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 共140分)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某企业生产的一单位M商品的国内市场销售价格为60元,成本利润率(利润是收入和成本之间的差额,成本利润率
2、=利润/成本100%)为20%,假如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按10美元/件的价格售出100万件某商品,结算当日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人民币6.6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企业可以获得利润为人民币A660万元 B1000万元 C1100万元 D1600万元【答案】D【考点定位】汇率、企业利润【特别提示】做汇率变化影响选择题时,要记住以下口诀:本币币值与本币汇率成正比,与外币汇率成反比;外币币值与外币汇率成正比,与本币汇率成反比。13、2015年我国信息消费成为消费的最大亮点和消费增长的主要引擎,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智能手机、智能家电以及与信息硬件相关的产品消费出现高增长;二是手机游戏、手机文学等信息内容和
3、信息载体的消费出现高增长,由此可推导出我国居民消费预期不断增强 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我国居民发展资料消费增多 我国居民整体消费水平提高A B C D【答案】C【考点定位】消费及其类型【特别提示】生存资料消费不等于衣食住行消费,应具体分析。发展资料消费不等于精神文化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可以表现为物质消费、精神文化消费和劳务消费等。14.有专家提出,要确保供给侧管理的重要政策发挥效力,还需要要素市场改革同步推进,加快城乡之间土地、资金、人员等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以拓展区域、产业乃至基础设施的发展空间。由材料可知,推进要素市场同步改革需要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4、平均化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通过按劳分配调动各种要素的积极性A、 B、 C、 D、【答案】B【解析】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这有利于推进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正确;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错误;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利于激发生产要素活力,促进它的流动和优化配置,正确;实现生产要素的流动与优化配置,应该通过多种分配方式调动各种要素的积极性,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考点定位】我国的分配制度【名师点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等于绝对平均化,并不是强调所有公民都享有完全一致的基本公共服务,而是在承认地区、城乡、人群存在差别的前提下,保障所
5、有公民都享有一定标准之上的基本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多是机会均等、制度共享的概念,而不是平均主义、吃“大锅饭”。15.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夏季达沃斯开幕式上致辞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的实践证明,单靠量化宽松政策难以解决制约增长的结构性障碍,而且可能带来负外部效应,着眼点还是要放在做强实体经济上。下列政策性措施中,有助于做强实体经济的是加强税收征管,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完善监管体系,健全银行贷款评估和投放机制优化信贷结构,化解产能过剩风险 降低企业增值税起征点,减轻企业负担A、 B、 C、 D、【答案】C【考点定位】国家宏观调控【特别提示】本题题肢中涉及到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
6、货币政策可作这样的区分:(1)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2)内容不同。凡是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16、“
7、法治国家以法治社会为基础,法不只是治理社会的工具,还是社会制约国家权力的工具。因此,国家法治化不能没有社会参与,不是脱离社会的法治化。”这启示我们,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应坚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保障公民享有基本的民主权利实现政府与公民的良性互动 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A、 B、 C、 D、【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国家法治化要让社会参与,而要让社会参与,就需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便于群众了解和监督,正确;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保障公民享有基本的民主权利与社会参与法治化没有直接的关联,不选;社会参与法治化就是要实现政府与公民的良性互动,正确;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与社会参与
8、法治化没有关联,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考点定位】民主监督【名师点睛】实行依法治国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对于公民来讲,社会参与法治化主要是让全体公民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公民参与法的制定、执行与监督。17、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系统规范了中央层面政党协商的内容、形式、程序和保障机制,实施政党协商旨在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畅通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A、 B、 C、 D、【答案】B【考点定位】我国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特别提示】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不包括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党对各民主党派的
9、政治领导主要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及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18、习近平主席在2016新年贺词中说,“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中国将永远向世界敞开怀抱,也将尽己所能向面临困境的人们伸出援手,让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材料表明我国在积极维护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 积极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合作共赢 作为负责人的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作用A、 B、 C、 D、【答案】D【解析】“尽己所能向面临困境的人们伸出援手,让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表明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合作共赢,正确;“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表
10、明中国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作用,正确;我国维护本国的根本利益,不选;材料中没有表明我国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D。【考点定位】我国的外交政策【特别提示】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维护本国的根本利益而不是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国家间存在着共同利益,但不能认为国家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19、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10月印发的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整合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群众提供文艺演出、读书看报、广播电视、电影放映、文体活动等基本公共文体服务,同时做好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法治教育等其他公共服务。这一措施创新了文化传播的方式 坚持了中国
11、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确保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A、 B、 C、 D、【答案】C【考点定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区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不同:一般来说,文化事业是为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在文化领域从事研究创作精神产品生产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组织机构。而所谓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从性质看,文化事业具有公益性,以社会效益为首要目标;文化产业具有经营性,以盈利为主要目的。20、知人论世是我们进行诗歌赏析的基本方法,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人,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12、”这告诉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材料观点的哲学依据是A、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B、意识是沟通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桥梁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意识在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答案】D【解析】材料没有表明古人的诗歌作品对人的情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A项没有体现;实践是沟通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桥梁,B项错误;材料中表明这些诗歌作品是对古人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的反映,这体现了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没有体现改造世界,C项不选;诗歌作品是对古人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的反映,所以要全面了解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D项符
13、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择D。【考点定位】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特别提示】要注意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有区别。认识世界是指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的现象、本质及规律,改造世界是指使客观世界本身发生了某些方面的改变。当提到“认识世界”时,客观世界没有变化,当提到“改造世界”时,客观世界有变化。21、1916年,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上,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2016年2月,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使用激光和反射器,观测到了13亿光年的两个黑洞合并时产生的引力波,材料佐证了认识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类认识发展 认识来源于实践并能够指导实践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A、 B、
14、C、 D、【答案】B【考点定位】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特别提示】任何实践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的实践不存在。因为我们讲盲目的实践是指这种实践没有以正确的认识为指导,导致失败。22、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首次提出了生态流量这一概念,指出要将生态流量(水位)作为流域水量调度的重要参考,加强江河湖库水量调度管理,维持河湖基本生态用水需求,重点保障枯水期生态基流。材料表明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要尊重联系的客观性把握事物存在的条件人们能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和改造事物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推动事物发展A
15、、 B、 C、 D、【答案】C【解析】自在事物的联系不依赖于人而建立,不能说它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不选;“将生态流量(水位)作为流域水量调度的重要参考”说明要尊重联系的客观性把握事物存在的条件,正确;材料只是说明了计划的内容,这体现的是人们认识事物,改造事物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将生态流量(水位)作为流域水量调度的重要参考”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这体现了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推动事物发展,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C。【考点定位】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特别提示】人不能创造联系,因为联系是客观的。但人可以通过改变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23.以机器人产业为标志的“智
16、能制造”,极有可能是下一轮科技革命的“起点”。但是当智能机器人越来越多地进入职场,人民开始担忧它会带来大量的失业人口、增加社会的不稳定性。由此可知,我们对机器人及其产业发展应持的正确观点是坚持全面看问题,既要重视技术发展也要关注社会发展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既要鼓励发展也要迎接挑战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既要引入职场也要严控数量坚持量变与质变统一,既要推广机器换人也要避免失业A、 B、 C、 D、【答案】A【考点定位】唯物辩证法【方法点津】事物发展的总趋势、道路和途径:(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指事物发展的总方向。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向前的,即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是任何力量都改变不了的。(2
17、)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不能说明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前进。事物在发展的某一个阶段、某一个时间、某一个点上有可能是前进的,也有可能是停滞的,甚至有可能是倒退的。正因为如此,事物发展的道路才表现出曲折性。(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第卷 (非选择题 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6题,共135分)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
18、5年12月24-25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对“三农”工作做出了详尽部署。材料一 会议提出,做好“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创新”,推动我国农业走上内涵式发展道路,通过“协调”,实现城乡一体化;通过“绿色”,实现效益与环境双丰收;通过“开放”,让我国农业走向世界;通过“共享”,让农民分享发展成果。材料二 某市落实会议精神,多措并举推进“三农”工作;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尤其是党委书记,选好用好管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要求涉农政府部分为农民提供科技支持、产业提升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加大对农民群众身边腐败问题
19、的监督审查力度,重点查处土地征收、涉农资金、扶贫开发等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等侵犯农民群众权益的问题。依法开展村民自治实践,深化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完善多元共治的农村社区治理结构。(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说明解决“三农”问题应如何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14分)(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该市推进“三农”工作所采取的举措有何重要意义。(12分)【答案】(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3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2分)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
20、发展生态农业,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3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发挥好农业比较优势,培育开放型农业经济发展新优势。(3分)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让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实现共同富裕。(3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2)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利于政府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好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有利于实现民主监督,伲进政府审慎行使权利,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有利于加强民主管理,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21、。(每点3分,共12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2)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探案和论证事物的能力。设问要求谈一谈该市推进“三农”工作所采取举措的重要意义,从材料中可知该市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选好用好管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 涉农政府部分为农民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加大对农民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监督审查力度,”“依法开展村民自治实践”。依据这几条措施可从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更好地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更好地实现民主监督、有利于加强民主管理等角度展开论述。【考点定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府的相关知识、公民的政治参与【名师点睛】【归纳总结】答以政府
22、为主体的政治主观题时,一定要牢记并选择运用以下知识要点:政府的性质、职能、原则、决策(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执行(依法行政)、监督(一靠民主,二靠法制;健全行政监督体系;政务公开)39、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五名中国老师到英国汉普郡一所顶级中学进行一个月的“中国式教学”,穿校服,做早操,选班干部,抄板书,晚自习,小测验一系列中国特色教育方式被应用于英国九年级学生的身上,英国广播公司(BBC)将此拍成纪录片,于2015年8月播放后,引发了中外网友对中英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论战。交锋一:中式教学注重课堂秩序,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而英式教学强调自由,认为让学生自主探究要好过一味灌输。这
23、是中英教育理念上的分歧,孰好孰坏?交锋二:中式教学重预期效果,中国老师每一节课都会有自己预设的教学目的;而在英国,老师不会太在意孩子的学习结果,这是中英教育的另一个分歧,孰对孰错?交锋三:中国老师强调纪律、安静,而英国老师强调自由;中国老师赴英“支教”明显“水土不服”,英国学生的不少举动让他们十分“抓狂”,而英国学生也无法适应中式教学,这是中英教育方式在课堂秩序上的这面碰撞,孰优孰劣?(1)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阐释中外网友在中西式教育观点上产生交锋的原因。(8分)(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中西式教育的差异。(12分)(3)结合材料,请你为我国基础教育的
24、发展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指出其哲学依据。(6分)【答案】(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外网友的社会实践各不相同,使中外网友在中西式教育观点上产生交锋。(2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中英两国因教育理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不同,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引起了网友们在中西式教育观点上的交锋。(3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中英两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使人们对中西式教育的评价存在差异。(3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2)尊重文化多样性,尊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促进中西
25、方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坚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吸收西方教育的优点,做到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每点4分,共12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3)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应立足中国的发展状况和国情。哲学依据: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或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分析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现状,既要看到优势又要看到问题。哲学依据: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求用矛盾的观点(或一分为二)看问题。在继承我国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吸取西方教育的长处,努力探索出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的基础教育体系。哲学依据: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要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或矛盾的普遍
26、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要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联结)。(每点建议1分,哲学依据2分,答出任意2点即可。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考点定位】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总结归纳】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知识回答主观题的常用知识点:(1)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材料中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做出的。(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观差异性。由于立场、知识结构等等方面的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也有不同。(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不同。(4)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有客观的标准。正确的标准应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 11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