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1.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收,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2.1978年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人们普遍认为它带来了党和民族的大觉醒。这里的“大觉醒”是指( )A.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B.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使人们彻底摆脱“左”倾错误D.使人们回到了解
2、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轨道上来3.1978年以后,中国开始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改变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 B. C. D. 4.1979年7月,中国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相继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这些文件的颁布( )A.表明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B.主要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C.增强了政府对外开放政策的可信度D.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5.2017年台湾民众调査显示,45.9%的台湾民众支持国民党在“中华民国”的宪法基础上,为了两岸和平发展与人民生计,继续与中国
3、大陆交流协商,34%则不支持。材料说明( )A.民众支持是两岸统一最终途径B.“九二共识”得到了广泛认可C.两岸和平与发展符合主流民意D.“一国两制”是统一根本方法6.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他在向美参、众两院议员解释中国政府对台湾方针时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的制度。”这一主张()A.有助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B.蕴含着“一国两制”思想C.基于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加强D.标志着两岸关系的重大转折7.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A.市场经
4、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8.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经历了几个阶段。1979年至1987年为第一阶段,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放权让利,扩大国企自主权;1987年至1992年为第二阶段,核心内容是实行国企承包制;从1992年起,国企进入第三个阶段,即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经济体制改革从城市开始B.国企改革未突破原有体制C.市场取向是国企改革方向D.国企改革进程已基本完成9.改革开放后,外资根据市场需求投资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线。如汽车制造业,中外合资企业现在已居主
5、导,许多国产品牌被市场淘汰。中国汽车年产量跃居世界第一,早已超过了国家计划控制的产量,并大量供应世界市场。这说明()A.外资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B.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C.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被削弱D.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强国10.如果我们追溯中华人民共和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了第一扇“窗”。上述所说的“第一扇窗”反映了()A.传统经济体制彻底被打破B.对外开放实施的渐进性C.多元所有制体制的确立D.对外出口贸易日益扩大11.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下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198229.2874.925
6、.389.5817.01198823.28773.5295.58372.55623.23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12.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中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1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
7、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
8、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14.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我国外交、对外开放大事年表时间大事1971 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1972 年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又有28个国家同中国建交。19
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定。1980 年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度门4个经济特区,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1984 年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題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1985 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 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1992 年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拥有1
10、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2017 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2018年在青岛召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习近平作了主題为“弘扬上海精神,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说明我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的外交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发展的特点。(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不断扩大发展的对外开放对我国产生的重大影响。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结合材料“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产量,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部分地方退耕还林还牧”可知体现的
11、是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A选项符合题意。这一时期仍然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B选项排除。C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21世纪初,中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选项排除。2.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A、B两项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而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出现在此之前。排除;C项中“彻底摆脱”的说法绝对排除;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有利于解放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故选D项。3.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符合题意
12、。4.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题干涉及的时间是1979年一一80年代,此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标志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故A错误;发展市场经济是90年代初提出的改革目标,故B 错误;题干反映的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加强与外国的经济交流和合作,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等信息表明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建立企业,这体现了对外开放政策,有利于吸收外国的资金、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等,而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也增强了政府对外开放政策的可信度, 故选C;题干反映的是国家允许公有制经济以外的所有制经济成份并存,说明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已经有所突破,故D错误。5.答案
13、:C解析:根据“45.9%的台湾民众支持国民党在中华民国的宪法基础上,为了两岸和平发屣与人民生计,继续与中国大陆交流协商”可知,大多数台湾民众希望两岸和平发展,说明两岸和平与发展符合主洗民意,故C正确;A表述太绝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九二共识”,排除B;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6.答案:B解析: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是在1972年,故A项错误;根据“只要台湾问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的制度”可知,祖国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蕴含着“一国两制”思想,故B项正确;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加强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故C项错误;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两岸关系的重大转折
14、,故D项错误。7.答案:A解析:注意题中时间1992年,联系当年的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超过1000万人不同程度的“下海” 经商,正是A项的反映,B、C、D三项都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国企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故排除A项;根据题意可知,国企改革开始突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故排除B项;国企改革任重道远,远远还没有完成,故排除D项。根据“放权让利,扩大国企自主权;核心内容是实行国企承包制;即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可知市场取向是国企改革方向,故选C。9.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后,引进了先进的汽车
15、生产线,中外合资汽车在市场中竞争力的提升,汽车产量的飞跃等等,反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正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证明,B项正确。改革开放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性地位不能变,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性作用不能变,AC项错误。中国汽车产量世界可以说明我国是汽车大国,但我们还缺乏具有世界影响的汽车民族品牌,汽车工业强国还有很多方面的评价指标,材料并未体现我国成为汽车工业强国,D项错误。10.答案:B解析: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错误;题干所述体现了中国对外开放渐进性的发展历程,故B项正确;题干所述强调的是中国对外开放而非多元所有制体制,故C项错误;题干所述强调的是对外开放的渐
16、进性而非对外出口贸易,故D项错误11.答案:A解析:表格数据反映了1982年到1988年我国乡镇企业发展中,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非农产业迅速增加,这一变化说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故A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不出城乡一体化的信息,B不正确;1992中共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C与史实不符;材料只是反映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不能得出整个国家工业结构是否合理,D不正确。1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根据题干可知,这份报告实际上肯定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题干时间是1990年,处于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前夕。因此可以判断这份报告主张摆
17、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肯定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故C项正确,其余选项均非该报告的主旨,排除。13.答案:(1)政府主导;循序渐进;重视提高脑力劳动者报酬;工资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改变平均主义状况,注重按劳分配;赋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关注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的待遇。(2)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有利于调动职工和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的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中央只管其他
18、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等进行概括。(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职工和企业的生产积极性、科技等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角度分析意义。14.答案:(1)目的:扩大对外贸易:吸引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外交背轶: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中美、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出现各国与中国建交热潮;拥有一个良好的外交国际环境。(2)发展特点: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到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并发挥积扱推动作用。(3)影响: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丰富了人民的生活;扩大我国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启示:对外开放是时代潮流,是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