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2016合肥质检)读“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回答12题。1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是()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B全球降水量逐渐增加C冷暖、干湿交替出现 D气候变化周期长短一致2在阶段()A气候由暖湿变为干冷 B冰川面积减少C雪线高度不变 D海平面不断上升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变化有变暖也有变冷,干湿状况有变湿也有变干,故C正确。第2题,在阶段,气候变冷、变干,冰川面积会变大,海平面下降,雪线高度下降。答案:1.C2.A下图为19世纪中叶以来每10年全球表面气温距平变化统计。读图回答34题。3下列选项与图中信息相吻合的是()A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
2、温波动下降B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直线上升C20世纪50年代,全球气温较19611990年平均气温高D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每十年都比前十年明显变暖4近几十年,全球气温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关系密切,是因为温室气体()A强烈吸收太阳辐射 B强烈吸收地面辐射C强烈反射地面辐射 D强烈反射太阳辐射解析:该题组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要求学生能理解气温距平概念和图中气温距平变化统计图。第3题,读图可知,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上升;20世纪50年代,全球气温较19611990年平均气温低;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每十年都比前十年明显变暖。第4题,温室气体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3、增强,大气保温作用增强,所以说,近几十年来全球气温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关系密切。答案:3.D4.B下图为我国两个时段年等温线()变化比较图。读图回答56题。5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是()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C南方地区 D东北地区6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最可能是()A甜菜种植区域南移 B小麦种植海拔降低C水稻种植北界北移 D油菜开花期滞后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变暖最为明显。第6题,气候变暖,甜菜种植将北移,小麦种植海拔升高,水稻种植北界北移,油菜开花期提前。答案:5.D6.C(2016安徽淮北市模拟)气候变暖背景下,若降水量的增加超过蒸发量的增加,则表明气候趋于暖湿;反之,趋
4、于暖干。读“西北气候从暖干向暖湿转型范围和程度示意图”,完成78题。7据图可知()A该地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增B天山及其以北显著趋于暖湿C伊宁增加的蒸发量小于兰州D陕西降水量趋于减少8图中气候转型区环境要素变化最不可信的是()A冰川退缩将会停止 B洪涝灾害将会严重C湖泊水位将会上升 D沙尘暴日数将会减少解析:第7题,由图示可知,图示区域自东南向西北从暖干向暖湿转型越来越明显。第8题,图中气候转型是由全球变暖引起的。全球气温升高,雪线上升,冰川退缩将会加剧。答案:7.B8.A下图为“19932003年西伯利亚(即亚洲北部)沙果特湿地上空(1千米高度)空气样中CO2含量的变化观测统计图”。读图完成
5、910题。9“观测数据曲线”出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其形成原因主要是()A冬季人们大量燃煤取暖,排放CO2多B冬季生物呼吸作用弱,呼出CO2少C夏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固定CO2少D夏季人类活动强度大,排放CO2多10分析“长期趋势曲线”可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是()A可以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B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南扩展C高山上林带上限位置下降D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解析:第9题,图示中“观测数据曲线”显示,北半球冬季CO2含量大,夏季含量少,季节波动十分明显,其主要原因有:一是西伯利亚地区纬度高,冬季严寒,燃煤取暖,CO2排放量大,造成冬季CO2的高含量;二是夏季植被进入生长期,光合作用吸收
6、CO2,造成夏季CO2的低含量。第10题,图示中“长期趋势曲线”上扬,即随时间推移,大气中CO2含量增加,从而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海冰融化,海面上升,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推进;随热量条件改善,森林带界线北进。答案:9.A10.D11(2016徐州质检)下图是我国区域产业CO2减排效果比较示意图,南部沿海地区减排压力较小,这是因为()A经济发达 B工业结构轻型C气候变化不明显 D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解析:选B。南部沿海地区减排压力较小,从图中可以得出,南部沿海地区排放量少,与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有关,且本地区主要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能耗少。二、综合题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
7、问题。材料一根据目前的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到2050年,全球夏季将更干燥,冬季更潮湿多雨,极端天气现象更多。随着全球气候继续变暖,预计德国到2100年的气温将比目前升高2至4摄氏度。材料二可怕的全球变暖。(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分析全球变暖将给大洋洲带来的严重后果及其形成原因。(3)简要回答全球变暖对全球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4)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提倡“低碳经济”,请简要分析“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及可采取的措施。解析:第(1)题,全球变暖的原因可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从图中可知由于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大洋洲的
8、珊瑚岛将不复存在。第(3)题,全球变暖,对不同地区农业生产影响不同,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高纬度地区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使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而低纬度地区蒸发增加,干旱程度加重,农业减产。第(4)题,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节约资源,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环境、有利于控制全球气候变暖。实施措施主要包括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答案:(1)自然原因:太阳的异常活动等。人为原因: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人类过度砍伐森林,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2)大洋洲的珊瑚岛将不复存在。全球变暖(海
9、水膨胀),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3)有利影响:使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有可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如高纬度地区。不利影响:使蒸发增加而加重干旱缺水程度,使农业减产,如低纬度地区。(4)意义:有利于节约资源;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等。可采取的措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或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或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防止森林火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提高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或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13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通过研究作出的有关气候变化的分析和预测显示:我国北方增温在过去50年更为明显
10、;近50年西部降水增加,东部频繁出现南涝北旱;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可能比20世纪略有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变化将更明显;农作物受旱面积和粮食产量波动将加大。下图为我国近30年气温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反映出我国近30年来,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2)目前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纬度地带?(3)单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推测我国河西走廊的粮食产量如何变化?试说明理由。(4)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至少列举3点)(5)全球气温升高与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有直接关系。可采用哪些措施以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解析
11、:第(1)题,直接从统计图中提取信息,然后从年平均气温与冬季气温距平差异两方面叙述。第(2)题,从题目材料中可知北方地区更明显。第(3)题,河西走廊的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而近50年西部降水增多,热量更加充分,所以粮食会增产。第(4)题,全球变暖,海平面会上升,沿海低地被淹,土地盐碱化加剧,风暴潮加剧,另外,还会影响到沿海港口的航运等。第(5)题,围绕节能、减排、降耗等方面组织答案即可。答案:(1)近30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2)我国北方增温比南方更为明显。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是中高纬度地区。(3)粮食产量会增加。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的降水有所增加,会缓解河西走廊的干旱状况;气温明显升高,热量更加充分,这都会有利于粮食生产。(4)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等。(5)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消费比重;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使用能源;大力植树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