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16735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5.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69页
第69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70页
第70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71页
第71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72页
第72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73页
第73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74页
第74页 / 共75页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ppt_第75页
第75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模块一 政治文明历程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栏目导航1234基础梳理 知识通关史料探究 历史解释课堂训练 双基提能课时跟踪 一练而就|知识体系|学法指导|(1)注意两个继承:西汉和唐朝分别继承了秦朝和隋朝的政治制度。(2)紧跟两个趋势:中央: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地方: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3)把握三个创新: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制度)、行省制(地方行政制度)、科举制(人才选拔制度)。素养热词“大一统”民族国家的建立;日趋完善的官僚政治;汉承秦制的“损益”;三省体制的创新;相对公平的科举取士;全新的地方体制。基础梳理 知识通关 1一、从汉至元君主专制

2、的演进1法令出一(1)创立:秦始皇开始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1 _”制度。(2)特点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3)弊端:君主理念具有独断性和 2 _,影响国家政治决策的合理性。皇帝随意性2君权和相权(1)调整原因防范 3 _擅权。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宰相(2)调整措施西汉: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打击相权;组成“4 _”参与决策,削减“外朝”权力。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唐初三省最高长官都是 5 _;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的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相权有所分散。宋代:增

3、设“6 _”、枢密使、三司使分散宰相权力。(3)结果:君权逐步加强,相权被分散和削弱。中朝宰相参知政事|辨析比较|三省六部制与二府三司制“三省六部制”与“二府三司制”相比,前者注重程序,把一件事分成若干阶段,由各个层级的不同部门来依次处理;而后者注重具体的事务,由不同的机构来处理不同的事情。二、选官制度、监察体制的演变1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1)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 7 _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2)察举制:汉武帝时创立,自下而上推举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做官。魏晋南北朝时演化为以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但存在着权操于官,民意无从体现的不足。贵族(3)科举制实施:隋代创立以考试

4、选官的制度,明清时期演化为 8 _。评价: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及文化素养,提高了行政效率;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合理性;明清八股取士,阻碍着人们的思想和文化的进步,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八股取士|图解历史|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2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1)秦代:在中央政府和郡一级的行政机关内,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2)汉代地方: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 9 _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中央:10 _主管的机关是当时最主要的监察机构。刺史御史大夫(3)发展:汉代以

5、后各朝都有监察机构的设置,如唐代有御史台、宋代有提点刑狱司、元代有御史台等。(4)作用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局限: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监察官员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三、从汉至元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1历代行政区划演变朝代行政机制秦、西汉郡县两级制东汉州郡县三级制唐代道州县三级宋代路州县元代省路府州县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特点(1)措施军事上:将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 11 _监督。财政上:在各路设立 12 _,规定地方赋税留下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由转运使全部运送

6、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2)特点: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分割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守内虚外。通判转运使3元代行省的设置(1)元代确立 13 _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以及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和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2)行省的民政、军政、赋税征收等权力皆受中央的节制,中央还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以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行中书省|名师点津|宋朝叠层政治架构的形成 宋朝注重分散各级机构的权力,使其相互牵制。(1)在中央,由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院又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不统兵,后者统

7、兵但无调兵权。(2)在地方,包括转运司在内,先后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史料探究 历史解释 2主题一|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演进(一)时空观念汉唐以来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斗争史料 解读 汉唐宰相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朝堂上可以坐着与皇帝议论国事,谓之“坐而论道”。宋朝时,大臣多出自科举,已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直立奏对。到了明朝,大臣要先行跪拜礼,然后起身奏事。宰相奏议国事坐站跪拜皇帝的变化,反映了相权不断削弱,君主专制的强化。(二)史料实证汉唐时期中枢机构的演变史料(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

8、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探究 据史料,概括汉、魏晋、唐三个时期中枢机构的演变。并概括历代封建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提示 演变: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唐代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基本策略:分散权力;权力制衡。|历史解释|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1)皇

9、帝通过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逐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的转变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是专职,是对相权限制压缩的表现。(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即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以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对应训练 1(2019 届山东滨州二模,26)唐代时期在中书省和门下省设有一批谏官,具有先他官言事的优越权。他们是左右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和拾

10、遗,“左”隶属中书省,“右”隶属门下省。这一做法()A旨在加强专制皇权B提高了办事效率C利于防止决策失误D加强了中央集权解析:选 C 根据材料谏官“具有先他官言事的优越权”并结合所学可知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这一做法有利于防止决策失误,故选 C 项;三省六部制度加强专制皇权,与材料主旨谏官制度不符,排除 A 项;谏官的设置降低行政效率,排除 B 项;谏官是在中央设置的官员,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排除 D 项。主题二|古代选官制度(一)时空观念从察举制到科举制史料一 公元前 134 年,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此建立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光武帝时期,增加举茂才(秀才),孝廉郡举,茂才州

11、举,并将每年一度的选举固定成为制度。后汉书史料二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沈约宋书卷九十四史料三 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探究(1)根据史料一说明察举制选官的主要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2)根据史料二,九品中正制设立初期的选官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之处。(3)根据以上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选拔标准和方式的角度说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12、。提示(1)主要依据:德行、才能。积极影响:冲破了先秦贵族血缘世袭制,拓宽了选官渠道,为西汉提供了大量人才,推动西汉武帝时期强盛局面的出现。(2)依据:唯才是举方针,不看门第,对人物的评品随其言行道义而升降。变化:大小中正多为士族所把持,变成不论贤愚,专凭门第。(3)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二)史料实证科举制的深远影响史料 解读 雁塔题名指的是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及第的代称。雁塔即大雁塔,在陕西西安的慈恩寺中,为唐玄奘所建。唐朝新中进士,均在大雁塔内题名。故以“雁塔题名”代称进士及第。|历史解释|科举制度的深远影响积

13、极影响社会整合功能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推动儒学发展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巩固国家统一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积极影响推动世界文明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消极影响重才轻品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学问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

14、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禁锢思想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应训练 2(2019 届云南昆明三模,26)唐代士族、寒族登科对比表科目年代出身618至649650至683684至709710至732733至755756至779780至805806至826827至846847至873874至906合计进士士族31434322337457212112870589寒族25211971115211849132此表反映出()A科举考试选拔程序不公B世家大族仍有巨大优势C社会阶层分化日益严重D科举成为选官主要途径解析:选 B 从唐代

15、士族、寒族登科对比表中我们看到士族进士人数远远高于寒族,这说明唐代世家大族在经济、教育文化等各方面遥遥领先于寒族,故选 B 项;材料不能说明科举选拔程序公正与否,排除 A 项;材料只是唐代进士登科中出身的对比,几百个人说明不了社会阶层分化日益严重,排除 C 项;没有常科(进士、明经等)、制科等科目人数的对比我们得不出科举考试是选官的主要途径的结论,排除 D 项。主题三|中央集权的不断发展(一)时空观念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史料探究 该组示意图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提示 从地方行政制度的沿革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历经多次变革,呈现出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的趋势,有利于巩固多民

16、族国家的统一。(二)史料实证宋代和元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史料一 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其赋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通判建隆四年(公元 963 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职掌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元脱脱等宋史史料二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探究(1)史料一中反映宋代知府与通判的地位和关系如何?反映出宋

17、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什么特点?(2)史料二反映元代行省与中央政府是什么关系?有何意义?提示(1)地位和关系:知府虽然总理郡政,但受通判牵制,重要公文必须与通判联署才有效。通判虽是知府的副手,但是可以监督知府,并且可以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力。特点:通判监督知府,知府与通判互相牵制,反映宋代通过地方分权而强化中央集权。(2)关系: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意义:便于中央集权。|历史解释|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王朝建立初期,一般都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制受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2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比

18、如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效率降低的局面出现。3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为主,变革为辅。4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纵观中国 2 000 多年的封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对应训练 3(2019 届湖南永州高考信息预测一,25)汉初诸侯王国之官吏任免,除了由中央直接任命之傅、相外,“皆令自置吏”,所谓“宫室百官同制京师”。诸侯国内之税收归诸侯,无须上缴中

19、央。据此可知()A宗法分封制得以完全恢复重建B大一统思想观念遭到普遍质疑C中央失去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存在矛盾解析:选 D 题干中提及汉初诸侯国的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命之傅、相外,其余自行任命,税收不需要上缴中央,再结合所学郡国并行制带来的王国问题,故选 D 项;宗法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崩溃,封建社会的分封与宗法分封制有很大区别,排除 A 项;西汉初年国家是大一统,诸侯国是王朝的支持力量,排除 B 项;题干中“汉初诸侯国的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命之傅、相”,可知诸侯国还是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中央,排除 C 项。课堂训练 双基提能3|A 组|1(2019 年全国卷,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

20、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 40 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 20 万钱。朝廷这种做法()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解析:选 C 据材料“定价为 40 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可知对诸侯王在经济上进行限制,进而削弱诸侯实力,故选 C 项;材料“称为皮币”,而且有定价的,说明不是货币,排除 A 项;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不是思想上的统一,排除 B 项;材料“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 20 万钱”说明地方仍旧享有租税权,所以没有实现对地方的控制,应

21、该只是加强控制而已,排除 D 项。2(2019 年全国卷,26)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 120 多万人。这一制度()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解析:选 A“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 120 多万人”可见养活这么庞大的军队需要巨额的财政支出,故选 A 项;北宋治军的方针是强干弱枝,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因此军队战斗力较低,排除 B 项;材料强调的是政府对军事力量的控制,与地方控制无关,排除 C 项;“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 多万人”这与社会的“贫富分化”无关联

22、,宋代贫富分化的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政府不抑兼并,土地高度集中造成的,排除 D 项。3(2018 年全国卷,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解析:选 C 由材料“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可知这一做法削弱了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故 A 项错误;由材料“武则天时期”“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知这一做法是为了加强自身的统治而非为了官

23、员的晋升,故 B 项错误;由材料可知通过增加宰相数量,分割宰相权力以达到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目的,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故 C 项正确;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宰相职权被削弱而非强化,故 D 项错误。4(2018 年全国卷,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

24、朝的统治解析:选 D 东南型的藩镇仍向朝廷上贡,表明藩镇无法控制朝廷财政收入,故 A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各藩镇与中央之间的关系,无法反映藩镇之间攻伐不已,故 B 项错误;根据表格可知河朔型藩镇掌握了官员任免权、财权和军权,拥兵自立,不利于中央集权,故 C 项错误;根据表格可知“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大部分藩镇的官员任免权在朝廷手中,除河朔型藩镇外,其他几种藩镇在防御地方割据势力、守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延续唐朝的统治,故 D 项正确。5(2018 年全国卷,25)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

2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解析:选 B 材料中从北宋到南宋,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的宰相人数在减少,世家大族影响削弱,故 A 项错误;随着宋代科举制的发展,材料中无官职记录的平民子弟担任宰相的人数增加,从而跻身于社会上层,加强社会阶层流动,故 B 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宰相的来源,与其权力变化无关,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宋代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功能加强,而不是弱化,故 D 项错误。6(2017 年全国卷,25)表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 195 年15 郡汉

26、文帝十六年前 164 年24 郡汉景帝中元六年前 144 年68 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 106 年108 郡、国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解析:选 C 材料信息显示出从汉高帝到汉武帝,中央直接管辖的行政区由 15 郡发展到 108 郡、国,这反映出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王国越分越小,地方郡、国数量增多,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从而使“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C 项正确。7(2017 年全国卷,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

27、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解析:选 C 史书修撰由私撰到官修甚至皇帝亲自参与,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和意识引导的政治目的,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C 项正确。史书的编写受编写者的才识和自身观念等影响往往带有主观性,官修的史书在史书中必然会体现统治者的意志,这都决定了其不可能完全真实,公正和客观,故 A、B、D 三项不准确,排除。8(2016 年全国卷,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

28、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解析:选 A 由“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可知宋太祖不开心的原因是因为史官对帝王的日常行为秉笔直书,他害怕自己偶尔的行为失误也会被史官如实记录,所以说修史影响到君主个人的行为选择,所以正确答案为 A 项。9(2016 年全国卷,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解析:选 D 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结合起来,促成了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

29、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 D 项正确。10(2016 年全国卷,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解析:选 B“萧何入秦,收拾文书”使得汉朝能够掌握秦朝的制度,所谓“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汉初在掌握秦朝制度的基础上继承了秦朝有利于国家统治的制度,如皇帝制、三公九卿制等,故 B 项正确。|B 组|1(2019 届广西桂林、贺州二模,26)唐太宗时期,26 位宰相中三人具

30、有科举出身,高宗朝 41 位宰相中由科举出身者已增至 13 人,玄宗开元年间 27 位宰相中由科举出身者多达 18 人,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多出于进士。这反映出唐朝()A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B皇权专制体制迅速强化C官僚集团的精英化趋势D科举成为做官唯一途径解析:选 C 由材料内容可知唐朝中后期,科举出身的宰相不断增多,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多出于进士,说明唐朝通过科举制选官大大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因而呈现出官僚集团的精英化趋势,故选 C 项;材料仅体现唐朝许多官员通过科举制选出,未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因而无法得出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排除 A 项;材料仅体现唐朝许多官员通过科举制选出

31、,未体现皇权专制体制的内容,因而无法得出皇权专制体制迅速强化,排除 B 项;材料仅体现唐朝许多官员通过科举制选出,说明科举并非唐朝唯一的做官途径,排除 D 项。2(2019 届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测试六,25)两汉时期,选官实行乡举里选的察举制。曹魏时期改为九品中正制,规定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的大中正官必须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名俱高者担任。据此可知,九品中正制()A强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B导致世家大族垄断了政权C否定了地方官员的特权D注重思想品德和知识水平解析:选 A 由材料中,从察举制时的“乡举里选”到九品中正制时的必须“中央任职的官员”可知,九品中正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32、故选 A 项;由“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名俱高者担任”大中正官,得不出是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结论,排除B 项;九品中正制这一规定只是否定了地方官员向中央举荐官员的权力,并没有否定地方官员的其他特权,排除 C 项;九品中正制重视的是门第,排除 D 项。3(2019 届福建厦门二模,25)据新唐书载,御史台事权高度集中,朝廷百司及地方官员无不在其监察范围之内;而尚书省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据此推断,唐代()A行政职能分工不明B政令畅通得以确保C中枢机构发生异变D监察制度有所完善解析:选 D 通过题干可知,御史台掌管监察职权,同时,尚书省左右丞又对御史有所监督,即“劾御史举不当

33、者”,可知唐代的监察制度较前有所完善,故选 D 项;题干只是述及了唐朝“尚书省左右丞”对“御史”有所监察,防止出现冤假错案,这是监察制度完善的表现,并非行政职能的分工不明,排除 A 项;题干述及的是唐朝“尚书省左右丞”对“御史”有所监察,这是监察制度完善的表现,不是政令畅通的表现,排除B 项;监察制度的完善,并没有改变唐朝中枢机构的建制,排除 C 项。4(2019 届山西太原二模,26)宋太宗选拔将领,重视其是否“循谨”,即能很好管束下属,武勇则次之。宋真宗御制武臣“敕七条”规定,将领的关键在于修身、守职及威严三项,无一条涉及果敢用兵等要求。由此可见宋朝初年()A治军突出理学思想B实行重文轻武

34、政策C制衡兵权管控过度D铲除地方割据势力解析:选 C 根据题干可知,宋太宗选拔将领的标准是“能很好管束下属,武勇则次之”,到宋真宗时期,则进一步演化为“无一条涉及果敢用兵等要求”,这充分说明在宋朝时期,为了防止武将专权,统治者严格控制其军权,故选 C 项;根据宋真宗时期“将领的关键在于修身、守职及威严三项”,说明其以理学控制武将的目的在于严格控制其军权,而不是治军突出理学思想,排除 A 项;题干主要反映宋朝统治者控制军权,而不是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排除 B 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在北宋建立之初,宋太宗已经结束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局面,排除 D 项。5(2019 届江西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二次联

35、考,26)元史所载,元朝政府在全国设置驿站达 1 383 处,“汉地”由兵部统领,“北地”由通政院统领,“陆则以马、以牛,或以驴,或以车,而水则以舟”,与驿站相辅而行的有急递铺,“梯航毕达,海宇会同,元之天下视前代所以为极盛也”。这些举措()A开创了古代的驿传制度B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C导致了民族隔阂的加剧D促进了交通工具的进步解析:选 B 由材料“元朝政府在全国设置驿站达 1 383 处,汉地由兵部统领,北地由通政院统领,陆则以马、以牛,或以驴,或以车,而水则以舟”可知元朝政府在全国设置驿站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以利于国家的统一,故选 B 项;古代驿传制度始于殷商时期,排除 A 项;材料强调驿传制度而非民族关系,排除 C 项;材料强调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而非交通工具的进步,排除 D 项。点此进入该word板块课时跟踪 一练而就4谢 谢 观 看 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