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同步作业: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17990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同步作业: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同步作业: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同步作业: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同步作业: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同步作业: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同步作业: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0题)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A解决吏治腐败、财政困难 B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C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 D接受汉族先进文化2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实质上反映了A少数民族的汉化 B少数民族的农耕化 C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D汉族的胡化3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理解与材料相符的是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国家将土地按人头平均分配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

2、售给农民 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税役4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 B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C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 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5魏书食货志载:“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材料中的“事”是指北魏政府 A迁都洛阳 B整顿吏治 C推行均田制 D革除旧俗6恩格斯说:“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

3、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与恩格斯的话最吻合的改革应该是A梭伦改革 B管仲改革 C商鞅变法 D孝文帝改革7洛阳伽蓝记记载:“北方百姓殷富,年登俗乐,鳏寡不闻犬彘之食,茕独不见牛马之衣”,“舟车所通,莫不商贩焉”这段材料不能说明A北魏时期农业的发展 B我国经济重心南移C北魏时期手工业的发展 D商品经济的繁荣8“(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这段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B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C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

4、 D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9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A符合鲜卑族统治阶级的利益 B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C得到各民族统治者的支持 D代表了中原地区人民的利益10在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是促进了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B游牧民族农业化C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二材料题11.(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教科书是一般国民普遍历史观的重要来源,代表了一国统治者的史观及立场,是建构民族形象和民族认同的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文仁孝好学兴礼乐,定制度,后(北)魏文物(礼乐制度),始有可观。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

5、语胡服宗室勋旧,不悦者多,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根据1907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等整理材料二 孝文自鄙胡俗,深慕华风,汉晋以下大改革家也。论者议其忘强武之旧,习弱靡之风,国势之衰,萌芽于是。然孝文弃平城而趋洛阳,失形式则有之至于革鄙陋,趋文明,夫安能为孝文咎耶。在北方民族同化上,孝文帝起了重要作用,鲜卑之同化中国,帝功居多。拓跋魏自北鄙之平城,迁都洛阳,兴学校,作均田,崇儒术,弃胡俗,而一切改从汉制,实为魏之极盛时代”。诸族遂大受汉族之同化国中一切制度文物,亦无一不仿南朝。至北齐北周之治制,则尤为隋唐治制之所本,于中国之贡献颇大。摘自

6、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本国史:上卷和1928年初中本国史(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二者对孝文帝改革影响认识的异同。(8分)(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孝文帝改革评价的立足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和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评析这一立足点转变的原因。(7分)12(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兼容化,宗教本土化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德意志宗教改革的一个相同点 材料一: 问:“保存一滴水的最好方式是什么?”佛说,“放入大海”。一个王朝的兴亡,与迁都应无必然联系。谁能从浩瀚的大海感受到一滴水的存在,谁就会感受到鲜卑人的音容笑貌。材料二: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下令迁都洛阳,笃信佛教的孝文帝迁都的同时,没有忘记把佛教的发

7、展中心也转移到洛阳来,他组织修建僧庙、寺院。在此前后还在洛阳以南的龙门伊水两岸,依山开窟造像,由此一个神奇大型石窟群,龙门石窟开始创建。 龙门石窟地处中原,是外来佛教艺术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土壤之中的丰硕成果,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完整体系的集中表现。因此,龙门石窟在我国石窟艺术中有自己特殊的历史地位。 摘自龙门石窟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 “一滴水”与“大海”的关系是能最恰当形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鲜卑文化的“一滴水”是如何被放入中原先进文化的“大海”中的?(2分)并分析这一举动的意义。(4分)(2)材料二所说的是当初佛教中国本土化的最初历史。请结合材料分析统治者弘扬佛教的

8、目的是什么?(2分)试分析北魏孝文帝这样做与改革的关系。(3分)(3)结合材料分析宗教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关系。(4分)13(12分)(2009年江苏镇江高考模拟)阅读材料材料一: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书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高祖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兴。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 魏书献文六王传咸阳王禧传材料三: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

9、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回答:(1)材料一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援引材料说明孝文帝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和影响。(3分)你对这一措施的影响还有哪些补充阐述?(3分)(2)材料二中提到的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名称叫什么(援引材料说明)?(2分)指出孝文帝推行这一措施的目的有哪些?(1分)(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此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社会的影响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3分)答案: B C D C C D B A C B11(1)同:都认为孝文帝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功,促进了北魏政权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制度

10、,加速了向汉族封建王朝模式的转换(或汉化、封建化都可)。(2分)异:材料一认为孝文帝改革过大于功,改革中蕴含着危机(1分);盲目的汉化的过程中鲜卑族的勇武之风变为汉族的文弱之风,激化了内部矛盾,是导致北魏政权由盛转衰的根源,加速了北魏的衰亡。(2分)材料二驳斥了孝文帝改革导致北魏衰败的观点,认为孝文帝是历史上的大改革家;改革功大于过,改革革除了鲜卑陋习,促使北魏走向文明和强盛,促进了北魏融人中华民族的进程和北方的民族融合;改革是隋唐制度创新的源头,对中国发展贡献巨大。(3分)(2)立足点:材料一以汉族为中心,站在鲜卑文明发展的角度;材料二站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角度。(4分) 原因:辛亥革命后建

11、立了中华民国,倡导五族共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民一律平等,这些思想必然反映在民国的教科书中;中华民族的观念逐渐形成,历史教科书负有建构中华民族形象和民族认同的历史使命。(3分)12(1)措施:孝文帝改革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2分)意义: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 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4分,答到任何两点即给满分)(2)目的: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2分)与改革的关系:用佛教确立皇帝的权威,有利于改革的推行和深化;改革也推动佛教中国本土化。(3分)(3)宗教为改革深入人心创造思想条件,改革

12、推动宗教本土化;宗教与孝文帝改革互相促进、发展。(4分)13.(1)均田制;“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或海内安之)。(每点1分,计3分)均田制限制了土地兼并,利于调动农民的产生积极性;吸引农民农耕定居(加速封建化进程);促进北魏经济的恢复发展。(三点中任答一点即给2分,但是答国家收入的增加和社会安定不得给分,因为材料里已经有了)(2)“断北语,从正音”。(2分)促进鲜卑族积极接收汉文化。(1分)(3)民族间的服饰相互影响(民族融合)(1分)。孝文帝改革使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或“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为国家重新走向国家统

13、一(或“为隋唐大一统”)奠定了基础。(2分)(融合和国家统一两方面赋分)答案: B C D C C D B A C B11(1)同:都认为孝文帝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功,促进了北魏政权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加速了向汉族封建王朝模式的转换(或汉化、封建化都可)。(2分)异:材料一认为孝文帝改革过大于功,改革中蕴含着危机(1分);盲目的汉化的过程中鲜卑族的勇武之风变为汉族的文弱之风,激化了内部矛盾,是导致北魏政权由盛转衰的根源,加速了北魏的衰亡。(2分)材料二驳斥了孝文帝改革导致北魏衰败的观点,认为孝文帝是历史上的大改革家;改革功大于过,改革革除了鲜卑陋习,促使北魏走向文明和强盛,促进了北魏融人中华民族

14、的进程和北方的民族融合;改革是隋唐制度创新的源头,对中国发展贡献巨大。(3分)(2)立足点:材料一以汉族为中心,站在鲜卑文明发展的角度;材料二站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角度。(4分) 原因: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倡导五族共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民一律平等,这些思想必然反映在民国的教科书中;中华民族的观念逐渐形成,历史教科书负有建构中华民族形象和民族认同的历史使命。(3分)12(1)措施:孝文帝改革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2分)意义: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 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4分,答

15、到任何两点即给满分)(2)目的: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2分)与改革的关系:用佛教确立皇帝的权威,有利于改革的推行和深化;改革也推动佛教中国本土化。(3分)(3)宗教为改革深入人心创造思想条件,改革推动宗教本土化;宗教与孝文帝改革互相促进、发展。(4分)13.(1)均田制;“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或海内安之)。(每点1分,计3分)均田制限制了土地兼并,利于调动农民的产生积极性;吸引农民农耕定居(加速封建化进程);促进北魏经济的恢复发展。(三点中任答一点即给2分,但是答国家收入的增加和社会安定不得给分,因为材料里已经有了)(2)“断北语,从正音”。(2分)促进鲜卑族积极接收汉文化。(1分)(3)民族间的服饰相互影响(民族融合)(1分)。孝文帝改革使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或“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为国家重新走向国家统一(或“为隋唐大一统”)奠定了基础。(2分)(融合和国家统一两方面赋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