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三章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1540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三章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三章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三章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三章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三章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三章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湘教版地理必修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学设计【教材版本】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学构思】本节课,笔者着重在“如何通过整合地理教材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及“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模式”两方面进行了思考。关于第一方面,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作为湘教版必修模块的第三章,教材编写时分为了3节内容,如果按照教材编写来上,则最少需要3节课或以上。而学校实行“1+1主体建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每一位一线教师必须要思考如何进行教材整合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课和展示点评课的课堂效率。同时,本章内容中最主要的内容为整体性、差异性的规律掌握。因此,对其进行

2、教材整合,既有利于通过对比掌握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特征,同时可以提高课堂容量和效率,使学生建立起关于资源相关问题的知识体系。关于第二方面,本节课采用学生小组合作、展示点评等方式展开课堂教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则起到引导、释疑、梳理、总结等作用,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标解读】课标要求:1.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课标解读:1.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即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具体的实例,落实到具体区域,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因此在教学活动设计时可设计学生活动

3、,通过举例来掌握整体性特征。 2.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分析”,因此讨论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要将其放在某一具体区域,通过地图信息(主要是世界自然带分布图)来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能通过读图总结四种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布特点等。【教学目标】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及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2.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三种地带性分异规律,并通过分析、探究等形式比较其分异规律的异同点。3.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方性分异规律,并学会分析不同地区地方性分异规律产生的原因。【教学重点】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教法指导】1.合作探究法 教

4、师通过有效分工,在小组长的组织下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对课堂中“问题思考”和“练一练”等环节的相关问题的交流和讨论,得出小组对某一地理问题的最佳答案,并为课堂的展示和点评做好准备。该方法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实现对知识的理解、迁移、应用的能力。2.展示点评法 通过口头展示、质疑,或黑板展示、点评的方式,既加强学生的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写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有效的落实地理核心素养。【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组织学生齐读地理图册中“世界陆地各自然带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一览表”。1.学生齐读

5、地理图册中“世界陆地各自然带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一览表”,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各要素及其关系。通过齐读,使学生迅速进入上课状态,同时为新课做好知识准备。学习目标展示1.展示学习目标。2.教师解读学习目标,为新课学习确定教学重点。听教师讲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通过学习目标解读,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引领学生顺利的完成本节课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获得。新课学习新课学习环节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展示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图,组织学生观察。要求学生组内迅速讨论给出的思考问题思考:通过观察,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展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具体特征,组织学

6、生齐读,后给1分钟时间小组讨论,要求学生举例说明整体性的特征。PPT展示具体的特征:(1)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3)某一要素变化,不仅影响当地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产生影。 教师小结,并举2例进一步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3.练一练,勤巩固教师展示当堂练习试题(1)我国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反映的是A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 地理环境各要素独立性D 地理环境的稳定性(2)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沙尘暴,这主要是地理环境中的哪个因素发生变化

7、造成的A 土壤 B 植被 C 地貌 D 水文(3)读西藏自治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回答问题: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西藏自治区湖泊众多的原因。展示点评安排:(1)(2)问口头展示,(3)问两个小组到黑板展示,1个小组点评。4.教师点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进行规律方法总结,并PPT展示总结规律。1.观察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在小组内讨论思考问题,并积极举手回答。学生1:相互作用学生2: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2.积极进行小组讨论,并举手回答,为小组挣得荣誉。学生1: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造成的影响。学生2:热带雨林的破坏,会影响整个区域的地形、

8、气候、水文等的改变,甚至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学生3:西北地区的沙漠化对华北、东北的影响。全球变暖对世界各地区的气候、地形、河流的影响。3.根据教师对当堂练习的分工,3分钟积极讨论,进行口头展示、黑板展示和点评、质疑。4.学生回答:我想是从几个角度,地形地貌、气候、水系等角度进行描述。1.通过思考题,使学生掌握图文信息转换的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学生举例说明整体性特征,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明白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更好的掌握整体性的特征。3.设计“练一练”环节,教师可以当堂检验学生掌握的情况,同时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学生则可以通过讨论、展示、整理等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9、同时自主构建知识框架。4.通过学生总结,教师提升,对地理问题的答题形成思路。环节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1)教师通过展示世界自然带分布图,并选取几个区域给出其自然带的景观图,并提问:问题:通过观察总结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变化规律。(2)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表格总结上述两种地带性分异规律的情况。(3)练一练,勤巩固教师给出当堂练习题,组织学生讨论、思考,回答。1)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A. 非洲西部从赤道

10、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B. 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C. 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2)结合图判断,在澳大利亚,基本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地理现象是A. 水系的分布特点 B. 地形的东西差异 C. 热带荒漠的分布 D. 矿产的分布特点 2.垂直地带分异规律(1)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导入垂直地带分异规律学习(2)垂直地带分异规律的相关内容学习。教师展示规律并做适当解读,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相关问题思考。1)规律一:基带的判读山麓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纬度对应的自然带相一致思考1:下图四座山所在的温度带分别是?思考2:秦岭

11、作为我国南方北方的分界线,其南坡、北坡的山麓自然带分别是什么?2)规律二:半球的判读北半球,山南水北为阳;南半球,山北水南为阳。山地阳坡、阴坡的判读同一自然带,山地阳坡的海拔高,阴坡海拔低。思考:以下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中,位于北半球亚热带山地的是? 教师课件制作时漏了标上南坡、北坡,对学生提出的质疑给予肯定,并对该思考题进行了讲解。3)规律三:山地自然带数目多少判读山地所处的纬度、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及坡向等因素有关。思考1:下列山地的相对高度接近,请判断其所处纬度由低向高排序? 教师:所给的各个因素与自然带数目多少之间的关系?思考2: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自然带比北坡复杂教师总结,并展示答

12、案。4)规律四:雪线的判读山地雪线的高度与温度、降水等因素有关。 教师:雪线与温度、降水的关系是什么?教师展示思考题:思考1:非洲乞力马扎罗山的雪线北坡高于南坡,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A .受风带影响南坡降水多 B. 南坡地势陡峭C. 北坡为阴坡,热量较多 D. 北坡纬度低,热量较多思考2:该山地的雪线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其产生的主要原因A. 人类登山破坏 B. 高山草甸扩张 C. 全球气候变暖 D. 山地不断隆起3.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规律 教师:简单解释地方性分异规律,即某一自然带出现在不应该有其分布的区域,即为地方性分异规律。 教师:给出南美洲的区域图,并就其西岸热带荒漠带和南端东岸的温

13、带荒漠带的非地带性形成原因与学生一起讨论总结。1.观察教师给出的世界自然带分布图及几个区域对应的自然带景观图,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举手回答。(1)生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是:热量;变化规律:南北更替。学生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水分;变化规律:东西更替。(2)根据教师的总结,形成知识体系。(3)认真阅读试题,并进行独立思考或组内讨论,积极举手回答并进行解释。2.(1)欣赏图片,并直观感受垂直地带分异规律。1)学生1:思考1:A、C为亚热带;B、D为温带。学生2:思考2: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北坡为落叶林。(不够完整,教师进行补充提醒)学生进行讨论,但仍然感觉有难度。同时对所给图

14、的南坡、北坡有疑问。学生1:回答从低纬向高纬排序为B、A、C、D。并说明理由。学生2:纬度低,自然带数目多,纬度高,自然带数目少。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大,自然带数目多;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少。学生3:南坡相对高度大学生1:温度高,雪线高;温度低,雪线低。降水多,雪线低;降水高,雪线低学生2:思考1选A。学生3:思考2选C。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气温上升,从而使雪线上升。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观察南美洲区域图,并思考回答。1.通过世界自然带分布图及对应区域景观图的展示,使学生建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直观感受。同时,运用观察法使学生更好的总结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变化规

15、律。2.关于垂直地带小,通过设计以规律的形式呈现出关于垂直地带性的相关知识点,配以相关思考问题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或学生对规律的解读,掌握规律,并当堂运用进行巩固。3.通过教师对地方性分异规律的概率解读,配以2个南美洲的地方性分异规律实例,使学生对地方性分异规律有初步的了解,为下节课的地方性分异规律做好的准备。课堂小结 认真听教师总结,并对自己在本节课建构的知识体系进行完善。通过总结,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课后思考教师留下课后思考题:在全球的自然带分布中,还有许多地方存在非地带性分异现象,请结合地图册找一找,并尝试分析其形成原因。课后通过全球自然带分布图,根据教师对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解读,通过小组合作,找到尽可能多的非地带性分异现象,并形成纸质版的解析。通过课后思考题,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