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第2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Na2CO3、NaHCO3)一、碳酸钠、碳酸氢钠1物理性质名称碳酸钠碳酸氢钠化学式Na2CO3NaHCO3俗名纯碱或苏打小苏打颜色、状态白色粉末细小白色晶体水溶性易溶于水水中易溶,但比Na2CO3的溶解度小2.化学性质(1)碳酸钠的化学性质:(2)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3用途(连一连)请将碳酸钠、碳酸氢钠与其用途用短线连接起来(1)油炸面拖黄鱼、鲜虾、鸡排或排骨时,在面粉糊里和上一点小苏打,吃起来又松又脆。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提示:因为小苏打受热后分
2、解,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使油炸面糊里留下许多气孔。(2)(教材二次开发)教材中描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虽然都属于盐类,但它们的溶液都显碱性”,将稀盐酸滴入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是否立即产生气泡?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能反应吗?提示: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现象。碳酸氢钠尽管显碱性,但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焰色反应1概念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漂亮的烟花,绽开,落下,一瞬间的美丽,一瞬间的光彩。那一刻,整个世界随着它们的绽放而光彩一瞬,多么美丽的烟花,仿佛寄托着美丽的希望,仿佛寄托着爱的光芒。你知道漂亮的焰火是怎样产生的吗?提示:漂亮的焰
3、火产生的原因就是焰色反应,是由于焰火燃放时,不同的金属元素受热产生的不同火焰颜色。知识点一Na2CO3、NaHCO3的鉴别、相互转化与除杂1Na2CO3、NaHCO3的鉴别(1)固体利用热稳定性不同鉴别方法常用装置(2)利用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速率不同(相同条件下)(3)溶液的鉴别可用沉淀法和测pH法沉淀法:加入BaCl2溶液或C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是Na2CO3溶液。测pH法:用pH试纸测相同浓度的稀溶液,pH大的是Na2CO3溶液。【方法导引】互滴法互滴法检验Na2CO3和稀盐酸互滴法是指当两种溶液反应时有两个不同的反应过程,且这两个过程的实验现象各不相同,则可以通过滴加顺序不同,利用产
4、生的现象不同进行鉴别。如:(1)盐酸逐滴加入到Na2CO3溶液中现象: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有无色气体放出。原理:COH=HCO(无明显现象),HCOH=H2OCO2(无色气体放出)。(2)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稀盐酸中现象:有无色气体放出。原理:CO2H=H2OCO2。2相互转化Na2CO3NaHCO3(1)Na2CO3溶液NaHCO3溶液向Na2CO3溶液中通入CO2可生成NaHCO3。Na2CO3H2OCO2=2NaHCO3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可生成NaHCO3。Na2CO3HCl=NaHCO3NaCl(2)NaHCO3Na2CO3NaHCO3固体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Na2
5、CO3。2NaHCO3Na2CO3H2OCO2(固体)NaHCO3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质是HCO与OH不共存生成CO和H2O。NaHCO3NaOH=Na2CO3H2O(溶液)3除杂混合物除杂方法及试剂Na2CO3固体(NaHCO3)加热NaHCO3溶液(Na2CO3)通入足量CO2气体Na2CO3溶液(NaHCO3)加入适量NaOH溶液(1)(思维升华)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有什么现象?(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提示: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同温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小。生成的NaHCO3的质量比消耗的Na2CO3的大(即消耗106 g Na2CO3
6、生成168 g NaHCO3),即溶质增加。反应消耗了水,即溶剂减少。可看到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2)(情境应用)新在凉开水中放入白糖溶解,装入汽水瓶(不要太满),然后放入1.5克小苏打,最后放入同样重量的柠檬酸。这时瓶中会产生大量气体,应立即封好盖,放入冷水中,十几分钟后就可以喝了。瓶内会产生什么气体呢?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提示:碳酸氢钠与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典例】有两试管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溶液,下列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方案操作判断A分别加入BaCl2溶液产生沉淀者为Na2CO3B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较剧烈者为Na2CO3C分别加入Ca(OH)2溶液产生沉淀
7、者为Na2CO3D逐渐加入等浓度的盐酸立即产生气泡者为Na2CO3【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注意以下两点:(1)注意HCO的特殊性,既与酸又与碱反应;(2)注意碳酸根离子与酸反应的连续性,先生成HCO,再生成CO2。【解析】选A。Na2CO3BaCl2=BaCO32NaCl,NaHCO3与BaCl2溶液不反应,能鉴别二者,故A正确;向Na2CO3中逐滴加入盐酸时,先无气体产生,当盐酸加入较多时,可产生气体,而向NaHCO3中加入同浓度盐酸,则迅速产生气体,产生气体较为剧烈的为碳酸氢钠,故B错误;Na2CO3与NaHCO3均与Ca(OH)2反应产生CaCO3沉淀,故C错误;向Na2CO3中逐滴加入盐酸
8、时,先无气体产生,当盐酸加入较多时,可产生气体,而向NaHCO3中加入同浓度盐酸,则迅速产生气体,故D错误。【母题追问】(1)若将A项改为Ba(OH)2溶液,能否鉴别?NaOH呢?提示:鉴别Na2CO3和NaHCO3二者的溶液时,不能使用Ba(OH)2,其与二者反应都会产生沉淀,无法鉴别;也不能使用NaOH,虽然NaHCO3与它反应,但反应无明显现象,故也无法鉴别。(2)灭火原理是灭火时,铝盐水解产生氢离子,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为什么提供二氧化碳的是碳酸氢钠而不是碳酸钠?提示:碳酸钠与氢离子反应分步进行,产生气泡的速率慢,故选择碳酸氢钠。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
9、。若要在家中将它们区分开来,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A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B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炉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C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D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白醋,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解析】选D。2NaHCO3Na2CO3H2OCO2,Na2CO3加热不分解,两者都有固体残留物,A不可行;Na2CO3和NaHCO3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火焰,B不可行;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均有白色沉淀CaCO3生成,C不可行;两水杯中均有气体CO2生成,但Na2CO3不如NaHCO3反应快,D
10、正确。知识点二依据图象特点判断CO2与NaOH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方法1常见图象2溶质成分的判断方法(1)若a0(即图象从原点开始)溶液中的溶质为NaHCO3(2)若V(Oa)V(ab)(即Oa段与ab段消耗盐酸的体积相同)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3)若V(Oa)V(ab)(即Oa段消耗盐酸的体积大于ab段消耗盐酸的体积)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和NaOH(4)若V(Oa)V(ab)(即Oa段消耗盐酸的体积小于ab段消耗盐酸的体积)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和NaHCO31向NaOH、Na2CO3的混合物(NaOH、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xy21)中逐滴加入盐酸,画出消耗盐酸的体
11、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图。提示:发生反应依次为OHH= H2O,COH=HCO,HCOH=CO2H2O,各反应消耗的盐酸的体积之比为211。图象如图:2向Na2CO3、NaHCO3的混合物(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mn11)中逐滴加入盐酸,画出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图。提示:发生反应依次为COH=HCO, HCOH=CO2H2O,反应消耗的盐酸的体积之比为12。图象如图:【典例】将0.4 g NaOH和1.06 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思维建模
12、】解答有关“Na2CO3、NaHCO3与盐酸的反应”问题的思维流程如下:【解析】选C。溶液中含有0.01 mol NaOH和0.01 mol Na2CO3,滴加0.1 molL1稀盐酸,先与0.01 mol OH反应,消耗0.1 L稀盐酸,再与CO反应生成HCO又消耗0.1 L稀盐酸,此时仍无CO2气体生成,最后再需0.1 L稀盐酸将HCO全部转化成CO2,C项正确。【母题追问】(1)当气体达到最大值时溶质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提示:0.03 mol。溶液中含有0.01 mol NaOH和0.01 mol Na2CO3,由钠元素守恒可知,最后溶质n(NaCl)0.01 mol0.01 mol20.
13、03 mol。(2)向上题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所得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其物质的量是多少?提示:NaHCO3 0.03 mol。向上题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所得溶液中溶质为NaHCO3,由钠元素守恒可知,最后溶质n(NaHCO3)0.01 mol0.01 mol20.03 mol。将一定体积的CO2通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为了测定所得溶液的成分,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 molL1的盐酸,所加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图所示:(1)加入35 mL盐酸时,产生CO2的体积为(标准状况)_mL。(2)溶液中所含溶质及物质的量为_。【解析】(1)由图象所示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
14、生CO2的体积可知,该溶液的溶质是NaOH和Na2CO3。OA段H先与OH反应生成H2O,待OH消耗完,H再与CO反应生成HCO。AB段发生反应HHCO=CO2H2O,加入35 mL盐酸时,产生的n(CO2)n(H)(3525) mL103 LmL11 molL10.01 mol,则V(CO2)22.4 Lmol10.01 mol0.224 L224 mL。(2)由HCO=HCO及HHCO=CO2H2O可知,n(CO)(4525) mL103 LmL11 molL10.02 mol,故OA段与H反应的OH为25 mL103 LmL11 molL10.02 mol0.005 mol,即溶液中含N
15、aOH 0.005 mol、Na2CO3 0.02 mol。答案:(1)224(2)NaOH 0.005 mol、Na2CO3 0.02 mol知识点碳酸钠含量的测定沉淀法测定原理Na2CO3BaCl2=BaCO32NaCl依据BaCO3沉淀的质量,确定Na2CO3的物质的量,进而确定纯碱中Na2CO3的含量实验操作先将m g纯碱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得BaCO3沉淀的质量为n g数据处理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106 gmol1 g则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100%100%1(思维升华)能否用CaCl2溶液代替BaCl2溶液测
16、定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哪者更好?提示:能BaCl2。CaCl2溶液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可通过测定碳酸钙的质量测定碳酸钠的含量,但等量的碳酸钠生成碳酸钡的质量大于碳酸钙,测定时误差小,故用BaCl2溶液效果更好。2(情境应用)下面是NaCl、NaHC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结合侯氏制碱法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氢钠溶解度曲线在大于60就“消失”了,请你解释一下“消失”的原因。提示:60摄氏度以上碳酸氢钠溶液不再稳定,会分解出二氧化碳。所以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曲线只能画到60摄氏度。(2)侯氏制碱法制取的碳酸钠可能含有少量杂质碳酸氢钠,取61.4 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
17、,得64.35 g固体。求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提示:86.3%。设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分别为x和y,由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Na2CO32NaCl106 117x NaHCO3NaCl84 58.5y 则xy61.4 g,64.35 g,解得x53 g,y8.4 g。则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00%86.3%。【典例】Na2CO3纯度的分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B中盛有10.0 g的Na2CO3样品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原容器中CO2含量可忽略不计,各装置内反应完全。实验室可供选择的试剂和药品还有Zn粒、稀H2SO4、CaCO3(s)、蒸馏水。(1)装置A锥形瓶内盛有
18、_,装置A的作用是_。装置B分液漏斗中装有_。(2)若无装置C,实验结果将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装置E的作用是_。(3)若实验后,装置D的质量增加3.96 g,则该Na2CO3样品的纯度为_。【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明确碳酸钠质量分数的测定原理。(2)明确各个装置及试剂的作用。【解析】(1)装置A用于制取H2,用的药品是锌粒和稀硫酸,目的是把装置B产生的CO2都赶到装置D中被碱石灰吸收,使实验数据尽可能准确;装置B发生的是酸与Na2CO3生成CO2的反应,后面没有除杂装置,所以可用不挥发的稀硫酸。(2)装置C用来吸收CO2中的水蒸气,若无此装置,装置D中
19、的碱石灰不仅会吸收CO2还会吸收水蒸气,使测得的CO2的量偏高,导致Na2CO3的含量偏高;装置E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装置D中,对实验造成误差。(3)装置D的质量增加3.96 g,增加的质量为Na2CO3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CO2的质量,根据转化关系如:Na2CO3CO2106 44m(Na2CO3) 3.96 g,解得m(Na2CO3)9.54 g,w(Na2CO3)100%95.4%。答案:(1)Zn粒生成H2推动装置B中的CO2气体,使装置B中的CO2气体全部被装置D中的碱石灰吸收稀硫酸(2)偏高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CO2等气体进入装置D中,使装置D中碱石灰的质量增加(3)
20、95.4%【规律方法】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测定提醒(1)可选择只使Na2CO3溶液转变生成沉淀的方法,此思路简单且容易操作。(2)可选择使Na2CO3和NaHCO3均生成沉淀的方法,此思路计算需用方程组,计算略微复杂。(3)可选择使Na2CO3和NaHCO3与酸反应的方法,此思路可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也可以测气体的质量。此思路计算需用方程组,计算略微复杂。侯氏制碱法制取的碳酸钠质量分数不是100%,其中含有少量的碳酸氢钠,为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设计以下三个方案。方案1: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方案2:取a克混合
21、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经过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方案3: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以上方案可行的是_ 。【解析】方案1:根据“差量法”及方程式可求出NaHCO3的质量,从而求出Na2CO3的质量分数,此方案可行。方案2:由于二者都能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CO3沉淀,由Na2CO3BaCO3,NaHCO3BaCO3的转化关系,列方程组即可求出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此方案可行。方案3: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由于逸出气体中含有H2O(g),故无法求解,此方案不可行。答案:方案
22、1和方案2三言两语话重点1Na2CO3、NaHCO3三点差异:溶解性Na2CO3大于NaHCO3;热稳定性Na2CO3大于NaHCO3;NaHCO3与酸反应比Na2CO3更剧烈。2Na2CO3、NaHCO3的鉴别四方法:固体加热法。 加盐酸法。加CaCl2溶液法。测定等浓度溶液的pH法。1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碳酸氢钠作膨松剂,因为它热稳定性差增加甜味产生二氧化碳提供钠离子。其中合理的是()ABCD【解析】选B。从题意中面包松软可口,作膨松剂可得出热稳定性差,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B正确。2节日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烟花,与高中化学中的“焰色反应”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焰色反应均
23、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BNaCl与Na2CO3在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C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D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解析】选B。只有钾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滤去黄色的光,避免钠的焰色反应对钾的焰色反应产生干扰,A项错误;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只要所含的金属元素相同,无论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在灼烧时火焰的颜色都相同,NaCl与Na2CO3在灼烧时,火焰的颜色均为黄色,B项正确;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C项错误;并不是所有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灼烧时火焰都有颜色,D项错误。3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A加入适量盐酸 B加入NaOH溶液C加热灼烧 D配成溶液后
24、通入CO2【解析】选C。加入盐酸二者均参与反应,A项错误;加入NaOH溶液时不易控制加入量,容易引入新杂质NaOH,B项错误;加热灼烧时NaHCO3发生分解反应转化为Na2CO3,C项正确;配成溶液后通入CO2,Na2CO3将转化为NaHCO3,D项错误。4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中的溶解度:NaHCO3Na2CO3B热稳定性:NaHCO3Na2CO3C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的速率:NaHCO3Na2CO3DNa2CO3不能转化成NaHCO3,而NaHCO3能转化成Na2CO3【解析】选B。在水中的溶解度:NaHCO3Na2CO3,NaHCO3与Na2CO
25、3之间可以相互转化。5(教材二次开发教材习题改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不相同D分别向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中加入Ca(OH)2溶液,只有Na2CO3溶液产生沉淀【解析】选C。CaCO3H2OCO2=Ca(HCO3)2,加入NaHCO3没有CaCO3沉淀生成,A项不正确;Na2CO3与HCl
26、等物质的量时,发生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无CO2气体放出,B项不正确;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NaHCO3放出的CO2多,C项正确;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分别发生反应:Ca2OHHCO=CaCO3H2O,Ca2CO=CaCO3,两溶液中均产生白色沉淀,D项不正确。 素养新思维 6有同学利用如图装置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点燃酒精灯,加热盛有固体药品的部位。请结合实验现象,完成下面的填空。2个长柄V形玻璃臂左右并列固定(1)实验现象加热开始后,很快可以看到,盛有碳酸氢钠的长柄V形玻璃管内的石灰水_且固体附近的玻璃管内壁上附有大量的_。(2)实验结论该实验现象充分说明,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并且分解的产物有_。而盛有碳酸钠的长柄V形玻璃管里的石灰水_。【解析】加热开始后,很快可以看到,盛有碳酸氢钠的长柄V形玻璃管内的石灰水变浑浊,且固体附近的玻璃管内壁上附有大量的小液滴;该实验现象充分说明,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并且分解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而盛有碳酸钠的长柄V形玻璃管里的石灰水不变浑浊。答案:(1)变浑浊小液滴(2)二氧化碳和水不变浑浊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