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菩萨蛮温庭筠教学目标:通过对温庭筠的鉴赏,初步了解花间词的艺术风格。准确把握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教学重点、难点:感悟唐五代词在情感基调、艺术风格、审美趣味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深入理解女主人公的内心情感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分析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语设计用诗句导入二、花间词派赵崇祚编的花间集中多写闺妇或妓女们的爱情,也有少数写边塞题材之作,代表人物人物有韦庄,温庭筠等。三、 置身意境读一读:找出全词的物象:小山、金、鬓云、香腮、蛾眉、镜、花、人面、绣罗襦、金鹧鸪构成了一个富于视觉之美的境界。诵读体验美好而又绵密的意象四、理解词的内容,整体感知(一)赏析上片“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
2、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1、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另外一种理解为:小山是指屏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2、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3、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形容发髻蓬松如云。4、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在词人的联想中,发鬓如云,故生飞度之感。“欲”度,则把无生命的“鬓云”写活了。5、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6、蛾眉:女子的
3、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7、弄妆:梳妆打扮, 修饰仪容。8、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分析“懒”、“迟”、“弄”三字之妙三字相互照应,刻画人物神态、动作,暗示人物心情,巧妙的传达出闺中女子娇慵、惆怅、百无聊赖之情。女子化妆为人欣赏,无人欣赏爱悦,所以慵懒用个“迟”字,说明女主人公对梳妆打扮并无兴致。因为她心上的人不在身旁,打扮得再漂亮又给谁看呢?又“妆”字上着一“弄”字,便含百无聊赖而借此消遣的意味。写女主人起床前后的情态、动作。(二)赏析下片“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1、罗襦:丝绸短袄。2、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
4、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3、梳洗打扮过后,为了看头上的花饰是否插好,拿出两面镜子一前一后地照着瞧。镜子里交叉出现了她的脸孔和花饰。花与人相互辉映,显得格外好看。花似人面,人面似花。花固然美,但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人面固然也美,但红颜易老,青春难驻,只怕也跟花一样易开易落啊!4、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娇美又满怀幽怨的闺中女子形象,试分析其表现手法细节描写。描写闺中女子懒起后梳洗、画眉、籫花、照镜、穿衣等系列动作,塑造了一个娇美又满怀幽怨的女子形象。反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比喻、借代。“鬓云欲度
5、香腮雪”,鬓发密如云,香腮白如雪,表现闺中女子之的美。“小山重叠金明灭”,以“小山”借指眉妆,以“金”借指额黄,表现闺中女子之娇美。“双双金鹧鸪”借指绣罗襦上用金线绘制之图案,反衬闺中女子之孤独。下片梳妆已罢,照镜观看及穿衣登活动及内心的感触。五、课堂小结上片刻画女主人公醒后娇慵之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全词通过描写闺中女子懒起后梳洗、画眉、籫花、照镜、穿衣等系列动作,并成功运用反衬、比喻、借代等手法,塑造了一个娇美又满怀幽怨的女子形象。六、 议一议:为何历代文人常用女子的意象作比喻?(分组讨论)明确:结合作者经历及古代屈原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七、 比一比展示韦庄的菩萨蛮,和本词做比较八、布置作业:1、背诵这首词2、搜集历代文人以女子意象寄予情感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