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2)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14411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课标要求: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地球自转与时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地球自转使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地球公转产生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和五带的形成。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难点比较多。教材以“地球的运动”为标题。先讲述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包括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两种基本形式,并设计活动比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异同。对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材主要是从地球自转与时差和地球公转与季节两个大的方面来阐述。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主要从昼夜的产生、昼夜更替和地方时的产生层层推进,最后具体分析时区的划分,体

2、现“学习身边有用的地理”的课标精神。而教材对较难理解的地球自转的产生的地转偏向力这一地理意义则不作介绍。至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教材主要通过读图来分析,前后关联的知识点层层递进,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四季和五带。 对于本节的教学处理,可以按教材的顺序,先讲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点,再讲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最后讲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也可以先把地球自转的特点和地理意义讲完,再讲公转的知识。 第15页的活动目的既是对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特点的归纳和应用,又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如比较法的适用范围、如何设计比较项目

3、、如何分析比较结果等。 “恒星日与太阳日”是教学中的难点,说明时要把握:第一,某一恒星、地面某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就是一个恒星日,太阳日同理;第二,地球自转的同时也绕太阳公转;第三,由于恒星距地球非常遥远,可看作与地球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所以图1.14中的“三颗恒星”实际上是同一颗恒星;而太阳距地球较近,所以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由此产生了恒星日和太阳日在时间上的差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是产生了昼夜交替,要懂得如何确定晨线和昏线,并要明确晨、昏线上的地点分别正处于日出、日落时刻,其太阳高度为0,并明确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垂直,晨昏线所在平面经过地心;

4、二是产生了地方时差,对于时间计算的问题,要注意讲清基本概念,特别是近似概念,如:时区与区时、区时与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等。在讲授计算方法之后,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情景进行教学,如宾馆大堂墙壁上反映世界主要城市时间的挂钟、打国际长途电话给亲友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乘坐国际航班到达目的地要“倒时差”等,一方面提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时间与日期的差异,可以从180经线东、西两侧分别是地球上时间最晚和最早的地方,并结合例子(如麦哲伦环球航行回到西班牙后发现航海日记少了一天的记录)来说明。至于“地转偏向力”的知识,在本章不必涉及,留待第二章学习。

5、“黄赤交角”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可以从“一轴两面三角度”和“三个基本不变两个变” 掌握它的概念:“一轴”指地轴;“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交角为23度26分,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度33分,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度。“三个基本不变”是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保持23度26分;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两个变”是指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线、地轴与太阳光线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黄赤交角在确定太阳直射范围、极昼极夜范围等方面的意义

6、,结合第20页的活动归纳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对于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应充分利用实验、图像、动画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这些地理现象的变化过程,归纳其变化规律,重点是掌握两分两至日的情况,但切忌忽略过程而只是死记结论。最后明确天文四季划分的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理解其实质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大小、强弱的关系。 本节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应通过设计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如日出与升旗时间、物体影子的长度、楼房间距等)或虚拟的逆向思维的情景(如地球运动方向改变、黄赤交角改变等),让学生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检查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此外,日照图的判读技

7、能和时间计算的方法也是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可以专门用一节课,以专题训练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学目标: 1.掌握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2.懂得运用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分析实际问题 3.掌握判读和绘画日照图的技能教学重点: 1理解和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征 2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重点是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 3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重点是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季节的关系教学难点: 1.理解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和太阳日 2.理解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时间和日期的关系 3.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教学方法:对于本节教材的处理,可以

8、先讲自转和公转的特点,接着讲运动的地理意义。在分析地球运动的规律时,可以利用课本的活动题,运用列表比较的方法来明确。而“恒星日和太阳日”这一难点,可以运用图解的方法,以“三点共线”来分析。对于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应充分利用实验、图象、动画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这些地理现象的变化过程,归纳其变化规律,重点是掌握两分两至日的情况,但切忌忽略过程而只是死记硬背结论。最后,明确天文四季划分的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理解其实质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大小、强弱的关系。本节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应当设计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检查他们对知识

9、的理解程度。此外,日照图的判读技能和时间计算的方法也是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可以专门用一节课,以专题训练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创设问题:麦哲伦环球航行一周回到西班牙后发现航海日记少了一天的记录,为什么?学了我们这节课之后我们就会找到答案。创设情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我们地球上人类生活的真实写照,日复一日,白天黑夜白天,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但是,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白天过后为什么会是黑夜,黑夜的尽头为什么又会是白天呢?地球上有昼夜现象产生的的原因是什么?回答:(区分)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昼夜交替的原因:地球的自转图解:如何来区分

10、确定晨线和昏线假设:地球只有公转,而没有了自转,地球上昼夜变化的周期多长?回答:只有公转的话,地球上还是有昼夜的交替,但是交替的周期是一年。分析:正是有了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就是1太阳日,长度为24小时。这个昼夜交替的周期指导我们人类起居作息,而1太阳日24小时就被用作为我们的基本的时间单位。过渡: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昼夜在不断地交替,太阳高度也在不断地变化。那么,各地的时间也显然是不一样的。演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太阳东升西落时间东早西晚各地时刻不同地方时解析: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相对偏东的地方就比相对偏西的地方就先迎来新一天的太阳,从而时间就早一点。所以,不同经度

11、时刻就不同,这就是地方时。那么,因经度不同,时间会相差多少的时间呢?换算:依据: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15每小时相差的地理经度与地方时的差距地理经度 (度、分、秒) 地方时(时、分、秒)151小时1 4分钟151分钟151秒钟结论:由上可以看出,在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如果不在同一经线上,地方时时肯定时不一样的,这就给我们的计时和人们的生活带来麻烦。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1884年召开的国际经度会议上,决定实行分区计时的方法,全球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区分:时区与区时 地方时与区时首先,我们要明确全球一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的经度是15,也就是在这15的不同经度范围内,地方时是不一样

12、的,但是,在记时上是一样的。我们把这15的经度范围称为时区,而这人为规定相同的时间称为区时。也就是说,时区指的是时间。那么,同一时区的区时我们人为地把它划为相同,不在同一经线上的地方时是不同的,我们以哪一条经线作为整个时区记时的标准呢?我们是以时区中的中间的经线地方时作为统帅这个时区的时间。这就意味着在一个时区中,最边缘的两条经线与中央经线相差了7.5的经度,地方时上差了半小时。承转:下面我们重点来分析本节课的计算题。(1)地方时计算:A.求经度差,两地同在东经度(或西经度)相减, 两地分别在东、西经度相加。B.知西求东:已知时刻+两地时间差数 知东求西:已知时刻-两地时间差数【练习】A地(1

13、3510E),B地(73E)当A地的地方时为12点时,B地的地方时是多少?(2)时区计算:每15为1个时区,全球共分24个时区。求某经度所在的时区=已知经度数/15 (余数小于7.5,商为时区数) (余数大于7.5,商+1为时区数)求某时区的中央经线:15某时区(3)区时计算: (1)求区时差: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 两地分别在东、西时区相加。 (2)知西求东:已知时刻+两地时区差数知东求西:已知时刻-两地时区差数【练习】1、一架飞机于5月1日17时在北京飞往美国洛杉矶(西8区)需飞行14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多少?2、当北京时间为2006年3月1日5点时,华盛顿时间是多少?

14、(4)大、小月和平、闰年大月:31天 小月:30天平年(2月28天):年份4 (有余数)闰年(2月29天):年份4 (无余数)(5)国际日界线 (讨论分析)计算:A.东、西12区日期相差1天,时刻不变。B.从东12区向东过日界线进入西12区,日期减1天,时刻不变。C.从西12区向西过日界线进入东12区,日期加1天,时刻不变。【练习】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可能是:(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课堂总结:二、 地球自转与时差1、昼夜

15、更替成因:地球不发光、不透明以及地球的自转运动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周期: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意义:使地表昼夜温度变化不致过分剧烈,保证地球上生物 的生存和发展2、 地球自转与时差地方时:因经度而异的时刻。1小时/150 4分钟/10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法定时:国际日界线:原则上以日界线.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教学反馈: 1、关于地方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把当地太阳位置升到最高时的时间定为正午12点 B纬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C东经数值越大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 D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2、关于时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全球共分成24个时区 B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东经120C东经5属于东时区 D西经52属于西三区3、当北京时间是9月10日6点时,美国旧金山(西八区)的区时是( C )A10日22点 B9日22点 C9日14点 D10日14点4、如果有人乘飞机越过180经线,则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 C )A日期增加一天,钟点不变 B日期减少一天,钟点不变 C日期不变、钟点不变 D日期变化,钟点也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