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等级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35495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等级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等级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等级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等级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等级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等级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等级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等级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等级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等级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等级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口号是浓缩的历史,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下列口号出现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是()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B“发展才是硬道理”C“以阶级斗争为纲”D“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答案B解析B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口号,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2企业家柳传志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全是社论。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的要变了!”柳传志看到的人民日报可能是在()A1976年 B1978年C1984年 D1992年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过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第一次登载如何养猪”可知工作重心

2、的转移,这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一致,故选B项。32016年4月,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其中“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指()A经济特区的建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答案B解析经济特区建立与安徽农村的探索无关,故A项错误;安徽小岗村农民违背中央禁令,“贴着身家性命”分田单干,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揭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故B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央倡导的,不存在“贴着身家性命”,故C项错误;土地改革运动没有违背中央精神,不存在“贴着身家性命”,

3、故D项错误。4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5亿吨增长到1984年的4.07亿吨。农业生产实现快速增长的原因是()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答案D解析“我国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5亿吨增长到1984年的4.07亿吨”主要是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51980年,针对某项改革措施,邓小平指出:“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只要生产发展了,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这项改革措施是()A推行包

4、产到户责任制 B增强企业活力,自主经营C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D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与此相关的在1980年前后推行的改革措施是推行包产到户责任制,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对于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最重要的进步作用是()A消灭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B打破了“一大二公”的局面C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局面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对于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最重要的进步作用是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

5、意,排除。7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试点改革中,一些国营企业从过去的“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派人出去“找米下锅”,从而由原来的“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A企业融入大量外资B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一些国营企业从过去的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派人出去找米下锅”可知,20世纪80年代一些国营企业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寻找商机,使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其原因是企业自主权的逐步扩大,故C项正确。81984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主要是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增强企业活力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加

6、强计划管理 D发展乡镇企业答案A解析1984年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故A项正确。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国有企业改革属于改革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容,发展的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重视市场的作用,故C项错误;发展乡镇企业属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不属于国有企业改革,故D项错误。9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实现这一“重大突破“的会议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

7、二大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答案C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没有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在一起,故A项错误;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没有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在一起,故B项错误;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在一起,故C项正确;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10据中国国家人事部统计,1992年辞官“下海”者有12万人,不辞官却又投身工商业的人超过1000万。另外,还有数以百万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人员在经商。这一现

8、象出现的社会背景是()A公私合营的展开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C南方谈话的发表D家庭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行答案C解析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国务院修改和废止了400多份约束经商的文件,大批官员和知识分子投身商海,导致材料中现象的出现,故C项正确。公私合营的展开是在1953年的三大改造时期,故A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是在1984年,故B项错误;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故D项错误。11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这表明当时我国()A彻底结束了计划经济体制B明

9、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C已经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D强化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答案B解析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选B项。12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出现了根本性突破。这一“根本性突破”的表现是()A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创建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C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答案A解析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依然坚持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其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实现了“根

10、本性突破”。A项正确。13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视察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目的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D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答案A解析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A项正确。14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它不是要改变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国有企业改革B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D解析结合材料中会议“中共十四大”以及

11、“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可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关,故选D项。151986年,当山东省某国有纺织厂破产时,数百名纺织女工在厂门口哭成一片。而1995年同城的另一国有纺织厂宣布破产时,大会现场则响起一片掌声。这一变迁反映了()A市场经济观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B对外开放推动了个体经济的发展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答案A解析从1986年纺织厂破产时的痛哭到1995年的掌声,这反映出市场经济观念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故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12、参加会议的中央委员169人,候补中央委员112人。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副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陈云、汪东兴出席了会议。各地方和中央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列席了会议。靳德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二农业合作化以后,在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农业生产力有了相当的提高。但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分配上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倾向,这种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国家对农业的巨大投入,致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都比较缓慢。1978年,还有一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材料三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

13、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靳德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后,农村在经营方式、分配方式、管理机构三方面的变化。(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那么,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作用是什么?(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

14、、实质和根本目的。答案(1)政治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经济背景:经济徘徊不前,人民生活水平没有改善。文化背景:政治思想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2)经营方式:从集体经营到分户经营。分配方式:从平均主义到按劳分配。管理机构:从人民公社到乡、镇政府,从生产大队到村民委员会。(3)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积极作用:通过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4)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分析。第(2

15、)问,根据材料“政社合一”“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分配上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倾向”可知改革前的管理机构、经营方式、分配方式等方面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对应回答改革后的变化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从企业的自主性、经济效益等角度分析作答。第(4)问,根据材料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回答“前提”;根据“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说明实质;根据“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概括“根本目的”。等级提升一、选择题1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

16、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答案B解析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既有赞誉又有批评,说它“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批评的言论明显体现了“左”倾思想,所以材料说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左”倾错误仍然严重禁锢人们的思想,“左”倾束缚亟待突破,B项正确。2邓小平在1979年11月的一次谈话中谈到,“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

17、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这说明()A我国已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确立C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已解决D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是发展生产力答案D解析材料“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表明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是发展生产力,故D项正确。A、C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此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尚未确立,故B项错误。3如图为漫画同志,请你换匹马(刘雍作于1978年10月),根据漫画有效信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新旧两种思想斗争激烈B思想解放成为时代需要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促进了思想解放D邓小平南方谈话吹动新一轮改

18、革春风答案B解析材料漫画反映了1978年解放思想的重要性,1978年迎来改革开放的时代,这说明思想解放成为时代需要,故B项正确。漫画并不能说明新旧两种思想斗争激烈,故A项错误;1978年10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没有召开,故C项错误;邓小平南方谈话在1992年,故D项错误。41984年中央1号文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1993年中央2号文件规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反映出()A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发生质变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C农业经济发展障碍得以消除D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93年中央2

19、号文件规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知,土地承包在原有承包期基础上再延长,还赋予农民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表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知,土地承包权没有发生质变,故A项错误;“消除”表述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故D项错误。5下图呈现的数据变化源于()A确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B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D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B解析新时期以来,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

20、民生产的积极性,促使粮食产量大幅增加,故选B项。6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施了“大包干”。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下列对小岗村改革的影响分析有误的是()A个体小农经济彻底消失B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农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D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答案A解析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这种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并对城市经济改革具有推动作用。个体小农经济并未

21、消失,A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项。7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缩小指令性计划,改革经营方式,使企业更多地与市场直接联系;实行价格、工资改革等等。其目的是()A克服企业管理混乱 B扩大企业的自主权C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D废止计划经济体制答案B解析“缩小指令性计划”“使企业更多地与市场直接联系;实行价格、工资改革”的目的都是改变原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故B项正确。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于1992年,C项错误;“缩小指令性计划”并非废止计划经济体制,D项错误。8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

22、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增强企业活力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A解析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故选A项。9中共中央文献记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据此判断,当时在经济领域的主要措施是()A改社建乡、政社分开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政企

23、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经济责任制答案D解析“改社建乡、政社分开”属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配套改革措施,与题干主旨“改革计划体制”不符,故A项错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符合材料时间,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在中共十四大以后,故C项错误;材料中“建国三十五年”是1984年,当时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就是国企改革,故D项正确。101984年11月1日这一天,深圳大大小小的粮店贴出告示:“从今日起,买粮不需凭粮本这一天,深圳副食品全部敞开供应,价格放开,取消一切票证和国家对粮、油、肉、布等商品的补贴。”深圳取消票证的国内背景是()A深圳被开辟为经济特区B城市经济体

24、制改革启动C人民公社旧体制被废除D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取消票证也成为改革的内容,故B项正确。1980年深圳已经是经济特区,排除A项;C项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排除;1992年中央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11下图为“市场”一词在历届中共三中全会报告中出现的频率统计。其中1993年在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出现频率高的直接原因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C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案B解析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

25、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B项正确。122009年英国商务大臣曼德尔森谈到对中国经济的印象时说:“我最了解的中国还是在过去的10年里,这段时间对于中国是转换的阶段在国家实现繁荣的同时,使如此多的中国人脱离了贫困,经济变得如此不同,如此多样化。”其中“转换”包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撤销人民公社体制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A BC D答案D解析材料中“过去的10年”是指1999年至2009年,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故排除。符合题意,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26、问题。材料一1958年春,上海农村根据中共中央的号召,开始了农业生产“大跃进”。同年9月21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上海农村建立了第一个人民公社,即上海七一人民公社。到9月30日,郊区10个县全面实现人民公社化,共建立103个人民公社,几乎所有农户都参加,平均每个人民公社达8000多户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上海农业志材料二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

27、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邓小平文选(第二卷)(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哪一次调整?这种调整给当时我国的社会经济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2)材料二所说的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方面怎样的变革?这种变革是否意味着从所有制上否定了前者的成果?为什么?(3)材料三中

28、邓小平同志对当时农村经济改革形势分析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答案(1)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制度。后果:违背客观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破坏生产力,导致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长期滞后。(2)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是。因为是在保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3)要始终着眼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上海农村建立了第一个人民公社”可知当时实行了人民公社制度,根据材料一“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违背了客观规律,导致我国农村生产力长期发展滞后。第(2)问,由材料二“特别是安徽”“生产责任制”等信息可得出在当时农

29、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制度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后者不是对前者的否定。第(3)问,根据材料三“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概括归纳。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种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材料二1990年7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邀请一批经济学家座谈经济形势与对策持“计划取向”观点的

30、人认为,1988年的通货膨胀都是由于采取“市场改革取向”错误路线的结果。1992年初春,88岁高龄的邓小平从1月17日离开北京对这次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完全是客观形势使然。(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根据材料一,从原因和结果两方面分析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正确性。(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很多人不理解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根源是什么。作者为什么却认为这次南行是“客观形势使然”?(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国家在发展经济时应注意的问题。答案(1)从原因分析:人民公社体制超越了当时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实施家庭联产承包

31、责任制是通过改革农村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表现。从结果分析: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从而保证了社会的安定、生产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改善和国家财力的增加。(2)历史根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政治经济问题;“市场改革取向”遭到激烈反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3)应注意的问题:要关注民生,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要依据国情,对经济政策进行适当调整;调整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局势,抢抓机遇,全力发展。解析第(1)问,原因方面从人民公社体制的消极性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生产力的角度回答;结果方面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收入的角度回答。第(2)问,根源从体制弊端回答;原因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和问题及国际背景回答。第(3)问,从利用国际背景,促进生产力发展,结合国情、经济规律等角度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