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郑州市智林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2.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距海洋远 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 纬度位置偏高 A. B. C. D.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读下图,回答34题3.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A.水分差异造成的 B.热量差异造成的
2、C.地形差异造成的D.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的4.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 D.抓好基础和生态环境建设联合国最新统计显示,地表1/3面临荒漠化威胁,土地荒漠化每年给全球造成42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联大规定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抗击荒漠化日”。根据已学知识,回答56题。5下列自然特征中,本身不包含着荒漠化潜在威胁的是()A干旱的气候条件 B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C人口激增 D过度放牧6我国近50年来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原因是()A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 B人类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不当C臭氧层破坏 D全球气温升高,蒸发加
3、剧,使地面植被死亡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行署2008年11月2日报道,截至11月2日上午8时,经地方政府、当地驻军紧急救援,西藏山南历史罕见暴雪灾害中被困的3 000余名群众已有2 500多人被转移,另外500多名受困群众已与救援人员取得联系,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据此完成78题。7雪灾监测中主要采用的技术是()ARS BGIS CGPS D电子地图8上述灾情统计和汇总分析评估主要是依靠()ARS BGIS CGPS D数字地球9.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
4、平原形成洪涝灾害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天气10.下列行动有利于亚马孙雨林保护的是( )A.修建贯穿亚马孙雨林的公路 B.移民亚马孙平原C.吸引国外投资在此开辟肉牛牧场 D.建立自然保护区11.巴西政府大规模开发亚马孙流域计划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的是( )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移民亚马孙平原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接纳海外移民,开发亚马孙平原A. B. C. D.下图表示我国煤炭保有储量的地区(按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划分)分布。读图回答1213题。12地区中煤炭产量最大省区的简称是()A豫 B晋 C陕 D内蒙古13六盘水煤矿、平朔煤矿、哈密煤矿
5、的分布地区代号依次是()A B C D14下列各种能源中你认为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煤炭 B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制造的“煤变柴油”C煤层中的煤层气 D海洋潮汐能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据此回答1516题。15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 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山西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市场需求萎缩D结构单一,产业链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16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下列整治措施错误的是()A增加原煤的生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B引进新兴产业,协
6、调三大产业的发展C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读下图,完成17-18题。17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18图示区域中,粮食商品率高于太湖平原,主要原因是A土壤肥沃B地形平坦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多流域的开发都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据此完成19-21题。19.TVA(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简称,下同)主要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它所确定的流域开发的核心是A河流的梯级开发B流域的综合开发C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D防洪、航运、发
7、电、旅游等20.TVA在流域开发过程中,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措施是留出大面积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和建立自然保护区调整农、林、牧业结构恢复治理采矿区的土地生态建立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区、风景区AB C D21.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水质的是A建设抽水蓄能电站 B防治水污染C保护水源涵养林 D改善库区生态环境中新网2010年2月24日消息:截至2009年底,西气东输管道安全运行2 284天,累计输送天然气659亿立方米,110多座城市,3 000多家大中型企业,2亿多人口从中受益。它在拉动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能源生产和利用结构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据此完成22-23题。22西气东输有
8、利于我国东部地区改善大气环境,是因为A天然气是无污染的能源 B天然气可完全替代煤炭C天然气是目前最清洁的能源 D可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煤炭使用量23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保护植被,改善环境 AB CD读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圈层示意图,完成24-25题。24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当地人口稠密,交通拥挤B资本过剩,污染严重C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D自然资源不足,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25图中接受产业转移地区的突出优势是A科技发达 B劳动力价格和地租相对低廉,资源丰富C交通便利 D第三产业发达读我国某地区
9、重要产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图12),完成2628题。26该地区的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A资源指向型和重化工业所占比重大B轻重工业和农业都比很发达C加工工业水平高,精细产品比重大D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布局均衡27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的特征是A农业生产单一,以粮食生产为主B土地资源开发过度,农业开发潜力小C农业生产率高,商品率高D农业生产分散,生产比较粗放28有关解决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困境的举措不正确的是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风能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10、关注。读“陆地与海上风速剖面比较图”(图13),据此完成2930题。29据图判断,为了有效利用风能发电,应使安装发电装置的风塔高度A海洋高于陆地B陆地高于海洋C海洋和陆地上相同图13D无法判断30科技的发展对能源的影响是能源的种类不断增加 能源的消费结构日趋多样化非可再生能源变为可再生能源 各种能源的蕴藏量不断增加A B C D二、综合题(共40分)31.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我国耕地面积北方大于南方,而单产却低于南方,其主要原因是 。(2)图中甲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近年来已不再是我国商品粮的基地,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原因可能是 、 。(3)乙地种植
11、业优势的自然条件是 、 ;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32.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中国第三个区域经济合作板块环渤海经济圈正加速崛起。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资料一 环渤海经济圈指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也是中国科技力量最强大的地区,拥有5 800千米的海岸线,近20个大中城市,数千家大中型企业,60多个大小港口。资料二 环渤海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略图(图17)。图17(1)与长三角相比,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工业在资源方面的不利条件是 ,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正在建设的工程是 。长三角地区环渤海经济圈相同点运输技术劳动力(2) 试比较
12、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圈在运输、技术、劳动力等工业布局条件的相同点,并完成下列表格。33.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图甲为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1)归纳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判断A地与B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2)简述C地农业生产的特点,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6分) (3)C地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图乙。请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6分)答案:1-5 CCADB 6-10 BABBD 11-1
13、5 ABADD 16-20 ADDAA 21-25ADBCB 26-30ACBBA31.(共12分)(1)南方水热资源优于北方(2分)(2)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甲地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分);人口增加,城市对农副产品需求量增大,耕地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的生产为主(2分)(3)光照充足(2分);昼夜温差大(2分) 水分不足(2分)32.(共、10分)(1)水资源缺乏(2分) 南水北调工程 (2分)(2)(6分)长三角地区环渤海经济圈相同点运输有大型港口、铁路、公路(2分,仅答交通运输条件优越得1分)技术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2分,仅答技术力量雄厚得1分)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1分),素质高(1分)33(1)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2分)。A地降水量大(2分)。原因:A地距海更近,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2分);(或B地距海远,地处山地背风坡,降水较少)(2)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粮食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任答两点得2分,每点1分)有利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大(或地势平坦开阔);黑土肥沃等。(任答两点得4分)(3)不合理。(2分)秸秆燃烧、自然腐烂比重较大,资源浪费严重且污染环境;(2分) 秸秆作饲料、肥料比重较小,会使土壤有机肥力降低。(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