历史研究需要注意史料的互证C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D历史记载要经过考古发现证实16据长编载:“上(宋太祖)欲为赵普置副而难其名称,召翰林学士承旨陶谷问曰:下丞相一等者何官?对曰:唐有参知政务,参知政事。乙丑,以枢密直学士等为参知政事。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据此可知北宋初期()A君主专制受到威胁B参知政事职能不变 C参知政事大权在握D宰相权力依然较大17学者丛日云在从多种维度来考察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之后,将其概括为“一”

9、与“多”。 并认为古代中国的政治主体对任何外界事物都要将其纳入“一”的框架,面对有悖于“一”的秩序,就会激发出改造与整合它使之归于“一”的冲动。古代中国有悖于“一”这个秩序的制度是()A郡县制B郡国并行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18“(明代)大学士成为没有宰相名义的宰相但大学士毕竟不同于正式宰相,正式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令,大学士便无此权。他只能依靠票拟签注意见,来窃弄皇帝的权力,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作者意在表达()A大学士权力无制度保障B设立大学士有利于限制皇权C大学士擅长于玩弄权术D大学士只是没有名义的宰相19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朝代曾发生过宦官弄权的祸害,但论其程度的深重,要以明代为最甚

10、。其主要原因在于明朝()A人主昏庸,广置后宫B依靠宦官与外戚斗争 C皇权加强,废置宰相D儒生见识鄙陋,奴颜婢膝20“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阁臣)皆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这里的“阁臣”类似于()A唐朝的凤阁阁老B宋朝的参知政事 C明朝的都察御史D清朝的军机大臣21清史稿感叹说:“任军机者,白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内阁成员),虽唐、元三公(唐设置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为正一品,宋元基本仿此制)尚不及也。”这表明明清( )A.军机大臣拥有一定决策权 B.军机大臣品级不断提高 C.军机处获得内阁的控制权 D.亲王与大学士彼此牵制22苏格

11、拉底曾鼓励柏拉图的叔父积极投身政治活动,当后者表示在公众面前演讲感到害羞和紧张时,苏格拉底说道:“你究竟怕谁啊?是那些洗染工、鞋匠、木匠、铁匠,还是那些农民、商人,抑或是那些在市场上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小商贩?是这些人组成了公民大会啊。”这表明苏格拉底主张()A精英政治B代议制民主C直接民主D贵族政治23雅典民主不是某个天才的瞬间发明,而是雅典志士仁人在平民支持下,经历200多年颠簸曲折、不断创新的产物。下列关于雅典民主政治改革措施中,标志着地缘政治取代血缘政治的是()A设立“陪审法庭” B组成“四百人会议” C组成“五百人会议” D定期召开“公民大会”24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在阿吉纽塞群岛打

12、败了斯巴达海军将军们,因没有运回阵亡者的尸体而遭受陪审法庭严历的审判,十将军中有六位被投票判处死刑,色诺芬认为:杀死六位将军的真正凶手是民主的审判,是背离了司法自身灵魂的雅典司法。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的认识是()A民主裁决不等于公正的司法B陪审法庭是雅典的司法机关C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D民主必然导致多数人的暴政25“一人把洗衣人告上法庭,要求他赔偿自己被老鼠咬破的衣服的损失。原告说:按照约定,衣服洗好后你应该妥善保管,事先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你应使用鼠夹和鼠药来预防鼠害,可是在你的店里甚至连一只猫都没有。最后法官判定洗衣人要承担责任。”这一案例直接体现了罗马法的原则是()A私有财产神圣不

13、可侵犯B公平和公正 C谨慎履行契约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6公元前287年,为了弥补十二铜表法对财产侵害问题上规定的不足,颁布阿奎利亚法。规定:“因违法杀害他人的奴隶、四足动物或家畜,按照它们被杀前一年中的最高价格予以赔偿,而对其他财物的损害,以它们在最后30天中的最高价格为准。”这一规定()A是罗马法趋于理性的体现B促进了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C限制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D体现了对生命和财产的尊重27古罗马在对外扩张过程中,异邦人的法律地位逐渐得到承认,并设立了专门审理涉外民商事纠纷案件的外事裁判官。外事裁判官在司法实践中,一方面创制了以外事裁判官告示为主体的万民法;另一方面创立了审理涉外案件的程式诉讼

14、程序。这反映了古罗马法()A具有开放、灵活的特点 B侧重缓和民族矛盾 C秉承习惯法的基本原则D案件审理程序复杂28海国图志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描述的政治体制应属于()A英国B美国C俄国D德国29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说:“英国政体的有效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紧密结合其连接点就是内阁,内阁本属行政机构,但在职能上亦属立法机构,是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密切结合和

15、近乎一体的配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内阁兼有行政权和立法权B行政权和立法权通过内阁有效结合C内阁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D英国政治权力的基本架构混乱不清30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015年12月3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枪击案,已有14人遇难。美国公民持有枪械源于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二条:管理良好的民兵是保障自由州的安全所必需,因此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得侵犯。人民有别于政府,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有别于政府军警持有和携带武器;保障自由州有别于保障联邦。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二条主要表明()A美国宪法体现了权力制衡的理念 B美国宪法的人民民主原则C美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D美国宪法政治妥协与权

16、益平衡的理念31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紧急救济拨款法赋予总统建立适当行政机构的广泛权力。1950年美国政治学会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有纪律和协调一致的政党,通过内阁和其他机构把总统和国会联系起来,能够超越宪法分权而造成的沟壑。”这反映了当时的美国()A制衡原则发生了变化B总统与国会利益一致 C新政促进了政局稳定D权力模式出现新格局32顾炎武在郡县论九篇中对分封制和郡县制利弊进行比较,认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近代西方创立的政治制度哪一个最接近顾炎武的设想()A君主立宪制B民主共和制C联邦制D议会内阁制33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直到1

17、870年后,法国模式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实现了从“没有共和派的共和国”到“共和派的共和国”的转变。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复辟势力的消失 B国际环境的变化 C工业革命的推进D解决问题手段的变化34刘军宁在读法国革命论与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写到“ 最好的革命是最不彻底的革命,对社会的健康肌体触动最少的革命,暴力程度最轻的革命,伤害人命最少的革命、带来个人自由与有限政府的革命。最坏的革命是最彻底的革命,把整个社会与道德秩序彻底摧毁的革命,最暴力的革命、夺命最多的革命、带来专政与集权的革命。”下列符合作者“最好的革命”和“最坏

18、的革命”的是()A英国“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B北美独立战争、德国统一C英国“光荣革命”、北美独立战争 D法国大革命、德国统一35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开放的必要行动。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肯定英国人发动战争的正义性B中国禁烟运动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C国家立场影响战争的性质D都抹杀了鸦片战争发生的实质36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

19、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C实现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37“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曾国藩讨粤匪檄)这反映出作者()A以维护儒学礼仪人伦为号召B以维护湘鄂地方安定为目的C以维护清朝政治秩序为己任D以反对西方宗教传播为核心3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

20、刺激, 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使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C战后开放的商埠均以沿海为主内地为辅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39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和约”,其中第十四项是:各国使臣来中国者不许进京。这一项的提出,直接针对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01913年的一篇新闻短评袁总统之徒弟中写道:“一日记者之车夫与一车夫相哄,站岗巡警过而叱两车夫曰:得了得了,知道吗,现在是共和时代,大家对付着罢了”

21、由此可知,作者真实的看法是()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民众生活坚持共和原则C政府消极对待共和政治D共和制为当时唯一选择二、非选择题(20分)4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2014年12月24日下午日本参众两院举行的首相指名选举中,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赢得选举,当选日本第97任首相。这是现年60岁的安倍晋三第三次当选日本首相。11月1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召开记者会宣布解散众议院重开选举,在12月14日的选举中,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联盟获得压倒性的胜利,赢得了众议院三分之二以上的议席。新内阁将于当晚在皇宫举行首相任命仪式和内阁大臣认证仪式后正式成立。材料二:2013年12月1

22、7日,德国联邦议会选举初步结果初步揭晓,由默克尔领导的领导的基督教民主党和联合执政的基督教社会党获得多数选票。默克尔有望超过英国“铁娘子”撒切尔,成为欧洲执政时间最长的女性领导人。 以上材料均摘选自新华网材料三:第14条,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 第21条,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官员; 第22条,大总统宣告开战、媾和; 第50条,大总统代表中华民国; 第60条,大总统对国民之全体负责任 中华民国约法1914年(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当今日本和德国的政体名称,并分析两者的主要共同点。(6分)(2)当今日本和德国的的政体最早源自哪些国家,今天的德国与十九世纪相比差别很大

23、,请指出那时德国的政体名称并予以评价。(8分)(3)依据材料三,中华民国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什么政体?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比,中华民国约法有何变化?(6分)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嫡长子自然承袭”“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可判断这与宗法制有关。2【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古代中国君主专制政体呈现“制度化”和“象征化”相矛盾的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就在于嫡长子继承制,皇位继承立嫡、立长而“不以贤”,从而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其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历史上幼童、白痴、昏庸之徒不断登位的事实,在很大程

24、度上就说明了这一点,故A项为最佳选项;B项中央集权制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与题干材料没有关联,故排除;C项过于笼统,故排除;D项属于选官制度,与题干材料没有关联,故排除。3【答案】C 【解析】夏商“天子只是诸侯的盟主而已”,表明夏商是贵族联盟政治,而西周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其君”,表明西周是君臣政治,但没有反映出其本质上的变化,故A项错误;西周时期是地方分权,还未实现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这一变化本质上反映出天子代表的王权强化,故C项正确;从夏商到西周王权呈现强化的趋势,但并不意味着西周所有时期的专制王权都大于夏商时期,故D项错误。4【答案】D 【解析】郡县制下官僚政治向贵族政治逐渐转变,封建等

25、级制度日益衰落,故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革,没有涉及土地制度的变革,故B项错误;分封制下已经实现部落联盟向封邦建国的转变,故C项错误;分封制下地方通过血缘组织管理,郡县制下地方通过官僚管理,中央集权加强,向领土国家转变,故D项正确。5【答案】D 【解析】中央集权下,地方政府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与题意皇帝制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避皇帝嬴政的讳”,“政月”改为“正月”可知并未体现神权,故B项错误;为避讳改称谓不能体现皇帝制度的独断性和随意性,故C项错误;因犯讳改称谓,已达到维护皇帝神圣不可侵犯的独尊形象,故D项正确。6【答案】B 【解析】分

26、工明确,彼此牵制是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故A项错误;材料中九卿分掌宗庙礼仪、宫殿警卫、宫门警卫、御用车马、刑法、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可以看出九卿为皇帝私家服务,“国”与“家”同治,故B项正确;九卿都属于中央的官职,是三公之下的直属机构,不能体现垂直管理、分层管理,故C项错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与材料九卿的分工不符,故D项错误。7.【答案】B 【解析】唐代中书省具有撰作诏令文书的决策权,与材料中“覆奏而施行”、 “小事则署而颁之”不符,故A项错误;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符合材料,故B项正确;尚书省下辖六部,负责执行诏令,与材料

27、不符,故C项错误;御史台是中央监察机构,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8【答案】C 【解析】据材料“元代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可知山川便利不是元代行省划分的依据,故A项错误;据材料“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越过南岭有广西”、“跨过南岭而有广东”和“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可知元代行省中间多隔有山川障碍,不利于地方割据,故B项错误;元代无视历来划界相关的山川边界,而将其包括在行省划界中,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地方割据和权力过大,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材料属于史实叙述,未涉及史实评论,故无法表明作者态度,故D项错误。9.【答案】B【解析】州县是地方管理机构,体现的是中央与

28、地方的关系,与君主专制制度无关,A项排除;材料反映出财政过度集中于中央,对地方建设与地方福利造成不良影响,B项正确;监察谏议制度是对官员的考察监督,与州县的财政没有直接关系,C项排除;科举选官制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排除。故答案为B。10. 【答案】C 【解析】郡国并行制度在汉武帝时期就已经基本废除,故A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郡县制在东汉时期并未被废除,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中“西汉疆域并不按州而按郡国排列,东汉则是将所有的郡国改为按所隶州排列”可知西汉时期作为监察区的“州”在东汉时期成为了地方最高的行政级别,说明地方制度发生了变化,故C项正确;根据题干中“州”由监察区变为了地方行政区可知其并未

29、体现出监察制度的发展,故D项错误。11. 【答案】A 【解析】材料中“进士者皆育当代之学而不通经恢复古代察举孝廉”可知作者认为考试内容有失偏颇,故A项正确;科举制以考试作为选拔标准,体现了公平公正,故B项错误;材料“进士者皆育当代之学而不通经史”认为没有体现沿袭传统,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录取原则公平公正,故D项错误。12. 【答案】B 【解析】三公九卿是指政府的大臣,彼此分工明确,相互牵制,与材料中微臣与大臣的关系不符,故A项错误;汉朝的“中朝”是 汉武帝时期用一些近信侍从如尚书、等组成的决策机构,而汉代的三公九卿则成为外朝即执行机构,故B项正确;三省六部制是相权分割为三,以加强皇权,故

30、C项错误;宋代的枢密院是二府三司的组成部分,负责军事,其长官枢密使为政府大臣,故D项错误。13【答案】A 【解析】科举考试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寒门子弟成为新的贵族群体,故导致了按姓氏划分等级转变为按官品划分等级,故A项正确;中央集权是指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与等级划分的变化无关,故B项错误;在古代女性地位的变化不大,不会带来等级划分标准的变化,故C项错误;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瓦解,故D项错误。14【答案】B 【解析】东周诸侯国独立性很强,元朝行省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二者地位和职权区别较大,故A项错误;唐朝在门下省设政事堂,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等同宰相,宋朝的中书门下

31、,习称政事堂,行政长官职务相当于宰相,因而二者地位和职权大体相当,故B项正确;西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政治,宋朝转运使负责将地方税收收归中央,因而二者地位和职权大体不相当,故C项错误;宋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明布政司掌握地方民政,因而二者地位和职权不相当,故D项错误。15【答案】B 【解析】材料中“对刘贺的不同评价”不一定就是文献史料作伪,故A项错误;孤证不立, 多种史料的互证更能接近历史的真相,与材料中“考古专家”“据史书记载”相符,故B项正确;材料中“上述对刘贺的不同评价”反映了该项历史研究个案的阶段性成果,会逐步接近真相,并非所有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故C项错误;历史记载可以互证,

32、不一定“要经过考古”,故D项错误。16【答案】D 【解析】材料中宋太祖为赵普设置副手并不能体现君主专制受威胁,故A项错误;北宋初期初 设参知政事,不能体现其职能的变化,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参知政事“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说明参知政事权力并不大,故C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参知政事仅为赵普宰相的副手权力不大,不能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说明宰相权力依然较大,故D项正确。17【答案】B 【解析】抓住材料“古代中国的政治主体对任何外界事物都要将其纳入一的框架”来分析,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郡县制是地方服从中央,符合材料,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

33、不符合材料,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8. 【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可知大学士权力无制度保障,故A项正确;大学士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并不能对皇权构成限制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无意说明大学士擅长玩弄权术与否,故C项错误;大学士不仅没有宰相名义也没有宰相实质,故D项错误。19. 【答案】C【解析】人主昏庸与广置后宫不是一个皇帝独有的事情,是封建王朝常见现象,但是与宦官弄权最甚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故A项错误;宦官与外戚

34、斗争最甚的王朝是东汉,故B项错误;明太祖为了强化皇权,废除了丞相制度,在原来正常的中央行政体制上造成了不正常的创伤,使皇权失去了长期以来体制内的限制与辅佐,增加了皇权被误导和滥用的可能性,宦官弄权正是其一表现,故C项正确;宦官的权力来源于皇权,而不是儒生,儒生无论如何变现鄙陋,都不可能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20.D21. 【答案】A【解析】材料主要反映军机大臣的地位,与品级的提高无关,故B项错误;任军机大臣主要是内阁成员,并不能说明军机处获得内阁的控制权,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亲王与大学生的牵制问题,故D项错误。22.【答案】A 【解析】“是这些人组成了公民大会啊”,暗含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

35、政治的担忧,这些人文化素质不高,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因此他主张精英政治,由素质更高的政治精英管理城邦,故A项正确;代议制民主最早出现在近代西方国家,故B项错误;直接民主的弊端是苏格拉底担忧的,故C项错误;苏格拉底反对贵族政治,故D项错误。23【答案】C 【解析】陪审法庭是雅典的司法机构,是由选举产生,并未体现出地缘政治,故A项错误; 四百人会议是梭伦时期按照财产多少划分的,体现的是财产的标准,不是地区,故B项错误;克里斯提尼时期,将全国划为十个区,每区选出50人,组成五百人议事会,体现的是地缘政治,取代了原来的血缘政治,故C项正确;定期召开公民大会是雅典民主的运作方式,与地缘政治无关,故D项错

36、误。24【答案】A 【解析】根据题目中“杀死六位将军的真正凶手是民主的审判,是背离了司法自身灵魂的雅典司法”可以得出,直接民主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从而引发司法的不公正,故A项正确;题目中凸显的不是陪审法庭的地位,故B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时事伯里克利时期,跟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D项并未体现出直接民主与司法不公正之间的关系,故D项错误。 25【答案】C 【解析】案例中原告起诉洗衣人并非因为洗衣人侵吞了他的财产,而是没有给他保管好,未按事先约定办事,故A项错误;该案例未体现公平公正,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按照约定”,也就是说,当原告把衣服交给被告的时候,他们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契约关系。被告有

37、义务和责任保管好原告的衣服,所以法官最后的判决也是“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故C项正确;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故D项错误。2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为了弥补十二铜表法对财产侵害问题上规定的不足,颁布阿奎利亚法”可得,并且阿奎利亚法对奴隶及财产的规定更趋于理性,故A项正确;该法是进一步保护平民的利益,并没有提到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故B项错误;罗马依然是奴隶社会,法律的颁布依然是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故C项错误;罗马的性质没有变,依然是奴隶社会,不可能体现出对生命和财产的尊重,故D项错误。27【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古罗马在对外扩张过程中,异邦人的法律地位逐渐得到承认,并设立了专门审理涉

38、外民商事纠纷案件的外事裁判官。外事裁判官在司法实践中,一方面创制了以外事裁判官告示为主体的万民法;另一方面创立了审理涉外案件的程式诉讼程序”得出具有开放、灵活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提供的信息没有体现侧重缓和民族矛盾,故B项错误;材料中也没有提到习惯法的基本原则,故C项错误;材料中“创立了审理涉外案件的程式诉讼程序”并不能说明案件审理程序复杂,故D项错误。 28【答案】A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聚众公议”“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根据所学知识,描绘的是英国的议会:上议院和下议院,上议院由贵族组成,下议院由城市平民等组成,故A项正确;美国的国会分为

39、参议院和众议院,均是有选举产生,不存在贵族院,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俄国没有两院制议会,故C项错误;德国于1871年实现统一,建立君主立宪制,此时海国图志发表于19世纪60年代,故不会出现两院制议会,故D项错误。29【答案】B 【解析】内阁不享有立法权,立法权属于议会,故A项错误;根据“内阁本属行政机构是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密切结合和近乎一体的配合”可知内阁有效结合了行政权和立法权,故B项正确;英国权力中心是议会,内阁对议会负责,故C项错误;内阁成员也是议会议员,内阁享有立法创议权,这并不表明英国政治权力的基本架构混乱不清,故D项错误。30【答案】D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权力制衡的内容,故A项错

40、误;从“管理良好的民兵是保障自由州的安全所必需,因此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得侵犯”,可知对人民持有枪械的许可,是为了保护州的安全,没有涉及人民民主原则,故B项错误;材料仅涉及对自由州的规定,没有体现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对于自由州的安全规定与联邦不同、人民持枪与政府军警持枪不同,可体现出具有妥协、权益平衡的理念,故D项正确。31【答案】D 【解析】美国权力制衡的原则是三权分立,总体格局未发生变化,故A项错误;美国总统与国会,总体利益一致,但也存在相互制衡,不一致的一面,故B项错误;“能够超越宪法分权而造成的沟壑”表明材料强调前面所述,弥补了原有分权制度的不足,一定程度上是美国民主

41、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强调政局稳定,故C项错误;“赋予总统建立适当行政机构的广泛权力”“一个有纪律和协调一致的政党,通过内阁和其他机构把总统和国会联系起来”表明原有的三权分立权力模式,开始向行政权权倾斜,故D项正确。3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封建之失,其专在下”可知,分封制弊端是地方权力过大,“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可知,郡县制的弊端在中央权力过大。君主立宪制,强调的是国王与议会的关系,故A项错误;民主共和制意在突出分权制衡,故B项错误;联邦制解决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既保障了中央政府的主权权利,也赋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故C项正确;议会内阁制强调的是内阁与议会的关系,故D项错误。33【答

42、案】C 【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推动,故C项正确;A.B.D项并非根本原因,故A.B.D项错误。34【答案】A 【解析】英国“光荣革命”与材料“最好的革命是最不彻底的革命”“暴力程度最轻的革命,伤害人命最少的革命、带来个人自由与有限政府的革命”相符,法国大革命与材料“最坏的革命是最彻底的革命”“最暴力的革命、夺命最多的革命、带来专政与集权的革命”相符,故A项正确;北美独立战争与“最好的革命”不符,德意志的统一与“最坏的革命”也不符,故B项错误;英国“光荣革命”与“最好的革命”相符,北美独立战争与材料“最坏的革命”“把整个社会与道德秩序彻底摧毁的革命”

43、“带来专政与集权的革命”不符,故C项错误;法国大革命与“最好的革命”不符,德意志的统一与“最坏的革命”也不符,故D项错误。35【答案】D 【解析】鸦片战争在英国人看来是报复性的战争,在中国人看来是一场对鸦片战争的清剿,双方看问题的立场不同,材料“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说明英国发动的战争不是正义性的,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故B项错误;中英双方对战争的看法体现了中西文明的冲突,材料没有指出鸦片战争的性质,故C项错误;双方的看法都是从各自国家的角度来看待战争,没有点明这场战争的实质是一场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双方都抹杀了战争的实质,故D项正确。36【答案】A

44、 【解析】由“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和“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可知,通过引进西方的法律制度使中国开始了解西方,引起了中国法制的近代化,故A项正确;领事裁判权是在不平等条约的背景下对中国的一种侵略,故B项错误;领事裁判权的丧失是中国近代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故C项错误;直接促使人们开始向西方学习的因素是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坚船利炮的威胁,故D项错误。37【答案】A 【解析】据材料“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可知作者以维护儒学礼仪人伦为号召,故A项正确;据材料“讨粤匪檄”可知,此

45、与广东地区地方安定有关,与维护湘鄂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阐述了社会伦理思想受到西方宗教的冲击,与维护清朝政治秩序无关,故C项错误;据材料“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可知,作者是以维护儒学礼仪人伦为核心,而不是以反对西方宗教传播为核心,故D项错误。 38【答案】A 【解析】材料中三场战争分别为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自鸦片战争后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A项正确;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三次战争仅推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中的重庆、沙市均为内地城市,故C项错误;甲午

46、战前列强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甲午战后以资本输出为本,故D项错误。39【答案】B 【解析】南京条约是1842年签订,并未允许外国公使进京,故A项错误;天津条约签订于1856年,条约内容中有允许外国公使进京的内容,故B项正确;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当时清政府已允许外国公使进京,故C项错误;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义和团运动已被镇压,故D项错误。40【答案】C 【解析】材料中虽然提到“共和”,但是说的是“对付”,不是真正的民主共和,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共和原则,故B项错误;按照材料意思,面对车夫之间的争吵与矛盾,巡警用“共和时代”为幌子,用“对付着”作为解决矛盾的方式来糊弄百姓,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表明必须选共和制的意思,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41.(1)日本:君主立宪制或议会制君主立宪制(2分);德国:民主共和制或共和制(2分)共同点:代议制。(2分)(2)英国(1分);美国(1分);德国当时是君主立宪制或二元制君主立宪制(2分);评价:进步性,德国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2分);局限性,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2分)。(3)政体:总统制或总统制民主共和(2分);变化:由内阁制到总统制;总统的权力由小变大;议会的权力变小。(每点2分,任2点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