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一、教材分析:在本节中,这些知识将更加细化,理论性更强,体系更加完整。学生已经学习了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表简介等一些基本的物质结构知识,这些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于所学元素化合物等知识进行综合、归纳。同时,作为理论指导,学生能更好的把无机化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本节用第三周期为例,通过典型金属和典型非金属的性质递变,引入元素周期律。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递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验技能。2、过程与方法:(
2、1)自主学习,归纳比较元素周期律。(2)自主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量变到质变规律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难点:探究能力的培养四、学情分析:元素周期律的是高中化学的基础理论内容,但是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可以从资料进行分析而得出的,所以,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去动手实验获取证据,让学生去分析图表、资料获取信息。具体来说,对于元素的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可以由学生在分组实验的基础上,观察Na与冷水、Mg与冷水、Mg与沸水、Mg和 Al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根据
3、获得的第一手证据,来推导出结论。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可以让学生阅读材料、观看实验录像或电脑模拟动画,以获得直观的感性的材料。五、教学方法:对比、分类、归纳、总结等方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上相关的实验,初步把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完成课前预习学案。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实物投影仪,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3教具准备:两人一组,实验室内教学。课前打开实验室门窗通风,课前准备好试管、烧杯、胶头滴管、砂纸、镁带、铝片、试管夹、火柴、酒精灯、酚酞试液、1m o1/L盐酸,1m o1/LA1C13溶液、3mo1/LNaOH溶液、3mo1/LH2
4、SO4溶液、1m o1/LMgC12溶液。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存在的困惑。(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新课导入: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上节课所学的内容: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有哪些?2、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如何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多媒体课件展示: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推进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和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变化。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元素的重要性质,它们是否也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通过化学实验来
5、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多媒体播放: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金属与H2O或与酸反应难易程度。2、置换反应。3、最高价氧化物对立水化物碱性强弱。(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实验一.Mg、Al和水的反应 1、分别取一小段镁带、铝条,用砂纸去掉表面的氧化膜,放入2支小试管中,加入2-3ml水,并滴入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过一会儿,用酒精灯给2支试管加热至沸腾,并移开酒精灯,再观察现象。多媒体展示出表格 表(一)Na 、Mg、Al和水的反应NaMgAl与冷H2O反应 与沸H2O反应现象与冷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 与冷水反应缓慢,Mg带表面有气泡;Mg带表面变红 与水不反应化学方程式2Na +2H2O=2NaO
6、H+ H2Mg + 2H2O=Mg(OH)2+ H2结 论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只能与沸水反应,Al与水不反应。实验二.Mg、Al和盐酸的反应取一小段镁带和一小片铝,用砂纸除去它们表面的氧化膜,把镁带和铝片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再各加入2-3ml稀盐酸观察现象。 多媒体展示出表格表(二)Mg、Al与稀盐酸反应比较MgAl现象反应剧烈,放出大量的H2反应迅速,放出大量的H2反应方程式Mg+2HCl= MgCl2+H22Al +6HCl= 2Al Cl3+3H2结论Mg、Al都很容易与稀盐酸反应,放出H2,但Mg比Al更剧烈实验三:Mg(OH)2的性质取一支试管,加入2ml,1mO1/L、MgCl2
7、溶液,再逐滴加入3mO1/L、NaOH溶液,把生成的白溶液分盛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mO1/L、NaOH溶液、稀盐酸观察,完成下表:多媒体展示出表格表(三)Mg(OH)2的性质现象加入NaOH加入稀盐酸反应方程式Mg(OH)2+2HCl= MgCl2+2H2O结论沉淀不溶解沉淀溶解Mg(OH)2不能溶于氢氧化钠Mg(OH)2能溶于盐酸实验四:Al(OH)3的性质取一支试管,加入1mo1/L Al Cl3溶液,加入3mo1/LNaOH溶液至少产生大量的Al(OH)3白色絮状沉淀,把Al(OH)3沉淀分别盛放于2支试管中,然后,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o1/L稀盐酸和6mo1/LNaOH溶液,观
8、察现象。多媒体播放表格表(四):Al(OH)3的性质加入NaOH,加入稀盐酸现 象沉淀溶解沉淀溶解反应方程式Al(OH)3+NaOH=Na AlO2+2H2OAl(OH)3+3HCl= Al Cl3+3H2O结 论Al(OH)3既能溶于,也能溶于稀盐酸师:从上面几个实验,我们已经了解了Na、Mg、Al与H2O或者与酸反应的难易;知道了NaOH、Mg(OH)2、Al(OH)3的性质,请大家在此基础上完成下表。表(五)NaMgAl单质与水(酸)反应与冷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与冷水反应缓慢,与沸水迅速反应,放出氢气,与酸剧烈反应放出氢气与酸迅速反应放出氢气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NaOHMg(OH)2Al(O
9、H)3碱性强弱比较NaOH强碱Mg(OH)2中强碱Al(OH)3两性氢氧化物结 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Na Mg Al(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1第三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3. 元素周期律 从Na C1 从左 右 (1)定义:金属性逐渐减弱, 金属性逐渐减弱, (2)实质:核外电子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如何来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多媒体展示出:元素非金属判断依据请同学们看教材P15、3资料,之后完成下表:SPSCl气态氧化物化学式SiH4PH3单质与H2化合的条件高温磷蒸气与H2能反应加热对应水化物合
10、或最高价氧化物H2SiO3HCl O4酸性强弱弱酸中强酸最强含氧酸结 论师:从以上对第三周期元素的分析、比较中,同学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多媒体同时展示元素周期律内容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元素周期律。板书: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例2】甲、乙两种非金属:甲比乙容易与H2化合;甲原子能与乙阴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 A只有 B只有 C D 【教师精讲】元素非金属性得强弱判断是重要得知识点,其判断得标准很
11、多:与H2化合得难易程度;气态氢化物得稳定性;含氧酸的酸性强弱。得到电子的难易程度等。 答案:C。【例3】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 A铍(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B砹(At)为白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 C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D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是一种重要的结构理论,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请预习下节,并完成预习导学案。【课堂练习】1、下列各组中,顺序排列错误的是A、离子半径:Na+Mg2+Al3+F B、热
12、稳定性:HClH2SPH3AsH3C、酸性强弱:H3AlO3H2SiO3H2CO3H3PO4 D、碱性强弱:KOHNaOHMg(OH)2Al(OH)32、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 A、氯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而硫与氢气反应生成硫化氢 B、向硫化氢的水溶液中通入氯气可得到淡黄色的硫 C、氯气能与水反应而硫不能 D、氯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而硫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3、已知下列原子的半径:原子NSOSi半径r/1010 m0.751.020.741.17根据以上数据,P原子的半径可能是()A1.101010 m B0.801010 mC1.201010 m D0.701010 m【新
13、知巩固】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除零主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B除短周期外,其它周期均为18种元素C副族元素没有非金属元素D碱金属元素是指A族的所有的元素2. 若aXm+与bY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b=an+m B.b=anm C. 离子半径Xm+Yn- D. 原子半径XY3. 已知X、Y、Z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弱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 B. 非金属活泼性:YXZ C. 原子半径:XYZ D. 原子最外电子
14、层上电子数的关系:Y=(X+Z)4. 下列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小的是( )A、NH3 B、PH3 C、HF D、H2O5.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碱性减弱、酸性增强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Al(OH)3、Mg(OH)2、H3PO4、H2SO4 B、Ca(OH)2、Mg(OH)2、H2SO4、HClO4C、KOH、 NaOH、 H2SO4、 HClO D、Al(OH)3、Ca(OH)2、HBrO4、HClO46下列各组微粒中,按微粒半径依次增大排列的是( )A、Al3+、Al、Na、K B、F、Cl、S2-、S C、S2-、Cl、K+、Ca2+ D、Mg、Si、P、K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H4比
15、CH4稳定 BO2-半径比F-的小CNa和Cs属于第A族元素,Cs失电子能力比Na的强DP和As属于第A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弱8.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A若R(OH)n为强碱,则W(OH)n1也为强碱B若HnXOm为强酸,则Y是活泼非金属元素C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D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9. a元素的阴离子,b元素的阴离子,c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a的原子序数大于b的原子序数,则a、b、c三种离子半径大小的顺序是( )A. abc B.
16、 bac C. cab D. cba10.根据表1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表1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元素代号LMQRT原子半径nm0.1600.1430.1120.1040.066主要化合价2326、22A氢化物的沸点为H2TH2R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11. 以下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已知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eE3比cC3半径大。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EDC B原子序数:dcbaeC离子半径:ECDBA D单质还原性:ABDCE11. 某元素X的最高价
17、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XO4,则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若其水溶液呈现酸性,且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12A族元素单质的沸点 ;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 ;IA族元素单质熔点 ;F-、Na+、Mg2+、Al3+四种离子的离子半径 ;同周期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 。13、根据元素周期表120号元素的性质和递变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种,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与氧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有_(填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2)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填元素符号,下同);(3)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是_;(4)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18、(稀有气体除外)_;(5)推测Si、N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_大于_(填化学式)。布置作业1. 课本习题P18 T6九、板书设计: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一 元素周期律 1第三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3. 元素周期律 从Na C1 从左 右 (1)定义:金属性逐渐减弱, 金属性逐渐减弱, (2)实质:核外电子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活动与探究Al(OH)3性质探究现 象解释或方程式1、通入2、加入KOH溶液3、加入Ba(OH)24、加入稀H2SO45、加入稀HNO3结 论 十、教学反思:本节课因为有演示实验,也是本章的第一次实验,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授此课并不会显得十分枯燥,但本节内容的目的是在实验验证的基础上来帮助学生巩固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的。若教师引导不好,往往易使实验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讲授本节内容时,一定要注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其既动手练习,又动脑思考,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使其认识上升到认知的高度,并锻炼他们的抽象思维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