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08 热学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1.来源: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如图为一种自热火锅的构件图。该自热火锅的发热包内有铁粉、铝粉、炭粉、生石灰等物质,将发热包放到水中,会放出大量的热。有关该自热火锅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 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B. 设计出气孔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使用时盒内气压过高C. 遇水能放出热量的物质都能作为发热包的内容物D. 使用过的发热包即使干燥后也不能重复使用【答案】C【解析】解:A、由化学知识可知,生石灰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故A正确;B、盒盖上有出气孔,这样会避免使用时盒内气压过高,能防止危险的发生;故B正确;C、发热
2、包用于自热食品,要注意发热材料不能有强腐蚀性和毒性,所以不是遇水能放出热量的物质都能作为发热包的内容物,故C错误;D、使用过的发热包发生了化学变化,干燥后不能重复使用,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1)生石灰与水反应时,会放出热量;(2)盒盖上有出气孔,能维持气压的平衡;(3)(4)根据发热包的用途分析。本题是一道学科综合题,考查了关于化学反应以及气压的知识,难度不大。2.来源: 2020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将冰块放在泡沫箱中可制成简易“冰箱”,把一瓶饮料放入“冰箱”后,冰块和饮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在两物体温度达到相同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是冰块B. 乙吸
3、收热量C. 甲内能增加D. 乙内能减少【答案】B【解析】解:由图可知,物体甲的温度是降低的,即物体甲放出热量,内能减小;物体乙的温度是升高的,即物体乙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所以物体甲是饮料,乙是冰块;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两个温度不同的相互接触时,会发生热传递现象;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本题考查了改变内能的方法,知道热传递的条件和特点是解题的关键。3.来源: 2020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物理试卷下列用电器把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 电风扇B. 电灯C. 电饭煲D. 电熨斗【答案】A【解析】解:电灯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电熨斗和电饭锅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4、,故BCD不符合题意;而电风扇可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符合题意。故选:A。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上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用电器消耗了电能,获得了其它形式的能量,就是一个电流做功的过程。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电流做功的实质的认识和了解,属于基础题目。4.来源: 2020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物理试卷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均与气压有关,其中一个利用的原理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A. 吸饮料B. 拔火罐C. 高压锅煮饭D. 吸盘紧贴在墙面【答案】C【解析】解:ABD选项中、吸饮料、拔火罐、吸盘吸在墙上这三项都是利用了大气压来完成的;而C选项中高压锅是根据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来工作的。故选:C。(1)用吸管吸饮料时
5、,嘴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被压入嘴中。(2)拔火罐时,罐内的气压小于罐外的大气压,大气压就将罐紧紧地压在皮肤上。(3)高压锅密封好,锅内气压高于外面大气压,而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所以高压锅内水的沸点高于100,高压锅与大气压无关。(4)先赶出吸盘内的空气,使吸盘内的气压小于吸盘外的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吸盘紧紧压在墙壁上。本题考查了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问题,本题难度不大,属于常考题。5.来源: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某海边城市陆地与海面之间空气流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合理的
6、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解: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泥土、沙石的比热容大,白天,太阳照射下陆地和海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海水温度上升慢;陆地吸热后,温度上升快,热空气上升,空气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高空的空气从陆地吹向海洋,故A图正确。故选:A。根据水的比热容比泥土、沙石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来分析海陆风和陆海风的形成过程。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的了解和掌握,涉及到海陆风的形成,是一道中档题。6.来源: 2019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2019年1月3日(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下列关于“嫦娥四
7、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前后的分析,符合实际的是()A. 着陆时,探测器和月球位于图中的c点附近B. 探测器要有防水设计,因为环形山上有水C. 探测器着陆前要减速,因为与大气摩擦会生热D. 探测器在月球的着陆点能拍到地球的照片【答案】A【解析】解:A、由图可知月球转动方向,由于探测器需要登陆月球背面,所以探测器应在月球的后面a或c点附近,但由于a点时月球背面没有太阳光照射,所以,适合的着陆时机是在探测器和月球位于右图中的c点附近,故A正确;B、由于月球上没有水,所以探测器不需要有防水设计,故B错误;C、探测器着陆前会减速,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不会与大气摩擦生热,故C错误;D、探测器登陆月球
8、背面,所以在月球的背面是看不到地球的,故没法拍到地球的照片,故D错误。故选:A。根据探测器和月球的运动轨迹即可判断;在月球上,没有水和空气,据此判定BC是否正确;探测器登陆月球背面,所以在月球的背面是看不到地球的。本题考查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内能的方法,本题关键是了解地球与月球的运动轨迹和月球上的实际情况。7.来源: 2019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下列都是教材中的实验,其中为了说明“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 图甲:手帕摩擦塑料丝后,塑料丝散开B. 图乙:缝衣针与磁铁摩擦后,有了磁性C. 图丙:加热后,水蒸气把木塞冲出试管D. 图丁:迅速下压活塞后,浸过乙醚的棉花燃烧【答案】D
9、【解析】解:A、图甲:手帕摩擦塑料丝后,塑料丝散开,说明了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故A错误;B、图乙:缝衣针与磁铁摩擦后有了磁性,说明缝衣针被磁化。故B错误;C、图丙:加热后,水蒸气把木塞冲出试管,说明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C错误;D、图丁:把活塞迅速地压下去,浸过乙醚的棉花会燃烧,这是因为压缩筒内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了乙醚的着火点,棉花才燃烧起来,故D正确。故选:D。(1)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2)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后,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是摩擦起电。(3)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增
10、大;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物体的内能减小。并据此可判断能量的转化形式。本题考查了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是物理学中的典型实验,是我们应该熟知的。8.来源: 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对于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根据c=Qmt得知()A. 比热跟热量成正比B. 比热跟质量成反比C. 比热跟温度变化成反比D.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答案】D【解析】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是物质本身的固有的属性。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状态有关。对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而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的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一恒量,即比热容。故A、B、C不正确,D正
11、确。故选:D。单位体积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根据比热容的概念,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来判断。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比热容的理解,我们要知道比热容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9.来源: 2019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物理试卷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A. 湖水结冰B. 雾气消散C. 露珠形成D. 冰雪消融【答案】A【解析】解:A.湖水结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现象,故A符合题意;B、雾气消散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现象,故C不合题意;D、冰雪消融是冰由固态变成液态
12、的过程,是熔化现象,故D不合题意。故选:A。物质由液体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现象需要放热。知道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并掌握物体变化识别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来源: 2019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物理试卷国际千克原器作为质量计量标准,由铂铱合金制成,科学家发现其质量有极微小变化,2019年5月20日,服役129年的国际千克原器退役,今后将使用普朗克常量来定义千克,以提高千克定义的精确性,下列关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铂铱原子不做热运动,不具有内能B. 用铂依合金制作的原因之一是其耐磨损C. 保存在双层玻璃钟罩内有助于防氧化、防腐蚀D. 质量变化过程中,所含铂铱合金的多少发生变化【
13、答案】A【解析】解:A、分子永不信息地运动,任何物体都有内能,故A错误;B、由于铂依合金耐磨损,则用铂依合金制作,故B正确;C、在双层玻璃钟罩内能与空气分离,有助于防氧化、防腐蚀,故C正确;D、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所以质量变化过程中,所含铂铱合金的多少就发生变化,故D正确;故选:A。(1)分子永不信息地运动,任何物体的内能都不为零;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之和,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2)铂依合金耐磨损;(3)双层玻璃钟罩有助与空气分离;(4)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正确获取和
14、解读材料信息及善于运用知识对选项进行辨析。11.来源: 2018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柴火烧水B. 压缩空气发热C. 冬天搓手取暖D. 钻木取火【答案】A【解析】解:A、柴火烧水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BCD、压缩空气发热、搓手取暖、钻木取火都是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的;显然A选项与其它三个选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不同。故选:A。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做功的实质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即:内能和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转移的过程,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结合生活实际
15、解决问题。12.来源: 2018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物理试卷某智能百叶窗的叶片上贴有太阳能板,在光照时发电,给电动机供电以调节百叶窗的开合。该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是()A. 电能机械能光能B. 光能机械能电能C. 光能电能机械能D. 机械能电能光能【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太阳能的利用,以及能量的转化是基础题。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解答】太阳能板,在光照时发电,即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供给电动机,转化为机械能,调节百叶窗的开合;故该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电能机械能,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13.来源: 2020年浙
16、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科学上通常用“功”和“热量”来量度物体能量的变化。(1)在“使用动滑轮”活动中,小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用竖直向上的大小为10N的拉力F使物体A匀速提升了0.1m。如果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70%,则这一过程中,克服物体A的重力所做的功为_J,这个值也是物体A增加的机械能。(2)把质量为2kg,温度为25的水加热到100,至少需要完全燃烧_g的酒精。上述过程中,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_(填“做功”或“热传递”)的途径实现的。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答案】1.4 21 热传递【解析】解:(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20.
17、1m=0.2m,拉力做的总功:W=Fs=10N20.1m=2J,由=W有用W总100%可得,克服物体A的重力所做的功:W有用=W总=2J70%=1.4J;(2)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2kg(100-25)=6.3105J,由题知,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吸=6.3105J,由Q放=mq得,需要完全燃烧酒精的质量:m酒精=Q放q=6.3105J3107J/kg=2.110-2kg=21g;烧水时,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故答案为:(1)1.4;(2)21;热传递。(1)根据W总=Fs求出总功,利用=W有用W总100%求出克服物体A的重力
18、所做的功;(2)根据Q吸=cm(t-t0)求出水吸收的热量,由题知,Q放=Q吸,再利用Q放=mq求出需要完全燃烧酒精的质量;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功的公式、效率公式、吸热公式、燃料完全燃烧公式以及改变内能两种方式的理解与掌握,熟练应用公式是关键,难度不大。14.来源: 2020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物理试卷 2020年3月9日19时55分,我国成功发射北斗导航系统第五十四颗导航卫星。北斗导航系统将在国家安全、经济效益、技术储备等方面发挥作用。火箭喷出的燃气温度高达1300,发射塔下方的导流槽设有喷水设施,在火箭点火前几秒钟喷水,水在高温下大量汽化。(1)升空时,火箭相
19、对于发射塔是_(填“运动”或“静止”)的;(2)导流槽喷出的水汽化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火箭燃料贮存的_能。【答案】运动 化学【解析】解:(1)发射升空时,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与发射塔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火箭相对于发射塔运动的。(2)燃料燃烧是化学变化,燃料燃烧过程中使燃气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导流槽喷出的水吸收热量,发生汽化。故答案为:(1)运动;(2)化学。(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2)燃料燃烧过程是化学变化过程,释放出较多的热量,因此燃料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和
20、能量的转化,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15.来源: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如图一只瓶子,内装一些铁屑。我们既可以通过震荡,也可以通过加热,使铁屑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来看,前者是通过_方法,后者是通过_方法来增大铁屑的内能。如果你没有看到内能改变的过程,仅凭铁屑温度的改变,能否确定采用了什么方法改变了铁屑的内能?_(能或不能),这是因为_。【答案】做功 热传递 不能 二者效果相同【解析】解:使铁屑内能增加的方法:用力晃动塑料瓶,对塑料瓶和铁屑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铁屑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将装铁加热,铁屑的温度升高
21、,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铁屑的内能;如果没有看到内能改变的过程,单凭铁屑温度的升高,不能判断出具体的方法,因为做功与热传递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故答案为:做功;热传递;不能;二者效果相同。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并且这两种方法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16.来源: 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根据图象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定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在熔化过程中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
22、热”);这种物质液体的比热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体的比热。【答案】晶体 80 吸热 大于【解析】解:由图象知,此物质从30加热经10min,温度达到80,虽然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再升高,直到第25min后温度继续升高,也就是在10-25min时间内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属于晶体的熔化过程,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也就是熔点为80;同一加热设备,相同时间提供的热量是相同的,也就是这种物质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同。固态时加热10min(0-10min),温度升高80-30=50;液态时加热10min(25min-35min),温度升高100-80=20,由公式Q=cmt知,升高
23、温度越少,说明比热容越大。即该液体的比热容大于固体。故答案为:晶体;80;吸热;大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同一加热设备,相同时间提供的热量相同。此题考查了晶体熔化图象的分析和比热容与物质种类的关系,掌握晶体熔化特点,知道相同时间物质吸收热量相同,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来源: 2019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物理试卷雾天能见度低,骑车易发生交通事故,要减速慢行。(1)雾天,空气中会形成大量水珠。该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2)小明要为自行车设计一种“雾灯”,以提示过往的行人和车辆。要求工作时灯泡能持续交替闪烁,忽略弹性衔铁和电磁铁线圈电阻,下列电路中符合设
24、计要求的是_。【答案】液化 D【解析】解:(1)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的小水滴;由气态变液态,属于液化现象;(2)A、该电路闭合开关,电磁铁有了磁性,吸下衔铁,灯泡发光。之后电磁铁一直有电流,磁性保持,动触点无法与下面的静触点分开,灯泡会一直发光,故A不符合要求。B、该电路闭合开关,电磁铁有了磁性,吸下衔铁,电磁铁一直有电流,磁性保持,动触点无法与下面的静触点分开,而灯泡被局部短路,灯泡会一直不发光,故B不符合要求。C、该电路闭合开关,电磁铁有了磁性,吸下衔铁,衔接与上面的触电分开,灯泡不发光。之后电磁铁一直有电流,磁性保持,动触点无法与上面的静触电接触,灯泡会一直不发光,故C不符合要求
25、。D、该电路闭合开关,电磁铁与灯泡中都有电流经过,灯泡发光且电磁铁产生磁性;之后电磁铁将动触点吸下,与静触点分离,电路被切断,灯熄灭且电磁铁磁性消失,弹性衔铁弹性形变恢复,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电路通路,灯泡发光且电磁铁又具有磁性;如此反复,灯泡持续闪烁,故D符合要求。故答案为:(1)液化;(2)D。(1)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2)据该电路的工作过程分析即可解决;本题考查液化现象,以及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本题的难点。
26、18.来源: 2019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物理试卷我们经常会看到一边行驶一边向空中喷雾的汽车,人们形象地将它称为雾炮车(如图)。喷向空中的水雾能使尘埃粒子快速沉降到地面,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1)喷向空中的水雾,有许多在掉向地面之前已经在空中散失了,还能起到降温作用。其原理是_。(2)该雾炮车的发动机是柴油机。柴油机四个冲程中的_冲程实现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雾炮车前进。【答案】汽化吸热 做功【解析】解:(1)喷向空中的水雾在空中散失了,能起到降温作用,是因为水汽化吸热的缘故。(2)柴油机四个冲程中的做功冲程可以将柴油燃烧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雾炮车前进。故答案为:汽化吸热;做功
27、。(1)汽化是从液态变为气态,汽化吸热;(2)在柴油机的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本题主要考查了对汽化吸热的了解,以及对做功冲程中能量转化的认识,属基础知识的考查。19.来源: 2019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物理试卷2019年1月,嫦娥四号球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它是人类首次着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1)为抵御漫长而赛冷的月夜,嫦娥四号携带了小型核电池提供能量,该电池利用放射性核物质衰变产生的能量而发电,其能量转化的过程是_。(2)人类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正面的月相变化,但事实上,月球背面与正面有同等的光照机会。若月球正面的月相恰好是满月,此时月球背面呈现的“月相”应是_。【答案】核能转化为
28、电能 新月【解析】解:(1)小型核电池发电时能量转化的过程是将核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成为电能;(2)因为月球背面与正面有同等的光照机会,而且人类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正面的月相变化,所以当月球正面的月相恰好是满月,此时月球背面呈现的“月相”应是新月。故答案为:(1)核能转化为电能;(2)新月。(1)核能发电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发电;(2)根据题意确定月球正面的月相是满月时,月球背面呈现的“月相”情况。本题考查了核能的利用和对月相的认识,属于易错题目。20.来源: 2019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物理试卷2019年衢江抽水蓄能电站开建,其工作原理如图,用电低谷时(如深夜),电站利用电网多余电
29、能把水从下水库抽到上水库中储存起来;用电高峰时,再利用上水库中的水发电。(1)蓄能时,水被抽到上水库,此过程是将_能转化为水的机械能。(2)抽水蓄能电站选址衢江黄坛口,不仅因当地水资源丰富,同时还考虑到当地地势较陡,这样建成的电站上、下水库的高度差比较_,有利于蓄能与发电。【答案】(1)电(2)大【解析】本题以抽水蓄能电站,即水电站为背景,考查了在利用水能发电的过程中所涉及的部分物理知识,体现了物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电动机抽水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2)水力发生的过程中,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据此分析水位差的大小。【解答】(1)蓄能时,水被抽到上水库中,电能转化为水的
30、机械能;(2)抽水蓄能电站在发电时,从能量的角度看,是将水的机械能最终转化为电能,水的机械能越大转化获得的电能越多,所以建成的电站上、下水库的高度差应该比较大,最初水的重力势能较大,有利于蓄能与发电。故答案为:(1)电;(2)大。21.来源: 2018年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中考物理试卷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客机驾驶舱右侧风挡玻璃突然破裂,机长在低压、极寒、缺氧、巨大噪声的恶劣条件下操纵飞机成功降落,被誉为一次“世界级”的备降。(1)飞机玻璃破裂的瞬间,强大的气流损坏仪器面板,此时气流的方向是_(选填“从外界到驾驶舱”或“从驾驶舱到外界”)。(2)此事件中的雷达观察员被媒体称
31、为幕后英雄。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影响雷达等短波通讯,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_、日珥等。(3)高空中虽然气温极低,但飞机上的空调一般是制冷的,这是因为机外的冷空气吸人飞机后需要压缩,使空气的温度升到50以上,这种改变内能的途径属_。【答案】从驾驶舱到外界 耀斑(或太阳风) 做功【解析】解:(1)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玻璃破裂,由于外界气体的流速大于飞机驾驶舱内部气体的流速,故外界气压要小于驾驶舱内部的气压,此时气流的方向是从驾驶舱到外界;(2)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风、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3)机外的冷空气吸人飞机后需要压缩,对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答案为:(1)从驾驶舱到外界;(
32、2)耀斑(或太阳风);(3)做功。(1)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据此分析;(2)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3)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本题考查了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太阳活动、内能的改变等,属于基础知识。22.来源: 2018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如图是小明制作的简易“蒸汽船”模型。将盛有一定量水的铜制容器安装在“船体”上,用蜡烛对铜制容器底部加热,一段时间后铜管会向右喷蒸汽,“蒸汽船”就向左行驶。(1)蜡烛对铜制容器底部加热导致容器内水温升高,这是通过_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2)当铜管向右喷蒸汽时“船体”获得喷出的蒸汽对其向左的推力,这说明了_。【答案】热
33、传递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解:(1)蜡烛燃烧放出热量被水吸收而增大水的内能,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内能的;(2)由图可知,水沸腾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时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喷出时给空气一个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气给水蒸气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推动蒸汽船前行。故答案为:热传递;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改变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同时它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本题考查了改变内能的方法以及力的相互作用性的应用,属于基础性题目。23.来源: 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物理试卷援藏教师到达
34、西藏后发现用普通锅煮饭不容易熟。请用学过的知识解析原因:_;提出一个把饭煮熟的方法_。【答案】西蔵海拔高,气压低,液体的沸点低 用高压锅【解析】解:西蔵海拔高,气压低,液体的沸点低,食物在低温环境中不容易熟;要煮熟饭,可采用高压锅,提高水的沸点。故答案为:西蔵海拔高,气压低,液体的沸点低;用高压锅。气压与沸点的关系,气压越高,沸点越高,这样食物会煮的越快。本题考查大气压的有关利用;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要多注意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尽可能的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去试着解释。24.来源: 2018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物理试卷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软木塞冲出试管口。(1)软木塞冲出试管
35、口,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2)此过程中,水蒸气减少的内能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软木塞增加的机械能,这与热机的_冲程相似。【答案】运动状态 大于 做功【解析】解:(1)软木塞冲出试管口,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由于存在热量的散失,故水蒸气减少的内能大于软木塞增加的机械能;该过程与热机的做功冲程能量转化相同。故答案为:(1)运动状态;(2)大于;做功。(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当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物体的内能减小,在转化的过程中,存在内能散失的情
36、况;热机的工作循环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其中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做功冲程内能转化成机械能。本题来源于课本的插图,木塞冲出的实验考查了能量转化关系,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是中考的热点。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25.来源: 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物理试卷热机发明后,一直在持续的改进和发展中。材料一:1769年,法国人居纽制造出蒸汽机推动的三轮汽车(图甲),传统蒸汽机的燃料在气缸外部燃烧(图乙),热效率为5%8%之间。材料二:1862年,法国人德罗夏提出内燃机(内燃指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四冲程循环理论:气缸的向外运动造成的真空将混合气体燃料吸入气缸;通过气缸的
37、向内运动对进入气缸里的燃料进行压缩;高压燃烧气体产生巨大爆发力;将已经燃烧的废气从气缸中排出。材料三: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以四冲程为依据的煤气内燃机,利用飞轮的惯性使四冲程自动实现循环往复,内燃机的效率达到14%。(1)四冲程循环理论提及的“巨大爆发力”由图中的_冲程实现。(2)德罗夏提到的内燃方式是基于_的猜想;(3)老师在重复演示“做功改变内能”实验(图丙)之间,需在拔出活塞后将厚玻璃筒甩几下,其目的与内燃机的_(选填“吸气”“压缩”“做功”或“排气”)冲程的原理相似。【答案】C 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热量损失少,热效率高 排气【解析】解:(1)在四冲程内燃机中,提供动力的是做功冲程;
38、由图可知,A中进气门打开,活塞下行,为吸气冲程;B中两个气门关闭,活塞上行,为压缩冲程;C中两个气门关闭,活塞下行,为做功冲程;D中排气门打开,活塞上行,为排气冲程;故“巨大爆发力”由C冲程实现;(2)德罗夏提到的内燃方式是基于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热量损失少,热效率高的猜想;(3)老师需在拔出活塞后将厚玻璃筒甩几下,其目的是排出里面的废气,相当于内燃机的排气冲程。故答案为:(1)C;(2)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热量损失少,热效率高;(3)排气。(1)在四冲程内燃机中,提供动力的是做功冲程;(2)燃料在气缸内燃烧时的热效率高一些;(3)老师在重复演示“做功改变内能”实验(图丙)之间,需在拔出活塞后将厚
39、玻璃筒甩几下,其目的是排出里面的废气。本题考查了内燃机的工作过程,明确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是解题的关键。26.来源: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物理试卷用力将端面已锉平的两块铅柱紧压在一起,然后将他们悬挂起来,并在下方挂一重物,发现两铅柱不分开(如图甲)。对此现象,小金有疑惑:两铅柱不分开的原因是大气压力造成还是其他引力造成?于是小金将图甲所示的铅柱与重物固定在一个玻璃钟罩内(如图乙),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1)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气体的压强_(选填“逐渐变小”“一直不变”或“逐渐变大”)。(2)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两铅柱分开了,则_(选填“能”或“不能”)确定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40、。(3)如果在抽成真空时,钟罩内两铅柱也不分开,则_(选填“能”或“不能”)确定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答案】逐渐变小 不能 能【解析】解:(1)用抽气机逐渐抽走玻璃罩里的空气,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减少,而体积不变,则钟罩内气体的压强逐渐变小;(2)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气体的压强逐渐变小,下方铅柱受到向上的气体压力和上方铅柱受到向下的气体压力都变小,若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两铅柱分开了,可能是受到的气体压力减小造成的,不能说明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3)如果在抽成真空时,两铅柱不受气体压力的作用,由钟罩内两铅柱也不分开可知,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一定有其他引力存在。故答案为
41、:(1)逐渐变小;(2)不能;(3)能。(1)用抽气机逐渐抽走玻璃罩里的空气,玻璃罩内气体减少,气体压强减小;(2)由于气体压强的存在,铅柱要受到气体压力的作用,据此判断,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两铅柱分开了是否能说明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3)如果在抽成真空时,两铅柱不受气体压力的作用,据此判断钟罩内两铅柱也不分开时是否能说明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本题考查了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明实验,要注意空气中物体受到气体压力的作用,只有排出这个因素才能更好的说明分子引力的存在。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27.来源: 2019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物理试卷目前全国少数城市已投入使用超级电容公交车。超级电容器是
42、一种新型电能存储设备,像蓄电池一样也有正、负两极,可通过安装在各公交站点的充电桩快速充满电,让车能够继续正常行驶。在制动过程中,电车又能通过发电机回收部分能量为超级电容充电,安全高效环保。假设某型号的超级电容公交车载满乘客时总质量为15吨,某次运行时从充电桩充满电后电车储存的能量约为2107焦,能以10米/秒的速度保持匀速直线行驶6千米,能量利用的效率为90%。(1)电车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_。(2)若公交车载满乘客时车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4米2,求公交车对地面的压强。(3)若公交车在该次运行中受到的阻力恒定,则牵引力大小是多少?(4)若公交车在该次运行中电容器输出电压为300伏,不计电容
43、器输出电能时的能量损耗,则工作电路的电流有多大?【答案】电磁感应【解析】解:(1)电车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2)公交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mg=15103kg10N/kg=1.5105N。p=FS=1.5105N0.4m2=3.75105Pa。(3)牵引力做功:W=W总=2107J90%=1.8107J牵引力:F=Ws=1.8107J6000m=3103N(4)t=sv=6000m10m/s=600s由W=UIt得,I=WUt=2107J300V600s=111.1A答:(1)电车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2)公交车对地面的压强是3.75105Pa。(3)若公交车在该次运行中
44、受到的阻力恒定,则牵引力大小是3103N。(4)公交车工作电路的电流111.1A。(1)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2)知道公交车载满乘客时的质量求出重力,公交车在水面地面上,求出压力,知道受力面积求出压强。(3)知道汽车充电后存的能量,利用效率公式求出牵引力做的功,知道距离求出牵引力。(4)知道路程和速度求出运动时间;知道蓄电池的储存的能量,知道电压和时间,利用W=UIt求出电流。公交车是大家出行经常乘坐的交通工具,公交车上有很多的物理知识,做功、惯性、摩擦力、压强等等,体现生活处处皆物理。28.来源: 2019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物理试卷炎热的天,某些城市的街道上有雾炮车在向空中喷水,
45、它比普通酒水车的降温、净化空气的效果更好(雾炮车的参数如下表所示)(1)雾炮车净化空气主要针对的污染物是_。(2)雾炮车的降温效果更好,原因是喷出的极细水珠增加了_,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3)已知某古桥的桥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6105帕,通过计算判断该雾炮车能否满载通过?雾炮车的部分参数空载时质量最大装水量满载时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6000千克10000千克0.4米2【答案】颗粒物 液体的表面积【解析】解:(1)雾炮车净化空气主要针对的污染物是颗粒物。(2)雾炮车的降温效果更好,原因是喷出的极细水珠增加了液体的表面积,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3)车满载时的总质量为:m总=m车+m水=6000k
46、g+10000kg=1.6104kg;车满载时的重力:G总=m总g=1.6104kg10N/kg=1.6105N;车对桥面的压力等于车的重力,则车满载时对古桥的桥面的压强:p=FS=1.6105N0.4m2=4105Pa6105Pa。故该雾炮车能满载通过。故答案为:(1)颗粒物;(2)液体表面积;(3)该雾炮车能满载通过。(1)雾炮车净化空气主要针对的污染物是颗粒物;(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的温度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情况;(3)根据表中数据,求出车满载时的总质量,根据G=mg求出车满载时的重力,车对桥面的压力等于车的重力,根据p=FS得出车满载时对古桥的桥面的压强与表中桥面
47、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比较得出结论。本题结合实际考查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重力和压强公式的运用。29.来源: 2018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物理试卷下面是两个有关热学方面的观点,请用实例说明它们是错误的。(1)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_。(2)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_。【答案】冰在熔化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温度升高【解析】解:(1)晶体熔化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如故(1)错误;(2)物体的内能增大,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由于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如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温度升高,故(2)错误。故答案为:(1)冰在熔化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48、;(2)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温度升高。(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2)做功和热传递都能使物体的温度升高,改变物体的内能;本题考查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以及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是基础题。五、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30.来源: 2020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图中小朋友在玩滑梯游戏,小朋友坐在滑梯顶端,用手轻推滑梯,沿着滑梯开始下滑,且坡度越来越大,同时感觉屁股发烫,到达底端时还会滑出一段距离,请说出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答案】答:(1)“用手轻推滑梯,沿着滑梯开始下滑”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小朋友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速度越来越大”
49、是重力势能转化动能,相同物体,动能越大,速度越大;(4)“屁股发烫”是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5)“会滑出一段距离”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解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4)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5)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本题考查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间力的作用、惯性和摩擦生热现象等知识的应用,能够根据现象分析出其蕴含的道理是解题的关键。31.来源: 2020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物理试卷科学创新小组设计并制作了一个能将水温调控在48左右的自动控温杯,结构示意图如图甲,其夹层填充物为
50、海波晶体(熔点为48)。小组同学为检测该自动控温杯控温功能,做了如下测试:在杯中装满100的水,盖紧杯盖,摇动杯子,水温下降到48并稳定在此温度一段时间;t2时,将杯内的水倒掉,迅速加入20的水,盖紧杯盖,摇动杯子,水温上升到48并保持。上述检测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请用所学知识解释图乙中ac段水温变化的原因。(提示:图乙中de段不必作答)【答案】解:在杯中装满100的水,盖紧杯盖,摇动杯子,固态的海波的熔点是48,所以海波会吸收热量,变为液态,由于水放出热量,所以水的温度会降低,水温下降到48并稳定在此温度一段时间,此时海波的温度为48;此过程为ab的图象;t2时,将杯内的水倒
51、掉,迅速加入20的水,此时杯内的温度降低,海波会凝固,放出热量,由于晶体凝固时温度不变,仍然为48,海波放出的热量会被水吸收,使得水温上升到48并保持不变,此过程为bc的图象;答:ab段,水放出热量,温度会降低;bc段,海波凝固时温度不变,会放出热量,水吸收热量温度达到48保持不变。【解析】海波是晶体,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放出热量。本题考查了热传递、晶体凝固的特点,知道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不变是解题的关键。32.来源: 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物理试卷英国物理学家斯特林于1816年发明了“斯特林发动机”。斯特林发动机气缸内工作介质易汽化、易液化,
52、该介质经过吸热膨胀,冷却压缩的循环过程输出动力,因此又被称为热气机。某工程师按照“斯特林发动机”原理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模型机,工作过程中飞轮持续旋转如图乙。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飞轮能持续转动的工作原理。【答案】答:根据图示可知,酒精灯加热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热气缸中的工作物质吸热汽化膨胀,推动活塞A向右运动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由于飞轮具有惯性,带动活塞A向左达动,活塞A将气缸中的工作物质推入冷气缸并液化,活塞B又将物质推回热气缸。如此反复。【解析】气体对外做功,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据此分析。本题考查了能量的转化、改变内能的方法,明确热气机的工作原理是解题的关键。33.来源: 2019年
53、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物理试卷空调扇具有“送风、加湿和降温”等功能,其内部主要结构为风扇、水箱和空气过滤网等。使用时,通常向水箱中加水,使吹出的风比无水时凉爽。下表是某品牌空调扇部分参数。项目参数项目参数额定电压220伏额定功率50瓦空机质量7.5千克单个轮子接触地面面积2厘米2水箱容量0.5升轮子数量4个蒸发量1升/时电源线长度1.2米(1)向水箱的水里再加入一些碎冰,可降低水温,使吹出的风比只有水时更凉爽。加冰可降低水温的原因有_。(2)人在运动大量出汗后,对着空调扇吹,很容易感冒。此时,在脑干调节下,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_,从而维持人体体温恒定。(3)小科阅读参数表发
54、现,该空调扇比较省电。计算该空调扇正常工作10小时消耗的电能。(4)计算水箱加满水时该空调扇对水平地面的压强。(5)该空调扇底座安装了万向轮,方便移动。但在其他设计上仍存在缺陷,为更方便用户使用,请结合表中参数提出条改进建议:_。【答案】解:(1)水箱中的冰熔化吸收水的热量,使水的温度降低;冰熔化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原来水的温度,两者之间存在温度差,发生热传递,使水的温度进一步下降使吹出的风比只有水时更凉爽;(2)减少;(3)有P=Wt可得,该空调扇正常工作10小时消耗的电能:W=Pt=5010-3kW10h=0.5kWh;(4)根据=mV知,水箱中水的质量:m=V=1.0103kg/m3
55、0.510-3m3=0.5kg,水箱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即F=G总=m总g=(0.5kg+7.5kg)10N/kg=80N,水箱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FS=80N4210-4m2=1105Pa;(5)加大水箱的容积,避免频繁加水;加长电源线,方便距离远些使用。答:(1)水箱中的冰熔化吸收水的热量,使水的温度降低;冰熔化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原来水的温度,两者之间存在温度差,发生热传递,使水的温度进一步下降使吹出的风比只有水时更凉爽;(2)减少;(3)该空调扇正常工作10小时消耗的电能为0.5kWh;(4)该空调扇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105Pa;(5)加大水箱的容积,避免频繁加水;加长电源
56、线,方便距离远些使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熔化吸热、蒸发吸热、电功公式、压强公式的应用以及分析解答能力,是一道综合题,但难度不大。(1)冰熔化吸热,使水的温度降低;冰熔化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水的温度,两者之间存在温度差,发生热传递,使水的温度进一步下降;(2)蒸发吸热,冷刺激使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减少,从而维持人体体温恒定;(3)根据W=Pt算出该空调扇正常工作10小时消耗的电能;(4)根据=mV算出水箱中水的质量,水箱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即G=mg,根据p=FS算出水箱对水平面的压强;(5)根据表中数据知水箱的容积较小,需要经常加水;有表格数据知电源线的长度
57、只有1.2米,不能远距离使用;针对以上提出改进措施。34.来源: 2019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物理试卷我国新一代水上飞机“鲲龙”(如图1)的一项绝技是森林灭火,它汲水迅速、投水精准,灭火能力不同凡响。(1)用水灭火的原理是_。(写出一点)(2)“鲲龙”机翼截面如图2,飞行时机翼上表面空气流速_下表面空气流速,使上表面气压小于下表面气压,从而获得足够大的升力。(3)“鲲龙”飞行时最大航速为560千米/时,计算飞往距它140千米远的火灾现场至少需要的时间。【答案】解:(1)水汽化吸热,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火就熄灭了;(2)大于;(3)根据v=st知,“鲲龙”飞往距它140千米远的火灾现场的时间至少为:t=sv=140km560km/h=0.25h。答:(1)水汽化吸热,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火就熄灭了;(2)大于;(3)“鲲龙”飞往距它140千米远的火灾现场至少需要0.25h。【解析】本题以新一代水上飞机“鲲龙”为背景,考查了水灭火的原理、速度的计算以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1)水汽化吸热;(2)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上方空气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较大,流速较快,则压强较小,所以可以产生向上的举力,便于起飞;(3)利用速度变形公式t=sv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