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二 第7课 日 喻(自读课)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12335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二 第7课 日 喻(自读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二 第7课 日 喻(自读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二 第7课 日 喻(自读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二 第7课 日 喻(自读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二 第7课 日 喻(自读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二 第7课 日 喻(自读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7课日喻(自读课)走近作者苏轼(见留侯论)相关背景根据傅藻东坡纪年录记载本文作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十月十二日,乌台诗案作于“十三日”。其写作缘由,末尾交代得很清楚:“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写作背景及用意,篇末也有说明:“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者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经术取士”,指神宗熙宁四年(1071)二月,根据王安石的建议,下诏罢诗赋及明经诸科,改用经义、策论试进士。于是,一般士子都在经传中讨生活。八年三月,王安石的三经新义(“三经”指诗经尚书周礼)颁行以后,“士趋时好,专以王氏三经新义为捷径,非不观史,而于所习经外,他

2、经及诸子无复有读者,故于古今人物及世治乱兴衰之迹,亦漫不省”。在苏轼看来,“以声律取士”和“以经术取士”都不是正路。因此,他才以日为喻,提出自己的见解。文意感知文章以寓言故事昭示人们:要想学有所得,必须亲身实践、日积月累,方能水到渠成。如果没有或不肯下苦功,只是拾人牙慧、道听途说,再加上主观臆测,则必然闹笑话、出偏差,甚至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思维导图一、古今异义1有志于学者也古义:学,学习;者,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而求其所以没古义:的方法今义:连词,表因果关系二、一词多义1识2达3既4过5之6于三、词类活用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日与水居也每天(2)名词作动词或即其所见而名之

3、解释或莫之见而意之 揣测四、文言句式1判断句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也”表判断)2被动句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于”表被动)3省略句(1)问之(于)有目者。(2)以其未尝见(日)而求之(于)人也。4状语后置句(1)无以异于眇。(状语“于眇”后置,应调至“异”前)(2)问于没人。(状语“于没人”后置,应调至“问”前)(3)士杂学而不志于道。(状语“于道”后置,应调至“志”前)5宾语前置句或莫之见而意之。(“莫之见”正常语序为“莫见之”)1作者在文中提出的基本观点(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作者提出的主张是:学以致其道,也就是说要勤奋地通过自身的学习自然而然理解、掌握道,而不是从别

4、人那里搬一些,或者没经过自己实践而去巧取。2作者举“盲人识日”“北人学没”例子的作用是什么?明确:用“盲人识日”说明,由于“问之有目者”,而不是“亲见”(“未尝见而求之人也”),所以,只是“得其声”“得其形”,而没有“得其实”,借用生动的比喻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道可致而不可求道理要在实践自然获得,这样才真实可靠。用“北人学没”,是批评“不学而务求道”的不良现象,进一步强调了“君子学以致其道”的观点。比喻同样生动形象,并增强了说服力。3用文中的语句分别概括两个寓言故事所说明的道理。明确:(1)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2)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4

5、作者说:“道可致而不可求。”根据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说说“致”和“求”的区别?明确:“致”和“求”的区别是:“致”是不去强求而顺应规律,循序渐进地自然而然地得到;“求”是强求。写法鉴赏1运用寓言故事说理,借助形象思维,启发读者想象,打动读者心灵。让读者通过感性认识,循序渐进,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语言富于艺术感染力,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2作者运用寓言故事阐述道理,夹叙夹议,深入浅出。寓言完了的时候,道理也就清楚了。而且作者连续运用两个寓言说明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丝丝入扣、环环相接,可称之为“螺旋式”的比喻方式即运用两个内容相近但有连续性、发展性的寓言故事构成层出不穷、变化多端的结构,使寓言的主旨和理念更趋深入,这是苏轼的创新。素材挖掘道可致而不可求,学以致其道。要勤奋地通过自身的学习自然而然地理解、掌握道,而不是只从别人那里搬一些或没经过自己实践努力而去取巧。应用角度学习、为人处世单有感性经验还不够,还得亲自实践,多次探索,方能掌握道,正如苏轼所说“道可致而不可求”。“致”就是一种“循序渐进”,平时积学,自然得“道”的意思,学至则道自致。道理要从实践中自然获得,这样才真实可靠。这则素材可以用在“实践”“说不如做”等作文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