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宁夏海原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16986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海原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宁夏海原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宁夏海原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宁夏海原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宁夏海原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宁夏海原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宁夏海原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宁夏海原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宁夏海原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宁夏海原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宁夏海原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宁夏海原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宁夏海原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宁夏海原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宁夏海原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宁夏海原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宁夏海原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宁夏海原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手机点餐类APP为用户选择餐馆、点餐提供了便利。通过APP查询送餐员即时位置的技术是A. 数字地球和遥感B. 数字地球和虚拟现实C.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D. 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定位系统【答案】D【解析】【详解】遥感(RS)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卫星、飞船)上利用光学仪器或电子仪器等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遥远感知,并传送到地面进行分析,RS没有定位、查询功能,AC错误。数字地球是将各种信息转变成数字,实现网络上共享,无法实现查询、定位;虚拟现实不属于地

2、理信息技术,B错误。GIS主要是分析、处理信息功能,具有查询功能,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手机点餐类APP可以查询到送餐员的即时位置的技术是GIS和GPS,D正确。A、B、C错误。【点睛】遥感(RS)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卫星、飞船)上利用光学仪器或电子仪器等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遥远的感知,并传送到地面进行分析;GPS技术可以对地球表面上的任一点、任一物体进行全天候的精密三维定位和导航;GIS技术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2. 有关地理区域含义的正确叙述是 ( )区域是地理差异的客观反映区

3、域有一定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区域相对于外界有差异,而内部特征完全一样区域特性与其区位没有关系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考查区域的特征。【详解】区域间具有差异性,区域是地理差异的客观反映,正确;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限,正确;虽然区域内部具有一致性,但是不会完全一致,错误;区域特性与其区位条件密切相关,错误;故A正确,排除BCD。故选A。3.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湿地的是( )纳木错滩涂黄河渤海水稻田A. B. C. D.

4、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如湖泊、河流、沼泽、滩涂、水库、水稻田等属于湿地。纳木错是湖泊,属于湿地,符合题意;滩涂属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属于湿地,符合题意,黄河是河流,属于湿地,符合题意;渤海整体上低潮时水深超过6米,因此不属于湿地,不符合题意;水稻田属于人工湿地,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点睛】4. 洞庭湖原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现已退居第二。明清时期,洞庭湖面积最大可达6000km2,现在洞庭湖面积为2820km2,导致洞庭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5、 )A. 围湖造田B. 上游地区植树造林C. 过度开采地下水D. 长江干流水量减少【答案】A【解析】【详解】图可知,洞庭湖面积缩小。近年来,洞庭湖地区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缩小,A正确;上游植树造林可以保持水土,使河流含沙量减小,湖泊淤积减轻,B错误;过度开采地下水对洞庭湖面积变化影响不大,C错误;长江干流水量减小会对洞庭湖面积产生影响,但这不是洞庭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A。5. 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B. 影响荒漠化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C. 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已得到了遏制D. 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自然地理环境无关【答案】B【解析】【

6、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荒漠化是指一切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而导致的土地退化现象,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但其他地区也有分布,我国的荒漠化还在不断扩展,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都有关系,故只有B项正确。下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 图中,甲表示( )A. 土地盐渍化B. 下游河流水位上升C. 下游河流流量减少D. 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7. 导致图示区荒漠化问题加剧的人类活动有( )燃料短缺 砍伐森林 不合理灌溉盲目扩大耕地 风沙侵袭 人口和贫困问题A. B. C. D. 【答案】6. C 7. B【解

7、析】试题分析:【6题详解】从图中地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判断人口增长.耕地扩大带来的上游用水增加,会使下游河流流量减少。故选C。【7题详解】注意抓住题目中问的是“人类活动”,燃料短缺.风沙侵袭.人口和贫困问题均不属于人类活动,因此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8. 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是()A. 太平洋诸岛、西印度群岛、马达加斯B. 东南亚、非洲、南美洲C. 亚欧大陆北部、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D. 东南亚地区、刚果河流域、亚马孙河流域【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热带雨林的分布特征。【详解】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地带性分布于赤道附近南北纬10度之间的地势较低地区,故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是东南亚地区、

8、刚果河流域和亚马孙河流域,D正确。故选D。【点睛】9. 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 ( )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考查热带雨林地区土壤贫瘠的原因。【详解】热带雨林的营养全部储存在生物体内,所以土壤非常的贫瘠,一旦植被被破坏,生态系统就被破坏,所以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10. 亚马孙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其中60%分布在巴西。近年来,巴西森林火灾频繁,仅2019年1月至8月,巴西境内森林着火点就达到7

9、5336处,引起国际社会极大关切。巴西热带雨林遭受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 )A. 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B. 移民亚马孙平原C. 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D. 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题意表明,巴西热带雨林遭受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都对热带雨林的破坏起到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但都不是根本原因,当地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使得人们对热带雨林资源的索取过度,这是导致巴西热带雨林遭受破坏的根本原因,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11. 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作用主要是A. 净化空

10、气,吸烟滞尘B. 美化环境,调节气候C.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D. 提供木材,供应林产【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详解】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8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三北”防护林-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减轻自然灾害,C正确,ABD错误。故选C。12.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山西省是我国的能源大省。山西省改输煤为输电,给山西省带来的好处是( )A. 调

11、整经济结构,发展第三产业B. 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C. 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D. 减少水资源需求,缓和用水矛盾【答案】B【解析】【详解】山西省改输煤为输电,减少了煤炭的运输,减轻了运输压力,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B正确。煤炭发电,增大了当地的环境污染,不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加大了水资源的需求,加重了山西省水资源的短缺程度;改输煤为输电是属于工业内部结构调整,不是发展第三产业。A、C、D错误。故选B。13. 榆林市位于中国陕西省的最北部,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榆林被称为“中国的科威特”的原因最可能是( )

12、A. 降水稀少B. 能源资源丰富C. 地表径流少D. 多荒漠【答案】B【解析】【详解】科威特是石油生产国,结合图例,榆林市被称为“中国的科威特”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煤炭、天然气资源丰富,B正确;荒漠广布、地表植被覆盖率低、降水稀少与图例信息无关,A、C、D错误。故选B。14. 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A. 发电B. 防洪C. 养殖D. 梯级开发【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意在考查学生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能力,总体难度一般,只要准确阅读图表即可正确作答。【详解】从图中不难看出,防洪、灌溉、水电、养殖、航运都与梯级开发直接

13、有关,正是因为梯级开发带来上述综合效益,从而促进整个区域第一(农业)、第二(冶金 电力)、第三产业的发展,所以梯级开发是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故选D。图1为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图2为诺克斯维尔气候资料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5. 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B. 河流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C. 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D. 降水季节变化大,冬末春初降水较多16. 为了雨季蓄洪,甲地区防洪水库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A. 910月B. 1112月C. 12月D. 45月【答案】15. D 16. A【解析】【15题详解】考查田

14、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上游以山地为主,下游以平原为主,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春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少。据此判断D正确,故选D。【16题详解】由图知田纳西河流域冬春降水相对多,夏秋较少,故河流流量冬末春初大,夏秋小。防洪水库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910月。据此判断A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地形、水文特征、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完成下面小题。17. 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15、 )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水量丰富,流量季节变化大矿产资源丰富A. B. C. D. 18. 19世纪后期,人口激增引发了田纳西河流域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 土地退化B. 植被破坏C. 水体富营养化D. 酸雨【答案】17. A 18. C【解析】【17题详解】组合选择题可采取排除法,矿产资源丰富明显不属于河流特征,错误。田纳西河流域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丰富,因此水量丰富,但流量的季节变化明显,且水系发达,支流较多;而该流域内地形以山地、丘陵、平原为主,地形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正确。故选A。【18题详解】田

16、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地退化: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老棉花带。棉花是一种对地力消耗较大的作物,带内长期高强度种植棉花。老棉花带衰落。植被破坏: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和获取炼铜用的木炭,大片的森林被砍伐;矿山开采也破坏了地表植被。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炼铜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污染了土壤和水体,使许多生物消失绝迹。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较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分析,注意解题方法的选择。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宜农荒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9. 该地区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是()A. 光照充足B. 土壤肥沃C. 降水丰沛D. 物种丰富20

17、. 该地区降水分布规律是()A. 由东南向西北减少B. 由东向西减少C. 由北向南减少D. 由西向东减少21. 该地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A. 保护湿地B. 保持水土C. 建成我国重工业基地D. 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答案】19. B 20. A 21. D【解析】该题考查东北地区及其国土整治。【19题详解】东北地区分布有黑土、黑钙土等土壤类型,黑土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资源是土壤肥沃。所以选B。【20题详解】东北地区降水的分布与夏季风有关,夏季受东南风的影响,从海洋带来的水汽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所以选A。【21题详解】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18、同时分布着丰富的森林资源,那么国土整治的重点是将其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所以选C。22. 下列有关影响国际产业转移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 20世纪中叶以来,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亚的转移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B. 20世纪60年代,出口加工区在东亚的转移是降低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的典型例证C. 日本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兴办汽车厂,主要是因为我国拥有廉价劳动力D. 由于市场因素,目前日本企业的投资重点地区在西欧和北美【答案】A【解析】【分析】考查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详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及自身产业升级换代的需求,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日韩及台湾后至中

19、国大陆沿海,故20世纪中叶以来,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亚的转移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A正确。出口加工区由自由贸易区发展而来。出口加工区可以利用免税等优惠条件吸引国外资本,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属企业、国际间交易,20世纪60年代,在东亚出现的出口加工区,成为发展中国家降低企业内交易成本,吸引产业转移的地区,B错误。日本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兴办汽车厂,是因为我国人口多,市场广阔、潜力大,C错误。日本企业的投资重点地区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低廉,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阔,D错误。故选A。【点睛】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

20、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 1.劳动力因素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3.市场因素影响企业跨国转移产业的因素还有很多。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的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等。23. 下列不属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因素的是( )A. 劳动力因素B. 内部交易成本C. 市场D. 国际间的友好援助【答案】D【解析】【详解】影响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因素有:劳动力因素,包括劳动力的素质与数量;内部交易成本;市场等;与国际间友好援助无关。D符合题意。24. “南水北调”工程有东、中、西三条线路,最先启动的是东线,其原因是( )A. 东线水可以自流,减少工程量B. 东部水质

21、明显优于中、西线C. 东线有可利用的河道,工程量较小D.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京杭运河的运输能力【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南水北调”东线的调水在黄河以北可以自流,黄河以南需要逐级提水,不可以自流,A错误;东部城市密集、生产规模大,加上沿途地区的废水排放,东线水质明显劣于中、西线,B错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大致沿原有京杭运河修建,因此东线有可利用的河道,工程量相对较小,这是“南水北调”工程最先启动的是东线的原因,C正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以调水为主要目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京杭运河的运输能力,D错误。故选C。【点睛】25. 产品生产环节中,附加值最低的环节是A. 加工

22、阶段B. 设计阶段C. 营销阶段D. 以上都不是【答案】A【解析】在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中,设计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知识和技术,产品附加值高,营销阶段也需要投入知识和人才,所以附加值也高。而产品的加工阶段,需要投入的是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技术含量低,所以附加值低。我国天然气资源在西部地区分布非常丰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北、华北地区一直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主要基地。目前这些地区的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大,导致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西部地区则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6. 材料主要说明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一个重要原

23、因是()A. 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B. 改善西部的经济结构C. 为了发展西部的油气工业D. 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27. 束缚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是()勘探、开发资金短缺问题 西部人少,工农业相对落后,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有限 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远不能满足大批量油气产田的生产和外运需要 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 中西部地区地貌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A. B. C. D. 【答案】26. D 27. A【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西气东输的原因分析以及西部地区天然气开发的限制条件分析,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24、【26题详解】材料中提到了主要是说我国西部地区则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故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27题详解】从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来看,由于人口少,工农业相对落后,经济落后资金短缺,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有限,再加上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远不能满足大批量油气产田的生产和外运需要,因而束缚了西部地区的天然气开发。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28. 读图,此类工业将工厂设在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原因是( )A. 利用当地丰富的科技人才B. 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C. 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D. 利用当地优美洁净的环境【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图中信息表明,此类工业在硅谷研发,在珠江三角洲生产

25、,全球范围销售。将产地选在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原因是利用当地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降低成本,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B正确;图中信息表明,此类工业的研发在硅谷,生产环节对科技人才要求不同,因此此类工业将工厂设在珠江三角洲,不是利用当地丰富的科技人才,A错误;此类工业在硅谷研发,一般为高新技术工业,对自然资源需求较小,且珠江三角洲的许多自然资源并不丰富,C错误;珠江三角洲由于处于快速工业化阶段,对环境压力较大,与许多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的环境质量不具有优势,D错误。故选B。【点睛】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右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以1980年工业

26、总产值为起点),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9.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 原料密集型产业、动力密集型产业B.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市场密集型产业C.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D. 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30. 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在阶段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的是( )A. 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B. 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C. 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步丧失D. 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答案】29. C 30. B【解析】考查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29题详解】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发展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工业产值低,变

27、化小;20 世纪 90 年代后,实施了产业升级,重点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高,变化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30题详解】珠江三角洲工业化的优势是加工工业发达,随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地价、劳动力价格上升,改革开放地区扩大,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促使珠三角进行产业结构升级,ACD属于其产业升级的原因。而该地区能源矿产缺乏,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不属于其产业升级的原因,B符合题意。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选项,故选B。二、综合题:(共40分)31. 结合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1年1月4日,英国晚报发表文章,称中国的治理沙漠化运动取得历史突破。截止到2010年的5年间,中国的沙

28、漠面积每年减少1717平方公里,估计中国有53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土地可以得以恢复。材料二:(1)B地区是内蒙古的科尔沁地区,试分析荒漠化的形成原因。(2)C地区荒漠化的形成原因是什么?(3)针对该区域的荒漠化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治理?(至少3点)【答案】(1)过度农垦,破坏植被。(2)水井周围集中了大量牲畜,过度放牧。(3)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扩大林草面积,集约经营水土条件好的丘间低地;营造护田林和防护林等。【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荒漠化问题。【详解】(1)A山脉表示大兴安岭,大约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重合,也是农牧业的分界线。因此B主要位于农牧业分界地区,过度开垦是当地

29、荒漠化的主要原因。(2)结合图示可知,C地区荒漠化的特征是以饮水井为中心,形成斑点状的荒漠化圈。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在地表集水坑和放牧点井泉附近,通常集中了大群牲畜,过牧尤其严重。因此图中反映了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3)荒漠化的防治措施,主要从荒漠化的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釆、过度用水等)分析。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治理,主要有保护天然林木和草场,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草)、建设人工草场,确定合理载畜量、严禁超载放牧等。32.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简述东北大米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2)分析该地区东北部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3)比较该地

30、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推进动力的主要差异。【答案】(1)该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水稻生长周期长;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较少;冬季低温,病虫害少,几乎不使用农药。(2)地处中温带,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土质黏重,有季节性的冻土和多年冻土层分布,使地表水下渗缓慢;凌汛多发,河水泛滥;夏秋多雨,河网密集,地下水位高(河水泛滥)。(3)该地区主要利用丰富的森林、矿产资源,发展国有大中型企业,推进了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优惠对外开放政策,吸引外资企业入驻,推进了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东北地区的农业、沼泽、城市化。这

31、些都是东北地区有特色的典型地理事物。【详解】(1)本小题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自然因素和劳动力、交通、市场、政策、科技等社会经济因素。农作物品质优良一般主要是自然因素造成。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水稻的生长周期较长;东北为黑土和黑钙土,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较少;冬季寒冷漫长,害虫的虫卵不易越冬,水源该地病虫害少,几乎不使用农药。(2)本小题主要考查沼泽的成因。沼泽地带的地表及地表下层土壤经常过度湿润,所以主要从“为什么过度湿润”的角度进行分析。该地区东北部是沼泽的主要分布区,这里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微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地势低平,排

32、水不畅;土质黏重,有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层分布,地表水下渗缓慢;该地河流流向多向北流,河流封冻期和解冻期凌汛多发,河水泛滥;夏秋多雨,河网密集,地下水位高(河水泛滥)。(3)本小题主要考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工业化促进城市化,但是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模式。该地区为东北地区,这里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且石油,铁矿,煤矿等资源丰富,石油该地区主要利用丰富的森林、矿产资源,发展国有大中型企业,推进了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主要利用优惠对外开放政策,吸引外资企业入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推进了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点睛】我国不同区域城市化的主要模式:珠三角模式: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工业化-城市化苏南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工业化-城市化温州模式: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东北模式:森林、矿产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业化-城市化云南德宏模式:沿边开发-边贸发展-城市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