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综合测试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34021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综合测试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综合测试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综合测试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综合测试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综合测试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综合测试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综合测试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综合测试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综合测试六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这一制度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反映的是中国的(B)A抗战期间的党派合作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政治建设的开始解析:据材料“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可知,这一政治制度和政党有关,故选B项;根据材料“这一制度是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2、,可知,A、D两项所体现的时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民族问题,排除C项。2周恩来指出:“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度,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材料反映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了(D)A少数民族当家做主 B区域经济均衡发展C民族文化双向交流 D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解析:根据材料“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度,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可以看出,周恩来不主张联邦制,联邦制会增加民族纠纷,故选D项;材料没有体现少数民族当家做主,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区域经济发展,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文化的交流,排除C项。319

3、49年9月30日,毛泽东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委托起草了会议宣言,在宣言的最后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口号。这一口号(B)A体现了新中国政府主权的人民性B表达了对建设新中国的坚定信心C表明解放战争在全国的彻底结束D促进了新中国政权的迅速稳定解析:新中国政府建立于1949年10月1日,故A项错误;题干中“毛泽东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委托起草了会议宣言,在宣言的最后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口号”,体现了毛泽东对建设新中国的坚定信心,故B项正确;解放战争在全国的彻底结束应该是1950年解放西藏,故C项错误;新中国政权建立于1949年10月1日,此时政权还未建立

4、,故D项错误。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领导体制曾采取“议行合一”制,即中央人民政府不但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而且还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我国最高行政权与最高立法权的分立开始于(B)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B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后C中共八大召开以后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解析: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与题中“分立开始于”不符,故A项错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与材料中“最高行政权与最高立法权的分立”相符,故

5、B项正确;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与题中“分立开始于”不符,故C项错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与题中“分立开始于”不符,故D项错误。5刘少奇在宪法草案的报告中指出:“我们采取这种制度,是同我们国家根本性质联系的。中国人民就是要采用这样的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该“制度”是指(B)A社会主义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材料中“要采用这样的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表明应是三大具体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之一,故A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与材料中“是同我们国家根本性质联系的”相符,故B项

6、正确;政治协商制度是政党制度,与材料中“是同我们国家根本性质联系的”不符,故C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制度,与材料中“是同我们国家根本性质联系的”不符,故D项错误。6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十年“文革”充分说明(B)A脱离党的组织和人民群众必然会招致挫折B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C“红卫兵”“四人帮”是罪魁祸首动乱之源D遭受迫害的知识分子都是走资派解析:“文化大革命”是以人民群众的名义发动的,故A项错误;由材料“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

7、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得出中国民主法制的不完善,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文革”的教训而非“红卫兵”“四人帮”,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719781992年中国迎来立法高峰,在这期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并通过了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等重要法律达230部之多。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C)A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基础B成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保障C成为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法律保障D确立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方针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宪法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故A项错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题中的时间点不符,故B项排除;十一届

8、三中全会后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出现了立法的高峰,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故C项正确;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与题中的时间不符,故D项排除。8下图是19602000年中国各阶段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的数量变化示意图。它从本质上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民主政治(B)A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 B制度化和法制化发展C依法治国的正式确立 D基层民主政治的扩大解析:材料问题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民主政治的变化情况,故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与问题不符,故A项错误;从材料图表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律问题的决定的数量激增,体现出民主

9、政治有法可依,向制度化和法制化方向发展,故B项正确;依法治国的首次提出是在1997年,故不能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势,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法律对民主政治的影响,没有涉及基层民主,故D项错误。9下表反映了1978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和有关法律文件的决定情况(单位:件)。这反映了我国(C)时间法律有关法律文件的决定合计第五届人大(1978年3月1983年6月)411960 第六届人大(1983年6月1988年4月)471663 第七届人大(1988年4月1993年3月)602787 第八届人大(1993年3月1998年3月)8532117第九届人大(1998年3月200

10、3年3月)201232总计253106359A.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还不到位B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还不完整C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地健全完善D将依法治国方略正式写进宪法解析:材料中“通过的法律和有关法律文件的决定”是“文革”后解决有法可依,而非贯彻落实,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中“1978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和有关法律文件的决定”不符,故错误;从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在立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材料中“通过的法律和有关法律文件的决定情况(单位:件)”数量增长相符,故C项正

11、确;将依法治国方略正式写进宪法是在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与材料中“1978年以来”不符,故D项错误。101984年,邓小平说:“我们提出的大陆和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这一言论(A)A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反映B是完成统一大业的基本国策C确保台湾地区享有高度自治D促进了两岸“三通”的实现解析:据材料“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结合所学可知,该表述符合“一国两制”的内涵,故A项正确;依所学,“一国两制”是完成统一大业的基本国策,而非邓小平的这一言论,故B项错误;

12、据材料“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可知该言论主要强调的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而非台湾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故C项错误;依所学,两岸“三通”中的通航是在2008年实现的,故D项错误。11“一国两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对“一国两制”理解正确的是(B)A是为了解决香港问题而提出B是对原有社会主义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C港澳台实行完全一致的政策D和平统一成为实现祖国统一的唯一方式解析:“一国两制”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故A项错误;“一国两制”允许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对原有社会主义理论框架

13、的重大突破,故B项正确;对港澳台实行的政策并不完全一致,台湾可以保留军队,故C项错误;和平统一是实现祖国统一基本方针,但并不排除使用武力,故D项错误。12与下图所示邮票纪念的史事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D)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处理的是人民与人民代表、政府之间关系的制度,故A项错误;政协制度处理的是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故B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的是中央人民政府与少数民族区域的关系,故C项错误;由图片中“香港回归”字样,可以推知是“一国两制”,故D项正确。13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

14、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我们将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台湾地区原领导人马英九认为:“(解决两岸关系)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足够长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正找出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马英九这一主张的实质是(A)A维持现状前提下,求两岸和平发展B积极开展两岸对话,谋求国家统一C拒绝两岸统一,坚持“台独”立场D反对台湾独立,促进国家统一大业解析:根据材料“双方真正找出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体现了两岸双方在维持现状的同时,求同存异,促进彼此的合作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马英九对国家统一的

15、态度,故B项错误;材料中马英九的主张不体现“台独”立场,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马英九对国家统一的态度,故D项错误。142018年,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新年贺词中说:“新的一年里,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决心不会改变。”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B)A“和平统一”方针 B“一个中国”原则C“政治协商”制度 D“一国两制”构想解析:“和平统一”方针是大陆对台政策,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故A项错误;“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故B项正确;“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政党制度,故C项错误;“一国两制”的构想没有得到台湾的响应,故D项错误。1520

16、世纪80年代后,台湾的报刊上人们经常能读到类似“近乡(大陆)情更怯”的文章,胆大者更写出同大陆子女亲人如何在海外见面的感人情节。此状况(C)A说明两岸对抗关系已出现缓和B推动了“和平统一”方针的提出C客观上有利于两岸坚冰的打破D表明台湾民众支持“一国两制”解析:据材料“胆大者更写出同大陆子女亲人如何在海外见面的感人情节”可知两岸关系还没有缓和,故A项错误;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委员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已提出“和平统一”的方针,故B项错误;据材料台湾人民希望祖国统一,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两岸坚冰的打破,故C项正确;台湾民众希望亲人团聚和祖国统一,但支持“一国两制”在材料中无体现,故D项错误。二、非

17、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共40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共同纲领内容摘要第一章总纲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第二章政权机关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人民政府为行使国家政权的最高机关。

18、第四章经济政策第二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 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第六章民族政策第五十一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思想观念?写出中国第一部资产

19、阶级宪法的全称,并简析这部宪法对于近代民主化进程的意义。(5分)(2)据材料二概括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地位。(7分) (3)据材料三,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我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联系所学该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该宪法的历史意义是什么。(8分)答案:(1)观念:主权在民、法律至上(或宪法至上)。全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意义: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里程碑。(2)内容: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和基本方针、政策。地位: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3)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原则:人民民主原则

20、、社会主义原则。意义: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开创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解析:(1)第一小问“思想观念”,从材料一“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得出主权在民、法律至上。第二小问“全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三小问“意义”,根据所学知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里程碑。 (2)第一小问“内容”,根据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经济政策”“文化教育

21、政策”“民族政策”概括得出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和基本方针、政策等。第二小问“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同纲领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3)第一小问“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三“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得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二小问“原则”,根据所学可知1954年宪法的原则是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第三小问“历史意义”,根据所学可知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开创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17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公羊传隐公元年 “春秋大

22、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1924年11月,孙中山在日本的演说中国内乱之原因中说:“说到和平统一,是我在数年前发起的主张。不过那些军阀都不赞成,所以总是不能实行这种主张。这次我到北方去,能够做成和平统一,也未可知。不过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孙中山始终把武装斗争视为达到国家统一应采取的主要方式。为实现国家统一,孙中山一生都在不断与各派势力作斗争。在坚持武力统一的同时,孙中山从未放弃过和平统一的努力。 摘编自王建论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 材料三:1982年1月10日,邓小平在接见来华访问的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

23、耀基时说:“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其反映的中国古代国家理念。结合所学,分析这一理念在中国秦、汉政治中分别是如何实现的?(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6分)(3)材料三指的是现代中国关于“国家统一”的什么构想?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概括目前有利于台湾统一的因素。(8分)答案:(1)理念:大一统。实现:秦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结束了地方割据、天下混战的局面,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颁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2)思想:军阀割据是国家统一的主要阻力;帝国主义势力破坏着国家统

24、一;坚持武力统一与和平统一相结合。(3)构想:“一国两制”。因素:祖国大陆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科学的统一政策;民族文化相同,血缘相联;追求国家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传统,共同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强烈的心理认同;经济贸易迅速发展,人员往来及各项交流活动不断扩大;港澳顺利回归后并保持繁荣稳定为台湾的统一提供了范例。解析:(1)第一小问“理念”,从材料一“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国家理念是大一统。第二小问“实现”,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秦统一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以及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回答。 (2)依据材料二“不过那些军阀都不赞成,所以总是不能实行这种主张”“不过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孙中山始终把武装斗争视为达到国家统一应采取的主要方式”等关键信息归纳回答即可。 (3)第一小问“构想”,根据材料“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可知,要从“一国两制”的角度回答。第二小问“因素”,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综合国力、国家统一政策、心理认同感、经贸往来、港澳回归等方面分析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