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程标准】1、了解中国古代以赋税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2、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知识梳理】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1、演变:历史时期户籍制度演变的情况战国秦汉战国国家编排民户,制定户籍的开始。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汉朝管理人员: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户籍登记与人口调查:百姓被政府编入户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会定期进行人口调查;东汉末年,户籍散乱(原因:战事频繁,人
2、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两晋南朝西晋统一中国,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东晋南朝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收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不时实行“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隋唐隋朝隋建立后,命州县官“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唐朝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宋元宋朝宋朝户籍分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和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元朝以职业定户籍:按职业划分户口类型,统称为“诸色户计”(军户、民户、匠户、站户),固定户籍:一旦定籍,世代相袭,
3、不得变动。明清明朝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命全国调查户口,推行户帖制度;明承元制,仍以职业定户籍,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清朝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管理相对松弛。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2、作用:是历代封建王朝赋役征发的依据,是为赋役征发服务的。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时期历代基层组织(乡里制度)历代基层社会治理秦汉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徼,掌捕盗;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建立什伍组织,以五
4、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实行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宋朝王安石变法实施保甲制每五家组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设有保长、大保长、都保长。用以防止农民的反抗,并节省军费。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长、里长;王阳明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十家牌法中,每牌并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牌察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清朝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
5、甲为保,设保长。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保长、甲长、牌长每天傍晚稽查各户。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一)社会救济1、原因: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2、作用: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维护统治。3、演变:(1)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2)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鼓励民间自置义仓,令各州百姓在收获时按贫富分三等出粮,于当地造仓积蓄。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3)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4)宋
6、朝以后,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等族产,资助族中贫困者。(5)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4、特点:(1)主体: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2)政府救济: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或直接实施赈济,或鼓励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3)社会救济: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如收养弃婴和孤儿、接济贫民、资助贫困人口的教育、安葬无人埋葬的骸骨等。5、思想基础:儒家仁爱学说、民本思想和佛教观
7、念。(二)优抚政策(尊老养老政策)1、中国古代一直有优抚老弱贫苦等弱势群体的传统,尊敬与赡养老人,保障鳏寡孤独的生活。2、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年高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3、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知识拓展】一、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1、地域性:政府将人口控制在特定地域范围中,限制其流动。2、等级性:有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3、世袭性: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如军户、匠户和杂户就具有非常突出的世袭性。4、被赋予社会治安职能:宋代以后出现了保甲制,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被赋予了社会治安功能。二、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
8、发展。2、生产力的发展,人身依附关系的不断松弛。3、政府的不断改革。(或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的变化,如两税法、宋田制不立、明一条鞭法、清摊丁入亩等。)三、评价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1、皇权与绅权在社会治理中是合作关系,皇权不下县,因为皇权把基层治理全交给受过儒家教育的“绅士”,绅士具有广泛的治理权,他们为社区提供公共品,包括修建道路、水利、学校等公共设施,救济鳏寡孤独等。2、巩固了封建统治,稳定地方秩序,推动社会经济、文化习俗的发展。3、中国古代乡村治理含有一定的自治因素,但始终没有发展为真正的乡村地方自治。4、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王权的扩张,乡村社会治理越来越深地受到国家政权的干预和控制,其自治性逐
9、渐消退。5、鸦片战争以后,在接连不断的内乱外患的打击下,农村社会的权力组织趋向解体,进入20世纪之后,清王朝被迫于宣统五年实行新政,传统的乡里制度、保甲制度被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四、我国古代的社会救济1、内容:中国古代的救济制度,一般说来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天灾人祸之后的特殊时间对百姓进行救济;另一方面是平常时期对人民中鳏寡孤独、老病残疾等成员进行福利救助。2、思想基础诸子百家学说。以儒家仁义思想为指导(如孔子的“理想社会”的大同和小康,孟子“仁政”思想),同时兼有墨家的“兼爱”、道家的“小国寡民”顺应自然的见解。宗教思想。佛教的慈悲为怀、善恶报应思想,道教的劝人积德行善、劝善去恶的观点。3、主要特点:政府主体,民间辅助。以政府为主导的多种商会、会馆组织等救济主体和宗族家族并存,宗教机构、教育机构、专门慈善机构和个人为其补充。4、不足之处具有宗教色彩。各自为政,缺少合作,救济方式相对单一。缺少制度和法律规范,主要由道德、风俗习惯和民俗对其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