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导与练》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训练(通用版)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31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2753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导与练》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训练(通用版)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31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7《导与练》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训练(通用版)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31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7《导与练》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训练(通用版)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31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7《导与练》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训练(通用版)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31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7《导与练》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训练(通用版)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31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17《导与练》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训练(通用版)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31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17《导与练》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训练(通用版)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31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17《导与练》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训练(通用版)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31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17《导与练》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训练(通用版)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31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17《导与练》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训练(通用版)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31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17《导与练》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训练(通用版)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31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17《导与练》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训练(通用版)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31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17《导与练》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训练(通用版)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31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1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限时:40分钟)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群落的结构1,2,3(中),14(中)2.群落的演替7,8,10(中),11,13(中)3.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6,9(中),17(中)4.综合4(中),5,12(中),15(中),16(中)1.(2015北京昌平区二统)密云水库现有沉水植物16种、浮游植物86种、浮游动物87种、底栖动物11种、鱼类43种。据上述材料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A.密云水库拥有的多种生物构成了水库的生物多样性B.密云水库物种丰富度指水库中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C.调查密云水库中浮游动物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D.不同动植物分布于不同水层

2、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密云水库拥有的多种生物只是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密云水库物种丰富度指水库中所有物种的总和。浮游动物个体非常小,不易做标记,不宜用标志重捕法。不同动植物分布于不同水层体现了群落的明显分层现象,为群落垂直结构。2.(2016内蒙古赤峰宁城月考)热带雨林中,常可见所谓的“绞杀”现象,即某些大型藤本缠绕在高大的乔木之上,依靠乔木支撑爬到雨林高层接受阳光逐渐长大,最终将乔木缠死。这种藤本与乔木的关系可称之为(B)A.共生B.竞争C.寄生D.捕食解析:依题意可知,某些大型藤本与高大的乔木相互竞争夺阳光等资源,二者存在竞争关系。3.

3、(2016河北石家庄月考)齐云峰国家级森林公园存在大面积铁杉群落,在铁杉群落中还散落着上百棵红豆杉、香樟等10余种珍贵树种,在高海拔山区中实属罕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A.铁杉、红豆杉、香樟等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B.铁杉群落中红豆杉等珍贵树种构成了物种丰富度C.该森林公园不同海拔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该森林公园的旅游观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解析:由“在铁杉群落中还散落着上百棵红豆杉、香樟等”可知,铁杉、红豆杉、香樟等物种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物种丰富度是包括该群落全部物种,B错误;不同海拔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C正确;旅游观赏价值是生物多样性

4、直接价值的体现,D正确。4.(2015陕西宝鸡九校检测)如图为某桑园引入七星瓢虫后,蚜虫和七星瓢虫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B)A.引入七星瓢虫后,蚜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B.采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桑园中蚜虫的年龄组成C.b点时,七星瓢虫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七星瓢虫与蚜虫之间为捕食关系解析:分析题图可以看出,引入七星瓢虫后,蚜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蚜虫的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因此不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数量,而应用样方法;从图中可以看出,b点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从图上可以看出,七星瓢虫的数量随着蚜虫的变化而变化,则七星瓢虫与蚜虫之间的关系是捕食。5.(2015江苏苏北四市二调)

5、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和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C)A.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中动物类群的分布B.某湖区近岸区和湖心区生物分布的差异,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C.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后,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D.火灾后,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解析:乔木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植物的分布与生长。动物的分层取决于植物为其提供的食物和栖息场所;由于近岸区到湖心区水平方向上的地形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造成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种群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仍处在动态变化中。6.(2015辽宁沈阳二中月考)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某小组设计的采集

6、小动物的装置如图所示,正确的说法是(D)A.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趋湿的特性B.图示装置为吸虫器,适于采集身体微小的土壤小动物C.金属筛网可以用多层纱布代替,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D.广口瓶中可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解析:取样器取样法是利用土壤动物的避光、趋湿的特性;图示装置为诱虫器,适于采集身体微小的土壤小动物;金属筛网不能用多层纱布代替,否则小动物无法向下移动;广口瓶中可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以杀死和保存土壤小动物。7.(2015湖北八市联考)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年物种数量植物类别14152540草本2827263034灌木0341

7、219乔木0001423总计2830305676A.该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经历了草本、灌木、乔木三个阶段B.乔木阶段物种丰富度最高,群落结构最复杂C.表中数据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的D.该群落由草本阶段演替为乔木阶段,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解析:从表中可知,该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经历了草本、灌木、乔木三个阶段;乔木阶段物种数量多,物种丰富度最高,群落结构最复杂;样方法可以用于物种丰富度的调查,但也应做到随机取样;由草本阶段演替为乔木阶段物种丰富度提高 ,群落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提高。8.(2015黑龙江省模拟)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B)A.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

8、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B.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C.“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是群落的次生演替现象D.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最重要不同是演替进行的初始裸地条件解析: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但还受外部环境的影响。9.(2015广东深圳调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结果如下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D)取样地点取样时间动物种类及数量蚂蚁蚯蚓蜈蚣溪边土壤上午10点很少较多非常多晚上10点少多较多山地土壤上午10点非常多较少较少晚上10点较多少很少A.表中所列出的三种动物均为消费者B.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表中土壤动物的种群密度C.土壤中的

9、小动物没有垂直分层现象D.实验探究了水分和时间对土壤动物分布的影响解析:蚯蚓是分解者;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种群密度可用取样器取样法;土壤中的小动物也有垂直分层现象;根据取样地点(溪边、山地),根据时间(上午10点、晚上10点)可知本实验是探究水分、时间对土壤小动物分布的影响。10.(2015北京西城区联考)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A.甲可表示火灾后森林进行的演替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C.甲中处的物种组成一定相同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解析:甲表示的是次生演替,乙是初生演替,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快、历时短;不论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

10、替,若气候条件适宜,最后都可以演替成森林;处的物种丰富度相同,但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11.下列关于“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B)A.水族箱(或鱼缸)中加入适量的池塘水,形成一个小型环境B.将上述装置放在没有干扰,阳光直射的地方C.水族箱(或鱼缸)中的成分虽比较简单,但其群落仍存在垂直结构D.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解析:实验过程中,水族箱(或鱼缸)放在没有干扰、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12.(2015甘肃天水五模)某林区在30年前发生过火灾,焚毁所有林木。火灾后该地区曾引入一种外地植物,引入物种的种群基因型频率变化如下表

11、。现有一位生态学者对该地区进行调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基因型引入前,原地引入后5年,本地引入后8年,本地AA50%54%58%aa20%24%28%A.该林区30年间发生了次生演替B.外地植物在引入前后发生了进化C.研究该地区的范围和边界、种群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D.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比实际大解析:发生火灾后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引入前外地植物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50%1+(1-50%-20%)1/2=65%,a的基因频率=1-65%=35%;引入后5年外地植物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54%1+1/2(1-54%-24%)

12、=65%,a的基因频率=1-65%=35%;引入后8年外地植物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58%1+1/2(1-58%-28%)=65%,a的基因频率=1-65%=35%;可见外地植物种群中基因频率始终没有变化,说明外地植物在引入前后没有发生进化,依据种群数量估算公式N=(Mn)/m(M为初捕数、n为重捕数,m为重捕中有标志个体数),可知,标志物脱落会使m值小于实际值,因此结果偏大。13.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后能演替成森林。在此过程中(A)A.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B.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C.群落的优势物种未发生明显变化D.苔藓和草本植物在森林形成后均逐渐消失解析:在气候条件适宜的

13、情况下,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后演替成森林的过程中,群落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物种丰富度由小到大,优势种会随着演替的进程而发生变化,由草本植物转变为乔木,食物链也越来越交错复杂,这种演替为次生演替。14.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 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池塘编号捕食者数量/只蝌蚪存活率/%甲乙丙1087740225830253442321148203710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D)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14、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解析: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存活率逐渐增加,甲、丙存活率降低,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A正确;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存活率逐渐增加,蝌蚪间的竞争受捕食者影响,B正确;无捕食者时,乙存活率极低,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C正确;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存活率增加,获得的资源增加,D错误。15.生物群落甲、乙、丙含有数字1到8的物种,每个物种的密度不同,下表给出了这些物种的密度(数/m2)。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群落种1种2种3种4种5种6种7种8甲924001111乙025202020500丙06520103

15、200A.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小的是乙B.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甲C.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共生D.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捕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别、概括和判断能力。生物群落是由若干个种群组成的有机结构,群落的生物种类越多,个体间数量分布越合理,越有利于能量流动,其稳定性越大,反之,则越小,因此A、B选项正确。分析群落丙种群中物种数目基本呈现金字塔形,最可能的关系是捕食关系。16.(2015河北石家庄二模)某水库中人工养殖了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为了提高鱼

16、类的产量,必须不断投放饵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水库中不同种类的鱼占据不同的水层,体现出群落的结构,形成这种结构的原因是造成的。(2)若不考虑食物因素,下图能表示同水层中不同种鱼的关系是 。(3)流经水库的总能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产者固定的能量。(4)为确定青鱼数量是否达到捕捞标准,常采用法调查其数量。把2千克以上的青鱼捕捞后,余下青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5)如果该水库由于经营不善而被废弃,则之后的群落演替将在和上与人工养殖时存在很大不同。解析:(1)水库中不同种类的鱼占据不同的水层,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形成这种结构的原因是食物和栖息空间不同造成的。(2)若不考虑食物

17、因素,同水层中不同种鱼的关系是竞争;图中是捕食关系,是互利共生关系,是竞争关系。(3)根据题意“为了提高鱼类的产量,必须不断投放饵料”,可知流经水库的总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能量。(4)调查鱼类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2千克以上的青鱼是成体,把2千克以上的青鱼捕捞后,余下青鱼主要是幼体,所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变为增长型。(5)如果该水库由于经营不善而被废弃,之后的群落演替是自然演替;与人工条件下相比,自然演替在速度和方向上存在很大不同。答案:(1)垂直 食物和栖息空间不同 (2)(3)大于(4)标志重捕 增长型 (5)速度方向(顺序可颠倒)17.(2015山东潍坊一模)小型动物线虫普遍存在于

18、各类土壤中,其类群和数量极丰富,被看作是生态系统变化的敏感性指示生物之一。我省沿海某湿地的三个群落中土壤线虫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湿地类型线虫属丰富度植物深度(cm)植物寄生线虫(条/100 g干土)腐食线虫(条/100 g干土)食细菌线虫(条/100 g干土)碱蓬群落19010931512102014210柽柳群落18010891928102021015白茅群落240105989271102016397请据表中数据回答:(1)科研人员调查土壤中的线虫时,常采用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査。首先在三个群落内各选取5个采集点,每个土样分010 cm、1020 cm两层,在设置采集点时应做到选择地点。(2)

19、腐食线虫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使此类线虫和表中线虫数量明显增多。(3)表中三个群落的线虫均为绝对优势类群,且各营养类型的线虫都“表层聚集”分布。从线虫的取食习惯分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湿地植物的根系主要分布在(cm)土层;深层土壤中积累较少。(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营养结构最复杂的群落可能是,因为该群落土壤线虫的最高。解析:线虫属于土壤小动物,调查线虫时应该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并做到随机取样。(2)腐食线虫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生活污水中的有机质丰富,排放到湿地后会导致细菌在湿地中大量繁殖,所以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会使腐食线虫和食细菌虫数量增加。(3)据表分析,三个群落中的植物寄生线虫类群的数量最多,为优势种群。线虫出现表层聚集现象可能是由于湿地植物的根系主要分布于010 cm的土层,且深层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少。(4)据题表分析,白茅群落的线虫属丰富度为24,其余两个群落的线虫属丰富度均低于该群落,所以白茅群落的营养结构最为复杂答案:(1)取样器取样随机(2)分解者食细菌(3)植物寄生010有机质(腐殖质)(4)白茅群落丰富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