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单元评估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31918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单元评估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单元评估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单元评估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单元评估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单元评估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单元评估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单元评估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单元评估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单元评估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单元评估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六单元单元评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世纪物理学领域最伟大革命的成就是(B)A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B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C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D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解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被称为物理学的革命。2爱因斯坦曾言:“在我之前,人们都认为,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从宇宙中拿走,那剩下的就是时间和空间,我却证明,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拿走了,什么都剩不下。”爱因斯坦的理论(C)A建立的信息网络大大缩小时空距离 B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C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D主要论证时间和空间可以单独变化解析:根据材料“时间和空间”可知,这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狭义相

2、对论认为时间、空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钟慢效应和尺缩效应;而广义相对论认为,时间、空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和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3参与研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物理学家周光召曾说:“没有就不可能有半导体、集成电路、激光器和信息科学。”材料中“”可能是指(D)A基因技术B经典力学C进化论 D量子力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断的能力。半导体、集成电路等都属于微电子技术,四个备选项中涉及微观领域且与光电技术有关的只有D。4

3、“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C)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B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科学技术,意在考查考生对文字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由“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可知,该理论是牛顿经典力学以外的观点,弥补了牛顿经典力学的不足,所以答案是C;A项是伽利略的成就,应排除;B项是指牛顿力学,应排除;D项是指量子

4、论,不符合题意。5“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下列选项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B)A神创论与进化论 B经典力学与相对论C经典力学与量子论 D相对论与量子论6庄子说:“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为宙。”爱因斯坦在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提出狭义相对论。二者的相似之处是(D)A相对论B辩证观C运动论D时空观7一位科学家为自己写的悼词:“他的妻子和妹妹已经走了,他的终生挚友贝索也走了,现在该他了,既然过去和未来并无区别,生与死又何足道哉。”该科学家是(C)A伽利略B达尔文C爱因斯坦D普朗克解析:从材料中的“过去和未来

5、并无区别”,反映了相对时间概念,此即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选择C项。8网络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下列为这一现象奠定了基础的发明是(C)A有线电报B无线电报C电子计算机D人造卫星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互联网的普及奠定基础的是计算机技术。9爱因斯坦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的某物理学理论评价说:“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材料中的“这一发现”(D)A说明了物体空间和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B说明了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运动和本身的分布状态C与物理学

6、界长期信奉的“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是一致的D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解析:从材料中的“分子、原子”等可判断此理论为量子理论,选择D项。10“成功只需一个点击”简要而准确地说明了网络信息化工具的最大特点与优点。这从本质上反映了(B)A在当前要想取得事业成功相对来说比过去更加容易B在现代社会中,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C电子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整个网络时代D数字网络技术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深入生活领域解析: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11一项关于“如果离开互联网”的调查显示,聊天、看

7、新闻、查询搜索资料、玩游戏、收邮件依然是网民主要的网络活动,离开网络的日子已不可想象了。上述材料反映了现代信息技术(C)A推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B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C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D没有任何影响12长篇报告文学东方巨响中国核武器试验纪实,全面记录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爆炸试验的全部过程。这一事件对当时中国最主要的现实意义是(B)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C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D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131956年中央提出的“12年科技规划”,使我国的科学技术从旧中国的抱残守缺、支离破碎的状况通过七八年的努力踏上了个新台阶,现代科学的几乎所有领域,都跨进了大门

8、。这一科技规划的主要意义是(B)A为科技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基础B建立了完整齐全的学科门类体系C使中国科技达到世界先进水平D现代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就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经过“12年科技规划”,我国科学技术取得重大发展,建立了完整齐全的学科门类体系,B项正确。经济恢复和发展,为科技研究提供基础,排除A。使中国科技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与题干“现代科学的几乎所有领域,都跨进了大门”不符,排除C。D项是对题干的过分解读,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14一位美国科学家指出,1960年,中国的二十五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这一时期,中国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

9、75%。这反映了当时中国(B)A建成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B教育深受计划经济影响C中美教育差距大大缩小 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解析:建成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后,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这一时期培养的工科毕业生数量较多,说明教育深受计划经济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出中美教育差距大大缩小,故C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提出的,故D项错误。15毛泽东曾说:“我们不要四面出击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集中力量向另一方面进攻。我们一定要做好工作,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这表明党中央当时的策略是(A)A建立经济上的反封建统一战线 B将阶级矛盾作为主要矛盾C

10、主张文化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材料关键句子“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根据题干材料“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可以看出党中央当时的策略是建立经济上的反封建统一战线,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与题干材料无关。16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处的初衷应该是(A)批次留学时间留学初衷第一次晚清的留学热潮 第二次民国初期的留学热潮 第三次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热潮科技救国第四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热潮第五次改革开放以后的留学热潮创业立业A.富国强兵、实

11、业救国、建设国家B实业救国、建设国家、富国强兵C建设国家、实业救国、富国强兵D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建设国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晚清时期,目的是富国强兵;是民国初期,目的是实业救国;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目的是建设国家。故选A。1720世纪50年代,我国调整高等院校。“人文学科受到了抑制,许多所工科学院创办起来1960年,中国的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这一史实说明(A)A国家工业化建设急需专业人才B“双百”方针得到顺利实施C高等教育深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D“三个面向”和“科教兴国”战略得到贯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2、材料信息显示,20世纪50年代我国进行高等院校调整,国家大力创办工科学院,这与当时我国正在进行的“一五”计划有关。“一五”计划期间,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工科人才。18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A)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意在考查考生依据材料信息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看,新中国成立之初

13、,全国各高校开设的必修课以恩格斯的著作为教科书,以及文化部举办的科学知识展览会,目的都是加强宣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唯物主义理论,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所以A项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故B项错误;其他两项不是其主要目的。19下表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入学履历,他能因此上大学主要是因为(C)姓名张卫红推荐评语性别 男出身好,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热爱中国共产党;阶级立场坚定,在农村广阔天地里锻炼20多年年龄35岁家庭出身贫农文化程度小学A.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B义务教育法正式实施C“文革”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 D“文革”后恢复高考后自己的努力解析:从材料中的高校

14、入学履历,可以看出张卫红出身贫农,文化程度仅为小学,而且从评语的“阶级立场”等导向性来看,应该是“文革”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如果再仔细研究此人姓名,亦可看出“文革”期间的迹象,故C项正确。20中共中央提出“双百”方针是在(B)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双百”方针是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4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来的。21毛泽东在1972年曾对当时的文化局面感叹道:“连百花齐放都没有了!”这一文化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C)A经济建设重于文化建设B科教落后影响文化发展C政治斗争影响文化建设

15、D人才缺失导致文化断层解析:从材料的时间“1972年”即可判断此时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斗争影响了文化建设。22小明在整理父亲书房时,偶然发现书中夹有一张陈旧残破的大学招生简章,其中介绍有某学校本科在校人数,并设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等。这张宣传简章最早应印制于(C)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校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23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D)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改革开放C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解析:结合江泽民在中

16、共“十四大”上的报告予以理解。24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 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C)A新中国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C政治环境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解析:1958年,人民日报的社论号召搜集民歌,推动了各地报刊搜集民歌活动。这与当时的“大跃进”运动密切相关,故选C项。材料没有谈科技水平的问题,不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经济问题,排除B项。搜集诗歌不是文学创作,排除D项。25(20

17、18江苏卷)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B)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解析:注意题目限定“改革开放以来”。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故A项错误;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是在2003年,故B项正确;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故C项错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是在1973年,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8分,第28题

18、16分,共50分)26随着美国苹果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的离世,一句网络语迅速走红:“上帝有三个苹果: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被乔布斯咬了一口,并改变我们每个人看世界的方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序言里,牛顿写道:理性力学应当是研究任何力所引起的运动和产生任何运动的力的科学。因此,本书被命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因为,自然哲学的一切难题都涉及通过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自然力,再通过这些自然力来解释其他现象。材料二:爱因斯坦与牛顿的对话(虚拟):爱因斯坦:你真伟大,你建立了牛顿力学框架体系,相对论中存在的问题都被你指了出来。牛顿:你比我更伟大,相对论在许多学科中有

19、着广泛的应用,它和量子力学一起,已成为近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包容了我的三条运动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你我的理论都有瑕疵。牛顿:哪有十全十美的理论,大家不用我们的理论,他们没有别的理论可用,圣人、神仙也都会犯错误,何况你我都是凡人,你我的身躯已经融入了自然界,但是,你我的灵魂还留在人间。毛民义:相对论网站材料三:“科学”一词起源于中国古汉语,原意为“科举之学”。到近代日本翻译西方著作,翻译英文science的时候,引用了中国古汉语的“科学”一词,意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学问。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

20、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请回答:(1)材料一中被“砸醒”后的牛顿的伟大发现是什么?牛顿的“众多发现”在人类文明史上产生了什么巨大的历史作用?(6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力学体系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他们留给人类的“灵魂”是什么?(4分)(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意义的“科学”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6分)答案:(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作用: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成为17世纪科学革命的主要成就;促进了近代物理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工业革命的开展与启蒙运动的兴起。(2)关系: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

21、观规律,而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与发展。灵魂:科学探究精神。(3)作用:政治上,进化论成为推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思想武器;经济上,利用西方先进科技,发展近代工业,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思想上,民主、科学的口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中国的部分科技成就:材料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所示的科技成果产生的重大影响。从图一到图

22、二,所代表的科技成果主要应用的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为什么要制定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6分)(3)综合上述材料,你怎样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6分)答案:(1)影响:打破美苏的核垄断,增强中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变化:从军事领域到民用领域。(2)减少网络的消极影响,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3)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应扬长避短,合理利用,造福人类。28课程变化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2年四川军政府令:“前清小学教科书,凡有尊儒崇满清及不合共和国宗旨等课,分别

23、订正。”9月又饬废止读经,禁用清朝会典律系等为教科书。高初等小学加授缝纫课,高小改中国文为国文,中国史为本国史,格致课改为理科,增设英语,又饬注意体操、音乐、图画、手工等科。贾大泉四川通史卷七(1)根据材料一概括1912年四川小学课程指导思想的突出变化,并分析其积极作用。(4分)材料二:(2)图中所示教材出现在新中国哪一时期?当时教材所呈现的特色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6分)材料三: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高中历史教材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表述为三个方面: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展开疯狂的殖民掠夺,使

24、东方从属于西方。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大多表述为: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相关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并推动其进行民主化改革和法制化建设。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和科学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产生。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业革命推进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密切了国际交流,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据高中历史教材整理(3)根据材料三,指出两个时期高中历史教材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体现了何种不同的历史观?说明现行高中教材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反映了哪些方面的时代要求?(6分)答案:(1)变化:从重儒家经典向

25、突出共和国宗旨转变。作用: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助于宣传和维护民主共和。(2)“文革”时期。主要原因: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的指导下,教学内容与阶级斗争紧密相关;开展“教育革命”“开门办学”,教材呈现出与工厂、社队紧密联系的内容。(3)史观:前者主要是阶级斗争史观;后者主要是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方面: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贯彻;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现代教育和时代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分析图文信息、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凡有尊儒崇满清及不合共和国宗旨等课,分别订正”即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从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和提高民众的素质等角度进行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毛主席语录”“红卫兵”等信息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从“左”倾错误发展、教育思想、社会环境等角度进行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概括材料并结合当今的史学范式变化即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抓住“时代要求”,从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等角度对工业革命进行积极方面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