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张家口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衔接班)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09625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张家口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衔接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张家口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衔接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张家口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衔接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张家口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衔接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张家口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衔接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河北省张家口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衔接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河北省张家口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衔接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河北省张家口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衔接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河北省张家口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衔接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河北省张家口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衔接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河北省张家口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衔接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9月月考衔接班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0分)1、据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日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据此可知A. 商朝初期“家天下”制度开始形成 B. 商朝末期“分封制”已经走向成熟。C. 商朝初朔“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 D. 商朝末期实行了“嫡长子继承制”2、“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材料所述文化传统,其根源可以远溯到A. 夏商周时期开

2、创的宗法制度B. 周朝开启的“家天下”时代C. 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形成D. 汉朝儒家倡导的“纲常名教”3、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指出:“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封了不同的人群。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材料反映分封制的实施A. 使得封国成为地方政权B. 削弱对封国的政治管理C. 彻底打破了宗族的界限D. 强化了旧有的宗族因素4、史学家唐德刚认为,自公元前4世纪商鞅变法起至汉武帝和昭帝之间,古代中国实现了从“封建”到“帝制”的转变。这一转变是

3、A. 从家族政治到家国政治B. .从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C. 从世俗政治到神权政治D.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5、“三代”姓氏分而为二。“姓”源于母系氏族,多带“女”旁。“氏”主要源于各级贵族的分封。秦汉以来,原来的“氏”大多转化为“姓”,姓氏合而为一。此后“氏”通常指女子娘家姓,称为“某氏”,男子反而不称“氏”。这一变化反映A. 传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崩溃B. 女权社会为男权社会所取代C. 民族大融合促进姓氏的发展D. 国家的统一使姓氏走向规范6、礼记乐记云:“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这说明“制礼作乐”在当时的主要功能

4、是A. 形成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念B. 巩固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C. 构建和谐平等的社会环境D. 规范广大民众的行为准则7、公元前 634 年,齐国攻打魯国,魯国派使臣见齐君说,魯国的祖上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有世世子孙无相害的盟誓,你打鲁国怎么对得住先祖 ?于是,齐君下令退兵。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是A. 盟约对各诸侯的政治约束B. 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C. 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制D. 文化认同、天下共主的心理渊源8、先秦盛行“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表明了先秦时期A. 周王天下共主B. 政权借助族权C. 皇权

5、至高无上D. 社会分工明确9、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史,史家选择了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如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孔子、孟子、荀子等。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政治制度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儒家思想较早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A. B. C. D. 10、“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的列国纷争、一个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以下最能反映该观点的是A. 皇帝制度B. 世袭制度C. 大一统制度D. 郡县制度11、从文献记载来看,秦

6、朝军功爵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对军功的强调与奖赏,也在于其作为区分华夏与非华夏族群政治层级衡量“一般等价物”的标示。实际上,这就涉及了秦在非华夏地区的政治统治。从历史深远影响的角度看,秦朝的这种做法体现出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倾向B. 中央集权制度对民族融合的推动C. 贵族等级特权被政府废除D. 军功爵提高了秦国士兵的战斗力12、中国社科院知名学者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 行省制必然导致地方势力

7、膨胀B. 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对较大C. 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 行省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13、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A. 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B. 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C. 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D. 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14、唐宋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衔者称为使相。据表可知时间阶段数量(位)出身所在结果唐玄宗8多科举出身;安史之乱后奖赏军功大部分都为宰相,一直在中央代天子巡边唐肃宗一唐懿宗(100年间)36几乎都是藩镇节度使多数在藩镇,不在中央形成大量强藩唐慎宗一唐哀帝(34年间)67强藩霸臣推

8、荐几乎全部在藩镇,不在中央藩镇之向频紧征战表唐代中后期使相变化A. 藩镇割据导致使相出现B. 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C. 使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D. 使相致使唐代战争不断15、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收十八岁以下体壮者当兵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属敕。魏征只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居然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这主要是因为A. 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B. 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C. 门下省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D. 分割相权避免君主独裁16、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A. 转运

9、使B. 兵部员外郎C. 知府D. 枢密副使17、汉旧仪载:皇帝见丞相时,要为之起立行礼,而且“丞相有病,皇帝法驾亲至问疾,从西门入。即薨,移居第中,车驾往吊。赐棺、敛具、赠钱、葬地。葬日,公卿以下会送”。在汉代,丞相这种权益的获得已成规制,这实质上反映了A. 君主专制严重削弱B. 君臣呈现单向交流C. 皇帝权力部分让渡D. 官僚工作效益提高18、宋代苏轼曾尖锐地指出:“国家自近岁以来,吏多而缺少,率一官而三人共之,居者一人,去者一人,而伺之者又一人,是一官而有二人者无事而食也。”这种状况的出现根源于A. 五代十国遗留下众多的历史问题B. 宋代统治者进一步扩大科举取士C. 宋代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

10、的举措D. 宋代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19、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A. 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B. 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C. 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D. 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20、唐太宗时期编撰氏族志,将皇族定为第一等,外戚为第二等,山东崔氏等大士族为第三等。后在新兴庶族地主的努力下,武则天主持改氏族志为姓氏录,武氏成为第一等,其余各等按照当朝官品高低划定。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 科举制的进一步推行B. 中央集权的加强C. 女性政治地位的提高D. 宗法制

11、得到完善21、鲁迅说:“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或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和一般的民众并无什么关系。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据此可知,鲁迅评价孔子的视角是A. 孔子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B. 孔子思想有利于巩固统治C. 孔子思想与民间信仰的结合D. 孔子形象具有的多面色彩22、孟子主张“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董仲舒主张“限民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关于二者的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者主张都具有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B. 两者主张都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C. 两者主张都抑制土地兼并 D.

12、两者主张都得到统治者认同23、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自主权;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这一思想A. 是对君主专制集权的批判B. 具有鲜明近代代议制度的特征C. 奠定了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基础D. 提出了学校议政的方式24、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尤为突出,而科学理论方面的成就却较少。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耕经济的需要 B. 封建统治者不重视科学理论研究C. 中国科学家不注重理论研究 D. 科举考试只考儒家学说25、在近代欧洲的某个时代,乐观的情绪渐成主流。“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成为座右铭,君主们普遍

13、以“开明”自居。这个时代可能出现于A. 智者运动影响下的希腊B. 文艺复兴陶染下的英国C. 宗教改革劝化下的德国D. 启蒙运动洗礼下的法国26、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个自然科学的学术组织“自然秘密协会”于1560年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创立。1601年,在意大利创立的罗马林琴学院,拥有32名院士,其中包括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 教会研究开始重视科学B. 意大利保留了丰富的古典文化C. 文艺复兴带来的社会文化氛围D. 人们的思想得到彻底解放27、重大社会变革,历史的进步,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1416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

14、近代迈进。下列对二者共同点认识正确的是A. 反对天主教会的愚昧统治B. 崇尚人文理性,讲求科学C. 坚持王权高于教权D. 批判神学思想28、卢梭认为,主权是公意的运用,主权者(个体的人)既然只不过是一个集合体的存在物,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代表自己;权力可以转移,但是意志却不可以转移,平等权力丧失的社会不是公意社会。卢梭提到的“公意”是指A. 共同体的理性意志B. 多数人的利益表示C. 主权者的集体诉求D. 统治者的根本利益29、有学者在评价一项科学成就时指出:它使人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一次类似牛顿力学定律出现时所带来的划时代变化。这项成就应该是A.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B. 达

15、尔文的“生物进化论”C. 普朗克的“量子假说”D. 赫胥黎的“人猿同祖说”30、中国古代家训灌输忠孝观念,强调治家理财,重视耕读立业。到了近代,则强调经世致用,重视培养工商业意识,注重培养世界视野。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政府的引导宣传B. 家族发展繁荣的需要C. 自然经济的解体D. 民族危机加深的影响31、1921年中华女界联合会改造宣言中说:“要求得入一切学校上学,与男子受同等教育”,“要求女子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及从事其它一切政治活动的权利;男女同工同酬等。”导致上述思想主张产生的因素有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国家建立的影响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A. B. C. D. 32

16、、法国画家卡米耶毕沙罗擅长以补色体现景物的明暗变化,用原色做适当调整。以细碎的笔触体现光的颤动,造成模模糊糊的形象。与这一风格特点相似的作品是A. 格尔尼卡B. 向日葵C. 自由引导人民D.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33、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三民生义”到“民主科学”,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原因主要是A.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B. 列强的侵略和西学的涌入C. 中国社会的变化和不断转型D. 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34、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的历史博弈时说:“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

17、国。”据此可推知材料A. 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B. 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 有意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D. 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35、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就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创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民主革命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人类思想文明角度思考,上述四位政治家有共同之处,表明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没有优劣之分B.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相互学习借鉴C. 历史发展主要是由历史巨人推动D. 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具有世界性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

18、分)36、(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历史时期人物活动或主张春秋战国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明清之际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晚清时期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开眼看世界”。康有为:“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和为一体”,“宪法乃维新之路”。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时代与知识分子”,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37、(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黄宗羲认为“自私”“自利”是“有生之初”人的本性,指责君主以个人的“大私”“大利”侵

19、吞“天下之人”的“自私”“自利”。他反对“臣唯君命是从”,主张臣者“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强调“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以群工”。卢梭认为专制制度带给人民的是一种灾难。他指出“人们共同的约定才可以成为人间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每个人都必须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摘编自赵子平明夷待访录与社会契约论?材料二:西方封建君主的权力是有限的,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教权是精神权力。还有,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而中国封建时代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

20、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做“君者,法之原也”中国明清时期进步思潮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 -摘编自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黄宗羲和卢梭的思想主张。4分(2)根据材料二,说出“中国明清时期进步思潮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的理由,并结合 16 至 17 世纪中西方经济文化发展史实进一步说明。6分38、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径简表(部分)时期宰相总人数进士出身人数其它出身及入仕途径唐朝武则天7311举荐、行伍、门荫唐玄宗347唐肃宗164五代4624吏职、幕僚、

21、行伍、举荐、门荫等宋朝北宋7263资荫、摄官、特奏名、纳粟、从军、举荐等南宋6348摘编自王翠从贵族到庶民唐宋宰相家庭出身及其入仕途径的比较研究等 材料二 通常以1870年6月4日英政府颁布的正式确立公开竞争考试制度的枢密令,作为英国文官制度正式建立的标志。加拿大和美国在英国的影响下,分别于1882年和1883年建立自己的文官制度。西方国家公务员普遍实行“两官分途”,即将公务员分为政务类公务员与业务类公务员。政务类公务员实行任期制,由民选产生或由政府首脑任命,负责政党政策在政府工作中的贯彻执行;业务类公务员实行常任制,多数通过考试录用,主要负责执行政府的日常业务。西方国家既要坚持政党轮流执政,

22、又要避免“政党分赃”的贪污腐败现象,因为特别强调业务类公务员需要保持政治中立,必须忠于政府,不得带有党派倾向和其他政治倾向,不得参与党派活动,同时其管理也不受政党干预。摘编自倪越西方文官制度等(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唐朝至宋朝宰相人仕途径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5分(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唐宋选官制度相比,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不同之处,并分析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作用。7分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9月月考衔接班历史答案1-10 DAADA,BDBCD 11-20 BBCBA,DCCBA 21-30 BBAAD,CAABD 31-35ABCBD36.8分第一小

23、问的论题,依据表格内容可以得出论题1是知识分子引领时代,又难逃时代局限;论题2是时代巨变促成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第二小问的阐述,论题1可从百家争鸣背景和新思想萌发的内容分析;论题2可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内容、维新思想的作用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 【示例一】 观点:知识分子引领时代,又难逃时代局限。 2分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士”阶层崛起,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意图改造社会。孔子主张仁、德治,恢复周礼,以缓和社会矛盾,重建社会秩序,但克己复礼思想不符合时代潮流。 清末,外敌入侵,民族危机加深。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开眼看世界,魏源据此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

24、技以制夷”的主张,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启迪了思想。但未受重视,影响有限。4分 总结:在历史的变革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勇立潮头,引领时代发展,但也难免有时代局限。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苛求过去的知识分子。2分 【示例二】 观点:时代巨变促成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礼乐崩坏,矛盾丛生。孔孟以天下为己任,周游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德治、仁政等,践行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精神。 晚清时期,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以康有为代表的维新派,把救亡图存和维新变法结合起来,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掀起了思想解放潮流。 总结:时代巨

25、变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率先觉醒,他们心忧天下,为家国命运鼓与呼,显示了强烈的担当精神。37.10分(1)黄宗羲:为私正名,挑战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明辨君臣关系,提出君臣共治天下的平等分工思想。2分 卢梭: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依照社会契约原则结成人们相互关系的社会理想。2分 (2)理由:西方君权与教权平列,中国是君权与神权合一;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中国法律出于君权。 史实:经济-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欧洲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有较大发展。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欧洲人文主义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启蒙思想家宣扬平等与自由,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6分38.(1)5分 趋势:进士出身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多,以门第、战功为主到以科举选拔为主(其它入仕途径所占比例逐渐减少);入仕途径更多样化。原因:科举制的发展;士族衰落,庶族崛起(社会经济、政治变化);宋代重文轻武国策等。(2)不同:西方一些重要官员由民主选举产生;官员分为两类,政务类官员随执政党变动;业务类官员基本稳定。作用:适应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和民主政治发展需要;扩大选才范围,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养和行政效率;防止独断专权、有利公正廉明;稳定政局和社会管理,保证了资产阶级统治的连贯性。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