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检测大通关演练(四)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B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D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2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2、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3苏联在1947年观察到美国重整军备,再加上美国原本所建立的全球的军事基地与联盟,便更确信了苏联已被资本主义包围的想法。这种日益膨胀、自我实现式的揣测,极易重蹈1917年意识形态冲突的覆辙。该材料认为冷战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A美国阵营对苏联的封锁和包围B美苏之间的互不信任与误判形势C苏联日益膨胀的大国沙文主义D十月革命以来长期的冲突与矛盾4下表是关于捷克斯洛伐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数据表。造成1952年各国数据与1948年数据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是()国家年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1948年68%66%29%33%1952年29
3、%29%15%11%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斯大林体制的影响D经互会的成立5美国地理杂志刊发了一幅“逃兵”的照片。1961年8月13日凌晨,在柏林墙即将合封时,一位参与修建围墙的东德士兵突然跃过铁丝网,投奔西德。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西德修筑柏林墙防止东德人逃入西德B东德修筑柏林墙防止民众逃往西德C柏林墙是冷战的产物D柏林墙从修建之时起在民众心中就已倒塌6下图是据朱成虎、赵子聿等著当代美国军事所制1950年到1980年美国军费开支变化表。导致A、B两阶段军费开支急剧下降的共同原因是()A美国实行战略收缩政策B美苏争霸转向空间领域C美国结束一些侵略战争D美苏冷战局势日益
4、缓和7在美苏争霸的过程中,既有剑拔弩张的紧张对峙,也有握手言欢的缓和与对话;既有政治军事上的对抗,也有经济上的较量。美苏关系的变化说明()A军事发展要以经济为基础B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不能和平相处C只要存在大国就一定有争霸战争D苏联争霸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8日本选择月刊发表文章声称:“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了世界经济危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对中国需求、中国资金的依存使日、美、欧的反共论调失声对中国来说,通过政府投资来加快经济增长,是出于经济目的之上的政治目的的需要。”对这一观点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确认了中国在当前经济危机中的领导地位B日、美、欧等在当前经济危机面前束手无策C文章
5、延续了二战后的冷战思维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对中国的敌视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3年4月,罗斯福授意雷斯特戴维斯在星期六晚邮报上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对战后世界安排的设想,要求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罗斯福相信,由于战争中英、苏、中等国都仰仗美国的经济、军事援助,凭着美国的实力,他可以利用战时的“大国合作”来实现其“蓝图”。丘吉尔对战后世界结构的第一个设想是实现在英国领导下的欧洲统一,建立欧洲地区联邦。丘吉尔主张成立一个世界性组织,下面分设欧洲、美洲、太平洋地区三个委员会。英国可以通过组织经济、
6、政治和军事联合体在欧洲委员会中起主导作用,同时还可通过英属殖民地、附属国在太平洋地区委员会中发挥作用,以此来保证其国际地位。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和丘吉尔提出设想的背景和目的。(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后来的历史发展与罗斯福和丘吉尔的设想有何不同。(12分)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战后国际关系史材料二此刻我提请你们考虑和决定的是目前关系到希腊和土耳其这一方面的局势我认
7、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他们正在抵制武装的少数集团或外来压力所实行的征服企图自由制度的崩溃和独立地位的丧失,不但对这些国家,并且对全世界都具有灾难性所以,我要求国会授权,在至1948年6月30日截止的期间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四亿美元的援助。杜鲁门1946年3月12日在国会宣读的咨文材料三“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是“向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杜鲁门回忆录材料四“杜鲁门主义”的意识形态军事承诺与马歇尔的经济义务是一个胡桃的两半。杜鲁门回忆
8、录(1)材料二中的“自由人民”“少数集团或外来压力”分别指什么?(6分)(2)材料二所表达的思想被人们概括为“杜鲁门主义”,请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杜鲁门主义”的基本要点。(4分)(3)美国实施“杜鲁门主义”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0分)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81年里根上台后,他在对外政策方面提出新“遏制”政策。他一再强调,面对苏联“实现统治世界”的战略目标,“西方文明”进入了“最危险的十年”,美国是“唯一能够担任领导的国家”,因此,要进一步增加军事开支,大力加强国防。同时发展核和常规力量,全面增强军事实力,重新夺取军事优势,使美国具备同苏联打各种形式和各种规模战
9、争的能力。他不愿同苏联达成重大裁军协议,不给苏联喘息时机。面对美国经济自1982年后的连续增长,里根又企图凭借美国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大大提高美国的核威慑力量,同时造成对苏联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压力,从而拖垮苏联。里根还特别强调对外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公开要促进“自由和民主的前进”,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弃置在历史的灰烬之中”。1987年以后,里根第二届任期内,他不再强调拖垮苏联,明确表示支持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愿意与苏联做重大裁军交易。从1985年到1988年,美苏两国在扩大双边接触、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了进展,签订了43个双边协议。总之,1987年以来,美苏关系以中导协议为契机,进入一个有限缓和
10、的时期。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1)根据材料,概括里根新“遏制”政策的背景及其采取的措施。(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里根任期内对苏联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10分)单元检测大通关演练(四)1解析:题干中的“另一场战争”是指美苏冷战,美、苏冷战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冲突加剧,故选B项。答案:B2解析: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赫鲁晓夫的这一段话反映出他企图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所以选C项。从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中,我们可以知道,苏联在美苏军事力量角逐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排除A项;20世纪60年代初,美苏争霸处于第一阶段,并非由对抗走向对话,所以排除B
11、项;D项是表象,不能表明其实质。答案:C3解析:由“更确信了苏联已被资本主义包围的想法”“这种日益膨胀、自我实现式的揣测,极易重蹈1917年意识形态冲突的覆辙”可知,本题选B项;其他选项与该信息不符。答案:B4解析:通过分析表格可知,1952年与1948年相比,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东欧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大大下降,这主要是因为1949年1月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是美苏冷战的产物,其目的是迅速恢复、发展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经济,反击“马歇尔计划”。故选D项。答案:D5解析: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修筑柏林墙,目的是隔离东德(含东
12、德的首都东柏林)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从而阻隔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往来。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A6解析:本题以美国军费开支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美国20世纪5080年代期间外交策略的变化情况。看图联系相关史实可知,美国在B段的70年代,遭遇了经济危机,实行战略收缩的外交战略,而在A段的50年代则是与苏联展开了争霸,故不选A项;美苏在空间领域的争霸是在B段的70年代,不在A段,故不选B项;美苏冷战局势真正缓和是在苏联解体之后,故不选D项;美国在A段的50年代结束了朝鲜战争,在B段的70年代结束了越南战争,故减少了军费开支,所以本题选C项。答案:C7解析:美苏争霸表面上是军事实力
13、和政治实力的对抗,而实际上是经济上的较量。经济实力最终决定其在争霸过程中的地位。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A8解析:材料中“反共论调失声”“政治目的的需要”等信息表明文章依然延续了二战后的“冷战”思维,故选C项。A、B、D三项中“确认”“束手无策”和“放弃”的表述均与题目材料表达的本意相悖,也与史实不符。答案:C9解析:(1)要求分析两种战后世界设想的背景及目的,战后设想也属于国家外交的表现或延伸,故可分别从国际形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胜利,各国国力变化,美国相对实力进一步增强,英国衰落;各国原有外交政策,美国威尔逊“十四点原则”就想领导世界,而英国则是继续维系霸权角度分析。(2)要求比较战后世界格
14、局与罗斯福、丘吉尔的设想的区别。列举描述战后国际秩序(冷战、两极格局、第三世界兴起、欧洲一体化等)与罗斯福、丘吉尔的主张并予以比较即可。答案:(1)背景: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英国由欧洲强国走向衰落。目的:美国想攫取世界霸权。英国想继续维持世界霸主地位。(8分)(2)与罗斯福的设想不同:美苏开始了冷战,苏联未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形成两极格局;欧洲联合成立欧共体;中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和发展。(任答两点即可)与丘吉尔的设想不同:欧洲实现经济和政治的联合,但是没有在英国的领导下实现;战后殖民体系解体,英国附属殖民地纷纷实现独立。(12分)10解析:第(1)问,根
15、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意识形态角度去理解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征服活动”“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从美苏关系、对欧洲、美国自身等方面作答。答案:(1)“自由人民”指(希腊、土耳其的)资产阶级、反共势力。“少数集团或外来压力”指(希腊、土耳其的)共产党和苏联与东欧共产党国家。(6分)(2)要点:反共,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美国领导世界。(4分)(3)冷战发动,美苏关系加速恶化,最终导致苏联走上了与美国对抗的道路,两极格局局面形成;希腊、土耳其的革命失败;作为冷战政策组成部分的“
16、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帮助西欧实现了经济恢复;美国扩大了自己对西欧等国家的影响和控制。(10分)11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70年代美苏争霸的态势苏攻美守,80年代美国经济的恢复和科技的进步;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增加军事开支,大力加强国防”“发展核和常规力量,全面增强军事实力,重新夺取军事优势”可得出加强国防,重夺军事优势,根据材料“凭借美国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大大提高美国的核威慑力量,同时造成对苏联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压力”得出利用高科技拖垮苏联,“强调对外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公开要促进自由和民主的前进,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弃置在历史的灰烬之中”可得出进行“和平演变”的战略。第(2)问
17、第一小问,根据“1987年以后,里根第二届任期内,他不再强调拖垮苏联,明确表示支持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愿意与苏联做重大裁军交易”可知,其政策由强硬对抗到相对缓和;第二小问,根据所学,80年代后期,苏联领导人推行“人道的”“民主的”改革,苏联经济发展停滞,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僵化,与此同时,西欧、日本的崛起挑战了美国的地位等因素促使美国也有意进行缓和。答案:(1)背景:美国经济的复苏、发展和科技的进步;70年代后期苏联咄咄逼人的扩张给美国带来不少压力。措施:增加军事开支,大力加强国防,重新夺取军事优势;凭借美国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拖垮苏联;对苏联进行“和平演变”。(10分)(2)变化:由强硬对抗(军事竞赛和对抗为主)到相对缓和(综合国力较量和对话为主)。原因:苏联经济增长陷于停滞,与美国差距拉大;戈尔巴乔夫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美国军费开支过大;西欧、日本同美国竞争的加剧。(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