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十祭文第2课祭欧阳文忠公文训练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3606 上传时间:2025-11-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十祭文第2课祭欧阳文忠公文训练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十祭文第2课祭欧阳文忠公文训练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十祭文第2课祭欧阳文忠公文训练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十祭文第2课祭欧阳文忠公文训练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十祭文第2课祭欧阳文忠公文训练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十祭文第2课祭欧阳文忠公文训练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祭欧阳文忠公文一、基础过关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如公器质之深厚_(2)虽屯邅困踬_(3)从容指顾,立定大计_(4)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_答案:(1)胸襟、品质(2)遭受摧折(3)手指、目视,比喻迅速(4)瞻仰依恋2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及夫发谋决策B其出处进退C如公器质之深厚D窜斥流离解析:选C。A.古义:确定策略。今义:决定的策略或办法。B.古义:出,出仕为官;处,闲居在家。今义:来源。D.古义:放逐。今义:由于灾荒祸乱而流转离散。3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然天下之无贤不肖B惧有伏焉C殚其地之出D则其至又加少矣解析:选A。形容词作名词,其余三项为动

2、词活用作名词。4下列句子从句式角度看不相同的一句是()A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B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C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D终必不蒙见察解析:选D。被动句,其余三项是宾语前置句。二、阅读理解(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乎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呜呼

3、!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颍水之湄。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犹:(2)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

4、中:(3)既压复起,遂显于世遂:(4)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临:答案:(1)还(2)胸中(3)于是(4)面对6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A夫事有人力之可致名节殊途,雅致同趣B犹不可期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C从容指顾君臣相顾,泣下沾襟D今以长沙豫章往以其公议之是非解析:选C。A.达到/情趣;B.预料/一周年;C.目视;D.从/因为。7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B至晚而不衰C且犹为涕泣而歔欷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解析:选C。表并列,其余三项表转折。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译文:(2)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

5、安危。译文:答案:(1)如果能像这样就足够了,又有什么可悲叹的呢?(2)说可以把国家的安危寄托给像您这样的人。(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欧阳生哀辞 韩愈欧阳詹世居闽越,自詹已上,皆为闽越官,至州佐、县令者,累累有焉。闽越地肥衍,有山泉禽鱼之乐,虽有长材秀民,通文书吏事与上国齿者,未尝肯出仕。今上初,故宰相常衮为福建诸州观察使,治其地。乡县小民有能诵书作文辞者,衮亲与之为客主之礼,观游宴飨。詹于时独秀出,衮加敬爱,诸生皆推服。建中、贞元间,余就食江南,未接人事,往往闻詹名闾巷间,詹之称于江南也久。贞元三年,余始至京师举进士,闻詹名尤甚。八年春,遂与詹文辞同考试登第,始相识。自后詹归闽

6、中,余或在京师他处,不见詹久者,惟詹归闽中时为然。其他时与詹离,率不历岁,移时则必合,合必两忘其所趋,久然后去,故余与詹相知为深。詹事父母尽孝道仁于妻子于朋友义以诚气醇以方容貌嶷嶷然其燕私善谑以和其文章切深喜往复善自道读其书知其于慈孝最隆也。十五年冬,余以徐州从事朝正于京师,詹为国子监四门助教,将率其徒伏阙下举余为博士,会监有狱,不果上。观其心,有益于余,将忘其身之贱而为之也。呜呼!詹今其死矣!詹闽越人也,父母老矣,舍朝夕之养,以来京师,其心将以有得于是,而归为父母荣也。虽其父母之心亦皆然:詹在侧,虽无离忧,其志不乐也;詹在京师,虽有离忧,其志乐也。若詹者所谓以志养志者欤!詹虽未得位,其名声流

7、于人人,其德行信于朋友,虽詹与其父母皆可无憾也。詹之事业文章,李翊既为之传,故作哀辞以舒余哀,以传于后,以遗其父母,而解其悲哀,以卒詹志云。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率不历岁率:全、都B治其地 治:管辖、治理C将率其徒伏阙下 阙:宫阙D以卒詹志云 卒:最终解析:选D。卒:了结。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詹事父母/尽孝道/仁于妻/子于朋友义/以诚气醇以方/容貌嶷嶷然/其燕私善谑/以和其文章/切深喜往复/善自道读其书/知其于慈孝最隆也B詹事父母尽孝道/仁于妻子/于朋友义以诚/气醇以方/容貌嶷嶷然/其燕私善谑以和/其文章切深喜往复/善自道/读其书/知其

8、于慈孝最隆也C詹事父母尽孝道/仁于妻/子于朋友义/以诚气醇/以方容貌/嶷嶷然其燕私/善谑以和/其文章切深喜/往复善自道/读其书知其于慈孝最隆也D詹事父母尽孝道/仁于妻子于朋友义/以诚气醇以方容貌/嶷嶷然其燕私善谑/以和其文章/切深喜往复/善自道/读其书知/其于慈孝最隆也解析:选B。这段话开头说欧阳詹如何对待“父母”“妻子”和“朋友”,后面说“容貌”“文章”,理清这个思路,断句就简单多了。11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詹世代居住在闽越之地,出身于官宦之家,其故乡闽越富饶而美丽,代育才士,其虽有“长材秀民”却不肯外出做官。B文中写闽越富饶美丽、常衮掖进后生对写欧阳詹起铺垫

9、、衬托作用。C韩愈从闻名钦佩欧阳詹到两人“相知为深”,再到欧阳詹以国子监四门博士助教的低微身份,力举韩愈为博士,足见两人情谊之深。D欧阳詹虽然事父母尽孝道,但在他父母已老之时,毅然“舍朝夕之养”,远去京师求取功名,因未能尽孝道而留下遗憾。解析:选D。D项,“因未能尽孝道而留下遗憾”错。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余就食江南,未接人事,往往闻詹名闾巷间,詹之称于江南也久。译文:(2)故作哀辞以舒余哀,以传于后,以遗其父母,而解其悲哀。译文: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第(1)句“就食”可译为“寓居”,“就食江南”“闻詹名闾巷间”“称于江南”都是状语后置句;第(2)句中关键词

10、语有“舒”“遗”“解”等。答案:(1)我寓居在江南谋生,与人交往不多,但往往能在民间听到欧阳詹的大名,可见欧阳詹名闻江南已有很长时间了。(2)所以我写下这篇哀辞以寄托我的哀思,使它流传下去,寄给他的父母,宽解他们的哀伤。参考译文:欧阳詹世代都居住在闽越地区,他的祖先都在闽越做过官,其中做到州佐、县令的也有不少。闽越土地肥沃,有山泉禽鱼带来的乡野乐趣,虽然百姓中也有不少杰出人物,他们通文墨,懂法令,可以与京师名士相媲美,但却不肯出来做官。当今皇帝建号之初,以前的宰相常衮任福建诸州观察使,管辖闽越这地方。乡县的庶民百姓凡能读书、作文、吟诗的,常衮亲自结交他们,以上宾的礼节接待,一同交游饮宴。欧阳詹

11、那时一枝独秀,常衮对他更是加倍爱护,其他文士对欧阳詹也都推崇信服。建中、贞元年间,我寓居在江南谋生,与人交往不多,但往往能在民间听到欧阳詹的大名,可见欧阳詹名闻江南已有很长时间了。贞元三年,我初次进京应试,那时听到欧阳詹的名声更大了。贞元八年春天,我与欧阳詹同榜考中进士,那时才相识。以后欧阳詹回到闽中省亲,我有时在京师,有时在别处,长时间没有见到他,只有欧阳詹回闽中时才这样。其他时候与欧阳詹离别,都不满一年,离别过不了多久就能再见,见了面就不想往别处去,长时间之后才离开,所以我与欧阳詹交往很深。欧阳詹侍奉父母恪尽孝道,对妻儿仁爱,对朋友义气而真诚。他气质淳朴,品行端正,体貌不凡。他平时喜欢说些

12、玩笑话来调节心情,他的文章寓意深远、迂回曲折,善于用自己的话说明问题。读他的诗文,知道他对慈孝之道最为推崇。贞元十五年冬天,我以徐州从事的身份进京向皇帝朝贺,欧阳詹当时任国子监四门博士助教,准备率领他的学生到宫门跪请皇上,推举我为博士,正巧那时国子监有狱讼之事,上书一事没有结果。看他一片诚心,只要对我有利,他可以忘却自己位卑言微而去做。唉,欧阳詹现在去世了!欧阳詹是闽越人,父母年迈,他舍弃朝夕奉养父母之职,来到京城,他的本愿是为了在京城能有所得,衣锦荣归使父母感到荣耀。即便他父母的心愿也都是这样:儿子在身边,虽然没有离别的忧愁,心里却并不快乐;儿子在京师,虽有离别的忧愁,但心里在为他高兴。像欧阳詹这样的人,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以达成父母的愿望来敬养父母的人吧!欧阳詹虽然没有得到高的官位,但他的名声流传在京城人中,他的德行已取信于朋友间,他和他的父母都没什么可遗憾的了。欧阳詹的事业和文章,李翊已经为他写了传记,所以我写下这篇哀辞以寄托我的哀思,使它流传下去,寄给他的父母,宽解他们的哀伤,并了结欧阳詹的心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