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巩固提升案:第三单元 8 柳永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13174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巩固提升案:第三单元 8 柳永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巩固提升案:第三单元 8 柳永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巩固提升案:第三单元 8 柳永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巩固提升案:第三单元 8 柳永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巩固提升案:第三单元 8 柳永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巩固提升案:第三单元 8 柳永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巩固提升案:第三单元 8 柳永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参差(c) 天堑(qin) 翠幕(m) 绕堤沙(ro)B罗绮(q) 羌管(jin) 嬉嬉(x) 竞豪奢(sh)C菱歌(ln) 凄切(q) 暮霭(i) 更那堪(kn)D今宵(xio) 钓叟(su) 珠玑(j) 留恋处(ch)解析:选D。A项,“绕”应读ro;B项,“绮”应读q,“羌”应读qin;C项,“菱”应读ln。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都门帐饮无绪绪:情绪B便纵有千种风情 纵:即使C羌管弄晴 弄:玩弄D异日图将好景 图:绘成图画解析:选C。弄:吹奏。3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

2、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杏花春雨江南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解析:选C。C项,是直接抒情的表现手法,其余三项是融情入景的表现手法。4下列句子在朗读时停顿不正确的一句是()A念/去去、千里/烟波B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C便纵有/千种风情D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解析:选C。便/纵有/千种风情。5填空。(1)执手相看泪眼,_。(2)此去经年,_。(3)东南形胜,三吴都会,_。(4)异日图将好景,_。答案:(1)竟无语凝噎(2)应是良辰好景虚设(3)钱塘自古繁华(4)归去凤池夸二、阅读鉴赏(一)文本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

3、成67题。雨 霖 铃 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6为了渲染悲伤凄凉的离别氛围,作者选择了哪些景和物作为背景来加以烘托?答:答案:寒蝉,点明清秋节;长亭,暗示离别;兰舟,从“乘船的留恋”与“驾船的催发”这一矛盾中,可见离人的留恋之情深;江水,千里烟波,暮霭。用这些把离愁写得缠缠绵绵,充分表现了离别的愁绪。7“杨柳岸晓风残月”照应了上片的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答:答案:照应了“都

4、门帐饮无绪”。上句是借酒浇愁愁更愁,这里是酒醒之后更惆怅,前后照应,衬托了离人伤心至极的痛苦心情。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望 海 潮 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8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答:答案:不好。“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

5、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的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9词的收尾处,用了“好景”二字,联系全篇及作词的缘由思考,这两个字反映出作者怎样的匠心?答:答案:呼应开头,使首尾相合;总括全篇,突出题旨。 回应“赠送”之意,暗指孙何的政绩,表颂扬之情。(二)拓展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011题。八声甘州 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10此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答:答案:境界寥廓

6、,气势磅礴,绮丽悲壮;景中含情,寄寓离别之情。“洒江天”状暮雨铺天盖地之浩大,以关河、夕阳之冷落、残照展现骤雨冲洗后苍茫浩阔、清寂高远的江天景象,蕴含了萧瑟的悲秋气韵。11简析“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意境。答:答案:遥想佳人在妆楼上天天盼我回家,看到多少次天边驶回的船帆,还以为是我的归舟呢!从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景落笔,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盼归之情。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1213题。满 江 红 柳永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将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

7、?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注】词人中进士后,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此词为赴任途中所作。长川:即下片词中的桐江。成底事:一事无成。云泉约:指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从军行五首。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12这首词的上片写景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答:答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特色。词人先写了一系列的静景:傍晚雨停,桐江波静,夜幕来临,舟船帆落,蓼草疏淡如烟,芦苇萧索。然后写了动景:江上渔船飞快地行进,闪烁着灯火回归村落。“飞短艇”“将”“归村落”,这些动景更加衬托出环境的静寂。1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上下片加以分析。答:答

8、案:表达了词人厌倦仕途、渴望归隐之情。上片通过写雨后秋夜的疏淡、萧索之景烘托作者凄凉的心情;渔人急于归家,反衬出作者漂泊的孤独和凄苦,表达出作者渴望结束漂泊、怀乡思归的心情。下片写桐江雾浓波染,两岸峰峦如削,这样的自然美景和“区区成底事”的宦途形成了强烈地对比,继而借王粲的诗,表达出自己对游宦生活的厌倦和向往自然的归隐心理。三、语言表达14请为下面一段文字续写一个恰当的结尾,不少于50个字。柳永的词,家喻户晓。但不少人,对柳永的“风流韵事”,却更是津津乐道!其实这是不公平的,不少人对柳永的印象,仍停留在小说家冯梦龙所著的喻世明言第12卷众名姬春风吊柳七的这篇小说印象里。历史小说是允许虚构的,不

9、过以小说为依据来评判人物,显然是太不严肃了!作为河东柳氏的后人,我曾经搜集了不少全国各地的柳氏宗谱,其中有不少的家谱,对柳永都有记载,柳氏后人对柳永的文章与道德,都很是推崇备至!笔者在古文真宝一书中,发现了一篇柳永所写的劝学文,可知解析:根据前面的材料来看,应肯定柳永的道德文章。答案:(示例)柳永是一位治学严谨,道德诗文俱佳的大儒,并非如小说所写的穷困潦倒、断子绝孙,以致死无葬身之地的“花花公子”!15根据语境,判断并补充完这一组对话。(30字之内)邻居对阿涛说:你家的小强真刻苦,每天晚上十二点多钟,我们都睡觉了,还听见他在弹琴哩!阿涛回答说:解析:邻居的话是委婉批评,要补充道歉的内容。答案:

10、对不起,影响你们休息了。或:不好意思呀,影响大家休息了,以后我们会控制好练琴的时间的。读柳永(节选) 梁衡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很多人不知道他,或者碰到过又很快忘了他。但是近年来这根柳丝却紧紧地系着我,倒不是为了他的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也不为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只为他那人,他那身不由己的经历和那歪打正着的成就,以及由此揭示的做人成事的道理。柳永是福建北部崇安人,他没有为我们留下太多的生平记载,以至于现在也不知道他确切的生卒年月。那年到闽北去,我曾想打听一下他的家世,找一点可凭吊的实物,但一川绿风,山水寂寂,没有一点音讯。我们现在只知道他大约在30岁时便告别家

11、乡,到京城求功名去了。柳永像封建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总是把从政作为人生的第一目标。其实这也有一定的道理,人生一世谁不想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光热?有职才能有权,才能施展抱负,改造世界,名垂后世。那时没有像现在这样成就多元化,可以当企业家,当作家,当歌星、球星,当富翁,要成名只有一条路去当官。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在从政大路上跋涉着的而被扭曲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求山水;像苏轼、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里而窥京城;像诸葛亮那样虽说不求闻达,布衣躬耕,却又暗暗积聚内力,一遇明主就出来建功立业。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

12、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柳永大约在公元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就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5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

13、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被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他终日出入歌馆妓楼,交了许多歌妓朋友,许多歌妓因他的词而走红。她们真诚地爱护他,给他吃,给他住,还给他发稿费。你想他一介穷书生流落京城有什么生活来源?只有卖词为生。这种生活的压力,生活的体味,还有皇家的冷淡,倒使他一心去从事民间创作。他是第一个到民间去的

14、词作家。这种扎根坊间的创作生活一直持续了17年,直到他终于在47岁那年才算通过考试,得了一个小官。歌馆妓楼是什么地方啊,是提供享乐,制造消沉,拉你堕落,教你挥霍,引人轻浮,教人浪荡的地方。任你有四海之心、摩天之志,在这里也要消魂烁骨,化作一团烂泥。但是柳永没有被化掉。他的才华在这里派上了用场。成语言:脱颖而出。锥子装在衣袋里总要露出尖来。宋仁宗嫌柳永这把锥子不好,“啪”的一声从皇宫大殿上扔到了市井底层,不想俗衣破袍仍然裹不住他闪亮的锥尖,这真应了柳永自己的那句话:“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时势不同,柳永所处的时代正当北宋开国不久,国家统一,天下太平,经济文化正在复苏繁荣。京城汴京是当时世界上

15、最大的都市,新兴市民阶层迅速形成,都市通俗文艺相应发展,恩格斯论欧洲文艺复兴时说,这是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市民文化呼唤着自己的文化巨人。这时柳永出现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的市民文学作家。市井这块沃土推拥着他,托举着他,他像田禾见了水肥一样拼命地疯长,淋漓酣畅地发挥着自己的才华。柳永于词的贡献,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是里程碑式的。他在形式上把过去只有几十字的短令发展到百多字的长调。在内容上把词从官词解放出来,大胆引进了市民生活、市民情感、市民语言,从而开创了市民所歌唱着的自己的词。在艺术上他发展了铺叙手法,基本上不用比兴,硬是靠叙述的白描的功夫创造出前所未有的

16、意境。就像超声波探测,就像电子显微镜扫描,你得佩服他的笔怎么能伸入到这么细微绝妙的层次。他常常只用几个字,就是我们调动全套摄影器材也很难达到这个情景。柳永不是想当名作家而到市井中去的,他是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从考场落第后走向瓦肆勾栏,但是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立即与这里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他在这里没有堕落。他跳进了一个消费的陷阱,却成了一个创造的巨人。这再次证明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一个人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上只是一颗珠子,他受命运的摆弄;但是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他却是一只拨着算珠的手。才华、时间、精力、意志、学识、环境通通变成了由你支配的珠子。一个人很难选择环境

17、,却可以利用环境,大约每个人都有他基本的条件,也有基本的才学,他能不能成才成事原来全在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怎么处理。就像黄山上的迎客松,立于悬崖绝壁,沐着霜风雪雨,就渐渐干挺如铁,叶茂如云,游人见了都要敬之仰之了。但是如果当初这一粒籽有灵,让它自选生命的落脚地,它肯定选择山下风和日丽的平原,只是一阵无奈的山风将它带到这里,或者飞鸟将它衔到这里,托于高山之上寄于绝壁之缝。它哭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一阵悲泣(也许还有如柳永那样的牢骚)之后也就把那岩石拍遍,痛下决心,既活就要活出个样子。它拼命地吸天地之精华,探出枝叶追日,伸着根须找水,与风斗与雪斗,终于成就了自己。这时它想到多亏我留在了这里,要是生在

18、山下将平庸一世。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创造。是携带着母体留下的那一点信息去与外部世界做着最大程度的重新组合,创造一个新的生命。为什么逆境能成大才,就是因为在逆境下你心里想着一个世界,上天却偏要给你另外一个世界。两个世界矛盾斗争的结果你便得到了一个超乎这两个之上的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而顺境下,时时天遂人愿,你心里没有矛盾,没有企盼,没有一个另外的新世界,当然也不会去为之斗争,为之创造,那就只有马齿徒增,虚掷一生了。呜呼,人生在世,天地公心。人各其志,人各其才,人各其时,人各其用,无大无小,贵贱无分。只要其心不死,才得其用,时不我失,有功于民,就能名垂后世,就不算虚度生命。这就是为什么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柳永。(节选自当代)赏评读柳永是著名作家梁衡写的一篇历史人物传记散文。文章通过对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生平遭际的概述,将人物放在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理性的评判,高度肯定了柳永在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并得出“人各其志,人各其才,人各其时,人各其用,无大无小,贵贱无分。只要其心不死,才得其用,时不我失,有功于民,就能名垂后世,就不算虚度生命”的精辟结论,由此揭示了做人成事的道理。- 7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