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训练第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3) 人教新课标(有答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3390 上传时间:2025-11-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训练第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3) 人教新课标(有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训练第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3) 人教新课标(有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重点文段阅读训练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卖火柴的小女孩语段三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

2、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

3、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1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

4、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在文中找出两组意思相反的词。2.用“没有没有也没有”的句式造句。_3.用“ ”画出小女孩幻想的句子,并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_4.联系短文内容填空。因为小女孩冷,她就幻想有( );因为饿,她就幻想有( );因为圣诞节就要来了,她就幻想有( );因为没人疼爱,她就幻想出( )。幻想和现实的鲜明对比,说明小女孩生活遭遇极其( )。“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一句连用三个“没有”是为了强调( )。5.小女孩大年夜悲惨地冻死在街头,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姑娘“带着微笑死去”?为什么强调是在“大年夜”冻死?_6.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_

5、参考答案1. 寒冷 暖和 痛苦 幸福2. 他没有笔,没有尺子,也没有纸。3. 我从中体会到了在世上没有小女孩的立足之地,也没有任何人疼她,爱她,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只有寒冷、饥饿与痛苦。4. 火炉 烤鹅 圣诞树 奶奶 悲惨 小女孩在这个世上没有任何关怀,只有死才能使她得到彻底的你解脱5. 因为小女孩是在美好的幻觉中死去的。“大年夜”只属于富人所拥有,它带给穷人的不仅是饥饿、寒冷、痛苦甚至死亡。这样写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能引起读者的深思,这个凄凉的故事中的凄苦,从而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6. 答:前一个“幸福”意思是小女孩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通过这两个“幸福”,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压抑心头的满腔悲愤,感受到作者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