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级高二学科历史总课时课题第49课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第_课时主备人上课时间锁定目标 找准方向1、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用人、纳谏、轻徭薄赋和处理民族关系等方面。2、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3、体会纳谏与用贤,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意义。自我构建 快乐无限自主学习基础知识(一)“贞观之治”1、概念:唐太宗统治的贞观时代(627649)是封建政治比较开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的时期,也是封建社会的一个黄金时代,史称“贞观之治”。2、出现原因:(1)唐太宗虚怀纳谏,知人善任,具有极强的反思能力和自我批判精神,能克制个人生活欲望;(2)统治者认识到农民战争的威
2、力,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3)提倡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4)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5)隋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为唐代奠定了基础。3、表现:唐太宗善于用贤纳谏,轻徭薄赋,民族团结,对外开放,期间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文化艺术日趋繁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空前的繁盛局面。(二) 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1)使唐朝出现了封建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的“贞观之治”局面,为唐朝开元盛世及其国力的强盛奠定了基础,是封建社会的一个黄金时代。(2)其纳谏、用贤之风为后世称道。(3)唐太宗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
3、多损少。”重点突破1、历史上出现“治世”的一般性原因。如何看待“治世”?(1)原因: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如唐朝实行均田制)农民战争的打击,使统治者注意吸取前代教训,减轻剥削,部分地调整政策,利于农业生产;(如汉高祖刘邦)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前提)统治者勤政廉政,善用人才,居安思危,政策有连续性;民族团结,对外交流频繁;科技进步的推动力;人民群众辛勤劳动。(2)看待:“治世”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力强盛, “治世”下并不排除阶级压迫和剥削,甚至还存在某些局部矛盾激化的现象。“治世”是相对的,社会基本矛盾依旧,农民地位依旧,这是由社会性质决定的。它实质是统治阶级为维护长治久
4、安而对农民的某些妥协和对地主利益的一定遏制。即使是“治世”的明君,也有贪暴、专制、荒淫的特征。在封建统治下,“治世”不会长久。反馈检测 体验成功【课堂作业】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材料二 (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材料三 (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以上摘自 贞观政要请回答: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我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