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五四爱国运动姓名:工作单位:学科年级:高一历史教材版本:岳麓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本单元以“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为主题,向学生讲述了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与抗争史。本课上承辛亥革命,在民国的时代背景下,一群接受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年轻人走在时代前端,为争取国权而呐喊,为惩治国贼而走上街头,抗争到底。以爱国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也是当代中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结构:一、梦醒争权二、人的觉醒(一)行为上的觉醒(二)精神上的觉醒(三)革命的觉醒三、五四再思考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五四运动爆发的前因后果,了解五四运动的过程,能
2、够辨别五四运动中学生的爱国行为是在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下的结果。通过图片对比,抓住图片细节,分析新思想能够影响到的不同人群。通过文字史料的阅读与分析,理解五四运动促进人的精神觉醒,培养学生的理解力。过程与方法:分析文字和图片史料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中学会史料分析法,图片对比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图片中发现五四运动参与人数之多,影响范围之广,从图片里人物的表情、衣着、动作发现五四精神对人群的影响,体会无产阶级的爱国热情。从五四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体会知识分子所弘扬的追求自由,解放思想的主张。重点:五四运动如何促使民族觉醒难点:民族的觉醒如何体现,不同时代背景下五四精神的含义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课的授
3、课对象是我校高一上学期的学生。本校学生生源良好,且刚经过中考,对基本的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还持有印象,对历史事件还有大致的认识。但是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仅停留在中考侧重考察的几个结论,不明白这些结论是从哪里来的。在课前布置学生回家仔细阅读课文,尽可能地从课文材料里寻找相应的证据和结论。所以,在备课时考虑到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寻找了大量的图片,并且在图片中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衣着,判断人物身份,以及他对五四运动的参与性,探讨他是怎么参与到五四运动中的,他能从这场运动中得到什么。我在备课时也考虑到要培养学生分析文字史料的能力,寻找了一些比较浅显易懂的材料供学生阅读分析,对于一些较难的
4、文字材料,则采取划关键词、做注释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四、教学过程本课分为三个部分:一、梦醒争权帮助学生知道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地点、参与者、口号、情感。二、人的觉醒(一)行为上的觉醒帮助学生知道官员、群众、知识分子等人从行为上宣传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事件(二)精神上的觉醒帮助学生理解新思想传播;反对特权,追求民主;张扬个性,寻求自由,以及领会这些思想的内涵(三)革命的觉醒帮助学生理解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感悟五四运动中的爱国热情。三、五四再思考学生探讨爱国行为与爱国情怀在特定时代背景下该如何体现,理解不同时代的爱国情怀有不同的体现方式,总的来说要合情合理合法。五、教学策略选择与
5、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环节:播放共青团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展示歌词,标出关键词:“五四”的火炬,民族的觉醒,开创。提问学生这首歌提到了什么运动?表达了参与者什么样的情感?标记出来的关键词与五四运动又有什么关系?思考并回答问题:五四运动;慷慨激昂,体现了参与者的爱国热情可能是五四运动的关键词吧奠定本课基调,提出本课关键词:爱国、觉醒。第三个问题实际上是为了埋下伏笔,学生回答得不完整,学习完本课内容会理解得更透彻。教学第一环节:梦醒争权展示:周令钊 油画五四运动(1959年作) 圈出画里的文字“废除二十一条”,联系课本64页“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请学生思考“二十一
6、条”和五四运动有什么关系?进一步解读“二十一条”的签约背景,以及介绍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的身份,代表政府签订条约。展示天安门集会的照片(2张):圈出照片里的文字“同胞快醒”,提示学生,五四运动里发出了让同胞觉醒的号召。展示材料: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选自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5月4日)阅读材料,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地点、参与者、口号?表达了什么情感?展示图片和材料:(上海工人大罢工)材料: 忍痛停业,冀救学生
7、。不除国贼,誓不开市。上海“三罢”口号(三罢:罢课、罢工、罢市)提问:还有哪些群体加入到运动中?表达了他们什么情感?进一步解释工人作为社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是五四运动中对政府抗争的主要力量。阅读课本并思考得出“二十一条”是一则丧权辱国的条约,它使国内学生意识到中国再度面临危机。了解二十一条”的签约背景,理解为什么学生会把斗争的矛头指向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三人。说出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地点。看照片,感受人民对参与五四运动的热情,发现细节,感受五四运动参与者对民族觉醒的号召。回答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参与者: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表达了爱国情感。观看图片和
8、材料,分析材料内容,思考并回答:还有上海的工人和商人参加了运动,表达了他们对日货的抵抗,对国家的热爱的情感。学生进一步明白,学生作为唤醒群众的先锋,是五四运动的先锋,工人才是五四运动的主力。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展示五四运动中天安门广场人声鼎沸的情况,突出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以及发出“觉醒”的呐喊。与团歌里的“觉醒”主题相呼应。帮助学生知道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地点、参与者、口号、情感进一步展示五四运动的情况,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分析,了解五四运动已经发展到了上海,又有更多的工人在学生的感召下参与到活动当中。学生进一步明白社会工人商人的参与对五四运动胜利的推动作用。教学第二环节:人的觉醒(一)行
9、为上的觉醒展示材料: 顾维钧:这对我、对代表全体、对中国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中国的缺席必将使和会、使法国外交界、共至使整个世界为之愕然,即便不是为之震动的话。中国近代通史06卷播放我的1919电影片段: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拒绝签字。展示历史照片:(标记关键词:1919年6月5日青岛失 山东亡 中华民国亦亡)向学生解释社会上利用不同途径宣传国内外情况,宣传五四精神。已有思想先进的媒体进行宣传,还有走在前面的学生利用文字和口头宣传。(二)精神上的觉醒展示五四时期的一些刊名:曙光少年中国新社会民钟平民向上奋斗及照片,提问学生:五四精神有什么内涵?发起者通过发起五四运动,希望能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继续
10、提问:那么五四运动如何促进民众的精神解放,也就是从精神上唤醒民众呢?展示材料: 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运动得其助力仍在发展,各种宜传新文化的报刊数量增加不少,但其主导趋向却有了明显的变化,对马克思学说的介绍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蔚为潮流。中国近代通史06卷“五四” 时期,中国的文化教育界出现一系列口号:“平民文学”“平民教育”“平民音乐”整理自陈伟:中国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与五四精神(节选)郭沫若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我是 X 光线底光,我是全宇宙底 Energy 能量的底总量!(创作于1920年)学生起初看到这首诗,夹杂着英文,还有自然科学的词汇,觉得莫名其妙,向学生解释这里强调的
11、就是自然科学知识与文字的结合,学生大致能明白作者对个性的张扬和对科学的追求。(三)革命的觉醒展示材料: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世界革命号召之下,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标记“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提示学生关注材料出处。提问学生,为什么说五四运动唤醒了革命?学生对顾维钧义正言辞拒绝签字的言行感到震撼和赞叹,进一步感受到列强对中国拒绝的惊讶。观看图片,寻找细节,展开议论和评述,感受五四精神传播之艰难,学生参与之热情。学生看到演讲者的神态和动作,感受演讲者的慷慨激昂。看围观群众的不同衣着,小孩不甚理解的表情,
12、理解要让民众理解国内外局势,号召群众参与运动,学生付出了很多,要让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民众短时间完成思想解放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学生思考并回答:五四精神指的是积极向上,追求平等自由,相信未来是美好的为面临危亡的民族敲响警钟。发起者认为中国是属于少年的中国,需要少年努力奋斗才能建立起一个没有屈辱的新社会。学生回答:传播马克思主义(新思想。)学生回答:反对特权,追求民主学生初步阅读天狗(节选)并不能理解其究竟反应出了什么,在老师的进一步启发下明白了这首新诗体现了作者张扬个性,寻求自由的主张。学生回答: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部分学生能认识到学生作为五四运动的先锋,工人作为主力,他们都
13、是无产阶级,都是推动五四运动的主要力量。明确中国的主权是不受侵犯的,拒绝签字是正义的行为。挖掘历史照片细节,关注照片上面的时间、人物动作、衣着、表情,帮助学生理解当时社会中存在着不同人群,有思想守旧的留长辫子的人,还有接受西方思想的穿西装的人,要让所有人都接受新思想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所以仍然有部分群众对五四精神难以理解。但是学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五四运动确实影响范围很广,五四精神传播得比较广泛是值得肯定的。从当时的刊物名称看五四精神,理解刊物在唤醒民众上起到了精神启迪作用,从而体会五四精神在那个时代的内涵。学生从刊物名称上看只能大致知道五四运动的精神启迪作用,但是难以理解具体内涵,需要用
14、材料说明。材料往往能列出一对相对的概念,学生在锻炼自己的阅读材料的能力的同事,更容易理解五四运动中新思想的内涵。提示学生看材料不仅要看关键词、关键句,还要留意材料出处,这也是历史素养的一种体现。教学第三环节:五四再思考展示图片让学生从课本找到有关火烧曹宅的内容,讲述大致情节。展示图片向学生介绍该图片是军阀拘禁参与游行学生的情景,提问学生,他们为什么会被拘禁?声援五四运动对于当时的国民政府来说是什么行为?学生回答后进一步说明在社会各界的压力下,国民政府不仅拒绝签字,还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的职务,释放被捕学生。五四运动还是达到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效果,是成功的。但是,学生的过激行为在
15、当时是能达到理想效果的,如今的社会是法治社会,采取过激行为一样会受到法律的惩处,所以要理性爱国。学生能够从课本上找到有关火烧曹宅的相关内容,并简要讲述。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的爱国主张是合理的,但是采取了过激行为,危害社会治安,所以被逮捕。声援五四运动的行为是与当时的国民政府相冲的行为。补充课本外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五四时期的学生采取了什么行为,理解现在看来的过激行为在五四时期存在合理性,但是在当下要爱国,还是要运用理性的思维和采取合法合理的方式。教学第四环节:总结展示材料:倡导个性解放的思想启蒙与寻求社会解放的政治救亡共存于一个历史起点。张福贵、刘中树:晚明文学与五四文学的时差与异质 强调关键词“起点”,解释了五四运动的政治和思想启蒙意义,再次强调五四运动是中国人觉醒后的新开始。思考并理解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一个历史起点。一句高度概括的话,可以提炼出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五四精神的含义,和五四运动的影响,既有利于培养概括能力,又能总结整节课。同时也起到了呼应本课主题“觉醒”的作用。六、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