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跟踪检测(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28203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跟踪检测(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跟踪检测(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跟踪检测(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跟踪检测(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跟踪检测(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跟踪检测(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跟踪检测(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江苏卷)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A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B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解析:A对:材料中指出的“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是带有强权政治色彩的大国外交,都容易导致国际局势紧张,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国与国一律

2、平等的理念,被认为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B错: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开始于1949年,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提出的。C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利于国家之间和平相处,但是不能消除国家之间的矛盾分歧。D错:上海合作组织是2001年成立的,与题干时间不符。2(2018新课标卷)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A)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C中国

3、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解析:A对:题干反映了西方国家试探与中国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可以积极争取又不急于争取承认;也可以等一等,说明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错:“放弃”说法不符合史实。C错:当时新中国还未成立,美国还未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D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于1949年10月,与题干时间不符。3“另起炉灶”要求外国政府与新中国建交务必遵循同台湾国民党残余政权断绝全部外交关系、承认新中国是全体中国人民唯一的合法政府、积极支持新中国恢复其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等条件。这表明“另起炉灶”(B)A清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

4、B积极捍卫了一个中国的基本准则C积极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D避免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孤立地位解析:“承认新中国是全体中国人民唯一的合法政府”等字眼意在强调“另起炉灶”是为了捍卫一个中国,即选项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避免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孤立地位的是一边倒的方针,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项。4.下图是某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召开60周年的纪念标志。关于该次会议说法正确的是 (C)A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B共有29个亚非拉国家政府首脑参加了此次会议C

5、会议显示了团结、反殖、独立、友好、合作的精神D会议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解析:由“2015年”“60周年”“印度尼西亚”,可以联想到万隆会议。万隆会议显示了团结、反殖、独立、友好、合作的精神,故选C项。A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排除A项;万隆会议没有拉丁美洲国家参加,排除B项;D项是不结盟运动,排除。5“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这样的评价是基于他在日内瓦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说。其演说的宗旨是(A)A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B阐述亚非各国联合反帝反霸方针C号召与会国家采取不结盟政策D提出不同性质的国家“求同存异”解析:1

6、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是为了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的和平问题而召开的,周恩来提出的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因此周恩来演说的宗旨应当是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故答案为A项。B、D项属于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主张,C项属于不结盟会议的内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61949年初解放军进驻北平时,东交民巷各兵营仍掌握在帝国主义手中,领事馆区是国中之国。在举行入城式时,毛泽东特别批准让军队游行穿过东交民巷。1950年1月6日,中央以北京市军管会的名义征用美、英、法、荷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兵营。后来与各国建交后,各国设立了大使馆。这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B)A奉行“一边倒”外交政

7、策B实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C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D实行了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解析:“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一边倒”不符合题中的内容;C选项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外交上的成就,与此无关;D选项与题中描述的不符。71952年4月,周恩来在外交部第一次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是“以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的”,区别不同国家的“主要关键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而不是“国家的阶级属性”。周恩来的这一外交思想(A)A突破了“两大阵营”界限 B否定了“一边倒”的战略C运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成

8、为新中国外交指导原则解析:据材料提到,就外交工作来说,是“以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的”,区别不同国家的“主要关键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而不是“国家的阶级属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恩来的这一国家外交思想突破了“两大阵营”界限,不以阶级和社会制度为标准,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一边倒”的战略,故B排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1953年提出,故C排除。新中国外交指导原则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故D排除。81950年中印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印度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1962年,中印两国发生边界冲突。由此可见,影响中印两国

9、关系的主要因素是(C)A不同社会制度的差异 B美苏“冷战”的时代背景C历史遗留问题的分歧 D和平共处原则的共识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从1950年中印建交到1962年中印爆发战争,两国既有和平共处,但也发生武装冲突,其中影响中印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即两国的疆域划分悬而未决,这主要是殖民时代历史遗留问题的结果,C项正确。A项与题干“印度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信息不符,排除。B项美苏“冷战”的影响应是客观原因,而非主要原因,排除。D项与题干“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9读“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

10、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据此图分析,理解错误的是 (C)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B第三世界的力量迅速崛起C西方国家放弃了长期以来敌视新中国的政策D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解析:本题要认真分析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方国家长期实行敌视中国的政策,从示意图上看,仍有一部分国家不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这一部分国家就是西方国家。10中国有句俗话,叫作“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D)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B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解析:中国与俄罗

11、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致力于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的表现。建立上海合作组织,主要是为了与“邻居”更好地相处。故选D项。11十多年前,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相聚上海,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在世界外交舞台上成功开创了(B)A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B大小国家之间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C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D大国之间加强军事安全的协作模式解析:上海合作组织以“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为宗旨,成功开创了大小国家之间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故B项正确。12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中非合作

12、论坛峰会时强调,中非历来是命运共同体,当前中非关系处在历史最好时期。习近平提议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宣布中方将向非洲国家提供总额600亿美元资金支持用来推动中非十大合作计划。下列对上述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C)A是新中国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B说明新中国积极推进多边外交C是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的充分体现D中非合作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也有利于非洲的发展解析: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A、B、D项符合史实,中非合作不是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的充分体现。应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2分,第14题30分,共5

13、2分)13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外交政策逐步走向成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与我国建交国家情况统计表。时间数量建交国家1949年10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朝鲜、波兰、蒙古、东德、阿尔巴尼亚1950年9越南、印度、印尼、瑞典、丹麦、缅甸、瑞士、列支敦士登、芬兰1951年1巴基斯坦1952年01953年0材料二1953年朝鲜战争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与扩大的趋势,新中国财政将会雪上加霜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14、提出使中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上述不利形势。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材料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辟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适用于各种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体量规模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当今世界一系列国际组织和国际文件所采纳,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同和遵守。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6月28日)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主要与什么性质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这反映了我国外交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积极影响。(8分)(2)据材料一、二,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原因。结合所学知

15、识,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引下取得的外交成就。(8分)(3)据材料三,归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及意义。(6分)答案:(1)性质:社会主义国家为主;特点:“一边倒”;影响:使新中国不孤立;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打破美国孤立政策。(2)原因:“一边倒”政策不利于广泛建交;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团结力量对付美国的需要;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成就:妥善处理与印度、缅甸关系;日内瓦会议提高中国国际声誉;使万隆会议圆满成功,会后与更多亚非国家建交。(3)特征:开放性、包容性、适用的广泛性;意义:成为解决国家间问题的基本准则。解析:(1)由材料可知,新中国主要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体现了“一边倒”

16、方针,结合所学,“一边倒”使新中国不孤立;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打破美国孤立政策。(2)由“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与扩大的趋势,新中国财政将会雪上加霜”,可知这是中国财政改善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如果不能尽快和周边的国家搞好关系,会给中国的国防安全带来很大的压力。结合所学可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我国妥善处理与印度、缅甸关系;日内瓦会议提高中国国际声誉;使万隆会议圆满成功,会后与更多亚非国家建交。(3)由材料“适用于各种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体量规模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当今世界一系列国际组织和

17、国际文件所采纳,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同和遵守”,由此归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及意义。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50年1月6日,英国从自身在华的利益出发,就指派其前驻华领事高来含向中国外交部递交了英国外交大臣贝文致周恩来外长的照会,通知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自本日起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法律上之政府。 1954年6月17日,中英发表联合公报,中英互换代办,两国关系向前走了一步,但还是处在谈判建交的阶段,主要原因是英国不愿改变其在台湾问题上追随美国的立场。英国一方面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代表中国的政府,另一方面又在联合国投票支持国民党集团,致使两国关系停滞不

18、前。 中英升格大使级的谈判,到1972年3月13日签字生效,两国终于建立了全面外交关系。 摘编自中英建交始末:从“半建交”到“大使级”历经22年材料二法国是西方国家中很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我们甚至把它说成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中法两国在近代历史上有一些相似的经历。如,中法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二战中也都遭到了别国侵略,损失很大,因此,在二战结束前召开的决定二战后国际秩序的会议上,两国都没有什么发言权。中法在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中虽有一席之地,但都感到不满。这也就决定了中法在后来的“冷战”时期,分别成为东方和西方两个阵营里的“造反派” 。1964年中法建交之后,为了感谢法国

19、在西方世界给中国打开了一扇窗户,我们在与西方国家贸易往来的时候实施同等价格商品,法国货优先。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与西方的贸易主要是与法国的贸易,中国与西方的经济合作也主要是与法国的经济合作。当时的法国企业在中国享有各种好处,法国企业也给中国带来了先进技术。比如70年代,我们从法国引进了三套化纤成套技术设备,大大改进了中国的化纤生产工艺,使人民群众非常迫切的穿衣问题得以解决。摘编自丁一凡中法关系的变迁(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英法两国对华外交的异同及原因。(15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20世60、70年代,中法关系发展的意义。(15分)答案:(1)同

20、:都没有完全追随美国的对华政策,较早地与新中国发展外交关系;都曾因在台湾等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持错误态度或政策,影响了关系的顺利发展。 原因:与中国发展外交关系,都是为了维护或谋求其在华利益;在台湾等问题上的错误态度或政策,则是受到美国对华政策、“冷战”大环境及本国利益的影响。 异:相对法国,英国与中国建交过程更加漫长,70年代以前中法关系明显比中英关系密切。 原因:中法两国有共同的历史,在战后国际格局中的地位相近,双方对国际事务有相近的立场和看法。而英国受美国的对华政策的影响更大。 (2)意义:作为西方大国,法国第一个与中国建交,有益于中国打破美国的孤立封锁政策;中法贸易的发展及法国技术设备的引进,有益中国的经济建设发展和民生改善;中国对法国实行贸易优惠政策,使法国企业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也有益于法国经济的发展;两个在国际事务中立场相近的大国发展良好关系,有益于就国际事务协调立场,维护共同利益,提升国际影响力;有益于推动国际秩序向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为中法关系的长期友好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