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语交际习作五一、学习目标1.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编排课本剧,通过自己的演绎,将名著中的人物性格刻画得生动、形象,从而加深对故事中人物的理解。 2.学习运用个性化语言、动作、神情展现人物特点,培养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3.学习缩写,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做到意思准确、完整,语句连贯通顺;培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二、学习重难点1.运用个性化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特点。2.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适当删减。三、学时4学时四、知识链接 课本剧:课本剧就是以语文教材中的有关课文内容为基础,将其改变成孩子们能够通过讲台、教室、操场或舞台表演的相声、小品或小型话剧。孩子们表演课本剧有
2、很多好处,如,能在编排中增强认识能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在表演中,发展个性;还能通过演后评述,培养和发展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课前独学独学任务: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本单元喜欢的故事进行课本剧排练。独学方法:1.回顾课文,选好剧本。2.分好角色独学检测1、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我最喜欢 ,原因是 2、学完本组课文, (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决定再从原著中多了解此人,并介绍给小组的其他同学。课中导学第一学时学习目标: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编排课本剧,培养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学习过程:一、教师导入 本单元的课文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今天的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演演课本剧,通过我们的表演来再现名
3、著中的人物。二、独学展示1.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我最喜欢 ,原因是 2.学完本组课文, (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决定再从原著中多了解此人,并介绍给小组的其他同学。三、合作、交流、探究(一)教师自主选择一个课本剧播放。1.观看课本剧。2.自主讨论:课本剧的表演应注意事项。(二)学习小组集中,根据讨论结果再次完善课本剧表演。(三)班级表演:1.班内表演。2.全班同学评议,评出“最佳表演者”。教师点拨评价标准: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再现故事情景。表演者能把握人物性格,入情入境,突出人物形象。(四)教师小结。第二四学时学习目标:1.学习缩写,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做到意思准确、完整,语
4、句通顺。2.缩写草船借箭或金色的鱼钩,不超过400字。学习过程:一、教师导入,进入习作 有句幽默的小品台词:“浓缩就是精华!”在平常的阅读活动中,我们经常会阅读一些篇幅较长的文章。如果你想把这些文章介绍给别人,或者自己想把文章中的内容概括地记录下来,这时缩写就能发挥大作用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体验缩写的乐趣吧!二、自主阅读,学习方法(一)思路指导 删:次要人物,次要内容,插叙内容,对话。缩写读懂文章,分清主次留:主要人物,主要内容,重要的心理活动,精彩的词、句、段。 改:简化人物的对话,概括段意。(二)技法放送1.要体现原文的风格和面貌。缩写后的文章,应该是一篇和原文的意思内容一模一样的短文。
5、缩写文的中心思想要与原文相吻合,不能改变原文的体裁,甚至连人称也不能变。保持原文的主要事件,保持原文人物的基本特点。2.保留“主干”,删减“枝叶”。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主干”,次要内容是“枝叶”。缩写的时候,要留下事件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过程,留下人物的主要表现和重要的心理活动。要删掉次要的事件和次要的材料。有一些次要的段落不能全部删去,就可以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性的叙述,如把人物的具体对话改用叙述的方式写出来。3.注意文章的衔接和连贯。缩写文意思要完整,衔接要自然,首尾要贯通,使文章成为一个整体。我们可以在准确理解、概括每段段意的基础上,将段意连接起来。也可以着重从文章的重点段落实,抓住文章的要点,
6、将这些要点进行有机连接,连缀成文,使之成为一篇文意通顺的缩写文。(三)阅读后,我对 这样的方法很喜欢(在文中做上批注),用上它一定会为我的文章增色哦!三、范文欣赏,习得精华景阳冈(缩写)武松在“三碗不过冈”酒店连喝了十八碗酒,不信店家说的景阳冈有老虎,在傍晚时候独自过冈。武松走了一程,酒力发作,便躺在石头上想睡一觉。忽然,乱树背后跳出一只老虎来。武松翻身起来。老虎往上一扑,从半空中蹿下来。武松一闪,闪到老虎背后。老虎把腰胯一掀,武松闪在一边。老虎大吼一声,把尾巴倒竖起来一剪,武松又闪在一边。这一扑、一掀、一剪,老虎的劲儿已经泄了一半。这时,武松双手抡起哨棒,向老虎劈去,没打着老虎,却打在树上,
7、哨棒断成两截。老虎又扑过来,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丢掉哨棒,两只手就势揪住老虎的顶花皮,把它按在地上,用脚往老虎的脸上、眼睛上乱踢。老虎不住地扒身子下面的泥土,扒出了一个土坑。武松就势把老虎按下坑去,用左手揪住老虎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抡起拳头,使尽平生气力猛打,打得老虎七窍出血,不能动弹。武松放了手,找回哨棒,又打了一气,直到把老虎打死。(一)范文赏读,边读边想:1.对照原文,本篇缩写文留下的“主干”是 ,删掉的“枝叶”部分是 。2.文章通过简短的第一自然段,交代了几大要素,如时间 、地点 、人物 以及事情的起因 ,符合缩写的要求。(二)交流“边读边想”1.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3.教师
8、小结四、胸有成竹,自主习作学生开始习作,本次习作由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五、展示典型,组织评讲 (一)教师事先从学生的初稿中发现优秀典型。1.学习小组派代表朗读。2.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点拨:文章是否符合缩写的要求?如,修改后的段落是否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该压缩的是不是都压缩了 ?语句是否简洁、通顺、连贯 ?还有什么好的建议?)(二)教师指出在巡视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并进行点拨、指导。六、小组交流,互评互改。1.学习小组互相交流,在小组内发言。2.学习小组互评,提出修改意见。(教师点拨:重点放在对原文主要内容的把握、风格的体现以及语言的精炼上)3.整理建议,二次习作。七、教师总结。学习收获(教后一得):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