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训练(十三) 解放战争1.2019南京 蒋介石曾写道:“对毛泽东应召来渝后之方针,决以诚挚待之。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这里的“渝”指的是()A.广州 B.瑞金C.西安 D.重庆2.2019呼和浩特 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是在()A.解放战争爆发之初B.刘邓大军展开战略进攻时C.国共战略决战之际D.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后3.1947年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里去了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体现这一战略方针的军事行动是()A.转战陕北B.挺进
2、大别山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4.2019平谷一模 以下是解放战争进程示意图,处应该填写()A.孟良崮战役B.千里挺进大别山C.三大战役D.北平和平解放5.“1948年9月到1949年9月那短短一年,无疑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大地变化最为激烈的时段”下面关于三大战役的叙述,错误的是()A.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力量B.三大战役首战打响的是辽沈战役C.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6.2019通州一模 实时新闻报道见证重大历史事件。下图报纸见证了()A.辽沈战役胜利B.平津战役胜利C.淮海战役胜利D.渡江战役胜利7.2019济宁 历史图片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关于右图
3、所反映历史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时间是1946年7月B.地点在陕西西安C.此后,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D.土地改革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8.电影海报是影片上映前推出的一种招贴形式,用于介绍推广电影。以下电影海报的名称反映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的是()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9.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主要军事力量被基本消灭,使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成为定局的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10.人民解放军经历142天的连续作战,从277万人增加到358万人;国民党军从365万人下降到204万人,主力基本被消灭。取得以上战果的
4、是()A.转战陕北B.挺进大别山C.三大战役D.渡江战役11.辨析史料,回答问题。【得道多助】材料一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老百姓高呼的口号“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倒蒋介石,拔掉老祸根”。(1)“挖蒋根”是指什么?该措施的核心法律文件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战略反攻】材料二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的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2)材料二中的“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指的是什么军事行动?蒋介石的“二十年”是指从哪年到哪年?【战略决战】材料三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
5、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3)“三大战役”中解放东北全境,使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取得优势的战役是哪一战役?毛泽东为什么说“值得”?【走向胜利】材料四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促使了“一个城市的解放,一个政权的垮台”。(4)材料四反映了哪一战役?“一个城市、一个政权”分别指什么?【总结反思】材料五1948年8月,毛泽东曾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5)结合材料分析解放战争中共产党最终取得胜利的因素。【参考答案】1.D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
6、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的方针。故选D项。2.A解析 据题干信息“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946年8月,解放战争爆发之初,毛泽东在延安向美国记者斯特朗发表谈话时指出的著名论断。故选A项。3.B4.C解析 本题以解放战争进程示意图为依托,考查三大战役,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仔细观察解放战争进程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处应该填写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故选C项。5.D6.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北平和平解放标志着平津战役的胜利,故选B项。7.D8.D9.D10.C11.(1)解放区土地改革。中国土地法大纲。经过土地改革,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可靠保证。(2)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从1927年到1947年。(3)辽沈战役。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4)渡江战役。南京;南京国民政府。(5)中国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