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26043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入表格中相应的题号下面)1. 下图是对中国新石器时代某一文化遗存的描述。该文化遗存是A. 河姆渡文化B. 红山文化C. 良渚文化D. 陶寺文化【答案】C【解析】【详解】良渚文化代表遗址为杭州良渚遗址,距今5000年。良渚文化分布的最密集的地区则在钱塘江流域的东北部、东部。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故C正确;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即距今约7000年前),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

2、一大特色,与题干“出土了精美的玉器”不符,故排除A;红山文化,发源于内蒙古中南部至东北西部带,起始于五六千年前,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迹之一,不符合“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故排除B;陶寺遗址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不符合“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故排除D。2. 仰韶文化是中原地区分布十分广泛的一种新石器文化。据考古发现,黄河中游的河北武安磁山文化、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与仰韶文化有一定的源流关系;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仰韶文化的影响。这说明A. 中原地区率先迈入文明时代B. 新石器时期各地文化平衡发展C. 各种文化在相互影响中发展D. 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各具特色【

3、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黄河中游的河北武安磁山文化、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都与仰韶文化存在一定的关系,这说明各种文化在相互影响中发展,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中原地区与其他地区迈入文明时代的时间,无法得出中原地区率先迈入文明时代;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新石器时期各地文化的发展程度,无法得出各种文化平衡发展;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这些文化都和仰韶文化存在一定的关系,并未体现其各具特色。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3. 据文献记载,禹死后,“启即天子位”,“益(人名)干启位,启杀之”,又有“有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这说明A. 父子相传已成王位继承的定

4、制B. 当时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变革C. 夏启通过战争手段获得了王位D. 大禹禅让于启引发了社会动荡【答案】B【解析】【详解】夏启取得王位并通过征服手段剪灭各种反对势力,这实现了由“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历史性转变,这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变革。故答案为B项。A项,禹死后传位于儿子启,引发了诸多势力不满,这恰恰说明夏初的传子制度并未牢固确立,而从夏朝王位继承来看,更多的是兄终弟及,排除;C项,材料并未指出夏启是通过战争手段夺取王位,排除;D项,大禹也并非通过禅让方式传位于夏启,排除。【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

5、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4. 在当今保存的青铜器皿中,商代青铜器经常刻以夸张变形的兽面或原始图腾作为纹饰;周代青铜器皿则大多遵从固有的规格,在装饰上具有显著的秩序感。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制造技术进步B. 宗教思想影响C. 政治伦理规范D. 审美观念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周代的青铜器纹佈更多的体现了秩序和规整而青掏器在商周时期多为礼器,商周青铜器的纹佈风格变化反映了周代政治伦理相对于商代更加规范,C正确;青铜制造技术的变化不能构成纹饰风格变化的主要原因,A排除;宗教思想与题干不符,B排除;审美观念变化不是纹

6、饰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D。故选C。5. 春秋战国时,秦国地处西陲,长期与西戎为伍,但最终却取得了灭六国,一统天下的成就。下列各项能够构成秦国开创历史新局面的原因的是其在战国七雄中A. 地理位置比六国优越B. 长期与周边民族交流C. 置身于诸侯纷争之外D. 制度的变革卓有成效【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商鞅变法最有成效,这是秦国消灭六国、完成统一的最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秦国地处西陲,地理位置不比六国优越,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长期与周边民族交流的国家还有楚国、燕国等,故B项错误;秦朝没有置身于诸侯纷争之外,故C项错误。6. 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但他自

7、己却因变法而惨遭杀害。下列变法内容中,为他招来杀身之祸的是( )A.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B.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C. “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D.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在变法中主张“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意味着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没有爵位,不能享受特权。这虽鼓舞将士勇敢战斗,加强了秦军的战斗力,但严重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变法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因之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商鞅失去变法的强有力支持者,商鞅有口难辩,只得逃亡。最后,商鞅在秦军追捕中毙命,只落得个“车裂”的下场

8、,A选项符合题意;BC选项属于对地方的控制,体现的是严刑酷法,排除;D选项体现的是沉重的赋税制度,排除。7. 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广泛。这说明了( )A. 华夏认同观念增强B. 分封制的崩溃C. 血缘政治得到加强D. 中央集权加强【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分布更广泛”可以看出,华夏文明对周边部族的吸引力增强,周边部族对华夏文明的认同感也在增强,故A正确;分封制的崩溃、中央集权加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D错误;血缘政治得到加强的表述与战国时期的史实不符,故C错误。故选A。8. 下图为秦直道鄂尔多斯

9、东胜段遗址,长约20公里,号称中国首条“高速公路”。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蒙恬修筑了从咸阳直通北边九原的直道,“长千八百里”。这项措施A. 促进了北疆与内地的交往B. 加速了国家完成统一进程C. 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D. 使匈奴这一民族得以消亡【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直道沟通咸阳和北边九原,有利于北疆和内地的交往,选项A正确;秦直道修建时间为公元前212年,此时已完成统一,选项B排除;选项C与题无关,排除;选项D表述不符合史实,匈奴在汉代依然存在,排除。9. 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列一组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A. 加强文化控制B. 加强经济管

10、理C. 加速国家统一进程D. 巩固国家统一【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图示现实的是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即统一文字和货币,故D正确;AB分别反映了题意的一个方面,没有全面涵盖题意,排除AB;秦朝统一全国以后,统一文字和货币,C错误。10. 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说,秦以后,中国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这表明A. 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弱化B. 血缘对政治影响深远C. 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D. 民主思潮的逐渐兴起【答案】C【解析】【详解】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标志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秦以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说明官僚政

11、治符合历史趋势,故选C;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加强,排除AD;郡县制时代是官僚政治,官僚政治打破了血缘关系,排除B。11.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雄伟壮丽的阿房宫被项羽军队焚毁。但考古发掘表明,阿房宫并未建成更没有遭受大规模焚烧。由此可见A. 考古发现比古人的记述更为真实B. 史事的真实性需要考古的确证C. 考古发掘是还原史事的重要手段D. 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年代久远,考古发现的文物不一定保存完好,不一定比古人的记述更为真实,故A项错误;不是所有史事的真实性都能靠考古的确证,故B项错误;材料阿房宫的考古发掘证明阿房宫赋记载的错误,成

12、为还原史事的重要手段,故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考古发现对印证史料的重要性,与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无关,故D项错误。考点:史学理论与常识史料直接史料、间接史料【名师点睛】关于历史认识与研究,要注意把握到“史料”的选取。史料从来源上分为第一手史料、第二手史料等。从载体上分为实物史料(现场遗迹等)、加工史料(经过后人整理、完善的史料)等。第一手史料和实物史料最具可信度。而文学作品能够一定程度上反应当时时代的状况,但毕竟是文学作品,不是第一手史料,应该从多方面给予考辨。12. 中国历史上封建政权更替方式多样。秦汉之间政权更替的方式属于( )A. 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入侵B. 社会底层革命C. 权臣逼宫禅让D.

13、 地方势力做大替代【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朝时期由于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所以秦汉之间政权的更替是由于社会底层的革命,故选B;秦朝不是王宇少数民族政权入侵和权臣逼宫禅让,排除AC;秦朝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管理,没有出现地方势力的做大,排除D。13. “诏令劝农薄赋徭,躬行节俭尚廉潮。生民养息人丁旺,强国富民兴汉朝。”诗句歌颂的是( )A. 西汉的建立B. 刘邦的统治C. 文景之治D. 汉武帝大一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劝农薄赋徭,躬行节俭尚廉潮。生民养息”、“兴汉朝”并结合所学可知诗句歌颂的是西汉初的休养生息,所以应该是文景之治,故选C;西汉建立时和刘邦统治

14、时还没有实现强国富民,排除AB;汉武帝时期已经不再实行休养生息,排除D。14. 阅读如图“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判断其反映的社会问题A. 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着中央王朝B. 王国数量大大增加C. 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 西汉王朝四分五裂【答案】A【解析】【详解】据图表“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可以看出,封国所辖人口及所辖郡的数量都远远超过中央所辖人口及郡,这说明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国势力强大,对中央构成了严重威胁,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封国所辖人口及所辖郡的数量,而不是王国数量,故B错误;推恩令是汉武帝时期颁布的,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误;D违背史实。15.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

15、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A. 统一文字B. 焚书坑儒C. 独尊儒术D. 张骞通西域【答案】C【解析】【详解】汉武帝统治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家学说逐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故C正确;汉武帝没有采取统一文字的措施,排除A;秦始皇焚书坑儒,排除B;张骞通西域不属于思想上的措施,排除D。16. 据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这反映了商代A.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B. 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C. 王权逐渐走向集中D. 开始实行分封制【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商王将自己说成

16、是“帝”神的嫡系子孙,这是为了神化王权,反映了商代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政治特点,故选A;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体现了宗法制,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渐变的过程,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分封制开始于周朝,排除D。17. 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提道:“秦地本是戎狄之区直至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戎狄之俗。例如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这大约是沿着游牧时代以一个帐幕为一家的经济办法。这种陋俗经商鞅的严禁才消灭。”该论述中的秦国的社会转型表现在A. 编制户口,加强国家管理B. 奖励军功,取消世卿世禄制C. 废除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制D. 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推动小农经济发展【答案】D【

17、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容易错选A,误认为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是为了户籍改革,其实,是为了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稳定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进而推动社会的转型,故选D,排除A;材料信息与奖励军功、废除井田无关,排除B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这种陋俗经商鞅的严禁才消灭”,联系所学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分析解答。18. 下表是两晋南朝时期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与世家大族在官僚体系中的占比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西晋东晋南朝宗室外戚19%38%7%19%38%世家大族49%64%78%49%64%A. 官僚体系日益遭到破坏B. 皇权与门阀势力斗争激烈C. 皇权势力逐渐走向衰

18、微D. 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倒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与代表门阀士族的世家大族在两晋南朝时期的官僚体系中的占比变化情况,可以得出这一时期的皇权与门阀势力在争夺国家权力中斗争激烈,故答案选B项。A、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与材料中没有体现,且与本题主旨冲突,排除。【点睛】运用表格方式创设情境的历史选择题,在具体解题中要注意从宏观角度去驾驭整体材料。19. 有学者认为,“鲜卑族在走向历史的更高层次的必然趋势中失去的只是它内在的落后格局和外在的族类名称,迎来的则是它融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而在隋唐的新生和大放异彩。”材料意在说明,鲜卑族的变革()A. 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19、B. 促进黄河流域民族融合C. 促进北魏经济发展D. 为后世的发展注入活力【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信息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融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而在隋唐时期获得新生和大放异彩。由此可知,材料意在说明鲜卑族的变革为隋唐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故D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促进黄河流域民族融合、促进北魏经济发展,故ABC错误。20. 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长期破坏,政局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主要忽视了该时期A. 民族交融的作用B. 察举制的积极作用C. 江南经济发展超过北方D. 有效打击士族势力【答案】A

20、【解析】【详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南迁,政权并立,民族之间的融合日益频繁。材料中完全否定魏晋南北朝的观点,忽视了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故选A;察举制是在汉代,排除B;魏晋南北时期出现经济重心南移的倾向,江南经济尚未超过北方,排除C;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势力强大,这一时期并未有效打击士族势力,排除D。21. 比较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秦朝与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都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工程都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都是因暴政而亡的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隋朝结束了南北

21、朝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故符合题意;秦朝修筑了长城,隋朝开凿了大运河,故符合题意;秦朝的暴政,导致农民起义,最后秦朝被推翻。隋炀帝的暴政引发农民起义,最后隋朝被推翻。秦朝和隋朝都是因暴政而亡,故符合题意。由此可知,正确,A选项符合题意;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隋朝没有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故不是共同点,因此BCD选项错误。22. 唐太宗曾说:“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朕)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以下唐太宗实践这一言论的措施是A. 轻徭薄赋B 虚怀纳谏C. 劝课农桑D. 戒奢从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朕)但

22、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可知隋炀帝暴政,大臣不敢进谏,唐太宗则虚怀纳谏,答案为B;ACD不符合材料内容,排除。23. 唐太宗“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既用“西北骁武之士”,又用“东南儒生”;既用秦王府旧人,也用东宫旧仇;既用高祖遗臣,也提拔寒微士人、任用少数民族精英。材料表明,贞观之治得益于()A. 宗法制的深远影响B. 统治者的革新魄力C. 统治集团的开放性D. 科举制的发展完善【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说明唐太宗治国任人唯贤,不拘一格,故C符合题意;材料“惟贤是与”说明用人并非单凭血缘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突出唐太宗用人不拘一格,但没有涉及唐太宗

23、革故鼎新,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的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24. 开元年间,唐玄宗改贞观十道为十五道,每道设立一名固定的监察官员采访处置使。玄宗后期,在设置节度使的道内出现了集节度使与采访使于身的现象。 这变化( )A. 标志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B. 直接导致了唐朝的灭亡C. 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 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在设置节度使的道内出现了集节度使与采访使于身的现象”可知,地方节度使的权力逐渐扩大,与中央的矛盾日益显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削弱,故选C。唐代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于唐代后期安史之乱后,这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相符合,排除A;材料中的这一变

24、化是唐朝灭亡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直接原因,排除B;材料主要反映了节度使权力的扩大,这容易导致地方和中央离心倾向的加剧,并不会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排除D。25.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黄巢起义A.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B.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C. 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D. 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局面【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黄巢起义。唐末农民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故B符合题意;黄巢起义没有推翻唐朝的统治,故A不合题意;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是

25、起义的原因,不是影响,C错误;唐代灭亡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局面,故D不合题意。26. 科举制同以往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它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这表明科举制A. 提高了官员素质B. 实现了社会公平C. 推动了教育发展D. 有利于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它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比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来说把选官权力收归为中央,这有利于中央集权,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通过考试选官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提高官员素质的相关信息,故A选项错误

2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体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公平公正,但不能说实现了社会公平,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相关的信息,故B选项错误;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选官制度,有利于推动教育的发展,但这不是材料主旨内容,故C选项错误。27. 隋朝规定“(丁)民满五十,纳庸代役”;公元624年,唐高祖颁布“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下列关于“庸”理解正确的是输庸代役有利于保障农时唐与隋相比放宽纳庸年龄限制相对减轻农民的劳役负担租庸调制的基础是均田制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农忙时节用庸代替服劳役,可以保障农业生产,故正确;隋朝规定,满五十才可以纳庸代役,而唐代只要是成年

27、男子均可,说明唐代放宽了纳庸年龄限制,故正确;纳庸代役,成年男子可以不去服劳役,相对减轻农民的劳役负担,故正确;租庸调制需要农民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否则就无法缴纳租税,它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故正确; 正确,故选A项;BCD三项不全面,排除。28. 我们通过研究唐代诗人和诗篇发现:杜甫恋君爱民、关怀社会;李白痴想神仙、梦为王佐;王维淡漠世情、静观自适。这体现出唐诗A. 实现了三教合一B. 服务于儒学主流地位C. 风格多元化D. 具有极强的世俗性【答案】C【解析】【详解】由杜甫、李白和王维的诗歌来看,体现了风格多元化,故C符合题意;材料反映唐诗受到儒家和道教的影响比较大,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

28、反映唐诗服务于儒学的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的唐诗并非迎合市民的审美需要 ,故D不符合题意。29. 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共九十二篇,其中饮食烹饪有二十五篇,包括造曲、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豆豉、做齑、做鱼、做脯腊、做乳酪、做菜肴和点心。列举的食品、菜点品种约达三百种。据材料可知齐民要术A. 介绍了当时食品加工与贮藏等方法B. 汇集了当时最高超的烹饪技术C. 是北方民族大融合在文化上的反映D. 是实用价值很高的综合性著作【答案】A【解析】据材料“饮食烹饪有二十五篇,包括造做乳酪、做菜肴和点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介绍了当时食品加工与贮藏等方法,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在“最高超”,故B

29、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北方民族大融合的特点,故C选项错误;材料只涉及了饮食烹饪的方面,无法说明齐民要术是实用价值很高的综合性著作,故D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不要擅自扩大材料信息的范围,同时,对于选项中一些过于绝对的字词,应该及时排除,如“最高超”,再结合齐民要术有关知识即可正确判断。30. 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A. 加强了边疆管理B. 开凿了丝绸之路C. 传播了中国文化D. 扩大了唐朝疆域【答案】C【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都是为了佛法,二者都促进了中国文化传

30、播,C正确;A与材料无关;西汉张骞开辟丝绸之路, B错误;D与材料无关。二、非选择题(31题14分.32题12分.33题14分.共40分)31. 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学概要材料二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陆续灭了六国,并采用以法家为主、兼蓄并用其他学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格局。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材料三 秦朝作为中华帝国的开

31、端,确立君、臣、民三层一元的政治结构,君主与官僚构成统治阶级。他们对千万小民的控制和支配,是其最突出的特点。秦汉政治体制规范了最基本的特征、倾向。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总结前代制度的基础上,适应新的时代特点而形成的三省制。元由三省简化为一省制,明制追唐,元承宋制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2)概括材料二中秦统治者创新制度所具备的历史条件。(3)依据材料三,分析秦统治者所创制度影响。【答案】(1)首创皇帝制度,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2)国家统一;百家争鸣提供了各种治国学说。(3)对秦朝:巩固了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

32、。对后世:后世的政治制度在秦朝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权力的统一与集中成为后世王朝的总体趋势。【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及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2)根据材料“秦陆续灭了六国,并采用以法家为主、兼蓄并用其他学派思想做法”分析,秦朝之所以能制度创新首先是国家统一,然后就是百家争鸣为其提供了各种治国学说。(3)根据所学知识,秦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根据材料“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总结前代制度的基

33、础上,适应新的时代特点而形成的三省制。元由三省简化为一省制,明制追唐,元承宋制”可知后世政治制度在秦朝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所开创的政治体制的突出特点之一是权力高度集中,而权力集中统一也成为后世王朝的总体趋势。32. 探究历史的真实。文献资料、实物资料是我们探究历史真实的载体,是我们论从史出的依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投降的人),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月氏王)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匈奴)。汉方欲事灭胡(匈奴),闻此言,因欲通使(月氏)。道必更(经过)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摘自史记大宛列传材料二 开凿于初唐

34、的莫高窟第323窟绘有张骞出使西域图。该图讲述的故事是汉朝军队击败匈奴,获得两尊金人,却不知道这是什么神,皇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寻访金人的来历。摘编自沙武田角色转换与历史记忆莫高窟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图的艺术史意义材料三 2015年底,江西省南昌市汉武帝之孙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震动全国。墓中出土了有孔子画像、生平故事的屏风和竹书论语等珍贵文物上万件。(1)材料一中“天子”是谁?“骞以郎应募,使月氏”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一史记的作者是谁?该书的历史地位如何?(2)材料二中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张骞出使西域有哪些历史意义?(3)材料三中出土文物反映了墓主人喜好什么思想?这可能与汉代哪一项政策有关?

35、该政策带来了什么影响?【答案】(1)汉武帝。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司马迁。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2)寻访金人的来历。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3)儒家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解析】【详解】(1)由材料一信息“骞以郎应募,使月氏”可知,材料叙述的是张骞出使西域。“天子”应该是汉武帝。“目的”,由材料一信息“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匈奴)。汉方欲事灭胡(匈奴),闻此言,因欲通使(月氏)”得出: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作者”,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地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是我国第一部

36、纪传体通史。(2)“目的”,根据材料二中的“获得两尊金人,却不知道这是什么神,皇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寻访金人的来历”得出:寻访金人的来历。“意义”,依据所学知识从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等角度分析。(3)“思想”,根据材料三中的“墓中出土了有孔子画像、生平故事的屏风和竹书论语等珍贵文物上万件”得出:儒家思想。“政策”,依据所学知识得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影响”,依据所学知识从儒家学说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等角度分析。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三省六部制是唐代职官设置的整体,三省是对重要最高权力的划分,将以前属于宰相的政府决策

37、和执行权分开,由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承担。中书、门下两省是以皇帝的名义草拟和颁发诏令,且门下审复的第一个手续就是向皇帝复奏画敕,最后一个手续是用皇帝的宝玺进行“印逢”,就是说其工作运转受到了皇帝的严密控制,其权力完全是皇帝所赋予。在以皇帝和三省为核心的最高领导机构之下,政令的具体执行由六部与尚书省具体负责。唐代的六部设置于尚书省之下,分别为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在每个部下面又设置了四个司,这样中央的领导机构为皇帝和三省,重要的执行机构就是六部和二十四司,这些机构统领着全国的行政事务。摘编自赵冬云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设置及其发展等材料二 以中书、门下较汉代之宰相,以尚书六部较

38、汉代之九卿,在政制上,不可谓非一种绝大之进步。尚书置左、右仆射,分判六部,各治三官,可免上述之弊。而尚书惟在政务之推行,至于出命覆夺,尚有中书、门下。故曰三省之于宰相,六部之于九卿,不得不说是政制上之一进步。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三 从理论上讲,皇帝拥有天下所有权力,尚书省是贯彻皇权的具体办事机构,尚书省的首脑即为丞相。历史沿革中,尚书省的一枝独大,势必造成相权过重,为了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简明来说为了抑制相权,中书省和门下省应运而生。“三省六部制”是秉承儒家思想,汲取历代治权的有益部分完善而成的,到了唐代堪称为相对成熟的政治制度。摘编自唐代政治制度设计(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39、唐代三省六部制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作用。(2)有学者认为“三省六部制具有民主色彩”,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三省六部制“堪称为相对成熟的政治制度”的表现。【答案】(1)特点:政府决策与执行分离;三省与六部分工明确;运转具有程序性,且突出皇权。作用:使中央行政运行规范有序;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2)理解:三省六部制下,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制约和监督,可以防止大臣专权;设政事堂由三省长官共议国事,形式上带有民主色彩,但其实质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3)三省六部制具有权力的制衡性。如三省的权力分立,门下省的封

40、驳和谏官制度,是对君权的制约;而门下省和中书省的设立则是对尚书省权力的限制,即对相权的限制;唐代的丞相制是“集体领导制”,权力的互相制约相对保证了政策方针的制定及实施的大致正确。【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宰相的政府决策和执行权分开”得出政府决策与执行分离;根据“由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承担”得出三省与六部分工明确;根据“就是说其工作运转受到了皇帝的严密控制,其权力完全是皇帝所赋予”得出运转具有程序性,且突出皇权。作用:依据第一小问的归纳,并结合所学,从行政规范、决策科学、行政效率、加强皇权等角度回答。(2)理解:结合所学,一方面根据三省分工明确,又相互制约,可以防止大臣专权阐释其民主性,另一方面从根本目的是加强皇权说明其维护君主专制的实质。(3)主要从三省六部制对相权的削弱、对君权的制约、保障决策的科学性等角度予以阐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