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末综合测评(三)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酸雨被称为“天堂的眼泪”,会造成水土酸性化、加速建筑物腐蚀等危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酸雨是指pH7的雨水,酸雨长时间放置,酸性变强B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的过度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C使用新型能源不会对酸雨的防治产生效果D酸雨不会对动物的健康产生任何影响BpH5.6的雨水叫酸雨,A错误;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的过度排放引起的,B正确;减少酸雨发生的措施有使用脱硫煤、使用新型能源等,C错误;酸雨不仅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还会威胁人类健康,D错误。2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
2、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B根据所给四种物质的氧化性的强弱可判断,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溶解大部分金属,“强水”为硝酸。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氯化铵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混合制取氨气B雷雨天气时空气中能生成少量的氮氧化物C铵盐易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受热不易分解DO2、NO、NO2都能用浓硫酸干燥,且通常情况下能大量共存B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氨气,A项错误;雷雨天气,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NO,B项正确;铵盐受热易分解,C项错误;NO极易与O2反应,二者不能大量共存,D
3、项错误。4早在古代,我国人民就积累了不少对化学物质变化的认识。例如,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这句话中的丹砂指的是HgS,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这个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B“积变又还成丹砂”过程中发生反应:HgS,HgSC实验室中不慎洒落的水银不能用硫黄处理D“丹砂烧之成水银”过程中还可能产生SO2DA项,题述过程中涉及HgS的分解和生成,为化学变化,错误;B项,“积变又还成丹砂”过程中发生反应:HgS=HgS,错误;C项,由反应HgS=HgS可知,实验室中不慎洒落的水银可用硫黄处理,错误;D项,“丹砂烧之成水银”过程中发生反应:HgS,H
4、gS,分解生成的S可能燃烧生成SO2,正确。5为了除去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的Fe2杂质,先加入合适的氧化剂使Fe2氧化为Fe3,下列物质中最好选用()AH2O2溶液BKMnO4溶液C氯水DHNO3溶液AA项,H2O22Fe22H=2Fe32H2O,不会引入杂质;B、C和D选项,能将Fe2氧化为Fe3,但引入新的杂质,故只选A。6氮元素在地球上含量丰富,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与氮元素的循环无关的是()A工业合成氨的过程是固氮的过程B自然界中,氨是动物体特别是蛋白质腐败后的产物C为防止粮食、罐头、水果等食品腐烂,常用氮气作保护气D在电闪雷鸣的雨天,N2与O2会发生反应并
5、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C将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氮的过程称为氮的固定,工业上合成氨的过程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属于固氮过程,符合氮的循环;自然界中,蛋白质腐败后生成氨,符合氮的循环;用氮气做保护气,讲的是氮气的用途,而不是氮的循环过程,所以不符合氮的循环;在电闪雷鸣的雨天,N2与O2会发生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符合氮的循环。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浓硫酸能与灼热的木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作干燥剂C常温下,可以用铁质或铝质容器储存浓硫酸D浓硫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对环境无影响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与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
6、碳和二氧化硫气体,故A正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但只能干燥酸性、中性且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的气体,故B正确;浓硫酸与铝、铁等金属在常温下发生钝化作用,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故C正确;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污染环境,故D错误。8对如下四个实验装置,下列表述中合理的是()A装置1可用于NH4Cl分解制备NH3B装置2可用于实验室Cu与稀硝酸反应获得NOC装置3可用于实验室Zn与浓硫酸反应获得H2D装置4可用于碳酸氢铵的分解实验BA项,NH4Cl固体受热分解生成NH3和HCl,而当温度降低时,NH3和HCl又重新化合生成固体NH
7、4Cl,不能用于制备NH3,错误;B项,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硝酸,烧瓶中加入Cu,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稀硝酸加入量,Cu与稀硝酸在烧瓶内反应得到NO,正确;C项,Zn与浓硫酸反应的主要产物是SO2,且Zn与稀硫酸反应制备H2时不需加热,错误;D项,由于NH4HCO3受热分解会产生H2O,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错误。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将氨水滴入FeCl3溶液中:Fe33OH=Fe(OH)3B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6H=2Fe33H2OC向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FeFe3=2Fe2D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Cl2:Fe2Cl2=Fe32ClBA项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弱电解质NH3H2
8、O不能拆写成离子的形式;C项离子方程式中除遵循原子守恒外,电荷也必须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Fe2Fe3=3Fe2;D项只符合原子守恒,不符合电荷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Fe2Cl2=2Fe32Cl。10把过量铁屑加入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反应结束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与所加铁屑的质量相等。则原溶液中FeCl3与CuCl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72B32C23D27D根据反应2Fe3Fe=3Fe2可知,铁溶解,固体质量减少,根据反应Cu2Fe=CuFe2可知,铁溶解,铜析出,固体质量增加,而反应结束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与所加铁屑的质量相等,则反应中固体减少的质量与反应中固体
9、增加的质量相等,即56 gmol1(64 gmol156 gmol1)n(Cu2),得n(Fe3)n(Cu2)27,故n(FeCl3)n(CuCl2)27。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绿矾样品,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再向试管中通入空气,溶液逐渐变红。由此可知:样品中没有Fe3,Fe2易被空气氧化为Fe3B在给定条件下,FeFeCl2Fe(OH)2可以实现C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推测Fe与I2反应生成FeI3D铁比铜金属性强,故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A因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因此铁与氯气反应生成三氯化铁
10、,而不是氯化亚铁;因I2的氧化性较弱,故与铁反应生成FeI2;2FeCl3Cu=2FeCl2CuCl2不是置换反应,该反应与铁、铜的金属性强弱无关。1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中的浓硫酸滴入中,预测的现象与结论相符的是()A若中为浓盐酸;有大量气体产生;说明硫酸的酸性比盐酸强B若中为铜片;有气泡产生,底部生成灰白色固体;说明浓硫酸有强氧化性C若中为蓝色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变为白色;说明浓硫酸有吸水性,发生物理变化D若中为蔗糖;白色固体变为黑色海绵状,有气体放出;说明浓硫酸有脱水性、氧化性D选项A,在浓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浓硫酸溶解放出大量的热,使氯化氢气体逸出,这一现象与浓硫酸酸性无关;
11、选项B,铜与浓硫酸的反应需要加热才能进行,无加热条件反应不能发生;选项C,硫酸铜晶体遇浓硫酸,晶体由蓝色变为白色,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硫酸铜晶体失去结晶水发生的是化学变化;选项D,蔗糖由白色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产生刺激性气体二氧化硫,说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13已知NH4NO3在空气中爆炸时的反应为4NH4NO3高温,3N22NO28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H4NO3在高温下爆炸时可以看到红棕色的烟雾BNH4NO3的含氮量小于氯化铵C实验室不能用NH4NO3固体与Ca(OH)2固体混合加热制备NH3D乘坐火车时不能携带NH4NO3固体B选项A,根据NH4NO3的爆炸反应可知
12、生成的NO2为红棕色,爆炸时,NO2、粉尘、H2O等形成了红棕色的烟雾;选项B,NH4NO3的含氮量为35%,NH4Cl的含氮量为26.2%;选项C,由于NH4NO3固体受热可能爆炸,故实验室不能用其制备NH3;选项D,NH4NO3属于易爆炸物,不能带上火车。14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有3价铁生成的是()过量的Fe与Cl2反应Fe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后,再向其中加KNO3Fe(NO3)2溶液中加少量盐酸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ABCD全部C中的Cl2氧化性强,它能将铁氧化为3价,由于不是在溶液中反应,因此过量的铁不会将氯化铁还原。中Fe与稀硫酸反应只能生成Fe2,但要注意,由于稀硫酸过量,加
13、入KNO3后,H、硝酸根离子能将Fe2氧化成Fe3。从表面上看不会发生反应,但实际上发生了Fe2被H和硝酸根离子氧化的反应。中首先发生Fe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Fe2O3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的反应,但题中未给出反应物间相对量的关系,若铁是足量的,则能将生成的FeCl3全部还原为FeCl2。15(素养题)在一些高档茶叶、点心等的包装盒中有一个小袋,将小袋打开,可以看到灰黑色粉末,其中有些已变成棕褐色。将上述粉末溶于稀盐酸,取上层清液,滴入几滴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原溶液立即变为红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袋中原来装有氧化铁B小袋中原来装有铁粉C该灰黑色粉末不可食用D该灰黑色粉末
14、用作抗氧化剂A从题中信息“滴入几滴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原溶液立即变为红色”判断,黑色粉末中含有铁元素。Fe2O3为红棕色粉末,A项错误;该灰黑色粉末为还原铁粉,用于吸收包装盒中的氧气,防止高档茶叶、点心等变质,B、C、D项正确。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e分别与Cl2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B某无色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为黄色,再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说明原溶液中存在ICCO2、NO2、SO2都能与H2O反应,其反应原理相同DC、N2、S三种单质与O2反应都能生成两种以上氧化物BFe与Cl2反应生成氯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所得产物不同,A错误;淀粉遇碘变蓝色,淀粉溶
15、液变蓝色,说明含有碘单质,碘溶于水呈黄色,原溶液呈无色,说明原溶液中不含碘单质,所以碘单质只能是Cl2和I反应生成的,所以原溶液中存在I,B正确;CO2和SO2与H2O的反应是化合反应而不是氧化还原反应,NO2和H2O反应生成硝酸和NO,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反应原理不同,C错误;C与O2反应能生成CO和CO2,N2与O2反应只能生成NO,S与O2反应只能生成SO2,D错误。17有以下四种溶液:NH4Cl,(NH4)2SO4,NaCl,Na2SO4,下列试剂(溶液)能将它们区别开的是()AHClBBaCl2CNaOH DBa(OH)2D2NH4ClBa(OH)2BaCl22NH32H2O,有刺
16、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NH4)2SO4Ba(OH)2BaSO42NH32H2O,既有沉淀又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NaCl溶液滴入Ba(OH)2溶液中无现象;Na2SO4Ba(OH)2=BaSO42NaOH,只有白色沉淀产生。18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生成1 mol N2有6 mol电子转移C此反应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不可能为复分解反应,C错误;Cl2在此反应中作氧化剂,体现强氧化性,B
17、正确;反应生成的HCl遇到挥发出来的NH3生成白烟(NH4Cl),A正确;2NH3N2,所以生成1 mol N2将有6 mol电子转移,D正确。19CO2气体中含少量SO2,欲用如图所示装置得到干净的CO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2)A先让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1),再通过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2)B先让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1),再通过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2)C先让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2),再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1)D先让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2),再通过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1
18、)D从此装置的导管长短来看,气体流向应为从右向左,故排除A、B项;再遵循先除杂后干燥的原则,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硫,同时二氧化硫与碳酸氢钠反应又生成了二氧化碳,干燥气体选用浓硫酸,故D正确。20SO2、Cl2和Na2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BNa2O2、Cl2、SO2分别属于电解质、单质、非电解质C标准状况下,1 mol Na2O2和22.4 L SO2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NAD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同时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更快BSO2的漂白性源于其与有色物质的化合作用,
19、Cl2和Na2O2的漂白性源于HClO和Na2O2的强氧化性,A项错误;Na2O2SO2=Na2SO4,则1 mol Na2O2和1 mol S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C项错误;Cl2SO22H2O=H2SO42HCl,故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同时通入品红溶液中,失去漂白作用,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21(10分)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二氧化氮的性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甲中盛放浓硝酸的仪器A的名称是_,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实验过程中,装置乙、丙中出现的现象分别是_、_;装置丙中的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0、为_(不是离子反应的不写)。(3)取下装置丙中的试管D,向其中滴加FeSO4溶液,溶液变为_色,为了证明铁元素在该反应中的产物,可以再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_色。解析(1)仪器为分液漏斗,铜与浓硝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2)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能够与水反应生成无色的NO,而NO会被空气中的O2迅速氧化生成NO2。(3)试管D中的溶液为稀硝酸,稀硝酸具有氧化性,能够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铁离子与SCN作用生成红色的物质。答案(1)分液漏斗Cu4HNO3(浓)=Cu(NO3)22NO22H2O(2)生成红棕色气体蒸馏水中有气
21、泡产生,生成的气体在试管上方变为红棕色3NO2H2O=2H2NONO(3)黄红22(12分)AH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某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未列出)。已知:C、D、E、F、G五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A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G为红褐色固体。(1)写出化学式:A:_;C:_;F:_。(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3)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4)生成24 g B需要转移_mol电子。解析由F在空气中放置生成G,G为红褐色固体,可推知G是Fe(OH)3,则F是Fe(OH)2;而C、D、E、F、G含同一种元素,应想到是Fe,则D含Fe2,E含F
22、e3,由E与H反应生成GFe(OH)3可推知H为强碱;C能转化为Fe2和Fe3,则C只能是Fe3O4,则B为O2。而A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能生成O2和强碱,容易确定A为Na2O2,则H是NaOH。至于D、E为何种盐,可不必理会。答案(1)Na2O2Fe3O4Fe(OH)2(2)2O23FeFe3O44Fe(OH)2O22H2O=4Fe(OH)3(3)Fe3O48H=Fe22Fe34H2OFe33OH=Fe(OH)3(4)1.523(10分)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制取和观察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时颜色的变化。实验时必须使用铁屑和6 molL1的硫酸溶液,其他试剂任选。填写下列空白:(1)B中盛
23、一定量的NaOH溶液,A中应预先加入的试剂是_,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2)实验开始时应先将活塞E_(填“打开”或“关闭”),C中收集到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3)简述生成Fe(OH)2的操作过程:_。(4)拔去装置B中的橡皮塞,使空气进入,写出B中发生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为了防止Fe(OH)2被空气中的O2氧化,必须先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净,因此先在A装置中加入铁屑,FeH2SO4=FeSO4H2,打开活塞E,利用生成的H2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净。然后关闭E,利用生成的气体将A中的FeSO4溶液压入B瓶,FeSO42NaOH=Fe(OH)2Na2SO4。答案(1)铁屑Fe2H=Fe2H
24、2(2)打开H2(3)打开活塞E,将硫酸溶液滴入烧瓶中与铁屑反应,待装置中空气排净后,关闭E(4)4Fe(OH)2O22H2O=4Fe(OH)324(8分)50 mL浓硫酸溶液(足量)中加入3.2 g Cu,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1)反应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_,生成SO2的体积为(标准状况下)_mL。(2)若题干中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1,投入足量的铜片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n(H2SO4)_0.025a mol(填“等于”“大于”或“小于”)。(3)将题干中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500 mL,取出50 mL,并向取出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到沉淀1
25、9.81 g,求原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解析(1)设消耗H2SO4物质的量为x,生成SO2体积为y,Cu2H2SO4(浓)CuSO4SO22H2O64 g 2 mol 22 400 mL3.2 g x y解得(2)n(H2SO4)0.05a mol,由于Cu与浓硫酸的反应中,溶质H2SO4不可能全部参加反应,且被还原的硫酸为参加反应的硫酸的一半,故实际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小于0.025a mol。(3)因为n(BaSO4)0.085 mol,n(SO)0.085 mol0.85 mol,n(SO2)0.05 mol,所以原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n(H2SO4)n(SO)n(SO2)0.9 mol,所以c(H2SO4)18 molL1。答案(1)0.1 mol1 120(2)小于(3)18 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