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历 史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认为“周人以同
2、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这一创造的作用体现在A确保了宗法制的实施B容易造成君权的高度集中C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康熙曾发布“容教令”,认为西洋传教士“仰慕圣化”“劳绩甚多”“无违法之事”,其传教活动“不必禁止”。康熙晚年要求传教士尊重中国人敬天、祭祖、祀孔的习俗,否则不得传教。材料反映了A专制统治阻碍西学东渐B中西方文化对立难以调和C传统文化倾向保守封闭D宗教政策服务于统治需要3古希腊先哲柏拉图认为艺术的源泉来自神赐的灵感,主张抛弃艺术
3、以培育理性;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艺术源自心之理性,借助艺术可以培养人的理性。二者的共同点是A促进了古代雅典艺术的发展与繁荣B指出教育能够使人认识自己的美德C提倡理性,认为艺术影响人的理性D通过复兴文化,开始冲破教会束缚4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临时任用)之分。“官”是一种等级待遇,表示禄位、品级的高低。“职”只是一种荣誉性质的虚衔,如“大学士”等。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握有实权,这样承担内外事务可以不受官员的品级和资历的限制,宋代的这一做法A有利于防范官员的权力膨胀B促进了政府的科学管理C有效的解决了吏治腐败问题D明确了官员的职责分配5公元前4世纪,希腊很多城邦出现了雇佣兵完全或大部分取代公民
4、兵的现象,雇佣兵屡次成为城邦内部并不占主导的政治派别和僭主的政治工具,服兵役不仅是他们单纯的义务,更是谋生的手段。这说明,雇佣兵的盛行A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B加快了希腊城邦的衰颓C调动了公民生产积极性D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61907年,英国保守党领袖张伯伦第一次正式建立反对党内阁,并使用了“影子内阁”这个形象的叫法。选民在下次议会选举中,不仅要看执政党执政的成绩与表现,还要看反对党是否尽到了反对的责任。“影子内阁”的设置A标志英国政党政治形成B破坏了政府政策实施的连续性C是议会政治妥协的结果D推动了代议制民主的发展完善7以下是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品税率的比较表。表中现象造成的后果是货物 单位 1
5、843年税率 1858年税率 棉花 担 654% 572% 印花布 匹 1425% 498% 棉纱 担 694% 486% 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经济结构完成转型C列强控制经济命脉D中国卷入世界市场8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乂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包括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推动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指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现实 指导和支持殖民地半殖
6、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ABCD9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年计(规)划编制的四种决策类型,它反映了我国决策类型 五年计(规)划 决策主体 决策方式 “一言堂”决策 二五、三五、四五 国家主要领导人 个人决策 内部集体决策 一五、五五、六五 政府内部 集体决策、程序化决策 咨询决策 七五、八五、九五 政府内部 +外部精英 集体决策、程序化决策、协商决策 集思广益决策 十五、十一五 政府内部 +外部精英+公众 集体决策、程序化决策、协商决策 A经济决策民主化逐渐增强B计划经济体制得到法律保护C地方和民众参政热情高涨D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趋于完善10“万隆会议的成功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可以分为国家间关系和思想
7、意识两个层次。应该说,万隆会议是中国第二次建交高潮的起点。”上述材料说明,万隆会议A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B推动了西方国家与中国的建交C有利于淡化意识形态的束缚D否定了“一边倒”外交的合理性11二战期间,戴高乐曾主张建立包括整个欧洲的大联盟,他声称:“只有通过斯拉夫、日耳曼、高卢和拉丁各民族之间的协作,才能恢复欧洲的安宁与和平。”但后来他却转向了建立西欧集团,这个西欧集团的动脉可能是英吉利海峡、地中海和莱茵河。促使戴高乐主张转变的原因是A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化B西欧经济实力的增强C美苏之间冷战的缓和D欧洲和平局面的实现12西汉时期钱币使用非常普遍,除黄金、铜钱外,基本没有其他物品用作交换媒介。
8、到东汉,黄金首先退出流通领域,而布帛在交换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原来用钱币支付的赏赐、犯罪赎金、人头税等渐次改用布帛。这反映了东汉时期A中外贸易出现严重逆差B田庄经营影响了市场活力C滥发钱币引发通货膨胀D赋税征收改变了商业环境13依靠去往东方的航道上的沿海商埠,葡萄牙商船畅通无阻地往来于欧亚之间。葡萄牙在16世纪成为东方贸易帝国,往日与印度进行贸易的阿拉伯商人和地中海商人的地位逐渐下降。这表明A新航路开辟导致商路中心发生转移B商业贸易促进了葡萄牙的工业发展C葡萄牙是三角贸易活动的主导国家D亚洲传统社会因贸易遭遇灭顶之灾1419世纪,英国政府在各工业城市建立城市学院,推行职业教育和科技教育。这些城市
9、学院紧扣当地人民生活,教授有助于他们工作的知识。不少的城市学院在20世纪发展为完全大学。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产业革命扩大了教育需求B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优势C政府极力调节劳资矛盾D经济发展导致劳动力不足15下表记载的是18671892年中国进口棉花和棉纱价格变动情况。表内记载情况表明,当时年代 棉花进口价格(关两/担) 棉纱进口价格(关两/担) 1867 1379 4329 1870 1325 3821 1874 834 62 1880 1033 08 1886 803 46 1892 1085 97 A各类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B进出口贸易以棉花和棉纱产品为主C洋棉和洋纱已占据市场的主体地
10、位D农民家庭棉纺织业受冲击日益严重16下图为创作于1953年的新年画又増加了两分(局部),描绘了一位年青的姑娘在麦收劳动中表现优秀,获得了集体评工会增加的两个工分。这反映了当时A女性成为农村建设的主力B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C男女平等观念已深入人心D互助劳动提升农民积极性17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英美各国做法的出发点A有利于国家贸易的自由化B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C促进世界市场协调的发展D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发展
11、181919年3月,列宁在俄共(布)党纲草案中提到:“俄共将力求尽量迅速地实行最激进的措施,来准备消灭货币”,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这一认识A适应了当时战时经济体制的需要B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C直接导致苏俄政权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D为新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依据191971年5月,美国尼克松政府停止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向美国兑换黄金,同时还宣布对进口商品征收10%的附加税。这一政策A巩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B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风险C改变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D增强了各国对美国的依赖性20戏曲刻本侧重故事情节再现的插图模式在明朝中后期的江南地区十分
12、流行,由上图下文模式逐渐发展为单面大图或双面合式(见下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活字印刷得到广泛应用B戏曲艺术发展臻于完善C商业出版迎合市场需要D市民文化成为社会主流2118世纪60年代牛顿物理学等新兴课程已经通过各种方式成为多数大学的标准课程。尽管学生在早期教育中被灌输进顺从和正统的观念,但对于学过这些新兴课程的人来说,他们完全可以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人类事务。这可以用来说明A启蒙运动具有广泛社会基础B近代大学成为了新思想的摇篮C近代自然科学常识逐渐普及D人文精神与科学观念相互交融22下表是1898年15月中国社会各界的若干变法方案及措施。据此判断当时1月 兵部尚书荣禄请参酌中外兵制设立武备特科
13、 康有为请大誓臣工开制度局革旧图新以存国柞折 严复拟上皇帝书 2月 清政府官员伍廷芳奏请变通成法折 黄思永奏请发行昭信股票 3月 御史陈其璋奏请统筹全局向英国借款 刚毅奏请裁冗员薪水各局杂支整顿保甲等 5月 张謇农工商标本急策 A变法呼声高涨B发展资本主义成为共识C改革措施密集推行D维新派放弃政治变革要求231978 年 9 月,邓小平在东北调研,提出“要到发达国家去看看,看看人家是怎么搞的。过去我们对国外的好多事情不知道”,“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史称“北方谈话”。这场“谈话”A肯定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表达了实行
14、对外开放的思想C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D阐明了支持市场经济的态度24巴黎圣母院的大火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关注,这场大火似乎也引发了法国人对本土历史遗产的关注,维克多雨果所著的巴黎圣母院小说也因此销量大涨。雨果的巴黎圣母院A将美丑对照的原则运用到了极致B以英雄为主题鼓励人们与命运斗争C是一部浪漫与现实相结合的作品D被后人称为法国“社会百科全书”第II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计52分。第25题、第26题为必考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7题第29题为选考题,每题均为15分,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一题进行作答。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5分)材料一 我认为
15、从唐到宋还是经历了很大的改变。我们现在拿唐的750年与宋的1050年做一个比较。我们会发现:从外交关系上,唐有霸权,在北方唐以外没有国家,只有少数民族,而到了宋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就不一样了,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有宋、辽、夏、金;另外,唐时有1814的人口在南方,而宋朝时则有12的人口在南方,南方却变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地方,有多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多种语言;唐朝首都是一个典型的administrative city,是政治的,而宋则是经济中心变成了首都;宋的人口是唐的两倍,货币数量是唐的二十倍,这都说明了商业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技术方面,宋朝还有了印刷、火药、指南针,这三个技术都是非常重要
16、的;从社会方面,唐朝人的社会地位还是要看血统、身份,而宋朝人的社会地位则是看教育文化,科举制度被扩大,其重要性在社会中也越来越大。宋朝99%的学生考不上,可这些人还算是士人,仍是国家的精英,士人中做官的人只是一小部分。到了13世纪中叶,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有45万人,但只有500人得到进士。 包弼德唐宋巨大历史变迁的现代意义:对nation观念的重新思考 材料二 1500年前后,西欧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为一种新的文明开辟了道路,这就是现代化的准备阶段。1500年前后,许多事指向农业文明的解体,比如说,农奴制解体解放了人身,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精神,宗教改革解放了人的思想,地理大发现则把人推向全
17、球,第一次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在这个过程中,民族国家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它就把自己的疆域封闭起来,使它与外界隔离,致力于自身的发展,而不顾基督教大世界中其他兄弟的景况如何。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民族国家总是以牺牲别人为代价的。这样,原先基督教大世界中社会经济状况基本拉平的情况就消失了,代之出现的,是某些地区发展起来,其他地区则相对落后。因此,可以说,民族国家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化的起点,发展与社会的根本变迁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历史变迁的表现,(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唐宋历史变迁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50
18、0年前后西欧社会向现代化转型所做的准备。(9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历史变迁和西方社会变迁的实质差异。(4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历史空间是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舞台,同一空间的诸多历史事件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互相关联,构成一个个时间序列。下图反映了这一点。 根据材料,请先在上图所示四个历史事件()之前任意位置增加一个英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历史事件,然后解释这些历史事件序列之间的逻辑关系。(12分。要求:史论结合,解释合理)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分)材料 明代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明太祖与明成祖的创制时期,即明人
19、所称“二祖之制”时期;二是明仁宗至明武宗的守成和腐败时期;三是嘉靖至万历初年的变革自救时期;四是张居正死后至崇祯自杀的失控衰败时期。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嘉靖革新”这一概念,并认为这是明代在第三阶段的核心变革时期。作为藩王入即皇位的世宗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和树立自己的新形象,就必须进行变革,清除积弊。作为张璁、桂萼等新进之臣,也只有像议大礼那样协助世宗,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有效地打击旧势力,确保政局的稳定。嘉靖革新的内容主要有:整肃科举;倡行三途并用,以激励士气;整顿学政;打破重内轻外的观念;整饬言路;清除翰林院积弊;裁革冗滥;限革庄田;推行一条鞭法;正视哈密问题,以解除边疆危机。 张
20、居正是一位相对务实的明代阁臣,效法祖制是其政治行为的显著特征。但他所效法的不仅仅是明太祖和明成祖,而是远法“二祖”,近效世宗,而全力效法嘉靖前期堪称张居正法祖的核心内容。他将嘉靖前期世宗与张璁等人的革新措施奉为“皇祖之制”而加以效法,形成了其革新思想的鲜明特色。 摘编自田澍嘉靖革新的历史定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嘉靖革新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嘉靖革新的意义。(9分)28【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与俄国达成外交谅解的可能性一直诱惑着巴黎的官员们,因为自一战爆发后在一场战争中由两线齐头并进对抗德国的情形具有明显的优势。
21、但是,恢复战前的法俄联盟的障碍甚至比阻碍法意修好的因素更可怕:站在法国立场上,一直对苏维埃政府在一战期间单方面与德国签署和平协议,以及在沙俄时期欠下法国的巨额债务被一笔勾销而心存怨恨;站在俄国立场上,它对法国在俄国内战时期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态度,以及在1920年支持波兰对苏俄的军事挑衅耿耿于怀。这就为法俄两国在20年代奉行互相抵触的对外政策埋下了伏笔。作为1919年和平解决的主要受益方,法国通过对东欧国家予以财政支持和政治保护,有力地维护了战后欧洲的现状,而那些东欧国家也从同盟国的失败中捞取了很大利益。俄国因为丧失了相当份额的欧洲领土,因此借战后欧洲体制瓦解之际,毫不犹豫地与德国展开合作。 摘编
22、自(美)科勒著20世纪的世界:1900年以来的国际关系与世界格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阻碍法俄两国恢复一战前联盟的主要因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法俄两国未能联盟对30年代国际关系造成的影响。(7分)29【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 19世纪末以来,围绕着巴勒斯坦地区的归属问题,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冲突不断。1947年,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以微弱多数通过了关于巴勒斯坦未来治理(分治计划)问题的决议,决定在该地区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并将犹太教和伊斯兰教都视为“圣城”的耶路撒冷实行国际共管。由于决议对土地的分割明显有利于犹太人,遭到了阿拉伯人强烈
23、反对,1948年以色列国宣布成立的次日,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叙利亚等5国相继出兵巴勒斯坦,拉开了中东战争的序幕。美苏两国出于自身利益需求介入,导致阿以矛盾复杂化。到1973年,阿以双方先后爆发了四次大规模战争。 1978年经美国总统卡特从中斡旋,埃、以双方首脑在美国的戴维营进行长达半个月之久的谈判,最后签署了“戴维营协议”,以色列将其占领的西奈半岛归还埃及,结束了阿以之间30年的全面冲突状态。1991年,在马德里召开了由美苏主持的中东和会,确立了以巴、以双边该判为核心的“马德里框架”。依照这一框架,埃及、约旦与以色列先后签署和平条约,建立了外交关系;叙利亚,黎巴嫩与以色列的双边谈判,因领土争议
24、而中断;巴、以双方冲突焦点的耶路撒冷归属谈判,至今仍未能达成一致协议。 摘编自青觉阿以民族冲突的现状及解决前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阿以冲突及升级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东和平进程的特点及历史启示。(8分)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历 史 答 案第卷1【解析】“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这里可以看出是以武力控制为前提的,最终也是为了强化对地方的控制,故选D项;“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不能体现宗法制,排除A项;“所封的诸侯国”可以看出这种形式是强化对地方的
25、控制,无法判断君权是否强化,排除B项;“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社会对地方控制的一种制度,在奴隶社会没有这种说法,排除C项。【答案】D2【解析】由材料“康熙晚年要求传教士尊重中国人敬天、祭祖、祀孔的习俗,否则不得传教”可知天主教必须遵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以维护自身统治,故选D项;由材料“康熙曾发布容教令”可知并未阻碍西学东渐,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以后中西文化相互交流融合,排除B项;材料强调统治者对宗教的态度而非传统文化自身的发展趋势,排除C项。【答案】D3【解析】根据材料“古希腊先哲柏拉图主张抛弃艺术以培育理性”、“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艺术源自心之理性”,两人均倡导理性,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二人对艺
26、术的理解,排除A项;“教育能够使人认识自己的美德”,是苏格拉底的观点,排除B项;“通过复兴文化,开始冲破教会束缚”,反映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排除D项。【答案】C4【解析】由材料“这样承担内外事务可以不受官员的品级和资历的限制”可知宋代官、职、差遣分开授予是为了防止官员权力膨胀,故选A项;“科学管理”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有效解决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强调对官员权力的限制而非职责分配,排除D项。【答案】A5【解析】从公民兵转向雇佣兵,雇佣兵成为政治派别与僭主的政治工具,说明雅典公民与城邦的关系有所松弛,公民对于城邦的责任感有所削弱,雅典城邦出现危机,这加快了希腊城邦的衰颓,故选B项
27、;雇佣兵的盛行反映了民主政治的衰落,排除A项;雇佣兵的盛行说明希腊城邦遭受危机,和调动公民生产积极性无关,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商品经济问题,排除D项。【答案】B6【解析】由材料“选民在下次议会选举中,不仅要看执政党执政的成绩与表现,还要看反对党是否尽到了反对的责任”可知影子内阁的设置能够有效监督执政党执政,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责任制内阁而非政党政治,排除A项;影子内阁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推动政策实施的连续性,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内阁而非议会,排除C项。【答案】D7【解析】表格反映了中国近代进口棉花及棉纺品税率呈下降趋势, 有利于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说明中国已
28、经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D项;新中国成立之前,自然经济是在逐渐解体,排除A项;近代中国自然经济一直居于主导地位,排除B项;表格反映的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品税率的比较,不能代表列强已经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排除C项。【答案】D8【解析】符合史实,故选D项。【答案】D9【解析】由材料中决策主体的发展以及决策方式的变化可知更多个体参与决策,决策方式更加程序化、民主化,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决策类型而非计划经济体制,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地方和民众的参政,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民主政治而非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排除D项。【答案】A10【解析】据材料“万隆会议的成功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可以分为国家间关系
29、和思想意识两个层次”,结合所学可知,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强调共同发展,故选C项;依所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外交政策的成熟,排除A项;依所学,中美关系正常化后,推动了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排除B项;依所学,50年代,中国外交的核心仍然为“一边倒”,倒向社会主义,排除D项。【答案】C11【解析】二战期间,戴高乐主张建立大联盟体现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寻求集体安全,战后由于美苏冷战造成欧洲的分裂故寻求建立西欧集团,故选A项;西欧受到二战的严重破坏,排除B项;战后戴高乐时期是冷战紧张时期,不是缓和,排除C项;欧洲是和平时期但是冷战对峙,排除D项。【答案
30、】A12【解析】根据材料“西汉时期钱币使用非常普遍,到东汉,黄金首先退出流通领域,而布帛在交换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结合东汉豪强地主经营的田庄,基本实现了各领域的自给自足可知,田庄经营影响了市场活力,故选B项;中外贸易出现严重逆差与材料反映的东汉时期实物交易无关,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是滥发钱币引发了通货膨胀,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货币交换功能的丧失,主要原因不是赋税的征收,排除D项。【答案】B13【解析】根据材料“葡萄牙在16世纪成为东方贸易帝国,往日与印度进行贸易的阿拉伯商人和地中海商人的地位逐渐下降”,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商贸中心的转移,故选A项;新航路带来的巨大财富,供葡萄牙封建贵族挥霍,并未
31、转化为新的生产力,排除B项;英国是大西洋三角贸易的主角,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白银流入亚洲,排除D项。【答案】A14【解析】从材料中城市学院建立在工业城市和主要内容是进行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可知城市学院的建立适应了工业革命之后,国家对教育程度、多种人才需求增多的要求,故选A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更多的人参与到政治生活中,与材料中城市学院教育的发展不符,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城市学院的发展状况,没有涉及工人和资本家的劳资关系,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城市学院教育领域的发展状况,不能体现出劳动力不足,排除D项。【答案】A15【解析】据表格信息可知,进口到中国的棉花和棉纱价格大体上逐
32、渐下降,从而促使大量棉花和棉纱进入中国,进而冲击农民家庭棉纺织业,故选D项;材料是进口到中国的产品,不涉及中国产品,体现不出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排除A项;材料只是18671892年中国进口棉花和棉纱价格变动情况,没有其他数据得不出进出口贸易以棉花和棉纱产品为主,排除B项;材料能体现价格和大量棉花和棉纱进入中国,但不能说明洋棉、洋纱占主体地位,排除C项。【答案】D16【解析】题干所述时间为1953年,可知该新年画反映了人们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生产的积极性,即随着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开展,人们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故选D项;新年画反映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提高,而不是女性成为农
33、村建设的主力,排除A项;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在建国之初,男女平等的观念还未深入人心,排除C项。【答案】D17【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是为了有大量的原料进入国家,而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国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是为了防止外国的商品大量流入,关税的升降反映出一个国家经济情况的一种变化,总而言之都是为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故选B项;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国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不利于贸易自由化,排除A项;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国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阻碍世界市
34、场协调的发展,排除C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不利于国内市场的发展,排除D项。【答案】B18【解析】由材料中时间“1919年”可知苏俄处于三年内战时期,由材料中内容“准备消灭货币”、“用计划的产品分配代替贸易”可知此政策为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此政策是为了适应战时经济体制的需要,故选A项;实践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不是理论创新,排除B项;1920年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苏俄陷入内忧外患困境,排除C项;材料中认识是后来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的依据,新经济政策与此认识不符,排除D项。【答案】A19【解析】“1971
35、年5月,美国尼克松政府停止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向美国兑换黄金”意味自美元和黄金脱钩,美元不再受黄金制约,世界经济风险加大,故选B项;“1971年5月,美国尼克松政府停止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向美国兑换黄金”宣布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破产,排除A项;“1971年5月,美国尼克松政府停止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向美国兑换黄金”这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不会改变全球化的趋势,排除C项;“1971年5月,美国尼克松政府停止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向美国兑换黄金”客观上降低了各国对美元的依赖性,排除D项。【答案】B20【解析】依据材料,戏曲刻本侧重故事情节再现的插图模式在明朝中后期的江南地区十分流行,由上图下文模式逐渐发
36、展为单面大图或双面合式,依据所学,明朝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崛起,为迎合市民阶层的需要,戏曲刻本侧重故事情节再现的插图模式流行,据此可知商业出版迎合市场需要,故选C项;材料反映了明戏曲刻本印刷内容上迎合市民阶层的需要,并未涉及印刷的形式是雕版印刷还是活字印刷,所以反应不了活字印刷术得到广泛应用,排除A项;明戏曲刻本插画模式的发展是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反映不了戏曲艺术发展的程度,排除B项;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崛起,市民文化发展,但市民文化始终不占主流,排除D项。【答案】C21【解析】据材料“对于学过这些新兴课程的人来说,他们完全可以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人类事务”可知科学理论促进人们的思想解
37、放,依所学,牛顿经典力学为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具有科学精神的新课程,而不是强调启蒙运动的社会基础,排除A项;“对于学过这些新兴课程的人来说,他们完全可以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人类事务”,材料强调近代科学课程的影响,而未涉及到近代大学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科学知识普及所带来的影响,而不是强调近代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排除C项。【答案】D22【解析】从兵部尚书荣禄到张謇都主张变法,可知呼吁变法的呼声高涨,故选A项;发展资本主义主要是维新派的主张,“共识”说法欠妥,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变法倡议,并没有推行,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维新派政治变革方面的诉求,排
38、除D项。【答案】A23【解析】材料中邓小平认为要“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关起门来不行”,表达了实行对外开放的主张,故选B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意在解放思想,与材料中“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关起门来不行”无关,排除A项;1978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这与材料中“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关起门来不行”无关,排除C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78年还未认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排除D项。【答案】B24【解析】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用悲剧美的形态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悲痛、哀伤、崇敬与惋惜的感情,正是用悲剧美学形式来表现美丑之间的强烈对照,通过
39、毁灭美的事物去揭露丑的罪恶,从而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审美感受,例如卡西莫多,雨果用外貌的丑陋与内心的善与美对照,让读者可以直观感受到卡西莫多的心灵美,感受到卡西莫多的力量与强大,因为他敢于挑战世俗的法律,蔑视世俗的罪恶,丑陋的外表下包裹着一颗美丽的心,故选A项;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响曲及第五(命运)交响曲,都以英雄为主题,表达了斗争胜利后的快乐,激发着人们的斗志,激励着人们与命运斗争,排除B项;巴黎圣母院的确是一部浪漫与现实相结合的作品,但A项更是其侧重点,排除C项;被后人称为法国“社会百科全书”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排除D项。【答案】A第II卷25 (25分)【答案】 (1)表现:外交多元化;
40、经济重心南移;城市(市场)经济发达;科技(文化)先进;士人政治。(每点2分,任意答3点即可,共6分)原因:少数民族的崛起(封建化);封建经济繁荣;士族衰弱(庶族崛起);科举制的发展完善;赋税制度改革。(每点2分,任意答3点即可,共6分) (2)准备:解放农奴;解放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世界连成一体);民族国家出现。(每点3分,任意答3点即可,共9分) (3)唐宋:封建社会阶段性发展(2分);西方: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2分)。【解析】(1)第一小问表现,据材料“到了宋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就不一样了,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有宋、辽、夏、金”得出外交多元化
41、;据材料“唐时有1814的人口在南方,而宋朝时则有12的人口在南方”结合所学得出经济重心南移;据材料“唐朝首都是一个典型的administrative city,是政治的,而宋则是经济中心变成了首都;宋的人口是唐的两倍,货币数量是唐的二十倍,这都说明了商业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得出城市(市场)经济发达;据材料“宋朝还有了印刷、火药、指南针,这三个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结合所学得出科技(文化)先进;据材料“宋朝99%的学生考不上,可这些人还算是士人,仍是国家的精英,士人中做官的人只是一小部分。到了13世纪中叶,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有45万人,但只有500人得到进士”结合所学得出士人政治。第二小
42、问原因,据材料“到了宋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就不一样了,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有宋、辽、夏、金”结合所学得出少数民族的崛起(封建化);据材料“这都说明了商业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得出封建经济繁荣;据材料“唐朝人的社会地位还是要看血统、身份,而宋朝人的社会地位则是看教育文化,科举制度被扩大,其重要性在社会中也越来越大”结合所学得出士族衰弱(庶族崛起);科举制的发展完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赋税制度改革。 (2)据材料“农奴制解体解放了人身,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精神,宗教改革解放了人的思想,地理大发现则把人推向全球,第一次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结合所学得出解放农奴;解放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
43、开辟(世界连成一体);据材料“民族国家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化的起点,发展与社会的根本变迁都是从这里开始的”结合所学得出民族国家出现。 (3)差异从社会性质角度思考,唐宋都是封建社会,而西方完成社会转型,故答案为:唐宋:封建社会阶段性发展;西方: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26 (12分) 【解析】首先,分析材料信息,确定选题角度,增加一个英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历史事件,其次,根据论题在时间轴上提取相互的历史信息,如增加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成就,从文艺复兴与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开展建立先后联系,如增加启蒙运动时期,牛顿的成就,将牛顿经典力学奠定了工业革命的基础,最后,根据
44、提取的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表述成文。阐述时注意题目要求:史论结合,解释合理。【答案】示例一: 之前增加“莎士比亚写成哈姆雷特”。(3分)文艺复兴后期,莎士比亚写成哈姆雷特,文艺复兴推动了思想解放,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和革命提供了思想启蒙,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大增,通过了权力法案等限制王权,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确立起来,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条件。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带动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动力问题,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等发明蒸汽机车,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9分) 示例二: 之前增加“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3分)牛顿继
45、承前人的科学成就并不断探索,写成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推动近代科学和理性精神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随着光荣革命的爆发、权利法案的颁布,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基础。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带动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动力问题,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等发明额蒸汽机程,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9分)27(15分)【解析】(1)从材料“作为藩王入即皇位的世宗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和树立自己的新形象,就必须进行变革,清除积弊。作为张璁、桂萼等新进之臣,也只有像议大礼那样协助世宗,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有效地打击旧势力,确保政局的稳定”可以看出藩王入即皇位使
46、统治者非常重视自己的形象,形成一种全新的君臣关系,有利于改革的推进。而新君新臣也都有进行改革实现自身政治抱负的愿望。从材料嘉靖革新的内容主要有:整肃科举;倡行三途并用,以激励士气;整顿学政;打破重内轻外的观念;整饬言路;清除翰林院积弊;裁革冗滥;限革庄田;推行一条鞭法;正视哈密问题,以解除边疆危机。这反映了革新的内容全面。从“他将嘉靖前期世宗与张璁等人的革新措施奉为皇祖之制而加以效法”,这反映了革新的效果明显、影响深远。 (2)简析明代嘉靖革新的意义,需要结合嘉靖革新的背景、内容和影响来分析。由于嘉靖革新的效果明显,所以部分实现了嘉靖帝的政治抱负,打击旧势力,确保政局稳定;通过改革确立了新的人
47、事格局,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党争引发的社会混乱;另外嘉靖新政成为张居正改革中效法的“皇祖之制”。【答案】(1)特点:特殊皇位更迭形成了全新的君臣关系,使革新具有可靠的政治保障;新君新臣都有充分的自信和强烈的变革意识;革新内容广泛;革新的效果明显。 (2)意义:部分实现了嘉靖帝的政治抱负,有效地打击旧势力,确保政局的稳定;确立了全新的人事格局,避免了历史上新旧党争所导致的政局混乱,最大限度地扫除明代百余年来的积弊,激发统治阶层的活力;直接影响到后世的张居正改革等。28 (15分) 【解析】(1)由材料“站在法国立场上,一直对苏维埃政府在一战期间单方面与德国签署和平协议,以及在沙俄时期欠下法国的巨额债
48、务被一笔勾销而心存怨恨”得出对法国而言苏俄与同盟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导致西线战事压力过大,苏俄废除了沙俄时对法国的巨额债务;由材料“站在俄国立场上,它对法国在俄国内战时期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态度,以及在1920年支持波兰对苏俄的军事挑衅耿耿于怀”得出对苏俄而言法国参与对苏俄的武装干涉;由材料“法国通过对东欧国家予以财政支持和政治保护,有力地维护了战后欧洲的现状”、“俄国因为丧失了相当份额的欧洲领土”得出法国对东欧国家的支持使苏俄丧失了大片领土。 (2)由材料“俄国因为丧失了相当份额的欧洲领土,因此借战后欧洲体制瓦解之际,毫不犹豫地与德国展开合作”得出使苏联与英法构建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失
49、败,加速了苏德互不侵犯协定的签订;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得出助长了绥靖政策的泛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答案】(1)法国:苏俄与同盟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导致西线战事压力过大;苏俄废除了沙俄时对法国的巨额债务。苏俄:法国参与对苏俄的武装干涉;法国对东欧国家的支持使苏俄丧失了大片领土。(每点2分,共8分) (2)影响:使苏联与英法构建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失败;加速了苏德互不侵犯协定的签订;助长了绥靖政策的泛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每点2分,共7分)29 (15分)【解析】(1)据材料“19世纪末以来,围绕着巴勒斯坦地区的归属问题,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冲突不断”结合所学得出中东地区长期的民
50、族矛盾和宗教对立;阿以双方对巴勒斯坦领土归属争端;据材料“1947年,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以微弱多数通过了关于巴勒斯坦未来治理(分治计划)问题的决议由于决议对土地的分割明显有利于犹太人,遭到了阿拉伯人强烈反对,1948年以色列国宣布成立的次日,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叙利亚等5国相继出兵巴勒斯坦,拉开了中东战争的序幕”结合所学得出联合国的分治决议成为战争导火索;据材料“美苏两国出于自身利益需求介入,导致阿以矛盾复杂化”联系所学得出冷战影响和美苏大国介入。 (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1978年经美国总统卡特从中斡旋,埃、以双方首脑在美国的戴维营进行长达半个月之久的谈判”“1991年,在马德里召开了由美
51、苏主持的中东和会,确立了以巴、以双边该判为核心的马德里框架”结合所学得出大国从中主导和斡旋;以政治谈判为主要方式;据材料“叙利亚,黎巴嫩与以色列的双边谈判,因领土争议而中断;巴、以双方冲突焦点的耶路撒冷归属谈判,至今仍未能达成一致协议”结合所学得出进程具有复杂、曲折和艰难性。第二小问启示,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思考作答;宏观上看,和平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中观上看,政治协商或妥协(或“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是解决地区国际争端的正确途径;微观上看,中东的持久和平需要全面、公正、合理地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答案】(1)中东地区长期的民族矛盾和宗教对立;阿以双方对巴勒斯坦领土归属争端;联合国的分治决议成为战争导火索;(4 分。每点 2 分,任答两点即可)冷战影响和美苏大国介入。(3 分。若只答“冷战影响”或“美苏大国介入”给 2 分) (2)特点:大国从中主导和斡旋;以政治谈判为主要方式;进程具有复杂、曲折和艰难性。(4 分。每点 2 分,任答两点即可)启示:和平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政治协商或妥协(或“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是解决地区国际争端的正确途径;中东的持久和平需要全面、公正、合理地解决巴勒斯坦问题。(4 分。每点 2 分,任答两点即可,若能紧扣题意且言之成理也可)(建议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思考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