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课 同步课时训练1、古书记载,夏朝中央官吏有“六卿”,地方官吏有“牧正”“九州之伯”等。上述材料说明( )夏朝有了国家权力机构夏朝出现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夏朝实行宗法制夏朝后期出现了暴政和社会动荡A.B.C.D.2、反映我国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的史料是( )A.国语中记载的防风后至,禹杀而戮之B.越绝书中记载的禹穴之时,以铜为兵C.左传中记载的茫茫禹迹,划为九州D.礼记中记载的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3、天干地支是中国先民较早掌握的初步的天文历法知识。商朝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体现了商朝( )A.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B.王权的自我神化C.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领
2、导权D.经济繁荣、文化发达4、关于夏商政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商朝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神权与王权结合是商朝政治的一大特点夏商时期出现分封制A.B.C.D.5、周灭商后,将商人的至上神上帝,转换为天,周王是天的嫡长子,称天子,是诸侯的领袖。天子可以不必再通过自己的祖先,直接祭天、向天祈祷。这一变化反映了( )A.王权开始高出神权B.最高执政者权力提高C.血缘纽带渐趋松弛D.家天下格局开始动摇6、周礼中有以系家庭伦常的婚礼,以示成人之道的冠礼,有敬天事神、祈福保民的祭礼,慎终追远、显扬孝道的丧礼,也有彰明君臣大义的朝礼,敦睦诸侯邦交的聘礼等。这些周礼共同维系的主
3、要是( )A.周王室的安全B.宗族分封下的社会秩序C.王位世袭制D.嫡长子继承制7、王惠岩、张创新著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周代这种自上而下的分封制,造成了比夏、商二代更为统一的国家,权力更为集中。”这可以表明( )A.西周是统一国家的开端B.从夏至周中央权力在加强C.分封制加强了专制王权D.国家统一必须借助分封制8、中国商周时期便有男子休妻“七出”之说,后又增加“三不去”对随意休妻进行限制,即“妻子无娘家可归、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这些规定( )A.保护了女性基本权益B.维护了宗法伦理秩序C.稳定了家庭婚姻关系D.体现了男女平等观念9、“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
4、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这说明西周宗法制确立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庶子政治权力B.区别大宗小宗C.规定嫡长子为世子D.稳定统治秩序10、周代政治的最大特点是族权与政权合而为一。关于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一定意义上讲,宗法制构成了分封制的基础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C.分封制是宗法制作用于国家地方政治制度的体现D.宗法制是分封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和保障11、周代的礼制内容非常复杂,在众多规定中体现了“亲亲”和“尊尊”两个基本原则。其中,“尊尊”主要反映了( )A.浓厚的宗族色彩B.强烈的等级意识C.浓重的神权色彩D.发
5、达的礼乐制度12、史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 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这段材料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楚庄王图谋周朝镇国之宝B.诸侯争霸斗争激烈C.王室衰微,分封制趋于瓦解D.西周青铜铸造水平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史记周本纪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下材料三
6、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左传1.材料一中武王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受封的主要是哪些人?2.材料二说明周天子与诸侯之间有何关系?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诸侯对周天子有何义务。3.材料三反映出周天子与诸侯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一 按照周礼的规定,男性贵族可以娶妾多人,但正妻只能有一个。如果元配妻子亡故,理论上男子不能再娶妻,再婚的配偶只能称作继室,而必须保留亡故妻子的元配正妻地位。材料二 “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其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仲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
7、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 吕氏春秋当务材料三 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周礼对原配妻子的规定源于什么制度?其主要目的又是什么?2.据材料二,太史据法而争的理由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析,为什么“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的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夏朝政治制度
8、的掌握。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解读。从材料中能看出,从材料中无法看出。 2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A项内容说明禹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力增大,当时还是禅让制;B项指大禹时代先民用青铜来铸剑,说明冶炼术的进步;C项意思是在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禹的遗迹,这就是划为九州的地方;D项禹死后,他儿子启登上王位,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君王世袭应该看作是理应的,合乎道德规范的,反映了我国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所以选择D项。点评: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肢中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 3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从材料
9、信息看,君主以天干为名,体现出君主的特殊地位和神秘色彩。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4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了禹的王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商朝实行内服与外服制度,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商朝弥漫着浓厚的神权色彩, 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分封制是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实行的。所以项错误,故选B。 5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周天子权力的变化。题干材料中“周王是天的嫡长子.称天子”说明王权来源于神权,而不是高于神权.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周王是天的嫡长子.称天子”“直接祭天、向天祈祷”得出最高执政者的权力提高,故B项正确:
1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盛行宗法制.血缘关系一直是维系政治统治的纽带.故C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天下”的格局开始确立是在夏代.此时并未动摇.故D项错误。 6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材料中这些周礼维系着宗族分封下家庭关系、君臣关系、邦交关系等,有助于稳定周代社会秩序,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7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根据题目中“比夏、商二代更为统一的国家”可知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周代这种自上而下的分封制权力吏为集中”可知B项正确;C项所述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D项表述错误.排除。 8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
11、主要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材料中的“七出”、“三不去”,反映的是商周时期对婚姻的解除所作的习惯性规定,反映了男子不可以随意休妻,体现了家庭利益为核心(强调父权族权)、男尊女卑、以礼入法(体现儒家伦理)的特点,是维护宗法伦理秩序的体现,B项正确,A、D两项表述都不符合史实,均排除;C项表述有一定道理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9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由材料中“惧其散而无统也”可知,大、小宗之法的实行目的在于稳定统治秩序。 10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题易错之处在于不能正确认识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的关系。分封制属于政治制度,宗法制属于宗族制度,对于最高统治者而言,分封制与宗法制合而为一,宗
12、族权力的传承同时亦是国家权力的承继。依据以上分析可知,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宗族基础,因此A、B两项说法正确;分封制下嫡长子继承、庶子分封,是宗法制作用于国家地方政治制度的体现,C项说法正确;宗法制是宗族权力的传承,而非分封制在政治上的体现,D项说法错误。 1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周代礼制的特点。周代礼制的“亲亲”和尊尊”意为要亲近应该亲近的人.尊重应该尊重的人。“亲亲”带有农厚的宗族色彩,故A项错误尊尊”反映出周礼强烈的等级意识,故B项正确; 西周礼乐文化神权色彩并不农厚,故c项错误;尊尊”是礼乐制度的基本原则,无法说明礼乐制度发达,排除D项。 1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结合
13、唯物史现考查分封制的瓦解。题干中表现的是春秋时期楚庄王“问鼎中原”的故事.这反映了当时地方诸侯势力坐大,周天子丧失权威.故C项正确 13答案及解析:答案:1.制度:分封制。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2. 关系:诸侯为周王臣下,服从周王命令。 义务:保护周王室;忠于职守;镇守疆土;定期朝见天子,向天子述职3.变化:王室衰微,诸侯不尊天子。原因:在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周王室衰微,无力再控制诸侯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的武王,齐鲁燕等信息可推断出武王实行的是分封制,结合所学可知其分封对象。第2问仔细研读材料二可知
14、两者之间的关系;而结合材料二中的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和所学可知诸侯对天子的义务。第3问,由材料三中时王卒大败可知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力壮大;原因则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进行归纳。 14答案及解析:答案:1.宗法制度;维护分封制度。2.坚持嫡长子继承制。3.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宗法制和分封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周幽王的行为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进而影响分封制,动摇西周统治,因此,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解析:1.本题是对宗法制的考查。周朝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而要保证嫡长子的权益,必须保证元配妻子的地位。所以周礼对元配妻子的规定源于宗法制度。而宗法制的出现就是为了巩固分封制所形成的统治秩序,所以宗法制是为了维护分封制度。2.从关键信息“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中不难推测,太史坚持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答题时要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作为突破口。3.要根据所给的材料,从现象到本质,分层叙述,由表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