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散系及其分类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m(1 m等于106 m)的颗粒物,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若将直径为2.5 m的颗粒物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C)A溶液 B胶体C浊液 D不能确定解析: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小于1 nm的分散系为溶液,大于100 nm的分散系为浊液,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直径为2.5 m的颗粒物分散到水中应形成浊液。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KHSO4、HCl、HNO3在水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都属于酸B利用半透膜可除去淀粉溶液中的少量NaClC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
2、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D溶液、胶体、浊液都属于稳定的分散系解析:A项,KHSO4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除氢离子外还有钾离子,其属于盐,不属于酸,A项错误;B项,淀粉溶液是胶体,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B项正确;C项,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在1100 nm之间,C项错误;D项,浊液不稳定,放置一段时间产生沉淀,D项错误。3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胶体与溶液有明显不同的外观特征,胶体呈胶状B胶体不稳定,静止后容易产生沉淀C将Fe(OH)3胶体进行过滤,所得到的滤液与原来胶体的组成是不同的D豆浆是胶体,因为豆浆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
3、之间解析:胶体与溶液的主要特征都是均一、透明、稳定的,A、B错误;胶体的分散质粒子可以透过滤纸,所以将Fe(OH)3胶体进行过滤时,胶体的所有组成都会透过滤纸,滤液应与胶体的组成是一致的,C错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在于其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D正确。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一定是溶液B将1 L 2 molL1的FeCl3溶液制成胶体后,其中含有的氢氧化铁胶粒数为2NA(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C纳米级粒子的大小与胶体粒子相当,但存在纳米级粒子的体系不一定是胶体D将饱和FeCl3溶液加热至沸腾,制得Fe(OH)3胶体解析:A项,不能产生丁达尔
4、效应的分散系是溶液或浊液,A项错误;B项,一个氢氧化铁胶粒是多个Fe(OH)3的聚集体,故形成的氢氧化铁胶粒数少于2NA,B项错误;C项,胶体粒子的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与纳米级粒子的尺寸相当,将纳米级粒子分散在分散剂中才能形成胶体,C项正确;D项,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是将饱和FeCl3溶液加至沸腾的蒸馏水中,D项错误。5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分散系的分类:B溶液是电中性的,而胶体是带电的C光线通过时,溶液产生丁达尔效应,而胶体无丁达尔效应D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解析: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故A正
5、确;胶体呈电中性,胶粒因吸附离子而带电荷,故B错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无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胶体中胶粒也能通过滤纸,故D错误。6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直径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C)解析:胶体、溶液、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同,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为1100 nm,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粒子直径小于1 nm,可透过半透膜和滤纸;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 nm,不能透过滤纸和半透膜,A、B不符合题意。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萃取利用了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无关,C符
6、合题意。7向c(FeCl3)0.2 molL1、c(FeCl2)0.1 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 nm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D)A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2O3B可用过滤的方法将黑色金属氧化物与Na分离开C在电场作用下,阴极附近分散系黑色变深,则说明该分散系带正电荷D当光束通过该分散系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解析:A项,三氧化二铁为红棕色,由题意知,得到的是一种黑色分散系,故A项错误;B项,胶体、溶液都可以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B项错误;C项,在电场作用下,阴极附近分散系黑色变深,则说明胶粒带
7、正电荷,通电后向阴极移动,但分散系是呈电中性的,故C项错误;D项,所得的分散系是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当光束通过该分散系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故D项正确。8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现将淀粉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袋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B)A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加入碘水不变蓝C加入BaCl2溶液没有白色的沉淀产生D加入碘水变蓝解析:这是一个渗析实验,如果半透膜完好无损,则只有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能够透过半透膜,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烧杯中的液体可以检验出
8、硫酸根离子,检验不出淀粉的存在,即加入碘水不变蓝,可以证明半透膜无损。9纳米碳是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其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得到一种分散系,则关于该分散系的描述正确的是(C)属于溶液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分散质粒子能透过滤纸分散质粒子能透过半透膜静置会析出黑色沉淀A B C D解析:由题意可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属于介稳体系,静置一般不会析出沉淀,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分散质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故正确。10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A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
9、BX、Z烧杯中的分散质相同CY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aCO32FeCl33H2O=2Fe(OH)3(胶体)3CO23CaCl2DZ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解析:过滤法可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故A正确;X是氯化铁溶液,分散质是氯离子和三价铁离子,而Z中液体是氢氧化铁胶体,分散质是氢氧化铁胶粒,故B错误;根据YZ的现象可知,碳酸钙能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Fe(OH)3胶体和CO2,根据电荷守恒可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故C正确;Z是氢氧化铁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11下列性质既可能是胶体所具有的,也可能是溶液所具有的是(B)A光线照射时,从侧面可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B加入少量稀硫酸立即产生
10、沉淀C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D装入半透膜袋中并将其浸入盛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袋内外均含分散质粒子解析:A项,溶液不具有丁达尔效应,不是溶液的性质;B项,稀硫酸可以使胶体发生聚沉,也可以和钡盐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C项错误,因为胶体的分散质粒子在1100 nm之间;D项,胶体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12有人设想将碳酸钙通过特殊的加工方法使之变为纳米碳酸钙(即碳酸钙粒子直径达到纳米级),这将引起建筑材料的性能发生巨大变化。下列关于纳米碳酸钙的推测正确的是(B)A纳米碳酸钙是与胶体相似的分散系B纳米碳酸钙分散到水中所得分散系可能会产生丁达尔效应C纳米碳酸钙的化学性质与碳酸钙完全不同D纳
11、米碳酸钙粒子不能透过滤纸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纳米碳酸钙是纯净物,分散系是混合物,A项错误;纳米碳酸钙的化学性质与碳酸钙相同,C项错误;粒子直径小于100 nm的纳米碳酸钙粒子能透过滤纸,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13分)用白磷还原法可制得一种金的分散系,该分散系在临床诊断及药物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操作步骤如下:取20%白磷的乙醚溶液0.5 mL,加蒸馏水60 mL。先滴加1%氯化金水溶液0.75 mL,再滴加0.1 molL1的K2CO3 0.6 mL,振荡变成棕红色。加热煮沸至溶液变成透明红色。分离提纯,除去无机溶质。所得
12、分散系中,金颗粒直径为512 nm。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分散系属于胶体,其分散质是金颗粒。(2)用一束强光照射该分散系,从侧面可看到分散系中形成一条明亮的“通路”。(3)步骤的分离方法是渗析。(4)所得红色溶液不能(填“能”或“不能”)继续加热。14(13分)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反应后得到的FeCl3溶液呈棕黄色。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Fe(OH)33NaCl,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2)在
13、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成红褐色,停止加热,制得的分散系为氢氧化铁胶体。(3)向(2)中烧杯中的分散系中逐滴滴入过量盐酸,会再出现一系列变化: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盐酸电离出来的离子所带的电荷与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发生了电性中和,破坏了胶体的介稳性,从而使胶粒聚集成较大的颗粒沉降下来。随后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呈棕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OH)33HCl=FeCl33H2O。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1)Fe3在不同条件下可形成不同的分散系。(2)Fe(OH)3胶体中加入盐酸先聚沉,后沉淀溶解。15(13分)为研究胶体的
14、性质,某同学查阅了如下资料:当一束可见光(波长41077.6107 m)照射到某一分散系时,若该体系粒子直径小于109 m,则光束发生直射现象,光路没有明显增强;若粒子直径大于109 m小于107 m,则光束发生明显的散射现象,即光路显著增亮;若粒子直径大于107 m,则光束发生反射现象,光路逐渐变暗,同时可看到一些颗粒。胶体粒子的直径比溶液中溶质粒子的直径大得多,但胶体却能稳定地存在,其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有较大的表面积,能有选择性地吸附与其组成相同或相似的离子,导致胶粒带电。减弱或中和胶粒所带的电性,可使胶体聚沉(如加热、加少量电解质溶液、加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等)。给Fe(OH)3胶体接通
15、直流电源,可发现阴极附近红褐色加深,这种胶粒定向移动的现象叫电泳。该实验证明Fe(OH)3胶粒吸附阳离子带正电。回答下列问题:(1)资料中说了几种分散系,请你按次序列举一下:溶液、胶体、浊液。(2)腌制咸鸭蛋时,Na、Cl能透过蛋壳内壁的半透膜进入蛋白质内,而胶体粒子蛋白质分子却不能透过半透膜。请说明半透膜上孔径的大小:半透膜上孔径比单个分子或离子大,但比胶粒小,约为109m。(3)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氧化铁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解决方法之一是把这些陶土和水一起搅拌,使微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然后插入电极,接通直流电源,这时阴、阳两极可分别聚集氧化铁和陶土。这种做法的可能原理是陶
16、土、氧化铁胶体粒子所带电荷电性相反,通电后分别向两极移动,这种做法依据了电泳原理。(4)Fe(OH)3、Al(OH)3胶体常用于净水,使用原理是胶粒表面积大,吸附性强,能吸附水中悬浮杂质,故可用于净化水。(5)江河入海口常形成泥沙三角洲,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江河水可看成是泥沙胶体,海水是电解质溶液,胶体遇电解质,由于胶粒电性被中和,引起聚沉。16(13分)某校课外小组同学制备Fe(OH)3胶体,并研究该胶体的性质。该小组同学采用了以下操作制备胶体,请将空白处填写完整。(1)取一个烧杯,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向烧杯中滴加12 mL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待溶液呈红褐色后,停
17、止加热。(2)将制得的胶体放入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如图甲所示,放置2 min后,取少量半透膜外的液体于试管中,置于暗处,用一束强光从侧面照射,观察无(填“有”或“无”)丁达尔效应;再向试管中加入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3)将半透膜内的液体倒入U形管中,如图乙所示,在液体上方加入少量电解液以保护胶体,接通直流电后,观察到的现象是阴(填“阴”或“阳”)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深,其原因是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移动。解析:(1)Fe(OH)3胶体的制取:将FeCl3饱和溶液加到沸腾的蒸馏水中,继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2)溶液中的离子或小分子能透过半透膜,无丁达尔效应,检验Cl用HNO3酸化的AgNO3,可产生白色沉淀。(3)胶体发生电泳:Fe(OH)3胶体微粒带正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移动而使该极颜色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