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5~6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32685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5~6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5~6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5~6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5~6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5~6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5~6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5~6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5~6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5~6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5~6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5~6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5~6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5~6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5~6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章末综合测评(三)(第56章)(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共50分)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ABC DC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交流,故选C。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共同组成生态系统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可以组成一个生态系统C蝉螳螂黄雀三者形成一条食物链D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2、叫做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A、B错误,D正确;食物链的起点为生产者,C错误。3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由此推知,该反应器()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C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B该菌种在有氧下能够将污染物的有机物分解,故主要目的是处理有机污染,B正确。无生产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能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ACD错误。4(20207月浙江选考)下列关于营养级的叙述,正确的是()A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归属于这

3、个营养级的能量通常越多B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绿色植物都属于生产者营养级C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同种生物的总和D食物链中的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是相同的B由于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因此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能量通常越少,A错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绿色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所以属于生产者营养级,B正确;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的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生物,C错误;能量从植物到植食动物或从植食动物到肉食动物的传递效率一般只有约10%,不同食物链中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一定相同,D错误。5如图表示某湖泊生态

4、系统的营养结构,代表各营养级的生物,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共包括3条食物链B各营养级中,能量最多的是c,生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是aC若水体受有机磷农药轻微污染,则受害最严重的是aD若c所含能量为5.8109kJ,d含1.3108kJ,则a至少约含4.5107kJB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到不被捕食的营养级为终点,由此可知图中有3条食物链,A正确。各营养级中,能量最多的是c,生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最可能是c,但营养级最高的a通常是最少的,B错误。若水体受有机磷农药轻微污染,则受害最严重的是最高营养级a,C正确。若c所含能量为5.8109kJ,d含1.3108kJ,则b中所含能量至少为4.5108kJ,则a

5、至少约含4.5107kJ,D正确。6下图表示某草地上草、虫、鸟三类生物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依次是鸟、虫、草Ba点时丙数量上升主要是因为食物增加Cb点后丙数量下降主要是因为天敌减少D该生态系统崩溃的原因最可能是鸟类锐减D根据生物间的数量关系可知,该草地的食物链为草(乙)虫(丙)鸟(甲),A项错误;a点时丙数量上升主要是因为天敌(鸟)的数量减少,B项错误;b点后丙数量下降主要是因为食物减少,C项错误;该生态系统崩溃的原因最可能是鸟类锐减,导致虫害严重,D项正确。7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B食物链越短,可供终级消

6、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C能量沿食物链是单向流动的,而不能倒过来流动,A正确;食物链越短,最高营养级上获得的能量越多,原因是能量逐级递减,从前一种生物的能量只有10%20%能够传给下一种生物,其他的能量都损耗掉,B正确;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C错误;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D正确。8在“青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的这条食物链中,占生态系统总能量比例最多的生物和最少的消费者依次是()A猫头鹰和食虫昆虫B青草和猫头鹰C食草昆虫和猫头鹰D食草昆虫和青草B能量是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递减的,因此营养级越低,所占有能

7、量越多,营养级越高,所占有的能量越少。在青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青草是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食草昆虫处于第二营养级,食虫鸟是第四营养级,猫头鹰是第五营养级;因此占生态系统总能量比例最多的生物是青草,占生态系统总能量比例最少的消费者是猫头鹰。9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a、b、c、d表示能量值,表示营养级,甲是分解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在该生态系统中可以占有三个营养级B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b/c100%C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bcdD图中各营养级之间能量多少的关系为abcD甲为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不占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级,A错误;第二营养

8、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c/b100%,B错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a,C错误;能量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故各营养级之间能量多少的关系为abc,D正确。10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代表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代表生产者,丙代表分解者B甲同化的总能量等于乙、丙、丁同化能量之和C过程是指生物的有氧呼吸D过程中流动的能量以有机物为载体D甲能固定光能,为生产者;丁分解粪便、遗体残骸等,属于分解者,A错误;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甲同化的能量是流进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甲同化的总能量大于乙、丙、丁同化能量之和,B

9、错误;过程是指生物的细胞呼吸,不一定是有氧呼吸,C错误;过程中流动的能量以有机物为载体,D正确。11假设某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其粪便中的能量为b,通过呼吸消耗的能量为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则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最多为()A(ab)20%B(cd)20%C(ac)20%D(bd)20%B粪便是初级消费者未能消化吸收的部分,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即同化量为(ab),其中一部分被自身呼吸消耗掉,其余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所以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呼吸消耗量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即abcd。按能量的最高传递效率20%计算,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最多应为(ab)20%或

10、(cd)20%。12.右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代表生产者,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B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甲C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为乙、丙D碳元素在甲、乙、丙、丁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B据图分析,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则表示呼吸作用,A、C错误;根据能量传递的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甲含有能量最多,则其含有的碳元素也最多,B正确;碳元素在甲、乙、丙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而与丁之间的传递形式是二氧化碳,D错误。13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B

11、、C、D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碳在A和D之间的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CD数量减少会导致B数量随之减少D若C增加x g,至少需要消耗D 5x gD图中C为分解者,不是消费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不能按食物链能量传递效率计算,D错误。14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发生在()A种群和种群之间B种群内部个体和个体之间C生物和环境之间D以上三项都有D生态系统中种群与种群之间,种群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都存在着信息传递。15广东省的鼎湖山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其完整保存了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地带性植被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

12、”。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A物种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D保护生物多样性分为三种,即保护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意义很多,是就地保护的措施,依据题意是保护生态系统,题干没有明确说保护哪个物种。16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主要目标是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 以内,并为把升温幅度控制在1.5 之内而努力。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才能降低气候变化给地球带来的生态风险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生存危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力植树造林既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问题B温室效应是生物圈碳循环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导致的,这

13、是个全球性问题C岛国受温室效应的影响相对较大,因为岛国的CO2排放量更大D为了尽快降低温室效应对气候的影响,应立即实现CO2的净零排放B解决温室效应的根本措施是减少CO2的排放,而不是大力植树造林,A错误;岛国的CO2排放量一般要低于内陆国的,岛国受温室效应影响更大的原因是岛国被海洋所环抱,温室效应最终会导致海平面升高,C错误;由于要考虑生产和生活的现状,实现CO2的净零排放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D错误。17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指的是物种多样性B引进外来物种以提高当地生物多样性C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D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生

14、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提高当地生物多样性,也可能导致生态入侵,使得物种多样性降低,B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C正确;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18假设牧草固定的能量为2.0108 kJ,牛羊同化的总能量为3.6107 kJ。牧民为了增产,从外地引进了一种饲料。已知饲料的总能量为0.5108 kJ,牛羊同化饲料的能量为0.4107 kJ。那么草原生态系统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18%B16% C12.8%D14.4%B第一营养级为牧草,第二营养级为牛羊,牛羊体内的总能量来

15、自两部分:一是同化饲料的,二是同化牧草的,根据题中数据可计算其所同化牧草的能量为3.61070.41073.2107 kJ,则传递效率为3.2107/2.010816%。19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三大功能类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处于两个营养级,是杂食性动物B图中表示出了两条食物链C图中的箭头可以表示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方向D乙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C本题的关键词为“三大功能类群”,所以指的是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而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中的营养级。2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信息可来源于无机盐B生产者固定的碳元素主要以有机物的

16、形式流向分解者和消费者C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D某种生物的数量增多会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某种生物的数量增多不会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加生物的种类才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错误。21如图表示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该生态系统一定是草原生态系统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外来物种入侵可以降低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丧失ABCDB由题图信息可知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外来物种入侵可导致鸟类和哺乳类的减少,因此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生物多

17、样性。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丧失栖息地。22研究人员在不同季节对一小型湖泊水体进行采样,调查浮游藻类的数量和种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A温度是影响该水体中藻类种群变化的重要因素B如果该水体发生富营养化,藻的种类会有所增加C秋季可能是该湖泊中浮游动物数量最少的季节D浮游藻类中的氧元素会有10%20%进入浮游动物A由题图可知,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浮游藻类的种类数不同,说明温度可影响藻类种群的变化。如果该水体发生富营养化,藻类会大量繁殖,导致其数量增多,但其种类一般不会增加,甚至会减少。由题图可知,秋季水体中浮游藻类的浓度最大,以浮游藻类为食物的浮游

18、动物的数量可能也会最多。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相邻的两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而不是浮游藻类中氧元素会有10%20%进入浮游动物。23庄子人间世中庄子对弟子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语句中相关生态学原理错误的是()A“寇”“煎”“伐”“割”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B“膏火自煎”使得生态系统能量利用率降低C“伐之”“割之”均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D“无用之用”指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C“伐之”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割之”只是在树上割开口子,漆树还可以生长,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无影响,C错误。24在我国的云

19、南地区,有一种稻田养鱼的传统农耕文化。即在水稻田放养一定数量的鱼类,鱼类以水稻的花粉或昆虫为食,而鱼的游动也为水稻起到了疏松土壤中根系的作用。在这个简单的农田生态系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只有水稻和鱼B水稻和鱼存在寄生关系C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很关键D鱼是第一营养级生物C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有水稻和鱼,还有微生物,以及无机环境,A错误;水稻和鱼存在捕食关系,B错误;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很关键,C正确;鱼是第二营养级生物,D错误。25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其中ad代表能量值。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的各种生物成分组成一条食物链B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

20、分别属于第二、第三营养级C能量c可代表生产者呼吸释放的热能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D在生态系统中,b的值不可能超过d的10倍C在不同的生物成分中不止一种生物,因此各种生物成分可组成多条食物链,A错误;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分别属于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B错误;能量c可代表生产者呼吸释放的热能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C正确;在生态系统中,b的值可能会超过d的10倍,即传递效率小于10%,D错误。二、非选择题(50分)26(12分)下图表示甲、乙两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甲乙请回答问题:(1)食物网由_交织而成,它反映了_中_关系。(2)在食物网甲中,A鱼体内的能量直接来自_。(3)甲、乙两食物网的营养级最多

21、均有_级,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_。解析:(1)食物网由多条食物链交织而成,它反映了群落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不同物种间的捕食)关系。(2)在食物网甲中,A鱼的食物有藻类和食肉昆虫,故其体内的能量直接来自于藻类、食肉昆虫。(3)由分析可知甲食物网中与乙食物网最长的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均为第四营养级,故甲、乙两食物网的营养级最多均有4级,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能量在各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只有大约10%(受到食物网或群落中能量供给总量的限制),没有足够的能量供应,无法维持生物生存。答案:(1)多条食物链群落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不同物种间的捕食)(2)藻类、食肉昆虫(3)4能量在各个营养级之间的传

22、递效率只有大约10%(受到食物网或群落中能量供给总量的限制)27(13分)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能量流动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有_个营养级。(2)图中E为_,其代谢过程可为A生产者提供的物质主要有_和_。(3)在能量流动过程中,的生理过程是_;B粪便中的能量主要属于_(填字母)部分的能量。(4)图中表示原食物链间能量传递的数值,若该地区发生地质灾害导致植被大量死亡,为保证B和C的同化量稳定,需人工向B和C分别输入能量X和Y,这时计算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可选用公式_100%。解析:(

23、1)图中的食物链为:ABCD,共四个营养级。(2)图中E为分解者,其代谢过程可为A生产者提供的物质主要有CO2和矿质元素(无机盐)。(3)在能量流动过程中,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B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主要属于上一营养级A生产者部分的能量。(4)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100%100%。答案:(1)四(2)分解者CO2矿质元素(无机盐)(3)呼吸作用A(4)28(13分)如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回答:甲乙(1)图甲中雪兔和狼之间的关系称为_。(2)

24、图乙中A、B、C、D合称为_,碳在其内以_的形式进行流动。图乙中的生产者是_,C最可能是_。(3)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功能。(4)假如北极狐的食物来自雷鸟,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一定时期内,北极狐种群增加的重量为80 g,那么直接消耗雷鸟和植物分别为_g和_g。解析:(1)图甲由食物链:植物雪兔狼可知狼和雪兔之间有明显的捕食关系。(2)由分析可知,图乙中A为生产者、BD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25、流动。(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分解者将落叶中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为食物链的一部分,食物链是能量流动的渠道,因此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功能。(4)假如北极狐的食物来自雷鸟,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 g,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需要直接消耗雷鸟的重量为:200 g;直接消耗植物的重量为:100 g。答案:(1)捕食(2)生物群落有机物(或含碳有机物)A分解者(3)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4)2001002

26、9(12分)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与日俱增,治理污染迫在眉睫。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人类的活动造成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有_。(答出2点)。(2)有些淡水湖泊在夏季会出现水华现象,该现象是蓝藻爆发所致。人类活动导致水体中营养物质偏多,另外,夏季高温提升了蓝藻细胞内_,进而导致蓝藻爆发。从本质上看这是人为污染超过了湖泊生态系统的_。(3)环保部门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检验员沿河顺流每隔100 m取水样一次,依次编号为(已知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对各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首先,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然后,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

27、,编号B、C、D,其中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加;再在各组中加入等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最后检测水样中蓝藻数量,统计数据如表所示(蓝藻数量单位:百万细胞/mm3)。水样编号A组(原始水样)0.20.30.311010776.5B组(添加N)11.522.52019181718C组(添加P)899.510119.57.57.57D组(无添加)0.20.20.31109776.5分析表中信息,确定该工厂是污染源的理由是_。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_,从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P含量超标,理由是_。解析:(1)全球环境问题,也称国际环境问题或者地球环境

28、问题,指超越主权国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问题。全球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2)夏季高温提高了蓝藻细胞内酶的活性,蓝藻细胞代谢加快,所以进而导致蓝藻爆发。这是人为污染超过了湖泊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3)通过A组数据可以看出工厂排水口和下游河水中的蓝藻数量明显多于上游,由此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加,由此可推知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P含量超标,其中D组起对照作用,从实验结果看出:在工厂的排污口和下游,即添加P的组和原始水样蓝藻细胞数目基本相同,所以可以判断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P含量超标。答案:(1)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2)酶的活性自我调节能力(3)通过A组数据可以看出工厂排水口和下游河水中的蓝藻数量明显多于上游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P含量超标,其中D组起对照作用在工厂的排污口和下游,即添加P的组和原始水样蓝藻细胞数目基本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