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高考资源网 下精品高考试题忻州一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 史 试 题【注意:本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有人说,汉代丝绸之路是一条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史实与之不相符合的是( )A中国的养蚕缫丝技术、井渠法等西传 B中国的铁器、丝绸等西传C汉书最早记载了中国与欧洲的直接往来D佛教传入中国2郭沫若先生评价武则天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一评价最主要的原因是( )A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C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D武则天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做官3
2、唐朝两税法最深刻的影响是( )A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减轻了无地农民与政府的矛盾C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减轻 D国家与经营土地的地主的矛盾加重4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最确切的是( )A 隋朝开始实行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的制度B 它使门第不高的地主可以凭自己的才学参与政权C 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D 是为打击魏晋以来的士族而采取的一项措施5“簷前新叶覆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这些诗句反映作者所处时代饮茶风气盛行,据此推测该诗人是( )A屈原 B陶渊明C曹操D白居易6契丹、党项和女真三个少数民族的相似之处是( )A都实行“蕃汉分治” B都实行兵农合一C都建立了自己的
3、政权 D都大力推行汉化政策7宋代科举制比唐代有所发展,表现为( )A废诗赋,改策论,设经济特科B开始施行殿试与武举制度C以八股取士 D“乡、省、殿”三级考试成为定制8.宋代以来,影响中国古典文学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 B知识分子个人的喜好C商品经济的发展D封建统治者大兴文字狱9宋代理学家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当时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B体现了理学家们关注国际民生的价值取向C说明理学在当时有助于维护社会政局的稳定D说明理学反对封建专制统治10秦、隋、元三朝结束分裂完成统一的共同原因是( )人民
4、反对战争,渴望统一 完成统一的政治军事经济力量强大 民族融合加强 统一者具有雄才大略,远见卓识A B C D11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和征税标准由人丁到田亩、由实物到银两的变化主要反映( )A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得到发展C农民对国家的依附关系松驰D国家征收的土地税加重12下列机构中负责管理监察事务的是( )唐朝门下省 元朝御史台 明朝提刑按察使司 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A B 13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蔗等农作物传入我国,这一现象与同一时期西方的哪一事件相联系( )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B宗教改革C商业革命D价格革命14在1417世纪的欧洲和中国都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
5、品。其中堂吉诃德和水浒传的相同之处是( )歌颂反抗斗争精神 揭露社会的黑暗推崇人文主义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15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经济发生的最深刻的变化是( )A形成了多种经济并存的局面B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逐渐兴起D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16清朝诗人龚自珍(17921841)曾经发出“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感叹,说明当时社会上的主流思潮是( )A程朱理学B王阳明的心学C“经世致用”的风气D“天朝上国”的观念17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政府选送留学生出国学习是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洋务运动时期D甲午中日战争以后18“开平煤矿产的煤,除
6、供应国内各局以外,还投放市场很快打开销路,并逐渐取代了洋煤在天津市场上的地位。”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使中国产生了一批无产阶级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 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19史学家郝延平在守旧与革新一文中谈到“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20维新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在同一背景下掀起的两股政治潮流,它们未能联合起来共同挽救民族危机的原因主要是( )资产阶级维新
7、派脱离人民群众 义和团笼统排外封建顽固势力强于维新派 维新派与封建势力有着密切联系A B D21梁启超认为,“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乃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维新变法运动( )A揭开中国近代化的序幕B形成近代中国首次思想解放的潮流C开辟向西方学习的强国御侮之路D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22辛亥革命是对戊戌变法的继承和发展,发展主要体现在( )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旗帜鲜明地以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进行斗争 要求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主张以暴力方式推翻清政府A B 2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不包括( )A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B北洋
8、军阀推行尊孔复古政策C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D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24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其中“内部条件”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孙中山坚持民主共和的斗争屡屡受挫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共产国际“二大”通过了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解放斗争的提纲 25.大革命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这主要表现在国民大革命宣传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礼( )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
9、,第26题14分,第27题11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2分,共50分)26京杭大运河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它像一位历史老人,见证了发生在身边的沧桑巨变;它像一位青年,正在焕发出新的活力,洋溢着勃勃生机。材料一:大运河开通后,后人对此褒贬不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唐胡曾汴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唐皮日休汴河怀古材料二:清代大运河分段通航,所有南北航运都要在淮阴调换车船有四个大造船厂及其他作坊,距县城北面六里地的渡口王营镇就有十余家大旅馆,清代漕运总督(1904年停河运,撤裁)及淮扬道尹设此,又有南北各省
10、会馆。城市十分繁荣,人口多达50余万。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必道,仍回原河道由山东境内入海,同时淮河也因黄河流经时期河床升高而不从淮阴城经过了,1901年以后,南来北往的旅客不再走淮阴了,距县城几十公里的津浦铁路沿线繁忙了起来。人们的出行观念发生了变化,愿意乘火车和轮船了民国初年,淮阴商业衰退,人口减少,建筑破烂不堪,街景萧条,而成为衰落城市的典型。材料三:民国初年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材料四:据报道,经过50多年的研究、规划和论证,南水北调工程已形成了东线、中线和西线三套方案三条调水线路,分别从长江下游、中游、上游调水。其中的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
11、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2002年起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请回答:(1)你怎样看材料一中的两位诗人关于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不同评价?(4分)(2)从清初到清末,淮阴城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过程?(2分)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2分) (3)概括和分析民国初年运河沿岸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原因。(4分)(4)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大运河的历史作用。(2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而不削发登岸。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以与琉球、高丽外国比”,拒绝了郑氏的请求,同时命施琅率军进剿。康熙二十二年郑氏集团
12、修表请降,八月,施琅率军来到台湾,颁布谕台湾安民告示提出“出发既入版图,则人民皆属赤子,”。又约束部队,不许扰民。台湾全局于是安定如常。经多年开放,岛上已“人居稠密,户口繁息”。材料二:施琅和清政府修建的台湾府城遗址材料三:“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台湾人民组织义军,誓与台湾共存亡。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材料四: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邓小平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
13、二,说明清政府是如何处理台湾问题的?(2分)其影响如何?(2分)(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这昭示着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什么精神?(1分)(3)比较分析材料一、二、三,说明清政府对台政策有什么变化?(2分)结合史实说明变化的原因。(1分)(4)材料四表明我国当代政府对台的什么政策方针?(1分) 28唐宋在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上有什么不同?(4分)分析其原因。(4分)其影响又有何相同之处?(4分)说明了什么?(1分)29“农民可能充当一种极端保守的角色,也可能充当一种具有高度革命性的角色。”(1)试结合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有关史实论证这一观点。(7分)(2)结合农民阶级的两面性,分析农
14、民阶级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5分)忻州一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1-5 CCCAD 6-10 CDCDC 11-15 CCCBB 16-20 ACDAB 21-25BADAA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1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2分,共50分)26(1)胡曾的观点比较偏颇,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导致了隋朝的灭亡;(2分)皮日休的评价比较公允,他在指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是为满足其巡游作乐奢欲的同时,也肯定了大运河对南北交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2分)(2)变化过程:清初,淮阴城交通便
15、利,手工业与商业比较发达,人口增长迅速,并成为地区性政治中心;清末成为衰落城市的典型。(2分)原因:清末时淮阴丧失了原来作为三河交汇的交通枢纽优势,近代铁路的兴建改变了传统的运输方式。(2分)(3)发展状况:民国初年,运河沿岸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工厂数量和新增资本都有大的增长,主要工业部门有食品、纺织等轻工业,形成了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2分)原因: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实业救国”思潮激励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交通便利、市场发育较为完善。(2分)(4)历史作用:便利了南北航运和水资源的
16、调度,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的统一,促进了沿岸城市经济的发展。(2分)27(1)清政府拒绝郑氏分裂企图,派兵收复台湾。(2分)影响:加强对台湾的政治管理,进一步促进了台湾的经济发展,也为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巩固做出了贡献。(2分)(2)日本强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占了台湾,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2分)我们应发扬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1分)(3)变化:由清初的坚决维护国家统一从而武力统一台湾到晚清被迫出卖台湾。(2分)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1分)(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1分)28(1)方式不同:唐朝,挫败东突厥;设机构管
17、理;册封;和亲。(2分)宋朝,战争时总是处于劣势;送“岁币”;议和;都被少数民族灭亡。(2分)(2)原因:唐朝,中原地区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文化发达,出现了贞观之治和与开元盛世;(2分)宋朝,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土地兼并严重,财政困难。(2分)(3)都使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方式、文化传到边疆地区,促进了边疆的开发;(2分)促进了民族融合。(2分)(4)不论在统一的政权下还是在汉族与少数民族政权并存时,民族融合、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都是历史发展的主流。(1分)29(1)这一观点是正确的。(1分)极端保守的角色:天朝田亩制度体现出农民阶级的保守性和落后性;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政权日益封建化;农民阶级没有参加辛亥革命。(3分)高度革命性的角色:天朝田亩制度体现出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国民革命期间南方农民运动红红火火;土地革命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期间农民踊跃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3分)(2)农民阶级具有高度的革命性,加之人数众多,因此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缺少农民阶级的革命是无法成功的。(2分)但是,由于农民阶级又具有保守性和落后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2分)中国民主革命必须由先进阶级领导,并发动农民阶级参加,这样才能既克服农民阶级的局限,又充分发挥农民阶级的作用。(1分)共7页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