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董仲舒认为“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所以君主应当使“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使喜怒必当义而出“,“使德之厚于刑也,如阳之多于阴也”。这一思想A.完整阐述了天人互渗的关系 B.有利于约束君主的行为C.完全突破了先秦儒学的范畴 D.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2.关于武则天的用人,其当时的政治反对派陈子昂评价说:“所荐必行,所举则试,以至当代谓知人之明。”后晋刘煦所撰旧唐书评说“善言慰仁杰之心,听忠言而诛酷吏。”宋代朱熹评价她说:“任用酷吏,屠害宗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多元叙述历史带来思维混乱 B.反对派的历史评价是虚构的C.思想不同导致历史评价不同 D.久远的评价更接近事实真相3.二战后,“人
2、”在美国某一流派作品中,就不再是真实生活的主体,他也不是话语的主体,人物仅仅成为“角色”(而不是主角),他随时处于生活破碎的边缘。该流派作品的特点是A.重新理解自我 B.强调表现理性 C.再现社会风貌 D.挖掘人类情感4、有学者说,汉代儒学的神学化是“借助非现实的力量,或者用非现实的方式,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社会 现象”。这说明汉代儒学A.改变了先秦儒学的基本主张 B.吸收佛道思想而阐释儒学C.继承了先秦儒学的君本思想 D.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5北魏寇谦之在“以礼度为首”的总原则的指导下对道教进行改革,强调修身以求内圣外王,并教生民,佐国扶命。此后,逐渐形成儒道联合攻击佛教的局面。儒道联合攻击
3、佛教的重要原因可能是A.儒道融合 B.华夷之辨 C.道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D.佛教开始挑战儒学地6初唐时期,社会各个领域都要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巩固这个新建立的王朝,所以儒家思想在初唐时期占有主导性地位,儒家思想对书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否定中和之美 B.追求平衡和秩序之美 C.追求浪漫情致 D.崇尚自然而忽视规范7、 据记载,宋代造纸工匠多用杨桃藤、黄蜀葵等的浸出液制作一种“纸药”,它可以使纸浆变得更加均匀,纸的产量和质量也有了极大提高。由此可知,宋代A.造纸的工序更加完善 B.活字印刷用纸已创制C.造纸原料实现了革新 D.纸张得到进一步普及8、古代中国科技著作往往以“经”命名,如医药学的
4、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数学的算经十书,还有星经茶经水经等,在编写方式上也往往模拟经学的注解方式。这反映古代科技发展A.具有儒学化特征 B.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为封建统治服务 D.都是对传统典籍的整理9、魏源基本默认了西方地理学将世界分为四大洲、五大洋的理论,但他在解释“四人洲“的理论时,则用的是中国传统的“梵典分大地为四大洲”的观念。另外,魏源还用“桃花源”和“三代之治”这些中国的传统观念对瑞诗士、英美的民主政治制度进行比附和赞赏。这说明魏源A.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 B.站在传统文化的立场来认识世界C.摆脱了传统士大夫的本色 D.借助传统文化以推动政治的变革10、毛泽东同志说:“他们
5、的这种理论的来源,主要是没有把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这件事认清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在认清楚“这件事”的基础上提出了A.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B.社会主义建设理论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1、1949年后,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取代了西方教育理论,成为中国新的经典。在当时,对苏联专家提出疑问或持不同意见者被视为落后者甚至反动者,国内的大学也按照苏联的大学模式重新进行了院系调整,理工科比例迅速上升。这表明当时的中国教育A.完全脱离中国的实际 B.存在教条主义的倾向C.为“双百”方针的提出奠定基础 D.背离了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初衷12、彼得伯克在意大利
6、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中认为:“世俗绘画的比例从15 世纪20年代的5%上升到16 世纪20年代的约20%,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A.人文精神严重缺失 B.世俗艺术水平落后C.并不反对宗教信仰 D.仍坚持以神为中心1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位画家说:“我们正在寻求一种建立在根本法则之上的艺术,一种将治好时代的疯狂症的艺术。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秩序来恢复天堂和地狱的平衡。”这表明当时A.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B.西方社会面临精神危机C.艺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D.世界两极格局濒临瓦解14、爵士乐源于蓝调音乐,是一种流行于美国南部非洲奴隶及他们后代之间的一一种民间音
7、乐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诞生后被大量的普通民众接受,并迅速风靡全球,深受世界人民喜爱。这说明A.通俗易懂的现代主义音乐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B.爵士乐的流行提高了黑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C.美国文化具有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D.以反对种族歧视为主题的作品顺应了时代潮15、爱因斯坦说:“在人类的历史上,能够将物理实验、数学理论、机械发明结合起来并使其成为科学艺术的人,只有一位。”下列选项可以用来对此进行论证说明的是A.亚里士多德的力学学说 B.伽利略创立自由落体定律C.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出版16、(14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文艺复兴,从表
8、面上来看,是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在他们心目中,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因此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这是“文艺复兴”一词的由来,但是,文艺复兴并非对古典文化“亦步亦趋”地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对赎罪券的抨击,如一粒火种落在火药桶里,立刻燃起燎原之火。农民和平民把路德的反教会论纲当成是起义的信号,认为同一切压迫者算账的时候到了。.人文主义者热烈欢.贵族,甚至一部分诸侯,希望由此打破罗马教会的控制,没收教产。一时之间,“九十五条论纲”成了民族战斗的共同纲领
9、。摘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材料三: 教权势力的无罪和疯狂,迫使新兴阶级的思想家抛开宗教外衣,投向公开的理性宣传他们高唱“理性”的赞歌,向往“理性的王国”,提倡用理性衡量一切的尺度,把封建专制制度比作慢慢长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逐现实的黑暗,消灭专制王权和责族特权。他们强调只有科学才能使人正确认识自然,破除宗教迷信,从而增进人类的福利,建立自由、平等、民主的新社会。摘编编自法国通史简编(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一词的由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文艺复兴并非简单模仿而是一种创新。(3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赎罪券的抨击立刻燃起了燎原之火的原因。(6 分)(3)根据材料三
10、,概括新兴阶级思想家的政治要求,并分析其反封建斗争呈现出的特点。(5分)17、(14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顾炎武的郡县论认为郡县制是政治最大的弊端,“此民生之所以日贫,中国之所以日弱而益趋于乱也”。郡县制是专制皇帝最大化自己权力和利益的手段,所谓“今之人君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中央专权钳制之下,地方社团和地方官毫无积极性可言,致使民穷国弱,而振兴国家的办法就是分权于地方,让地方社团强盛,授地方官以实权,“寓建之意于郡县之中”,以厚民生和强国势。摘编自以政治人类学质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材料二: 黄宗羲在政治专著明夷待访录中提出“荼毒天下
11、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敲剥天下骨髓”的君主是人民的“ 寇仇”是“ 独夫”,宣布“ 为天下 之大害者, 君而已矣”。他主张通过学校和实行法治来监督君权。这种学校具有面对天子直言“政有缺失”,“公其是非”的职能,类似于近代的代议机构。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君主的“一家之法”,从而实现“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理想。(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揭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弊端是什么? 以及所倡导的振兴国家的途径有哪些? (4分)(2)结合材料二与材料一 指出顾炎武和黄宗羲论述问题的角度有何异同。(6 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顾炎武、黄宗羲思想主张的进步作用。(4分)参考答案(2018
12、.1.16)1-5BCADB 6-10BDABC 11-15BCBAC16(1)由来:复兴古代希猎、罗马文化。(1分)理解: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2分)(2)原因:天主教会对德意志人民的剥削和压搾;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试图摆脱罗马教会的控制。(6分)(3)要求: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摆脱天主教会压迫;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3分)。特点:抛开宗教外衣,宣传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2分)17. (1)弊端:君主专制下的中央集权。(2分)途径:中央分权给地方,给予地方官实权。(2分)(2)相同点:二者都针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2分;不同点:顾炎武是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角度分析郡县制的弊瑞的,而黄宗義则是从君主制的角度分析政治制度的弊端的。(4分)(3)进步作用:冲击了君上专制制度,针对时弊提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思想主张,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