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第16课一、选择题1下图为北京市民欢庆“四人帮”倒台的场景,但是“文革”的结束并没有使中国实现快速前进。邓小平指出:“1977年和1978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A“两个凡是”的方针仍占主导地位B“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到平反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被压制D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没有完全恢复领导职务【答案】A【解析】之所以出现“徘徊”,主要是因为指导思想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故A项正确。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帷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A小岗村农民实行
2、“大包干”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答案】C【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因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帷幕”,故C项符合题意。3.1980年,某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一位老农高兴地说:“土地又归俺所有了,俺愿种啥就种啥”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正确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状况 B土地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这种责任制不符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 D自主经营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答案】A【解析】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它
3、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但这种责任制不符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故B、C、D三项正确,排除。农村土地所有权没有发生变化,自1956年后一直实行的是集体土地所有制,故选A项。420世纪90年代,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符合()A市场经济一定要取代计划经济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C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能并存D计划经济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答案】B【解析】市场经济并不是要取代计划经济,因为市场经济也要国家调控,故A项错误。C、D项说法绝对化,明显错误,故本题选B项。5下列关于我国经济特区的表述
4、,错误的是()A1980年设立的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B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政治领域C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D中国政府对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答案】B【解析】经济特区主要体现在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上,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61986年,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进行村委会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往的做法,“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当地群众称之为“海选”。这种选举办法推动了哪项制度的改革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村民自治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C【解析】由
5、材料“1986年”“村委会”“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可知,这是指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弹指一挥间,中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一五”(19531957年):工业增速、超英赶美“二五”(19581962年):“大跃进”、大倒退“六五”(19811985年):走向改革开放“七五”(19861990年):改革闯
6、关、治理整顿“八五”(19911995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改革潮涌“九五”(19962000年):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十五”(20012005年):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十一五”(20062010年):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材料二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一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任选一个五年计划,结合主题词和史实加以说明。(2)推断材料二两种历史分期各自的依据,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答案】(1)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
7、转变;由封闭走向对外开放;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示例“六五”计划期间。对内改革: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2)以1992 年为界:经济改革的角度。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后,中国经济改革进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阶段。以2001年为界:对外开放的角度。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进入全方位开放、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阶段。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粮食产量1959年1 700
8、亿千克,1961年1 475亿千克(人均约220千克),1978年3 047亿千克,1984年4 073亿千克(人均约400千克)。材料二1978年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这次土地改革,将土地产权分为所有权和经营权。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经营权则由集体经济组织按户均分包给农户自主经营,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承包合同履行的从而形成了一套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1)指出材料一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同状况,并从经济体制角度说明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征。【答案】(1)不同: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粮食产量降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原因:人民公社化运动削弱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2)主要特征: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或土地集体所有,农民个体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