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家口市20222023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燕庄公遂送桓公入齐境。桓公曰:“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于是齐桓公就把燕庄公所到的
2、地方划给了燕国,诸侯闻之,皆从齐。这表明当时A.宗法分封制度重新确立 B.天子共主地位逐渐丧失C.礼乐制度的影响力犹存 D.华夷文化冲突趋于缓和2.桐柏山和大别山相接处的武胜关、九里关、平靖关,被称为义阳三关。三关均为南北来往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历来属于荆襄地区,元朝时却将其划归河南江北行省。元朝此举旨在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革新地方行政体制C.改变南北经济地理格局 D.推动民族融合进程3.图1为徐州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上面一格主要刻人物,下面一格一角显示在院落里,正在进行杂技表演,主人及其家属、侍从正在观看;而另一个房间里的织女却在继续从事着纺织生产,有的纺纱、有的络纱、有的摇纬、
3、有的织布。该考古成果可用于研究汉代 A.民营手工业的发展B.田庄经济的生产模式C.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图1D.社会契约关系的加强 4. 表1我国古代部分王朝的监察法规朝代法规内容西汉监御史九条规定了对有讼者、盗贼者、伪铸钱者、吏不廉者等九种情况的监察曹魏察吏六条要求对民疾苦冤、墨绶以上官吏的政绩、民有特别品行德才者等六种情况进行监察唐朝遣使巡省天下诏规定了问民疾苦、政刑苛弊、宣扬风化等监察内容这可以用来说明我国古代监察制度A.法规完善 B.重视权力制衡 C.职责明确 D.强调组织独立5.从北宋最后一位帝王宋钦宗,到南宋宋高宗之后的历代帝王,对王安石是负面评价。明朝和清朝的皇帝将王安石等人视为“奸
4、臣”。直至进入近代,迎来“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后,人们才重新评价王安石变法的正面意义,并给王安石以全面客观的评价。这表明A.历史评价缺乏统一标准 B.史学方法决定历史观点C.时代越接近评价越客观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6.自永乐迁都后,漕运已然成为国之命脉,朝廷内府所需物资及军队屯驻所需粮草皆由漕运实现。1438年,明朝廷正式诏令,允许“顺带随船土宜(地方特产)”,其后允许携带农业特产的数额不断增加,流通的地方特产也越来越多。这一政策变化A.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发展 B.说明政府强化了经济管控C.缩小了南北方的经济差距 D.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7.清朝对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分裂叛乱活动采取坚
5、决镇压的同时,也严格限制其他少数民族上层势力的扩展。但对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都实行减免赋税等优惠政策,还通过封爵、加俸、会盟、朝觐和联姻等方式加强联系。这体现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特点是A.分而治之 B.因俗而治 C.恩威并施 D.顺时而变8.图2为建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富义仓,是杭州现存唯一的古粮仓。它与北京的储藏皇粮、俸米的皇家官仓南新仓齐名,并称为“天下粮仓”,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作为史料其可用于研究图2A.政府的官方储备 B.民间的社会救济C.户籍制度的演变 D.宗族的内部救助9.晚清汉口开埠通商后,市场上同时流通银两、铜钱、银元、官票、汉钞等,交易颇有不便。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只做计算单位、并无实物
6、的洋例银,做为统一的记账、结算的货币。洋例银的出现A.表明中央与地方矛盾激化 B.适应了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C.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D.有利于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10.1905年,湖北当局在黄陂县募兵,96人中有12个廪生、24个秀才。同时有大量的旧文人转向新式教育,成为新学堂与学务机构的教职员。清末贡生陈蝶仙开办了许多公司,生产牙粉、酒、汽水及玻璃。由此可见,科举制的废除A.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B.提高了士人群体的政治地位C.反映了新式教育体制的确立 D.促进了国家政治认同的形成11.1936年初,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颁布了西北苏维埃选举法,规定:一切精神劳动者(如医生、著作家、教
7、员等)都有选举权;雇佣劳动在10人以下、资本在5000元以下之工商业主亦有选举权;在苏维埃政府及各革命团体工作积极努力的,无论其出身如何,亦可获得选举权。当时这一举措旨在A.推动国民革命的深入开展 B.适应民族战争新形势的发展C.促进工农民主政权的创立 D.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12.与改革开放初期的自带承包商和劳工相比,目前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海外承包合同除了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外,更多地雇用当地承包商和劳工,通过“干中学”的方式培养专业人才,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适宜的建筑及工程技术。由此可见,当前我国的对外援助A.意识形态的作用有所加强 B.重视提高受援国的发展能力C.经济因素的影响持续增大 D.
8、倡导建立新型区域经济组织13.公元前367年,罗马的平民首次担任执政官,此后独裁官、监察官等高级官职也对平民开放,平民和贵族的差别逐渐缩小。公元前287年,完全由平民组成的特里布大会通过的决议不需经过元老院或由市民组成的森都里亚大会的批准,也被承认具有法律效力。这反映出当时罗马A.强调国家的集体利益 B.政治体制缺乏权力制约C.存在政治民主化趋势 D.平民主导国家政治生活14.鉴于当时2600万法国人中,大约有1200万人不会说法语的情况,人权宣言等重要文件都不得不翻译成当地语言。许多国民公会的代表提出要大力倡导法语,从1789年到1815年,法国民众中讲法语的人数大幅度提升。这一现象A.促使
9、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推动了法国民族国家的形成C.开启了人们对社会的理性思考 D.强化了法国民众的民族认同15. 表2内容条目纪律优良的民兵组织对自由州的安全是必要的,因此,人民持有并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受侵犯第二条本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保留给各州行使,或保留给人民行使第十条表2是美国1787年宪法修正案的部分内容。两者的共同点是A.注重保护个人权力 B.坚持三权分立原则C.追求法律程序公正 D.维护联邦政府权威16.19世纪初,“面包加油沥(烤肉时滴下的肥油)”是贫民家庭常见的膳食组合。到19世纪末,工人的餐桌上也出现了肉类,兰开斯特的人均每周肉食量在两磅左右。188
10、1年的一份报告说,英国人的肉食消费大大超过了面包支出,牛奶、禽蛋、黄油、奶酪支出超过了土豆支出。这反映出A.价格革命提升了民众的消费能力 B.经济发展助长了奢侈消费的风气C.世界市场改变了工人的饮食习惯 D.工业革命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17.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这样写道:“在莫桑比克,他们试图控制南非的黄金贸易;在霍尔木兹海峡,他们控制了波斯湾的入口;在果阿,他们贩运印度的胡椒;在马六甲,他们监管从中国南海到印度洋的货船。”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A.西班牙的殖民扩张 B.葡萄牙海上贸易的发达C.荷兰垄断国际贸易 D.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18.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将个人所得税基本税率
11、从33%下调至30%,1988年进一步下调到25%,最高税率则从83%下调到60%,1988年进一步下调至40%。起征点从原来年收入8000英镑提高到1万英镑。这些举措旨在A.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B.强化国家经济干预C.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D.缩小社会收入差距19.欧盟的粮食安全目标主要是维护农村社区、促进农村发展、提高粮食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美国的粮食安全目标侧重于耕地保护和对农民进行收入支持;日本的粮食安全政策核心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特别是大米的自给率。这体现的粮食安全特征是A.系统性 B.动态性 C.地域性 D.全局性20.过去,摄像、发布新闻多是新闻专业人员才能完成的事。数码摄
12、像设备的普及和视频网站的发展为“拍客”的兴起创造了条件,以“原创、关注、分享”为特点的“拍客”文化开始大规模流行。这一新现象折射出A.信息技术改变社会生活 B.世界开始进入信息时代C.世界文化趋向于同一化 D.全球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二、非选择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2分,共4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宋初统治者在东京国学基础上,又兴建了西京、南京、北京的国学。北宋大兴官学的实质在于振兴社会教化和弥补科举对人才选拔的不足,其传播知识的旨趣并不凸显。北宋中期,兴天下之学以振教化已成为北宋士大夫的共识。王安石文教改革既重视太学改革,又积极关注地方州县学的
13、发展,并且振兴地方州县学成为王安石建立教化新格局的中心环节。从制度建制上用三舍法将州县学与太学相互衔接,而在传播系统上则使师资、生员、教材、学田以及文教协调专员一并到位。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州县学的良性运转。将各地读书士子阶层共同纳入国家教化组织的调控范域。宋南渡后,“自龟山(杨时)辟书院以讲学,于是白鹿、鹅湖相继而起”,教化对象向民间社会大众延伸、转化。摘编自张雪红试论宋代社会教化的新特征等材料二 表31963年初中语文教科书榜样人物身份类别统计榜样身份类别人物政治领袖1个:贺龙英雄榜样14个:革命战士(5次)、方志敏、何大庆、白求恩(2次)、吴运铎、杨子荣、军队战士、冯婉贞、甘祖昌知识分子
14、4个:徐特立、邹韬奋、闻一多、林道静劳动榜样4个:梁生宝、铁路列车员、小李和将军、英雄母亲青少年榜样2个:小橘灯、小英雄摘编自宋珏蕾教科书榜样人物的变迁研究等材料三 表41993年初中语文教科书榜样人物身份类别统计榜样身份类型人物政治领袖4个:周恩来(2次)、陈毅(2次)英雄榜样6个:革命战士、白求恩、刘胡兰、大个子军人、陈毅、无名革命战士知识分子14个:韩麦尔、梅兰芳、蔡芸芝、鲁迅(3次)、竺可桢、老教授、任以沛、罗丹、闻一多、秦大河、藤野严九郎、茅盾劳动榜样5个:成渝父母、傻二哥、郭全海、朱德母亲、卖蟹小姑娘青少年榜样3个:小桔灯、保尔柯察金、陈伊玲摘编自宋珏蕾教科书榜样人物的变迁研究等(
15、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社会教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较于1963年初中语文教科书,1993 年初中语文教科书榜样人物的突出变化,并简要说明榜样文化建设的必要性。(6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表5国际分工体系演进简表进程时间表现萌芽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新大陆”发现后,国际贸易迅速扩大,西欧工场手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商业资本家在利润的驱使下,开始开辟国外大市场,为满足国外市场需求所从事的专业化生产活动出现形成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英国等欧美国家依靠坚船利炮炸开亚非拉国家的大门,倾销廉
16、价工业品。一国范围内的城乡区域分工和工农部门分工,逐步演变成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先进工业国与落后农业国之间的分工发展19世纪后期到二战爆发国际分工的参与主体大幅增加,资本主义生产日益社会化和国际化;实现方式不仅有商品交换,更有资本输出。英国遭遇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和德、美、日等帝国的双重挑战深化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海量增长,经济制度不同的国家(地区)共同参与到分工体系之中;大批新兴民族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获得明显改善,但南北矛盾依旧突出摘编自杨文武、罗文宝国际分工体系的演进动因及启示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优势要素。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劳动力密
17、集产品的制造上,而且更多体现在劳动力密集型环节的生产上。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食品饮料、烟草、纺织服装、橡胶制品等在我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的比重进一步下降,化学成品、木制品、纸制品和印刷、金属加工产品、机电产品等所占比重持续上升。我国已从由知识技能要求低、附加价值小的下游生产环节(终端的加工组装)向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大的上游生产环节(关键零部件的生产)递进。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当前我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可持续性面临着挑战。摘编自金芳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变化、内在矛盾及其走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国际分工体系演进的因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
18、革开放后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特点,并为维持我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可持续性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8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在活字印刷术诞生之初,其最具优势的生产领域是赎罪券。教会印发的赎罪券往往只有一页纸的篇幅,售价远高于纸的成本,同时又可以低成本大规模复制。从这个角度讲,教会生产赎罪券这种经济模型,是最符合技术进步趋势的。如果人类本身就匍匐在技术进步的脚下,依附于技术进步的力量,那么当时人最理性的做法,就是支持教会的一切活动。但有一个人改变了这一切,他就是马丁路德。马丁路德之所以成功地领导了新教革命,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他非常了解活字印刷企业的经营模型。九十五条论纲只有一页
19、,而且为了配合印刷企业的经营模式,他很少写大部头著作,多数都是小册子,还使用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德语,这使得新教得以迅速传播并深入人心。摘编自张笑宇现代史纲40讲等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技术与文明”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60分。1.C【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齐桓公遵从“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的礼制,把燕庄公所到的齐国土地划给了燕国,这表明在当时诸侯争霸的大背景下,礼乐制度的影响力犹存,故C项正确。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度逐渐瓦解,排除A项;材料表明周天子共主地位仍在,排
20、除B项;当时华夷文化冲突激烈,排除D项。2.A【解析】由材料可知元朝将历来属于荆襄地区的义阳三关划归河南江北行省,体现了行省制度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原则,使荆襄地区北向门户洞开,有利于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A项正确。革新地方行政体制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排除B项;元代设置行省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各地及民众的政治控制,没有改变南北经济地理格局、推动民族融合进程的目的,排除C、D两项。3.B【解析】依据材料和图片信息可知,画面中描述的是地主田庄的生活、生产情况,规模宏大,体现的是田庄经济的生产模式,故B项正确。田庄中的手工业经济具有自给自足性质,不属于民营手工业,也不属于商品经济,排除A、C两项;汉代
21、田庄主要依靠血缘与地缘关系,而不是依靠社会契约关系,排除D项。4.C【解析】由表格内容可知,我国古代的监察内容,虽伴随时代不同而不同,但一般都有明确的指向性,职责明确,扬善惩恶并举,故C项正确。由部分监察法规无法得出我国古代监察制度法规完善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没有我国古代监察制度重视权力制衡、强调组织独立的信息,排除B、D两项。5.D【解析】由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中国古代强调“天不变,道亦不变”,南宋以后的历代统治者对王安石评价较低,而进入近代以后,变法图强成为社会的强音,人们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趋于正面,反映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故D项正确。历史评价具有一定的标准与原则,具有客观性,排除
22、A项;史学方法影响历史观点,但并非决定历史观点,排除B项;历史评价与时代久远没有关系,因此“时代越接近评价越客观”一说错误,排除C项。6.D【解析】由材料可知,明政府允许漕运“顺带随船土宜(地方特产)”,促进各地农业特产和地方特产得以广泛流通,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故D项正确。明代地方商帮兴起,材料中的措施不会起到抑制商帮发展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说明政府对经济的管控有所放松,排除B项;明代中国南北方经济差距并未缩小,且材料没有相关信息,排除C项。7.C【解析】清朝对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分裂叛乱活动采取坚决镇压的措施,而对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减免赋税等优惠政策,并进行封爵、加俸、联姻等,表明清朝
23、前期民族政策特点是恩威并施,故C项正确。分而治之是指清政府采用“众建以分其力”的办法,使少数民族各部划土分疆、互不从属,排除A项;因俗而治主要是指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社会发展状况实施统治或者管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顺时而变的信息,排除D项。8.A【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富义仓是官方粮库,作为史料其可用于研究政府的官方储备,故A项正确。由富义仓是官方粮库的信息,可排除民间的社会救济、宗族的内部救助的说法,同时富义仓与户籍制度无关,排除B、C、D三项。9.B【解析】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近代中国逐渐形成了多元货币一体流通的混乱复杂局面,汉口成为通商口岸后,在商业活动中产生了一
24、种只作为计算单位的洋例银,客观上适应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故B项正确。洋例银是市场自发形成的,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洋例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和税收,排除C项;洋例银客观上适应了西方的经济侵略,没有抵制列强经济侵略的作用,排除D项。10.A【解析】由材料可知,科举制废除后,士人身份发生若干种不同类型的转变,适应了近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故A项正确。科举制的废除使士人政治解体,在内忧外患的窘境下,士人群体的政治地位受到冲击,排除B项;新式教育体制的确立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材料没有相应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国家政治认同形成的信息,排除
25、D项。11.B【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西北苏维埃选举法注重联合、团结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这反映出在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放弃了以前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主张,谋求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B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是19241927年,排除A项;国共十年对峙初期,工农民主政权已经创立,C项错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出现于解放战争时期,排除D项。12.B【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目前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海外承包合同,更多地雇用当地承包商和劳工,培养专业人才并转移适宜的建筑及工程技术,表明当前我国的对外援助重视提高受援国的发展能力,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意识形态的作用,且A项表述与
26、史实不符,排除A项;C、D两项内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3.C【解析】材料显示当时罗马重要官员向平民开放,平民大会地位提高,这些反映了政治民主化趋势,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国家的集体利益的信息,排除A项;罗马政治存在权力制约体制,排除B项;平民主导国家政治生活一说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14.D【解析】法语的推广使法国民众中讲法语的人数大幅度提升,有利于强化法国民众的民族认同,故D项正确。法语的传播有利于启蒙思想的宣传,但法国君主派与共和派长期对立,民主共和观念远未深入人心,排除A项;法国民族国家形成于16世纪,排除B项;启蒙运动开启了人们对社会的理性思考,排除C项。15.A【解析】两则材料
27、都体现出对州权和个人权力的保护,对联邦权力的限制,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三权分立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法律程序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对联邦权力的限制,排除D项。16.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当时工人的生活得到较大程度改善,说明工业革命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故D项正确。材料与价格革命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并不能说明工人过上奢侈生活,排除B项;材料没有世界市场对工人生活影响的信息,排除C项。17.B【解析】由材料中的莫桑比克、霍尔木兹海峡、果阿、马六甲,可知材料描述的是葡萄牙据点式海上贸易,故B项正确。西班牙的殖民扩张主要在菲律宾和南美洲,排除A项;荷兰长期以“海上马车夫”的身份存
28、在,排除C项;莫桑比克、果阿等地长期是葡萄牙殖民地,而不是英国殖民地,排除D项。18.A【解析】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将个人所得税基本税率下调、起征点上调,其目的是鼓励民众工作的积极性,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故A项正确。撒切尔夫人改革特点是放松国家经济干预,排除B项;撒切尔夫人任内削减国家福利开支,为社会保障制度“瘦身”,排除C项;将个人所得税基本税率下调、起征点上调,只会扩大社会收入差距,不会缩小社会收入差距,排除D项。19.C【解析】由于不同国家在地理位置、耕地资源、人口数量以及粮食综合生产与贸易能力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各国的粮食安全目标以及保障本国粮食安全的措施和手段也应不尽相同,材料内容体现粮食
29、安全的地域性特征,故C项正确。粮食安全的系统性是指一国的粮食安全状况受到多项因素的影响,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粮食安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现象,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粮食安全应有不同的目标,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欧盟、美国和日本的粮食安全政策,没有体现出全局性,排除D项。20.A【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数码摄像设备的普及和视频网站的发展,推动了“拍客”文化的大规模流行,可以看出高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信息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故A项正确。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世界开始进入信息时代,排除B项;信息技术的发展并未使世界文化趋向于同一化,而是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样化,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全
30、球经济增长模式的信息,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14分)(1)趋势:重心由中央到地方;传播通道由官学转向私学;由官方控制向民间社会下移;教化对象范围不断扩大。(每点2分,共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满分)原因:朝廷推行崇文抑武的方针;社会经济的发展;科举制的推动;理学的影响;印刷技术的进步,纸质印本书籍普遍流行;民间宗族的推动。(每点2分,共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满分)(2)变化:榜样国别的多元化;榜样人物平民化;榜样认同的知识化(或知识分子榜样的多样化和主体化)。(每点2分,共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满分)必要性: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的价值取向;营造社会文明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
31、神文明建设。(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给分)22.(14分)(1)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进步及创新;跨国公司的参与;国家发展战略及经济政策;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变动;国家的资源禀赋状况;民族文化、宗教信仰以及价值观念等的影响。(每点2分,共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满分)(2)特点:劳动密集型产业占重要地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领域增多;参与国际分工的地位提高。(每点2分,共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满分)建议:加大对外开放程度,推动经济全球化;注重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深化沿线经贸合作;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构建国际合作新格局;构建区域产业集群,提
32、升整体议价能力;加强金融机构海外布点,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助推中国企业“走出去”。(每点2分,共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给分)23.(12分)论题:技术进步是文明前进的动力。论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经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欧洲文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火药有利于新兴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推翻封建制度;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造纸术和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四大发明推动欧洲国家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由于改进蒸汽机的发明及一系列新技术的运用,英国发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总之,技术创新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助力人类文明不断迈上新高度。(示例仅供参考,其他论题还可以有:文明与技术交叉互动、共同发展、文明赋予技术以灵魂、对技术的依赖加剧了文明的脆弱性、技术是文明超越自身局限性的工具。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亦可。将技术理解为科技者,酌情给分。)