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1.1954年3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提出后的几个月里,宪法起草委员会先后召开七次会议,对宪法草案进行讨论和修改。全国各界共有1.5亿多人参加宪法草案的讨论,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这说明1954年宪法( )A.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其制定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C.得益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D.是新中国直接民主制度的产物2.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法制建设的总任务是通过立法建立国家政权组织;司法机关的重要任务是开展镇压反革命的斗争,以维护政权和社会秩序。1953年开始,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改造和保障经济建设。这些举措说明( )A.我
2、国法制建设开始走向制度化B.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法制的完善C.依法治国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D.法制建设服务于国家的中心工作3.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此规定意在( )A.强调宪法和法律的重要B.重申公民政治权利C.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D.总结民主建设经验4.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
3、政权展开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5.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 )A.标志我国法律体系基本形成B.有利于依法治国理念的贯彻C.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D.实现了国家管理的有法可依6.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强调: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这表明新时期中国( )A.法制建设不
4、断完善B.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C.以法律作为反腐工具D.坚持立法为民的原则7.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列有关新中国法制建设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共同纲领”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1954年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C.1982年宪法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D.1999年宪法修正案的通过标志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全形成8.和谐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理想。下列表述与“和谐”思想无关的是(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B
5、.“冶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C.“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D.“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9.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来袭。面对危难,白衣“逆行者”、疫区“守护员”、最美“建设者”纷纷出现,无数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筑起了生命健康的防护墙; 爱心口罩、爱心蔬菜、爱心药物等,无数个暖人心房的 “小举动”,描绘了同舟共济的画面。据此可知(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践行B.我国注重以德治国C.艰苦奋斗精神是时代精神主流D.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十分成功10.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到特区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这一系列时代精神的凝结说明了( )A.社会主义工业建设
6、的经验与教训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C.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D.“双百”方针的执行情况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国家及时制定了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婚姻法工会法惩治贪污条例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等一系列重要法律。1954年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根据宪法通过了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基本法律。这表明,这一时期( )A.首要任务是通过立法巩固新生政权B.初步形成了新中国法律法规体系C.突出落实“依法治国”理念D.法制建设适应了工业化步伐12.李四光在中国第四纪冰川中写道:“根据我们自己的观察,仔细的研究,如果事实说明中国没有冰川,无论世界怎么高明的学者,多大的理论去怎样说
7、,还是没有。如果事实说明有冰川,谁说没有也不行。”这表明李四光( )A.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准则B.分析了社会主义的新型外交关系C.攻克了著名的国际地质领域难题D.否定了外国学者创立的科学成果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政府主动提倡工商业以来,对民法和商法的需要就变得明显起来了;同时,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不平等条约的种种不利,并希望取消治外法权。英、美也在它们1902年和1903年签订条约时要求修改法律(注:1902年中英商约和1903年中美商约都申明一旦中国的法律制度经调查确认为“皆臻妥善”,两国即放弃在华法律特权,至少在原则上承认领事裁判权存在的有限性)。为此,设立了官署,由沈家本任
8、主管,检查大清律例。1905年,如刚刑等酷刑被废除,杖刑等体罚由罚款代替,连坐和严刑拷问也被废除。1906年起,政府聘请日本法律专家帮助编撰民法、商法和新的刑法;新刑法草稿在1908年完成。据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整理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没有重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1979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把立法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1982年制定了新宪法,五届、六届和七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了138部法律,对10部法进行了修改,包括一系列有关国家机构的法律以及经济方面的法律等。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国人大
9、及其常委会根据十四大、十五大精神加强立法工作,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法律。八届、九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了104部法律,对57部法律进行了修改。据顾昂然回顾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整理(1)根据材料分析清末和新中国两次修订法律的原因。(2)根据材料比较清末和新中国两次修订法律的相同之处。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王进喜(19231970),全国劳动模范,被誉为“铁人”。1950年,他考入甘肃某钻井队,1956年担任钻井队队长,率全队创造了全国钻井最高纪录。 1959年国庆,他作为观礼代表赴首都,看到公共汽车上背着的“煤气包”,才知道国家缺油,从此树立了
10、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思想。1960年,他率1205钻井队参加东北石油大会战。面对艰苦的条件,他发出了“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他率队用肩扛手提的方法,仅5天就打完第一口油井,创造了当时最高纪录。打第二口井时,发生井喷,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井喷,伤腿却血肉模糊。他的英雄行为感动了附近乡亲,称他为“铁人”。东北石油会战取得的成绩和王进喜的“铁人”精神,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评价。1964年,人民日报以头条刊出毛主席“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工业学大庆”活动对于振奋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挥了巨大作用。1970年,王进喜因胃癌
11、医治无效病逝。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王进喜被评选为新中国“最美奋斗者”,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据孙宝范铁人传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进喜“铁人”精神的内涵。(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进喜被评选为新中国“最美奋斗者”的理由。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题干中“全国各界共有1.5亿多人参加宪法草案的讨论”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故选B项;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是在1956年,排除A项;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排除C项;社会主义民主是间接民主,排除D项。2.答案:D解析:材料中反映了不同阶段的法制建设任务,反映了法制建设
12、是为国家的建设服务的,故选D项;材料只是说明我国的法制建设与国家的建设是密切相关的,并不是走向制度化,排除A项;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于195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依法治国理念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排除C项。3.答案:A解析:材料中规定了其他法律不能同宪法相抵触,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目的是强调宪法和法律的重要性,故选A项;材料主旨是强调宪法和法律的重要性,不是公民政治权利,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1982年宪法,不能体现出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不是总结民主建设经验,排除D项。4.答案:C解析:法制为国家建设服务,中共八大提出我国
13、主要矛盾变化,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与当时国内主要矛盾变化密切相关,故选C项;1954年就有宪法了,开始迈向制度化说法错误,故排除A项;当时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并非组建新政权时期,故排除B项;依法治国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故排除D项。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的法制建设成就。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可以看出我国依法治国的理念得以强化,故选B项;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排除A项;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主要是中共十届三中全会的影响,排除C项;仅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不能说明国家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排除D项。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的
14、法制建设。材料“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推进以法治国的坚定决心,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法制建设的完善,排除A项;材料没有说明以法律作为反腐的工具,排除C项;材料探讨的是守法而不是立法问题,排除D项。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法制建设。结合所学可知,对“新中国法制建设成就”表述正确的是B项;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宪法,排除A项;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排除C项;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排除D项。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和谐思想。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体现的是社会秩序的和谐,故A、C、D项不符合题意;冶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法家思想,体现的是变革思想而非和谐思想,故B项符合题意。9.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人民群众崇德向善、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了实处,A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皆非最佳选项。10.答案:B解析:大庆精神反映了大庆油田建设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反映了科技领域的忘我奉献精神,特区精神反映了改革开放的创新精神,这些都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
16、就,故B项正确。11.答案:B解析:由题干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涉及政治、经济、国家机构、社会生活等众多领域,由此可知,此时我国初步形成了法律法规体系,故B项正确;A项不能由材料得出;“依法治国”理念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的,故C项错误;题干中的法律法规并未具体涉及法制建设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关系,故D项排除。12.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自己的观察,仔细的研究”“事实说明”可知,李四光在中国的地质学研究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故A项正确;李四光并未重点分析社会主义外交关系,排除B项;题干主旨是李四光的科学研究精神和爱国精神,没有体现攻克了难题或是否定了研究成果,
17、排除C、D项。13.答案:(1)清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清末新政鼓励发展工商业;国人主权意识的增强;西方国家要求中国修改法律;封建法统不适应形势变化。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民主法制;新时期经济建设加快;改革开放方针的确立;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2)相同:汲取历史教训;注重与时俱进;注重经济立法;改旧与立新结合;专门机构负责;兼顾各类法律。解析:(1)问第一小问清末原因,根据材料一“政府主动提倡工商业以来,对民法和商法的需要就变得明显起来了”得出清末新政鼓励发展工商业;根据材料一“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不平等条约的种种不利,并希望取消治外法权”得出国人主权意识的增强;根据材料
18、一“英、美也在它们1902年和1903年签订条约时要求修改法律”得出西方国家要求中国修改法律;根据材料一“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不平等条约的种种不利”得出封建法统不适应形势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小问新中国原因,根据材料二“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没有重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得出“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民主法制;根据材料二“1979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把立法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得出新时期经济建设加快;根据材料二“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得出改革开放方针的确立、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2)问根据(1)问的
19、分析可以从修订宪法的背景(汲取历史教训)、特点(注重与时俱进;注重经济立法;改旧与立新结合)、负责机构(专门机构负责;兼顾各类法律)等角度进行分析。14.答案:(1)内涵:为国家分忧解难的爱国主义情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舍小我、为国家的拼搏奉献精神等。(2)理由:他在石油钻井工作中取得了巨大成绩。“铁人”精神对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铁人”精神已成为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具有重大意义。解析:(1)据材料并结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劳动人民的优秀精神可知,王进喜“铁人”精神的内涵应该包括为国家分忧解难的爱国主义情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舍小我、为国家的拼搏奉献精神等。(2)据材料“他率队用肩扛手提的方法创造了当时最高纪录”“振奋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挥了巨大作用”,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文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可知,王进喜被评选为新中国“最美奋斗者”的理由包括他在石油钻井工作中取得了巨大成绩,作出了重大贡献;“铁人”精神对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铁人”精神已成为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