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6山东淄博高三阶段性诊断考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俄历1861年)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拿到了一份。阅读这份珍贵的法案时,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媲美。所有的路口都贴有长官发布的告示,人们聚集在它周围,一个人大声念,其他人静静听。一个伙计一边念着声明,发现有个地方说,庄园农奴对他们的主人还要承担两年的义务,愤怒地大叫:“让这个文件见鬼去吧!两年?我绝不干!”其他人都默不作声。丹尼斯舍曼等著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1)从材料看,对“解放宣言”有哪两种态度,为什么会这样。(2)“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媲美”
2、。对于这种赞誉,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解析:(1)第一小问态度,根据材料“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说明是喜悦,根据材料“让这个文件见鬼去吧!两年?我绝不干!”说明是愤怒;第二小问原因,喜悦原因从材料“解放宣言”说明农奴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愤怒原因从材料“庄园农奴对他们的主人还要承担两年的义务”说明农奴对原来的主人仍要承担两年的义务。(2)可以任选一观点说明,赞同,从农奴解放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意义角度回答;不赞同,从农奴制改革具有掠夺性和落后性角度回答。答案:(1)态度一:喜悦(欢迎)。原因:农奴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态度二:愤怒(反对)。原因:农奴对原来的主人仍要承担两年的义务。(2)赞
3、同。理由:解放宣言通过解放农奴,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或不赞同。理由:解放宣言保留了农奴主的某些特权,是对农奴的一场“合法”掠夺,具有极大的落后性。2(2016福建宁德高中毕业班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68年,明治政府制定了“殖产兴业”的政策。1870年工部省成立,成为推行“殖产兴业”政策的中心。为了贯彻执行“殖产兴业”的方针,扶植资本主义成长,明治政府决定大力创办国营企业,由国家带头实行资本主义工业化。1880年,政府以廉价“处理”方式,将国营企业转让给大资本家。到19世纪90年代,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
4、。摘编自王铭殖产兴业与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材料二(戊戌年)五月十六日上谕云:“农务为富国根本,亟宜振兴。著各督抚督饬各该地方官,劝谕绅民,兼采中西各法,切实兴办,不准空言搪塞。”六月廿九日谕云:“训农通商,为立国大端,前迭谕各省整顿农务、工务、商务,以冀开辟利源,各处办理如何,现尚未据奏报。著即于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其各省府州县,皆立农务学堂。”七月十三日谕云:“现在讲求商务,业于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并谕令上海、汉口试办商务局,拟定办法奏闻,现尚未据奏到。商会即商务之一端,著刘坤一等,归案迅速妥筹具奏。”摘编自(清)宋玉卿戊壬录(1)据材料一,概述日本发展近代工业的步骤。(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
5、二中清政府在兴办实业的内容方面有何不同?综合以上材料,从策略的角度说明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1868年,明治政府制定了殖产兴业的政策”“为了贯彻执行殖产兴业的方针明治政府决定大力创办国营企业” “1880年,政府以廉价处理方式,将国营企业转让给大资本家”等相关信息可知其步骤。(2)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二中“农务为富国根本,亟宜振兴。著各督抚督饬各该地方官,劝谕绅民,兼采中西各法,切实兴办,不准空言搪塞”的信息,可知其不同之处在于重视农业的发展;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日本明治维新的政权基础和实施方式分析“成”的原因,结合中国戊戌变法的实施方式和变法者的心理因素
6、分析“败”的原因。答案:(1)步骤:制定政策,成立机构;创办国营企业,示范引领;转让国营企业,扶植私人资本。(2)不同:重视发展农业(农商)。原因:日本:维护大资本家的利益,扩大政权基础;循序渐进,措施得当,行之有效。中国:过于依赖地方官员,措施无法落实到位(缺乏强有力的行政组织措施);求变心切,操之过急(急于发布变法上谕,操作紊乱)。3(2016山东临沂高三教学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61年2月19日颁布的解放法令是在充分保证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实施的农民必须交纳49年的赎地费给政府。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
7、亿卢布赎金。摘编自农业资本主义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材料二1872年,明治政府向土地所有者发放了地契,承认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所有权;1873年,颁布地税改革条例,规定:向土地所有者按地价3%的税率征收现款作为地税。这些措施在保证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同时减轻了农民的税负。摘编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农业和农村政策(1)有人说,“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依据材料一指出这种说法的合理性,并分析这种做法对俄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2)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农业政策的中心是什么,并分析其对当时日本社会发展的影响。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农民必须交纳49年的赎地费给政府农民
8、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的信息可以归纳出“向农民索取高额赎金”;第二小问从农民购买力以及当时俄国国内市场狭窄角度分析作答。(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保证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同时减轻了农民的税负”的角度概括答案;第二小问结合减轻税负对农民、农村、国家工业化的影响作答即可。答案:(1)合理性:向农民索取高额赎金。影响: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窄。(2)中心:保证农民土地所有权,减轻农民税收负担。影响: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地税征收现款,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为工业化提供资金保障。(答出两点即可)4(2016南昌高三年级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98年8月3
9、0日)上谕曰:国家设官分职,各有专司,京外大小各官,旧制相沿,不无冗滥。近日臣工条奏,多以裁汰冗员为言,虽未必尽可推行,而参酌情形,实亦有亟当改革者。如詹事府本属闲曹,无事可为;其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太仆寺、大理寺等衙门,事务甚简,半属有名无实,均著即行裁撤,归并内阁及礼兵刑部办理。清德宗实录卷四二四材料二(1898年9月26日)上谕曰:朝廷振兴庶务一切新政,原为当此时局,冀为国家图富强,为吾民筹生计,并非好为变法,弃旧如遗。所有现行新政中裁撤詹事府等衙门,原议将应办之事,分别归并,以省繁冗。现在详察情形,此减彼增,转身周折,不若悉仍其旧。著将詹事府、通政司、大理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10、等衙门,照常设立,毋庸裁并。清德宗实录卷四二七材料三近来朝廷整顿庶务,如学堂、商务、铁路、矿务一切新政,迭经谕令各将军督抚切实筹办并令办理情形,先行具奏。该将军督抚等,自主仰体朝廷孜孜求治之意,内外一心,迅速办理,方为不负责任。乃各省积习相沿,因循玩愒,虽经严旨敦迫,犹复意存观望,即如刘坤一、谭锺麟总督两江、两广地方,于本年五六月间谕令筹办之事,并无一字复奏。迨经电旨催问,刘坤一则籍口部文未到,一电塞责。谭锺麟且并电旨未复,置若罔闻。该督等皆受恩深重,久膺疆寄之人,泄沓如此,朕复何望?倘再藉词宕延,定必予以严惩。直隶距京咫尺,荣禄于奉旨交办各件,尤当上紧赶办,陆续奏陈。共余各省督抚,亦当振刷精
11、神,一体从速筹办,毋得迟玩,至于咎戾。清德宗实录卷四二注:玩愒,荒废时日。膺,承担。戾,罪责。(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光绪帝两次上谕的内容有何不同?是何原因?(2)依据材料三,说明地方督抚对戊戌变法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分析上述三则材料,说明清末吏治的特征。解析:(1)第一小问,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其内容是对于中央机构的调整,结合材料具体内容总结二者的不同;第二小问,结合两则引文的时间和相关事件总结出现不同的原因。(2)第一小问,从材料三“乃各省积习相沿置若罔闻”,总结态度是地方督抚对光绪帝要求筹办新政之事采取“泄沓”“宕延”态度,阳奉阴违,托辞抗命;第二小问,从维新变法时光绪帝的权力、维新变法
12、的性质和官场旧习方面总结原因;第三小问,从材料一中“京外大小各官,旧制相沿,不无冗滥”、材料三“乃各省积习相沿,因循玩愒,虽经严旨敦迫,犹复意存观望”可总结吏治特征。答案:(1)不同:材料一要求立即裁撤詹事府、通政司等机构,合并到内阁及礼兵刑部。材料二要求上述机构照常设立,取消裁并。原因:材料一出自百日维新期间,具有维新思想的官员纷纷上书要求裁汰冗员,事实上许多机构闲置、无事可办,需要裁撤。材料二的上谕出自9月26日,已是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等顽固派势力操纵政局,此上谕非光绪帝本意。(2)态度:地方督抚对光绪帝要求筹办新政之事采取“泄沓”“宕延”态度,阳奉阴违,托辞抗命。原因:光绪帝是一个无实权的皇帝;地方督抚中多是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守旧大臣,对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新政不支持;长期以来地方督抚形成的官场旧习,对执行新政难以雷厉风行。特征:中央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地方官员因循守旧,缺少锐意进取的精神,对中央政令置若罔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