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26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潍坊模拟)企业家柳传志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全是社论。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的要变了!”柳传志感受到的“变”是指()A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B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开展C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确立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解析】从材料中看不出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改变,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更看不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故B项错误;报纸内容由“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全是社论”变为“登载如何养猪”可以看出,中央的工作中心由阶级斗争开始向经
2、济方面转变,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故D项错误。【答案】C2(2016永州模拟)从1976年10月到1977年6月,中国高层出访总次数252次,平均每月32次;从出访国看,除传统友好国家外,有两类国家比较显著:一是发达国家,二是正在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其作用是()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的出台D拓宽了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领域【解析】中国高层出访不能说明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故A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提出,故B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召开,从时间以及出访主要国家可知与改革开放决策的出台有关,故C项正
3、确;材料没有体现对外经济合作的领域,故D项错误。【答案】C3(2016张掖模拟)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该“不足”是指()A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B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C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D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因而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故选A项。【答案】A4(2016合肥检测)“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
4、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这种土地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土地的集体所有的性质,只是将土地的所有权、经营权分开了”。这里描述的是()A建国初期土地改革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材料表明土地的所有权不变,仍属于公有,只是经营权发生变化,由此可以判断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故D项正确;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是将地主土地私有制变为农民土地私有制,所有权不是公有,故A项错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将农民个体土地转变为公有,所有权发生变化,不符合材料中所有权没有变的表述,故B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所有权虽然是公有
5、,但经营权也是集体经营,不符合材料“只是将土地的所有权、经营权分开了”,故C项错误。 【答案】D5(2016淄博模拟)1982年,首都钢铁公司开始实施“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包全留,歉收自负”的经营办法,企业效益连年大幅增长。这()A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B得益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C体现了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下放D受惠于市场经济体制有效运行【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改革推动了城市的国企改革,故A项错误;从题干材料关键词“1982年,首都钢铁公司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包全留,歉收自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企改革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适当分离,体现了企业
6、经营管理自主权的下放,故B项错误,C项正确;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开始于1992年中共十四大以后,故D项错误。【答案】C6(2016资阳一模)下图中数据的变化从实质上表明()A产业结构调整趋向合理化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C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D公有制经济不再占主导地位【解析】题干数据只涉及所有制比重的变化,未涉及产业结构的变化,故A项错误;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多种所有制并存,反映的实质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故B项正确;C项为图中反映的现象,故C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到集体工业和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的比重仍占较大的比重,故D项错误。【答案】B7(2016福州质检)1978年,时任广东省
7、委书记的习仲勋提出,要解决广东长期存在的“偷渡外逃”难题,需中央给政策,让广东“先行一步”。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央同意。当时“先行一步”的政策是()A设立经济特区 B试点家庭联产承包C实行市场经济 D扩大企业经营权限【解析】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于1980年成立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和窗口,故A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首先是在安徽、四川的一些农村试点,故B项错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故C项错误;扩大企业经营权限是在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展后,故D项错误。【答案】A8邓小平在1984年的一次讲话中说:“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
8、的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这一讲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下列改革举措直接受惠于此的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决定在广东等地设立经济特区C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D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于1978年,决定在广东等地设立经济特区是1979年,均早于“1984年”,故 A、B两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得知邓小平的这段讲话主要是引进外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故C项正确;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属于引进外资,故D项错误。【答案】C9(2016雅安模拟)对于人口迁移现象,英国学者雷文斯但提出了“推拉理论”,其含义
9、是指“人们之所以从此地到彼地,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原居地的推力,二是迁入地的拉力”。20世纪80年代,我国掀起了向东南沿海移民的热潮,其拉力主要是()A东南沿海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小B东南沿海靠近港澳台,便于发展经济C东南沿海设经济特区,率先对外开放D内地经济相对落后,就业机会较少【解析】“文化大革命”时期是1966197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港澳尚未回归,拉力作用并不明显,故B项错误;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率先对外开放,因发展需要,吸引了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和下海投资人士,故C项正确;内地经济相对落后,
10、就业机会较少属于推力而非拉力,故D项错误。【答案】C10(2016郑州模拟)下表为1972年至1985年中美贸易状况表,对下表内容解读不当的是()时间美对华出口(百万美元)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1972年60321975年3041561980年3 7551 0591985年3 8553 840A.1980年之前中美贸易总体呈现低水平增长趋势B1980年中美贸易总额大幅增长与中美建交有关C80年代中国实施对外开放致对美出口增长迅猛D8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致对华出口几无增长【解析】改革开放前,中美贸易额很小,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伴随着中美两国建交,促进了两国之间的贸易,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
11、意;改革开放促进了两国之间的贸易,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美国的“滞胀”出现在1973年后,1980年后经济已日益好转,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11(2016信阳调研)2001年,湖北省进出口总额只有35.6亿美元,2010年在国际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增加到259.1亿美元。其中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占全省出口的比重达到54%和26.7%,外资和民营企业出口增加18.8%和7.1%。对这些现象评价最合理的是()A“入世”开拓了广阔的国际市场B改革开放扩大了国内市场需求C“入世”促进了外贸结构和体制优化D经济危机削弱了西方国家的竞争力【解析】根据材料信息“2010年在国际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
12、,可知并没有显示“入世”开拓了广阔的国际市场,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出口即国际市场而非国内市场,故B项错误;“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占全省出口的比重达到54%和26.7%”说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增加,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外资和民营企业出口增加18.8%和7.1%”说明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发展,故C项正确;D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答案】C12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这成为新阶段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以下关于上海开放进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80年代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B长三角沿海经济开放区即以上海为中心C上海浦东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D上海
13、自由贸易区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有着相同的贸易规则【解析】上海自由贸易区是根据本国(地区)法律法规在本国(地区)境内设立的区域性经济特区,北美自由贸易区是根据多个国家之间协议设立的包括协议国(地区)在内的区域经济贸易团体,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A、B、C三项表述与史实相符,均排除。【答案】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016宁波模拟)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烙下多届三中全会的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坚决
14、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材料二邓小平促使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批准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当时对经济改革最全面的阐述。它既包括宏观理论分析,也概述了为全面扩大市场铺路的措施。决定采纳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说法,宣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搞不搞计划经济,而在于是否实行公有制。社会主义的目标不是平均主义,而是共同富裕。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材料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
15、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深化历程。(2)材料二、三显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对外开放的哪些举措发挥了推动作用?(3)“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特征是什么?有学者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去苏联模式”,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这一观点。【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二,结合经济改革过程进行概括。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对外开放的具体措施。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结合中共十一届、十二届与十四届三中全
16、会的内容回答。【答案】(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国有企业。(2)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或宁波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或经济开放区的开辟)。(3)特征: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计划,排斥市场调节;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并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肯定权力下放(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重视经济规律;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
17、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709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情况年份人民币(亿元)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差额1978355167.6187.419.819852 066.7808.91 257.8448.919883 821.81 766.72 055.1288.419917 225.83 827.13 398.7428.4199523 499.912 451.811 048.11 403.7199726 958.615 152.811 805.83 347.0中国统计年鉴(1998)材料二当其他人在编写游戏规则时
18、,一个外向型的中国决不能袖手旁观。一个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利益的中国决不能没有可靠地、更多地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靠性只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世贸组织总干事雷纳托鲁杰罗在北京大学的演讲词材料三世界城市群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集聚关系,然后是辐射关系。先把资源集聚到中心城市;然后中心城市又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效应,帮助这些地区加快发展起来;最后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形成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良性互动关系。郭楚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1)根据材料一,指出1978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代
19、中国是如何“进入全球市场”的。(3)当代中国对发展城市群也在进行实践与探索,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的重大举措说明。【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表格数据,指出1978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的变化的总体趋势和以90年代为界的阶段概况;第二小问,结合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史实分析即可。第(2)问,当代中国融入世界是在改革开放后,结合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相应政策解答即可。第(3)问,抓住题干要求“城市群”“20世纪90年代”,联系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从举措、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即可。【答案】(1)变化:进出口总额不断增加;20世纪90年代前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20世纪90年代后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原因:改革开放,逐步推动经济发展。(2)扩大对外开放;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以浦东为龙头,上海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国际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