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20711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39页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在我国传统民间医药学中,艾叶用于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历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时节民间历来就有插艾叶的习俗,期待起到驱蚊杀菌、祛邪避秽的作用。这表明:我国的传统节日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端午插艾的习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的医药知识能为我国中医药学发展提供丰富的养料端午插艾的习俗推动社会和人的发展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端午时节历来就有插艾叶的习俗,期待起驱蚊杀菌、祛邪避秽的作用。这表明我国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项符合题意;在我国传统民间医药

2、学中,艾叶用于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表明了国民的医药知识能为我国中医药学发展提供丰富的养料,项符合题意;端午插艾的习俗仅是我国传统习俗之一,项观点夸大了端午插艾习俗的作用,观点错误;材料主旨没有体现端午插艾的习俗推动了社会和人的发展,项不合题意。答案选B。【点睛】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传统习俗能够保留至今的原因主要是传统习俗具有继承性。在日常生活中,传统习俗无声地感染和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人,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习惯。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习俗符合民族心理,具有民族性。2. 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

3、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A. 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B. 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C. 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D. 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答案】A【解析】【详解】A:材料中东西方用语和习惯的不同会使不同国家得人产生误解,体现的是文化的差异,说明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故A项正确。B: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没有优劣之分,故B说法错误。C: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它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4、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因此,文化的差异不一定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故C项错误。D:文化的差异会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但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说法绝对,故排除D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3.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丝路精神”()A. 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伟大产物B. 为我国当前参与国际合作提供强大智力支持C. 是在商业贸易往来中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D. 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个性【答案】A【解析

5、】【详解】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丝路精神”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伟大产物, A项符合题意;“思路精神”是精神动力,不是智力支持,B项不合题意;“思路精神”不是文化传播的载体,C项不合题意;“思路精神”是“一带一路”各国的共同精神财富,反映了文化的共性,而不是中国的文化个性,D项不合题意。答案选A。4. 新时期优秀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内涵:弘扬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弘扬企业家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弘扬企业家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弘扬企业家精神的文化是基于()文化与经济相

6、互交融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精神文化离不开特定的物质载体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题意中未涉及经济,项不合题意。:根据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可知其属于优秀的文化,即要求回答弘扬优秀文化的原因,两项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未体现物质载体,项不合题意。答案选D。5.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文化环境决定人的发展 人的成长受环境影响文化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文化可以塑造人生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文化环境不能决

7、定,只能影响人的发展,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人们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符合题意。: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说明文化可以塑造人生,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6. 徽派古村落,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推窗见河,开门走桥,顺自然显人文。类似这样特色鲜明的古村落各地都有。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古村落,因为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古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并

8、没有成为多数人的选择,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观点错误。:保护好古村落的原因在于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同时古村落作为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7. 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没有涉及文化的存在形式的变化,故排除。材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方便人们的文化

9、交流,故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故排除。“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说明扩展了人们的文化视野,故正确。故选D。8. 文化交流像“茶与咖啡的对话”: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对茶的喜好并不妨碍我们也尝试一下咖啡,对咖啡的依恋也不妨碍我们品品茶的韵味。这启示我们文化往来应A. 平等交流、相互借鉴B. 积极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C. 相互尊重、日渐趋同D. 尊重发展好本民族文化【答案】A【解析】【详解】A:开展文化交流,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故选A项正确。

10、BCD:材料反映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没有涉及不同文化的融合,也没有涉及尊重发展好本民族文化;相互尊重,但不会日渐趋同,故BCD不选。故本题选A。【点睛】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原则: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即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9. 现实生活中,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有( )人口迁徙活动 社会文化教育商人商业贸易活

11、动 各种经济、政治、文化交往活动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活动等都属于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另外,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由此可见,四项均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0. 要实现世界文化繁荣,就必须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 用欧美文化来同化落后民族的文化A. B. C. D. 【答案】D

12、【解析】【详解】: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因此,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特征。这要求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由此可见,三项表述正确。: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不能用“欧美文化来同化落后民族的文化”,选项表述错误,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11. 下列各项属于文化遗产的是( )中国的长城 九寨沟自然风景区 埃及的金

13、字塔 司马迁的史记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保存文化遗产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联合国以名录的方式确立并保护。据此可知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司马迁的史记均属于文化遗产,正确;九寨沟自然风景区不属于文化遗产,排除。故选D。12. 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A. 鲜明民族性B. 较强融合性C. 相对稳定性D. 明显

14、渗透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C正确且符合题意;A是传统文化的特点,但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B D不是传统文化的特点,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13. 数间民居、一泓流水、挺拔的青松和结伴的人们以丰子恺漫画为底稿的“中国梦”公益广告,亮相于全国大街小巷,向人们诠释着我国仁爱宽厚、孝悌友善等传统美德,引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这说明传统美德A. 只能通过特定的方式传播B. 必须按照原有的含义理解C. 始终具有同样的社会背景D. 仍然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答

15、案】D【解析】【详解】A错误,本题考查思想道德建设。文化传播的方式是多样的;B错误,选项否认了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必要性;C错误,选项否认了社会的变化发展;D符合题意,从传统美德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可以看出传统美德仍然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故选D。14. 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沉重地打击了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材料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思想运动促进文化的发展文化是政治的派生物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运动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沉重地打击了传统

16、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这说明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促进文化的发展,适合题意;经济、政治、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错误;思想运动影响着文化的发展,但不起决定作用,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15.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发生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以一种文化去否定另一种文化,或者认为一种文化优越而另一种文化低劣,从而鄙视、耻笑另一种文化的情况,就属于文化歧视现象。这启示我们( )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必须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必须承认各国文化有优劣之分要将其他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同等对待A.

17、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反对文化歧视,必须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正确。: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说法错误。:尊重文化多样性,要认同自己民族的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能把其他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同等对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点睛】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16. 2018年暑假期间,很多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到国学班学习,让孩子诵读经典、学习古文。这表明()A. 传统文化的作用是积极的,所以每个

18、人都要学习B. 对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的、积极向上的内容,我们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C. 这些家长一味固守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新文化D. 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我们要回归传统【答案】B【解析】【详解】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传统文化具有双重性,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B项正确且符合题意;A、C、D三项说法均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17. 珠算是中国

19、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下列对文化遗产认识正确的是( )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要守护精神的家园A. B. C. D. 【答案】B【解析】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正确;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错误;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要守护精神的家园,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点睛】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

20、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18. 习近平主席在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说,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为平等交流而变得丰富多彩,正所谓“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下列做法符合上述主张的是不同民族文化间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借助文化渗透方式,推销本国价值观防止经济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尊重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习近平的讲话强调不同文化之间平等交流,才能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故正确;是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是一种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错误行为

21、;错误,经济决定文化,经济的发展必然影响传统文化。故本题选D。19. 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是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招生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下列对教育认识正确的是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教育是年轻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途径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特定功能、文化传播的途径。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正确且符合题意;教

22、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正确且符合题意;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而不是根本途径,说法错误;说法错误,错在“最好”;故本题选D。【点睛】全面认识教育的重要性或作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一种综合的力量,其中科技和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

23、扮演着重要角色。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相互促进。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20. 某国际品牌和故宫联合推出的口红成为不少时尚人士的新话题。“简直美爆了!”“突破天际的脑洞”爆红的“故宫口红”等故宫文化创意产品给故宫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作用突出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立足传统文化经济价值,提升传统文化品位A. B. C.

24、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知识。“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表述错误,优秀文化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故宫文化创意产品给故宫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作用突出,也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符合题意;“立足传统文化经济价值”表述错误,文化发展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本题选B。21. 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走向多远的未来。如果说现实是结果,历史就是条件。准确书写历史、正确认识历史,正是为了确立前行的方向、标定进步的坐标,更好地走向未来。该观点启示我们要重视从史书典籍中汲取营养强调不能割断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强

25、调要重视发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说明正确历史观决定着社会文明发展趋势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符合题意,“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走向多远的未来”,要走的远,就不能忘记历史,启示我们要重视从史书典籍中汲取营养;符合题意,“如果说现实是结果,历史就是条件”即不能割断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不合题意,题干强调当代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没有涉及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表述错误,社会文明发展的趋势是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的,不是由正视历史决定的。故选C。22. 尽管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但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

26、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明A. 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B. 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C. 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D.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答案】D【解析】【详解】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这说明中西方文化各有其特点,文化是民族的;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明中西方文化又有共通之处,文化是世界的,结合起来,材料体现的知识点就是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的说法错误,创造力的源泉应该是实践。故本题选D。23. 有人说:“文化遗产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记录着民族的文化基因”这主要表明文化遗产( )A.

27、 是在历史、艺术或科学方面有着世界意义的纪念文物B.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 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应给予保护D. 可以充分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答案】B【解析】【详解】B:材料主要表明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B正确。ACD: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材料主旨强调文化是民族的,ACD三个选项均强调文化遗产对于世界文化的意义,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4. 蒙古族的“安代舞”被誉为蒙古族舞蹈活化石,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田野调查、原生态保护区建设等措施加强对“安代舞”的传承和保护。其目的是( )集中展现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维护

28、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特征挖掘传统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发挥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传统文化的价值。当地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挖掘传统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特征,符合题意。:中华民族精神能够集中展现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说法错误;: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而文化有优秀和落后之分,只有优秀文化才对经济有促进作用,说法错误。故选C。25. 某次国际留学生交流会上,一位加拿大学生说:“狗是人类的朋友,忠诚、勇敢,吃狗肉的行为无法理解和接受。”一位印度学生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在大部分印度人看来,西方人吃牛肉是一种野蛮行为。”对此,认识

29、正确的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不同民族的文化要相互尊重和理解人们应该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民族的文化要相互尊重和理解,求同存异,项符合题意;应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要相互尊重,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点睛】怎样对待文化多样性?(正确态度、遵循原则)(1)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

30、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26. 中华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和谐、和睦、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和而不同、和平共处、家和万事兴,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基本特征。这启示我们A. 传统文化是优秀文化,应全部继承和发扬B.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继续保持和发扬C. 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应继承和发扬D. 对于传统文化中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地加以取缔【答案】B【

31、解析】【详解】B: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继续保持和发扬,B符合题意。A:传统文化有优秀的部分,也有糟粕、腐朽的内容,应该是批判的继承,A说法有误。C:并非所有传统文化都对人和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C说法有误。D:与题意无关,排除D。故本题选B。27. 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微信公众号上,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 优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 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大众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A. B. C. D. 【答案】

32、D【解析】【详解】不合题意,材料中的“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体现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没有涉及深远持久的特点;符合题意,“优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表明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大众文化的作用;符合题意,通过“读首诗再睡觉”微信公众号,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及所起的作用,表明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故选D。28. 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日本人服从。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A. 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B. 各民族

33、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C. 各民族不同的遗传因素决定的D. 各民族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答案】A【解析】【详解】BCD说法错误,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而不仅仅是由自然地理环境或者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也不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A符合题意,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各民族的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故选A。29.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

34、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A. 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B. 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C. 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D.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答案】A【解析】【详解】A符合题意,“古城复兴”属于文化继承,扬州通过古城复兴,“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体现出文化继承是推进城市发展的前提;B表述错误,传统文化有优秀与落后之分,优秀的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C不合题意,该说法不能体现材料的主旨内容;D不合题意,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是指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材料内容不

35、体现。故选A。30. 2017年9月7日至8日,欧洲部分孔子学院联席会议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举行。目前,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已然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这表明A. 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创新B.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了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C.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D.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答案】B【解析】【详解】ACD:这三项表述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C、D。B:孔子学院快速发展,已然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这意味着中华文化走出去,走向世界,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B正确。故本题选B。31. 针对一些地方在语文教材中删减旧体诗词

36、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之所以要重视古典诗词教学,是因为古典诗词A.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B. 被人们称为凝固的艺术C. 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D. 是中华文化创造的源泉【答案】A【解析】【详解】A:之所以要重视古典诗词教学,是因为古典诗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A符合题意。B:建筑被人们称为凝固的艺术,B不合题意。C: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C不合题意。D:社会实践是中华文化创造的源泉,D不合题意。故本题选A。32.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组带。“百善孝为先,孝乃德之本”,在

37、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文化对维护社会和家庭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封建社会的“愚孝”,长期以来也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枷锁,诸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在当代社会,传承孝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要“求同存异,吸收借鉴”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待传统文化的要求有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符合题意;是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点睛】如何看待传统文化?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

38、为今用。具体要求: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与全盘肯定的守旧主义。33. 近几年来,“入土为安”的传统丧葬观念正在发生动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不保留骨灰、不建墓基墓碑的树葬、海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清明祭扫也由传统的焚香烧纸发展为更为环保的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新形式。“慎终追远”仪式尽管不断变化,但孝道

39、文化依然滋养人心,使“民德归厚”。这说明传统孝道文化不断因时而变,才能富有时代价值传统孝道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是不变的全面继承传统孝道文化,才能使文化发展不失根基传统孝道文化通过不同形式体现,对人产生深远持久影响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的作用、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近几年来,“入土为安”的传统丧葬观念正在发生动摇,生态安葬越来越多,这说明传统孝道文化不断因时而变,才能富有时代价值,正确。:“具体内涵是不变的”说法错误,应与时俱进,排除。:“全面继承传统孝道文化”说法错误,应该辩证地继承传统孝道文化,排除。:清明祭扫也由传统的焚香

40、烧纸发展为更为环保的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新形式,这说明传统孝道文化通过不同形式体现,对人产生深远持久影响,正确。故本题选A。【点睛】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排除法。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2代入法。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3组合法。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34. 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从某

41、种角度上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点赞”,“蛮拼”、“任性”等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登堂入室被主流媒体采用。这种现象反映了( )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化网络语言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被主流媒体所采用,进一步丰富了语言的内容,故正确;题意没涉及网络语言和文化软实力的关系,故排除;网络语言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但是并不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故错误;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说明大众传媒在传播文化方面

42、发挥了重要作用,故正确。故选C。35. 随着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北京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开始提供英文菜单,但一些菜单的译法闹出不少笑话。近来有关部门出版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将2158道中餐菜名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此举有助于A. 丰富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B. 促进中西饮食文化传播C. 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D. 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答案】C【解析】本题以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出版为背景,考查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A项错误,材料的做法是为了更好的传播中华文化,并不能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故排除;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强调了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播,并没有西文饮食文化的传播;C项

43、强调通过材料做法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正确;D项本身错误,差异并不能因为一本书的出版而减少。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36. 某省举办“中国寻根之旅”活动,吸引了许多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他们考察祖籍地的发展成就,了解祖籍地的发展历史,收集祖籍地的民间故事,体验祖籍地的民风民俗,增加了对祖籍地文化的了解。举办这一活动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继承和传播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化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以某种文化现象为背景,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寻根活动”是对中华文化的一次重大的继承与发展过程,所以项正确;这一活动旨在传承优

44、秀的中华文化,所以项与题意无关;项正确,本次活动吸引了许多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也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项错误,这一活动只是一次“寻根活动”不能体现出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整合,故排除。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点睛】37.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文化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B. 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C.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D.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答案】B【解

45、析】【详解】材料强调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没有体现深远持久,A不合题意;通过“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表明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B符合题意;材料与文化的发展无关,C不符合题意;大众传媒不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D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38. 广东某县依托葛洪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力塑文化旅游品牌。该县的这一做法是基于( )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文

46、化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项错误;虽然经济决定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项错误;材料中该县依托文化遗产,挖掘当地的中医药和宗教文化,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故项正确;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力塑文化旅游品牌,体现了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项正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39. 诗经小雅鹤鸣说“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原意是说:借助别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比喻借助外力(多指朋友)来提高自己的见识,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告诉我们()A. 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基础B.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需要兼收并蓄C. 文

47、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D. “历史虚无主义”是错误的【答案】C【解析】【详解】C:材料中诗经中的话原意是借助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比喻借助(多指朋友)来提高自己的见识,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主要强调了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故C项正确。ABD:材料没体现继承传统与文化创新发展的关系,也没体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更没体现“历史虚无主义”是错误的,排除ABD。故本题选C。40. 中央文明办提出,要在春节、清明、端午、重阳等中华传统节日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有利于彰显节日文化内涵,打造人们共

48、有的精神家园 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共同的文化血脉根本目的是集中体现民族文化,以区别于其他民族可以使人们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可以让人们更好的理解节日文化的内涵,增强民族凝聚力,故符合题意;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其目的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维系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不是为了区别于其他民族,故错误;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展示和感受的是中华文化的魅力,不是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故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点睛】民族节日形成: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

49、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作用: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41. 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在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在观众的审美需求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没有体现现代传媒的作用,不符合题意。:现代流行艺术能够融入传统艺术之中,但是不能说取代,错误。:我国杂技加入了音乐、舞蹈等元

50、素,体现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符合题意。:这些时代元素和效果是我国运用现代技术展现民族文化的表现,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42. 2015年春节期间,人群、金融、信息、文化在全国的大规模流动,带动了文化、商业、交通、旅游、电讯、金融、餐饮等各行各业的全面繁荣,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春节经济”。“春节经济”得以繁荣的内在原因在于( )A. 市场经济在春节期间发展迅速B. 商家对大众春节消费的高度重视C. 中国的春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D. 过春节是大众消费的集中体现【答案】C【解析】【详解】A:该选项表述过于绝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春节期间未必一定发展迅速,A排除。BD:这两项均不是题

51、目中的原因,排除B、D。C:“春节经济”得以繁荣的内在原因在于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春节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表现,C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43.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要坚持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材料表明()A.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B. 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C. 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D.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强调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

52、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体现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故A正确。:材料未体现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故不选。:材料未体现科技创新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故C不选。:材料未体现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故D不选。故本题选。44. 诗词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寓意。下列对应正确的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少小离

53、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符合题意;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符合题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说明影响之迅速,不是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错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错误。故本题选C。【点睛】区分“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潜移默化”是指每时每刻、不知不觉地受到文化的影响,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过程来看的,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无形性和非强制性。“深远持久”是指经年累月、难以抹去,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结果上说的,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稳定性和延续性。45.

54、 有位学者撰文指出,李白那追求理想、反抗权贵、要求自由的精神,个性张扬的气质,高亢豪迈的性格,雄奇飘逸的诗风,特别是他那吞吐天地、囊括寰宇的气势,无疑是唐朝政治、经济全面繁荣昌盛在精神领域的真实反映和写照。这表明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李白的诗歌在盛唐是最优秀的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选项表述本身错误,排除。选项强调文化的作用,与题意不符。题目中,有学者指出,李白的诗诗风,特别是他那吞吐天地、囊括寰宇的气势,无疑是唐朝政治、经济全面繁荣昌盛在精神领域的真实反映和写照。这表明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即一定

55、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故入选。选A。【点睛】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2)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3)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46. 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56、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题中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雕塑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符合题意中文化的归属感和题意无关;说法错误,文化影响城市发展,但不是决定。故选B。47. 网络曾出现“三个苹果改变世界”的段子:第一个苹果诱惑了夏娃,让人类走出蒙昧,有了文化;第二个苹果砸中牛顿,使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推动科技的发展;第三个苹果被乔布斯咬了一口,

57、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世界。“三个苹果改变世界”虽具玩笑性质,却也形象地告诉我们文化和科技的重要作用。以下关于文化作用认识正确的是(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消费更加丰富 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实践的产物 文化越来越成为一种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故入选。:选项不涉及文化的作用,不选。:文化越来越成为一种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故错误。故本题选A。48. 某国

58、际学术期刊的封面,用中国山水画形象地表现了中国某生物研究组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山顶代表体细胞状态;连接各山顶的桥代表小分子,能够促进各山顶之间的衡越;山水中的小舟代表转基因方法,通过不同的路线实现重编程。采用绘画形式表现科学研究成果反映了A. 科学与艺术具有相通性B. 科学与艺术都来自于创新思维C. 科学与艺术都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D. 艺术的传播需要借助科学的力量【答案】A【解析】【详解】A:根据材料,用山、桥、小舟之间的联系代表体细胞与小分子、基因之间的联系,这体现了科学与艺术具有相通性,A项正确;B:科学与艺术都来自于社会实践,B项不选;C:材料并没有表明科学与艺术都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

59、,C项不选;D:材料表明科学传播需要借助艺术的手法,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选A。49. 上画了一只鸡、一头牛和一片草地,要求把这三样东西分成两组,你会怎么分呢?实验表明,美国孩子更喜欢把鸡和牛分在一组,中国孩子则倾向于把牛和草地分在一组。心理学家认为,美国人善于分析不同物体各自的特征,牛和鸡都属于动物,因此分在一起;中国人则把不同物体之间的联系看得更重,因为牛吃草,所以把牛和草地分在一起。这说明A.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B. 文化影响人们生活的价值选择C. 文化的差异带来生活方式的差异D. 文化的差异带来思维方式的差异【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D:中美两国人由于受不同

60、文化的影响,对事物的分类标准也不同,说明文化的差异带来思维方式的差异,D符合题意。ABC:三项说法均正确但均不符合题意,ABC排除。故本题选D。【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表现:(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取决于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影响因素: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等)3特点:(1)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但并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接受,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2)深远持久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

61、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4优秀文化的作用: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启示:个人:要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要主动地、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50. 被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论语,成书已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这体现A. 文化是思想家的精神产品的总和B. 文化素养只有通

62、过阅读经典才能获得C.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D. 文化经典是决定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A观点错误,“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所以说是思想家的精神产品的总和缩小了文化的外延,B观点错误,文化素养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获得,C观点符合题意,D观点错误,文化不是决定因素,故答案应选C。考点: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点评:本题考生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是关于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第二是文化的作用,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而且也不能夸大文化的作用,难度适中。51.

63、书信是有情物,每一封书信都在打开一个栩栩如生的真实场景,在手写书信传统逐渐逝去的今天,见字如面电视栏目,用书信打开历史,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记忆,咀嚼书信中的故事,汲取精神养料。从这一现象中可以体味到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书信作为文化传播的途径,应该与时俱进地发展文化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更取决于其传播的广度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根基,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书信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记忆,汲取养料,这说明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符合题意。:书信作为文化传播的手段,而非文化传播的途径,错误。:通

64、过电视节目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记忆,咀嚼书信中的故事,这说明文化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更取决于其传播的广度,符合题意。: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并不能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错误。故本题选A。52. 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它可以是祖上传下来的一本书,一幅字,也可以是长辈们的一句话。它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材料体现了家风作为一种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作为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个人发展对个人的影响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能促进个人发展进而推动社会发展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选项错误,传统文化也有优秀与糟粕之分,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促进社会

65、和个人发展。选项错误,“推动社会发展”的表述过于夸大家风的作用。题目中,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它可以是祖上传下来的一本书,一幅字,也可以是长辈们的一句话。它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这说明了家风作为一种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对个人的影响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故入选。选B。53. 歌曲长城谣创作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期,乐曲苍凉悲壮,歌词充满爱国热情。那时,当哪里响起“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边是故乡四万万同胞心一条,新的长城万里长”的歌声,人们就会感到哪里就有自己的战友,就会陡增无穷力量。这说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发展文化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

66、力量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具有重大影响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创作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期的长城谣乐曲响起时,会使人们感到有自己的战友,陡增无穷力量,体现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说明了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符合题意。:材料说明了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并没有涉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和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54. 方所书店是一家集书店、美学生活、咖啡、展览空间与服饰时尚等多功能一体实体书店,找一本喜欢的小说,买上一杯咖啡,享受慢生活。因地处核心商圈,也成为了热门的旅行打卡地。方

67、所书店的走红体现了()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人们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一个被动的过程 人们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不符合题意;“集书店、美学生活、咖啡、展览空间与服饰时尚等多功能一体”、“地处核心商圈,也成为了热门的旅行打卡地”,这些都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符合题意;主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错误;“方所书店是一家集书店、美学生活、咖啡、展览空间与服饰时尚等多功能一体的实体书店,找一本喜欢的小说,买上一杯咖啡,享受

68、慢生活。”说明人们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符合题意。故选C。55. 某市民俗文化展览馆展出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大批水车、犁、酒器等老农具和民俗用品,这既让人们充分领略“怀旧文化”,又带动了地旅游业的发展。这说明( )文化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旅游提高了人的文化素养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民俗文化展览馆既让人们领略“怀旧文化”,又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这说明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文化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符合题意。:经济决定文化,但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与经济发展不

69、是亦步亦趋的,错误。:材料未强调人的文化素养,且旅游并不一定都能提高人的文化素养,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2)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文化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的。(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

70、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56. 随着中华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推进,古诗文诵读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开来。有专家指出,古诗文进课堂,传递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被量化的“知识点”,更应该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与热爱、对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同该观点强调了( )古诗文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古诗文教育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古诗文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标志古诗文教育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古诗文教育传递给学生的之所以

71、要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与热爱、对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是因为这样做有利于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发挥教育在人的教化与人才培养上的作用,正确。:古诗文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涉及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与题意不符。: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观点错误。故本题选D。【点睛】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的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57. 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

72、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说明文化是“交往”、“说话”、“思考”等社会实践的产物,体现了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符合题意;“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表明文化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培养起来的,符合题意。: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来自于社会实践,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的,没有涉及到文化现象无时不

73、在、无处不在,与题意无关。:材料中强调的是文化如何形成的过程,并没有涉及到文化实质,与题意无关。故本题应选D。58. 餐桌礼仪,正是人类用餐和动物解决生理需要区分开来的关键。餐桌礼仪,包括怎么动筷子、使刀叉,衣着打扮是否得当、与宴会主人和同桌的客人如何交谈、如何敬酒、正确的入座和离席,等等。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信息:身世背景、家教、性格、喜好、人品。在西方,餐桌礼仪一直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可见( )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餐桌礼仪,正是人类用餐和动物解决生理

74、需要区分开来的关键。餐桌礼仪的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信息。在西方,餐桌礼仪一直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可见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符合题意。: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错误。:材料强调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不体现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59. 为了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充分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中宣部在2019年9月新命名39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强化其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的宣传教育功能。这样做的文化依据是( )A.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决定作用

75、B.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必须做到传承与创新C.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重要D.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答案】D【解析】【详解】A:教育在文化传承中有重大影响,但不是决定作用,A错误。B:材料强调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育人作用,强调文化传承的方式,且应该是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B排除。C:材料强调文化的育人功能,没有体现文化与经济的关系,C不选。D: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教育功能,强调文化环境、文化活动对人的影响,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60. 英国著名艺术理论家罗斯金说:“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

76、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这说明只要坚持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就能成为有修养的人欣赏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有利于塑造健全人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修养的核心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表述错误,过于绝对,人民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是主动的、有选择的。符合题意,欣赏高质量的艺术作品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有利于塑造健全人格。不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提到三观在文化修养中的地位。符合题意,材料提到我们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利于成为有文化修养的人,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故选D。【点睛】做题时注意分析材料内容,这

77、则材料体现的是因果关系,强调的是文化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含义类选项不能入选。二、主观题61. 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目前,中国建成了营业总里程达2.2万千米的高速铁路网,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加快高铁“走出去”步伐。2017年4月,中国企业经过激烈竞争,获得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的建设合同。该铁路的开工建设,促进了中国高铁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产品、服务、技术、品牌、管理和资本的全产业链输出的转变。材料二中国铁路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

78、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亚,中国企业近年来为当地培训了1.5万名铁路员工,满足了亚吉铁路建设运营需要。在肯尼亚,7年内将有超过3000名蒙内铁路的员工在当地和中国接受培训。中国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要完成铁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设,更注重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软件的完整移交,实现“中国标准”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答案】通过商业贸易和人员交往的文化交流途径,高铁走出去,提高了中国产品的知名度,有利于爱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中外人员之间的交往培训,有利于

79、中国民众了解外国文化;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解析】【分析】本题以中国高铁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传播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详解】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中国铁路“走出去”不仅带动商业贸易和人员的往来,而且还带动文化交流,这有利于外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也有利于中国人民了解外国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62. 中华五千年文化,熠熠生辉,如何正确认识、挖掘和弘扬传统文

80、化,是当下全体社会成员的一个重要命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道德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思想深邃,言简意赅,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无穷魅力。它不仅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块绚丽夺目的瑰宝,而且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至21世纪,古老的道德经所蕴涵的理念与主张,仍然熠熠生辉,今天,我们要弃其糟粕,更要结合时代内涵,扬其精华,让远古的思想,再一次发出它耀眼的光芒。我们要发挥其作用,同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涵。当然道德经里面也有一些消极的道理和理论,如不提倡竞争和主动学习等。材料二:从孔子时代的子贡,明清之际的晋商、徽商到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及“亚洲四小龙”

81、为代表的东亚经济的崛起,都可以看到儒家的“经世致用”哲学在经济领域的运用。儒商文化提倡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在约束儒商自身诚信经营、重义轻利的同时,也提高了儒商的信誉,降低了社会交易的成本和风险,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1)利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如何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2)有人认为:“复苏儒商文化是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剂良药。”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该观点。【答案】(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我们既要做好文化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又要做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继承,批判地继

82、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要继承道德经这个传统文化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优秀传统文化“光芒照耀”。(2)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经济以重大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儒商文化所提倡的在道德基础上发展经济,对于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传统文化如果不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没有因时而变,简单的复苏儒商文化,就不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会起阻碍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对儒商文化,我们既要看到它的积极作用,又要看到它的局限性,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立足社会实践加以创新,片面的“复苏

83、”,是一种文化守旧主义。【解析】【分析】本题以道德经和儒家的“经世致用”哲学在经济领域的运用为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有关问题,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详解】(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说明如何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属于措施类试题,涉及的核心知识是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解答时由材料信息出发进行分析。“古老的道德经所蕴含的理念与主张,仍然熠熠生辉,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涵”说明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对道德经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要弃其糟粕,更要结合时代内涵,扬其精华,让远古的思想,再一次发出耀眼的光芒”说明要在

84、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复苏儒商文化是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剂良药。”的观点。属于评析类试题,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时需要紧扣材料观点。首先指出其合理之处,看到了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反作用,因为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儒商文化所提倡的在道德基础上发展经济的观点,对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但该观点也有不合理之处,因为儒商文化有其局限性,如果儒商文化不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会起阻碍经济发展。因此,

85、对儒商文化,我们一分为二的看,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立足于社会实践加以创新,片面的“复苏”,是一种文化守旧主义。【点睛】评析类主观题解题方法1题型特点评析类主观题,一般是以现实热点问题为材料创设情境,结合材料提出观点,让学生对试题提出的观点进行评论和分析。这类试题由于能够比较好地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 2解题方法评析类主观题一般有两种形式。(1)结合材料提出一个正误混杂或者片面的观点,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提出的观点进行评析。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分三步:第一步,说明观点正确之处、合理之处是什么,或在什么条件下是正确的,运用所学知识分

86、析为什么正确,或为什么要那样做;第二步,说明观点错误之处、不足之处是什么,或在什么条件下是错误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错误,或还要怎么做;第三,总结概括,从整体、全局高度对观点进行总结,指出应该怎样做,或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2)结合材料提出一个观点,让学生表态,是赞同还是反对,并说明赞同或反对的理由;或结合材料提出两个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让学生表态,赞同哪一个观点,并说明理由。课标卷一般以这种形式出现。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分两步:第一步,表态,指出对观点是赞同还是反对,或赞同试题中两个观点中的哪一个观点。第二步,说明理由,这是回答这一类试题的关键。这一步要注意两点:第一,对题中观点既可以赞

87、同,也可以反对,对题中的两个观点,既可以赞同这一个观点,也可以赞同那一个观点,但论点和论据一定要统一,论据一定要能说明观点,这是能否得分的关键;第二,理由、论据要充分、要全面,要注意运用发散思维,在试题限定的知识范围内,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分析,这是能否得高分的关键。63.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千百年来,古诗词中的名句佳篇浩如烟海,不可胜数。那些动人的诗词,运用优美的语言、意境、艺术将人生哲理、高尚情操与正能量表现出来,那些被诗歌史列入并大力传扬的诗人、词人,通常都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因为如此,他们才留下了诸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

88、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名句。中国诗词大会从诗经开始,到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一直延续到当代的毛泽东诗词,时间跨度数千年。中国古诗词通过央视等媒体播出,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诗词大会重温和分享古诗词之美的意义。【答案】文化对人的影响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中国诗词大会重温和分享古诗词之美,为全力营造重温古诗词、学习古诗词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氛围。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古诗词,优美的

89、语言、易经中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传统美德,重温和分享古诗词之美,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守高尚的道德准则和正确的行为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重温和分享古诗词之美,让人们在无形中受到古诗词和作者人格魅力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温和分享古诗词之美,让人们在领略古诗词的魅力中,激发正能量,提高道德素质,促进全面发展。【解析】【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诗词大会重温和分享古诗词之美的意义,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问题指向是谈谈中国诗词大会重温和分享古

90、诗词之美的意义,属于意义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一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等方面来分析说明。【点睛】解答“原因、依据”类主观题,可按两步走。第一步,依据设问,确定答题的范围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还是生活与哲学,确定所要运用的观点、原理。第二步,具体分析材料,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设问如未限定原理观点,则应从不同角度分析,选择主要的几个观点,每一个观点都按照“知识点材料分析”模式作答,注意简明扼要。设问若限定了知识点,则依据这一观点包含的辩证思维层次进行分析。按照“知识点题中的做法或言论是如何抓住或符合(违背)这一观点的意义”模式作答。64. 扬

91、州木偶戏,又称为傀戏、“窟儡戏,是一门古老的地方传统艺术。扬州的木偶技艺源远流长,早在唐代,就已有木偶戏的表演。而杖头木偶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刚柔并济、细腻传神”的表演风格在全国乃至国际木偶界独树一帜。扬州市高度重视保护好、继承好、发展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经济的发展,木偶戏的表演样式不断改进,多景区空间调度和大舞台手段的运用,极大地吸引了观众。木偶艺术还走进校园,演员们手把手地传授木偶技艺“静举”“撵手”等,让孩子们感受民族非物质文化的魅力。(1)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说明扬州市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2)运用“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关知识,谈谈木偶之乡应如何促进木偶艺

92、术更好发展。【答案】(1)扬州市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表现,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应大力发展经济,促进木偶艺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要重视高新科技的应用,促进木偶艺术传播、继承与发展。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让木偶艺术走进校园,增强学生传承和发展木偶艺术的

93、意识。【解析】【分析】本题以古老的地方传统艺术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点出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这一主题。试题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文化遗产的地位和作用、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等知识点,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详解】第(1)问,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设问指向扬州市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是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

94、然要求。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第(2)问,本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等相关知识,设问指向木偶之乡应如何促进木偶艺术更好发展,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后运用上述知识,结合促进木偶艺术更好发展进行分析。【点睛】收敛性试题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如果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迁移和借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