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缺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37217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缺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缺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缺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缺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0级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30小题,共60分)1.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制度因素是()三公九卿制分封制 宗法制礼乐制度2.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的时期,叙述正确的是()构建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

2、会公有制 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3.商周时期,国家对外征伐与祭祀宗庙的活动,被视为同等重要,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先秦的典籍中,亡国与亡家是并提的,亡国之君经常是背着祖宗的神主在阵前乞降。对此解读合理的是()说明了当时神权大于王权 体现了家国一体的观念对外征伐推动国家的发展 折射出天子的绝对权威4.西周宗法制下唯大宗才能传宗继统,宗子与庶子有质的区别;后世王朝宣扬“君权神授”,皇帝自称天子,承天继统;三国演义中强调刘备是汉宗室之后,蜀汉是正统。从制度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现象的本质都()A. 体现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B. 为传宗继统披上神秘色彩C. 强调政治统治的合法性 D. 根植

3、于封建社会经济基础5.西周政治里有着浓厚的贵族色彩,形成了“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这表明()A. 周天子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B. 周天子掌握了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C. 西周分封制以宗法制为核心 D. 西周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6.战国时期,或由匹夫而为将相,或朝贫形而暮公侯,或起自刑余,或出于盗薮,不论新旧,不问亲疏。这种现象表明()士农工商结构趋于瓦解 礼崩乐坏加速王室衰微世卿世禄制度遭受冲击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7.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封建的元素,本有两个:一为爵禄,受封者与凡官吏同;一为君国子民,子孙世袭,则其为部落酋长时固有的权利,为受封者所独。”下列有关其表述最准确

4、的是()封建社会存在世官制和郡县制 宗法制威胁国家的统一封建社会中,分封制长期存在 后者不利于统一,前者则不然8.有学者说,“秦朝这一制度构成了严密的中央统治体系,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这一制度”指的是()。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 C.御史制度D.郡县制度9.史记记载,“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这一记载描述的是秦朝治理()。A.北方地区B.岭南地区 C.西南夷地区D.百越地区10.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在历史上有“千古一帝”之称的秦始皇为有效“制六合”而采取的主要政治措施是()。A.推行郡县制

5、B.统一文字 C.统一货币 D.统一度量衡1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历经几度变迁。秦汉主要有郡、县两级,唐代为道、州、县三级,宋代设置为路、州、县三级。元朝时期,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下设路、府、州、县。以上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地方行政机构数量增长B.县是最稳定的行政机构 C.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加强D.地方管理制度趋向成熟12.汉初诸吕叛乱时,郡县官吏消极观望,未闻有讨伐诸吕者。而齐王刘襄、琅琊王刘泽等刘氏子弟发兵讨伐,一举诛灭诸吕,维护了刘氏统一政权。这表明汉初封国制度有利于()。A.加强君主专制B.稳定政治局势 C.削弱中央集权D.解决王国问题13.汉惠帝时期在全国各郡和地方王国设

6、置监御史,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侯王勾结,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监御史()A. 代替郡守执掌地方管理 B. 行使御史大夫的职能C. 成功防止地方侯国割据 D. 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14.东晋南朝时期,谱学成为一门新兴的学问,豪门士族和政府都热衷于编撰族谱,名门望族的族谱被官府收藏,成为任命官员的主要依据。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A. 宗法制度再度复兴 B. 重视家族历史的传承C. 士族享有政治特权 D. 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15.北京大学曾在出台的自主招生政策中,拒招不孝敬长辈的学生,这不禁让人们想到了古代的“孝廉”。以孝廉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汉代,在

7、东汉成为求仕者必由之途。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是()。A.世官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16.有学者认为魏晋南北朝后期的选官制度发生了一些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地位低下的寒人的要求,从而孕育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对这种新制度的评述,恰当的是()。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B.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C.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D.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17.有学者认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下列属于相权调整举措的是()。A.建立世官制B.增设“参知政事” C.强化“外朝”D.实行察举

8、制18.宋朝“州”的地方行政长官称“知州”。“知”是兼任、代理的意思,知州名义上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长官。这说明宋朝()。A.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 B.地方割据的现象严重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19.元朝行省官员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负责)相结合的方式处理。行省的军事权由中央专官提调,钱谷财赋也由朝廷指定的一两名官员掌管,其他官员一般不得干预。据此可知,元朝的行省制()。A.完善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结构 B.改变了绝对专制的政治大环境C.开创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D.强化了丞相对地方财政的控制20.“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典故

9、源自宋代政府的告示。当时的“州官”()A. 负责向中央转运钱粮赋税 B. 主要职责是监察地方C. 拥有封地,官位可世袭 D. 由文官担任,受通判节制21. “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对此理解最为准确完整的是( )A. 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出现积贫局面 B. 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形成冗官局面C. 北宋分散削弱相权,产生严重弊端 D.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22.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

10、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最“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核心元素是()A. 考试选拔 B 公平竞争 C. 注重文化 D. 传播儒学23.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冲突。以下各个朝代采取的措施中,不能起到有利于这一矛盾解决的是()A. 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等 B. 元代设置中书省,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C. 宋代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D.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24.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元史学会会长李治安先生说:“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即使上述演化完成以后,行省仍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

11、的某些原有性质并非纯粹的地方官府”。这表明()A. 行省具有二元化特点 B. 行省是临时性机构C. 行省不是地方政府 D. 行省与郡县无异25.“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它在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A.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 B.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处理国政C.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D.内阁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发挥效用26.纵观明代,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事情。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这是因为()。A.宦官专权B.内阁的作用 C.六部掌握实权D.废行省,设三司2

12、7.明朝万历年间,由于朝会上以内阁大臣为首的文官集团经常与万历皇帝争辩,给他上书进行无端谩骂的官员更是络绎不绝,于是,他干脆长期不上朝。这表明()。A.君主专制权力受到一些约束 B.内阁制是一种集体领导体制C.君主专制的观念越来越淡化 D.内阁体制是朝政混乱的根源28.清末御史张瑞荫的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设立后,使清朝“不至有权臣”的主要原因是()。A.内阁与军机处相互制约 B.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C.军机处官员多是平庸之辈 D.军机大臣奉公守法29.清代学者管同说:“明之时,大臣专权,而清代则阁部督抚,

13、率不过奉行诏命。”由此可知()。A.明代废丞相导致大臣专权 B.清代的军机处加强了皇权专制C.明清时期的政治体制完全不同 D.清代地方官员无视中央的政令30.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A. 汉朝的内朝 B. 宋朝的通判 C. 明朝的内阁 D. 清朝的军机处二、非选择题(两道大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大的制约作用。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遇到贤明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的私欲。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也可以约束皇权。

14、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分析材料二即如唐制,中书舍人拟稿,然后再至送皇帝画一“敕”字,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招敕自中书定旨,门下复审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宰相始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1)结合秦、隋唐的史实,说明材料一中“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这一制度的运作流程?这一制度有何影响?(10分)(3)结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的主要趋势。(4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其创始

15、的用意在谨慎选才但末流所及,仍为权门所把持权贵子弟依恃家庭地位、经济势力及社会关系,本易获取声名,膺列上品;而若干不肖中正更逢迎权贵,徇私舞弊这制度演变到最后,终于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邹纪万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材料二 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王定保唐摭言进士科始盛于高宗时,至玄宗开元以后,益为社会所尊崇。由于参加的士人,不拘资格,因此成为平民的进身之阶,开元以前,朝中名士,杂出他途者尚多。开元以后,进士出身者占十之七八,玄宗时,进士考试始尚诗赋傅乐成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材料三 科举制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的最大合理性在于“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1)材料一中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其选官依据是什么?(4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有知识,指出科举制的影响。(10分)(3)材料三反映了科举制对现代人才选拔有何历史借鉴价值?(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