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一、德国入侵苏联1背景(1)德国优势 1940年9月,德、意、日正式结成_。希特勒先后占领和控制了欧洲14个国家和地区,占有了强大的军事资源。(2)苏联不足 战争爆发前,苏军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没有组建起来,也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苏联对德国发动进攻的时间估计错误,战备迟缓。三国军事同盟2战争爆发: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_,分三路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3初期战况(1)战争初期,苏军英勇作战,但遭受了惨重损失。(2)两个月后,北路德军包围了_,中路德军攻占斯摩棱斯克,南路德军攻占基辅。(3)到1941年11月,苏联在经济最发达
2、,人口密度最大的欧洲部分失去150万平方千米土地,居民达7 000多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列宁格勒思维点击1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939年8月,斯大林因种种原因同希特勒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这些原因包括极不信任西方领导人和希望赢得时间来加强军队和工业建设。他还预料德国和西方列强迟早会发生冲突,进行一场消耗战,苏联则可因互不侵犯条约而随意避开战争然而,它却使苏联自食其果,差点毁了这个国家。”如何理解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使苏联自食其果,差点毁了这个国家”?提示:苏联受到德国突袭,损失惨重。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背景(1)_在欧洲侵略的得手刺激了日本的野心。(2)1940年7月,日
3、本提出建立“_”的侵略计划,妄图建立日本在亚太地区的霸权。(3)美国宣布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冻结资产,_等国也采取了一致行动。(4)1941年10月,_组阁,积极准备进行战争。德国大东亚共荣圈英国、荷兰东条英机2过程(1)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_发动突然袭击。(2)在袭击珍珠港的同时,日军向_和西南太平洋地区发动进攻。3影响(1)日本:取得重大胜利;但战略上,日本综合国力不如美国,为失败埋下祸根。(2)美国:受到重大损失,但也促使美国参战。(3)整个战局 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和战争胜利创造了条件。珍珠港东南
4、亚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1原因(1)根本原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威胁,_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均要求联合行动。(2)直接原因:苏德战争和_的爆发加速了联盟的形成。2过程(1)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新的_,为英国购买军火打开方便之门。(2)1941年3月,美国通过租借法,同时确定了美国参战后“_”的战略方针。西方民主太平洋战争中立法先欧后亚(3)苏德战争爆发后步伐加快 英美立即宣布支持苏联。8月14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了_。9月,美、英、苏三国在莫斯科签订第一个议定书,三大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联合行动。(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元
5、旦,_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大西洋宪章联合国家宣言3意义(1)性质:是不同_的国家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2)作用 加强了国际_力量,为最后战胜法西斯轴心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本利益使他们互相配合,并赢得了最后胜利。思维点击21939年美国通过的中立法与19341937年通过的三个中立法案有什么不同点?提示:前者有助于抵制和打击法西斯侵略扩张,后者则纵容了法西斯侵略扩张。社会制度反法西斯史料一 1940年6月,日本当局叫嚷:“不要误了班车。”7月26日,日本内阁制定了基本国策纲要,规定日本的基本国策是“建立以皇国为中心,以日、满、华为基干的大东亚新秩序。”“皇国目前的外
6、交是以建设大东亚新秩序为根本,首先将重点置于结束中国事变方面。”史料二 1940年秋季,日军参谋长杉山元认为:“从窘境看,想孤立地解决中国事变几乎没有希望了,中国事变的解决,只有作为综合欧亚国际大变化的一环,才有解决的希望。”“近卫也好,松冈也好(二人为日本当时的首相和外相),对中国事变都灰心了他们说,解决中国事变的道路,应该把面向中国的力量转移到南方。”全面认识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史料三 1941年7月2日,日本内阁决定“不管世界形势如何演变,帝国均将以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为方针”“依然向处理中国事变的目标前进,同时,为确定自存自卫的基础,跨出南进的步伐”,并声称“不辞对英美一战”。上述史料
7、均引自张继平、胡德坤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探究问题(1)史料一中,日本当局为什么叫嚷“不要误了班车”?为此而确立的基本方针和重点是什么?(2)史料二、三说明了什么?(3)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促成日本决心向英美开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提示:(1)日本要趁德国闪击西欧国家成功之际,侵占东南亚。基本方针是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向南洋扩张;重点是先结束中国战事。(2)说明由于中国的持久抗战,日本已不可能先结束中日战争再南进,不得不背上中国战场的沉重包袱,冒险进攻东南亚,对美英开战。(3)夺取东南亚丰富的战略资源,摆脱美英的贸易禁运;建立亚太地区的霸权;美英无暇东顾,使日本在太平洋的军力暂时占优势;切断国际
8、援华通道,以早日打败中国。探究归纳 全面认识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1思想根源: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这种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使一部分日本人有一种极强烈的“危机感”,一些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认为只有通过战争和征服别国,才能表明日本的强大。2矛盾激化:太平洋战争是日、美争夺以中国为重点的亚太地区的必然结果。早在19世纪末,日本和美国就开始了亚太地区争夺霸权的斗争。1940年,日本正式抛出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计划,不仅要侵占中国,还要向东南亚扩张,建立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日美矛盾激化。3经济根源:战争经济的需要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经济根源。日本的国力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消
9、耗。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日本帝国主义把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在中国战场上,而“南进”则可以获取大量的石油、锡、橡胶等战略物资。英美等国对日本实行的贸易禁运,对战略物资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打击沉重,促使日本下了“对美一战”的决心。4外部动因:德国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及攻势,客观上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成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外部动因。对应训练1珍珠港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A日本企图建立亚太地区霸权B日本为取得战争主动权C英美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D美国对日本实行绥靖政策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题干考查的是“直接原因”,A项是根本原因,B、D两项不符合题意。答案:C史料一 美利坚
10、合众国参议院及众议院集会于国会,联合决议,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外国之间发生战争,或战争在进行中,总统应宣布此项事实;宣布之后,凡以军械、军火或军备,由美国之任何地方,或其属地之任何地方,输出而运至该交战国之任何港口,或运至任何中立国港口以备转运任何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交战国所利用之任何中立国之港口者,均为违法。永久中立法(美国国会1937年4月29日通过)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史料二 如果英国倒下去,轴心国家就会控制欧、亚、非和澳大利亚等各大洲以及各大洋他们也就处于可以使用巨大海陆军力量进攻本半球的地位。到那时候,整个美洲,我们所有的人就将生活在枪口的威胁下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我们已经向
11、英国人提供了巨大的物质援助,将来还将提供更多的物质支援。世界近现代史参考资料史料三 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中国兹宣告:1.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各自的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联合国家宣言探究问题(1)史料一反映了美国的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实质上产生了什么影响?(2)史料二反映出美国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分析变化的原因。(3)史料三反映了哪一重大事件?提示:(1)不向交战国双方输送军火和战略物资的“中立”政策。反
12、法西斯国家得不到应有的支援,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2)向英国等反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提供武器和物质。法西斯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的威胁,美国同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日益加深,美国修改“中立”法案,通过租借法,并参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3)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探究归纳 全面认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原因(1)随着战争的扩大,法西斯国家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敌人。这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基础。(2)严峻的形势迫使反法西斯力量逐渐由分散走向联合。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促进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2性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3特点(
13、1)是特殊的政治、经济、军事联盟。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2)联盟内部存在矛盾和斗争,但合作始终占主流。4主要活动(1)为打败法西斯侵略者,美、英、苏、中四大国经常进行双边或多边的高级会谈,在政治上互相协作。(2)为了发挥经济优势,保证战争的胜利进行,四大盟国在经济上互相支持。(3)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战场,以苏联为中心的苏德战场和美英盟军支持的北非战场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共同打击法西斯势力。5作用: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反法西斯国家在军事上相互配合,政治上相互协调,经济上相互支持,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应训练2导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B美国改变以往的“中立”态度C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D苏联参战加强了战争的反法西斯性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并非是苏联、美国等个别大国意愿的反映。故选C项。答案:C本小节结束请按ESC键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